閃電戰又稱閃擊戰,是二戰德國較為成名的戰法,這種戰法的得名與納粹德國的宣傳包裝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二戰初期的幾場戰爭中,德軍依靠“閃擊”幹掉了波蘭,打趴了英法,短短時間內就讓蘇聯百萬大軍被切成了豆腐,愈發顯得閃電戰威力無窮。
閃電戰的核心是利用高度機械化的武裝,尋找敵人的薄弱處,以高密度和高速度的方式進行突擊,繼而將陣勢分割破壞的一種理論。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這種戰法其實並不特殊,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應用科技、軍事科技的一種集中體現。
說到底閃電戰也只是納粹德國為包裝自身製造的IP而已,它翻個面就是戴高樂在《建立職業軍》中規劃的大規模機械化運動戰,以及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甚至就歷史定義來看,蘇聯人透過圖氏理論發展出來的戰略理論,其豐富程度比德軍單純的戰術性“閃電戰”更勝一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蘇聯人在面對德軍時並沒有陷入大規模的兵荒馬亂,透過對圖哈切夫斯基理論的研究,蘇聯的指揮官們很清楚德軍“閃電戰”想做到的和能做到的一切。
蘇軍的應對策略很多,其實總結起來就一點——“我不陪你打閃電戰”。
例如“空間換時間”策略,“閃電戰”在不斷擴大深入的同時,後勤方面必然會因為空間的廣度而變成勒緊的橡皮筋,而且前方衝的越猛,橡皮筋就會扯得越細,最後“嘣”的一聲斷掉。
莫斯科保衛戰就是基於這種空間換時間的理論,將德軍自巴巴羅薩計劃以來氣勢洶洶的大軍拖死在莫斯科城下。惡劣的後勤狀況令德軍主戰部隊完全喪失了衝勁,沿途的輸送和補給消耗了大量的德軍資源,甚至兵員都因為這種空間問題輸送不上來,最後導致了莫斯科戰役德軍的慘敗。
相比之下,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戰略成熟的多,他已經預計到了機械化部隊在大規模突擊時會遇到這種情況,因此部隊需要科學的劃分衝擊的層次以及各個戰鬥群的配套工作。不過這是題外話,對於1941年的德軍來說,他們其實也才剛剛踐行大規模機械化突擊兩三年,並不足以徹底的消化其中的養分。
斯大林格勒就是德軍的又一次失敗——“咦?說好的機械化高速突擊呢?怎麼變成打向巷戰了?”德軍整個戰爭中的這種失敗比比皆是,蘇軍很容易就能從大戰略上將他們調入消耗戰的坑中,“閃電戰”太容易被破功了。
沒有速度,無法持續擴大縱深和破壞面的閃電戰是沒有意義的,只能淪為普通的添油消耗。蘇軍利用斯大林格勒的防禦體系,再搭配上地形、高密度的軍隊組成的防線,像塊磁石一樣吸住了德軍的攻勢,“閃電戰”的問題暴露無遺——如果無法具備集中攻破對方陣線的能力,那麼一切“閃擊”都是毫無意義的。
“庫爾斯克會戰”亦是如此,兵對兵,王對王,螞蟻上大象,哪怕數倍的消耗都無所謂。德軍哪怕已經開始了衝擊,但蘇軍直接在關鍵部位如普羅霍夫卡展開反衝,德軍的閃擊矛頭馬上就被遏制了。而且蘇軍絲毫不吝惜兵力消耗,他們明白,與整個戰略比起來,一個區域的消耗是值得的,只要德軍的突擊破產,那麼他們就會被消滅更多。
西方一些軍事著作後來將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容為“德國又打了一次凡爾登”,意思是德華人如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集結了鋪天蓋地的大軍準備一舉突破凡爾登要塞,直插法國巴黎,結果面對堅塞他們硬是無法突破,活生生把突擊戰打成了膠著戰,繼而又打成了陣地戰,最後變成了絕望的塹壕戰。
在野戰中“閃電戰”無往而不利,但遇到堅硬的東西,他們往往就閃不動了,德華人“攻城難”的問題一直存在,對馬奇諾防線時他們就選擇了慫,對陣蘇聯的佈列斯特、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時也都頭破血流,列寧格勒這座要塞城市更是900天都沒拿下。
這背後暴露的實際問題很尷尬也很現實,當機械化部隊成群的被吸引在堅固要塞前時,閃擊戰的穿插就失效了,它必然選擇轉向,或者放棄掉“閃擊”,老老實實的打對攻。
也往往就是抓住了這一點,閃電戰末端的時刻往往成為德軍被反擊的時刻,剛剛經歷過高強度運轉的德軍這時候堆積在一起,陣型渙散、指揮混亂,人困馬乏後勤稀爛,機械效能也到了維護極限,往往容易被人轉過頭來一鍋端。
像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所做的就是這樣,將到處突破到處“閃”的隆美爾繞得氣喘吁吁,然後一口氣搞了個大的。
類似的戰例很多,比如101師在比利時巴斯托涅的戰鬥,它們守住了突出部,令德軍噁心的要死。
還有蘇軍在巴拉頓湖設立的防線,讓德軍熬盡了骨血的“冬日春醒”行動大敗虧輸,衝上來的坦克像送死一樣,而且缺乏後勤的德軍也衝不了幾回。
美軍也相當有辦法應對德軍的閃擊,雖然說他們是二戰幾大國中軍事理論最差的,剛上場的美軍機械化部隊甚至連裝甲戰都不會打,但依靠機械化優勢的美軍十分明白,要維持機械化優勢,就必然需要相應的,甚至是飽和供應的後勤支援,沒了這些東西,那麼任何“大縱深”、“閃電戰”都是扯淡。
所以後來我們也看到了美軍是如何應對的——他們追著德軍的後勤炸,絲毫不給其補充的時間,當你坦克沒油,大炮沒彈的時候,你拿什麼閃擊?
毫無疑問,蘇軍與英軍、美軍二戰時對陣德軍閃擊時,都主要透過消耗戰的戰略來應對,任你德軍如何能突,過長的戰線和難啃的要塞都會成為你最大的麻煩,而且機械化作戰後勤消耗令人髮指,把你的“閃電戰”變成消耗戰,那麼你德國再強大,也只能乖乖陪爺耗著,就看誰耗死誰。
而且閃擊戰還有個重要的環節,它們不僅僅需要地面機械化力量的突擊,還需要嚴整的空中力量開道,德軍依靠施圖卡轟炸機群完成了這一任務,它們是閃擊戰主要的開路先鋒,甚至負擔著製造敵軍薄弱部的任務。在法蘭西戰役和對蘇聯的戰役中,施圖卡機群往往在對方裝甲力量和堅固工事還在醞釀反擊時,便已將之摧毀或打亂。
但後期這一招不靈了,首先德國的制空權開始喪失,越來越狠的地面炮火對施圖卡的生存也夠成了影響;蘇聯採用了大量的圖-2和伊爾-2強擊機與德軍對耗,只要炸趴德軍的裝甲陣地,你閃?閃一個看看?
像美軍這種航空優勢極為明顯的國家,甚至依靠機群完全奪取了區域制空權,沒有了空中的開路先鋒,你的資訊偵察優勢、航空突擊優勢蕩然無存,裝甲突擊就只是裝甲突擊而已,大部隊根本只是到處亂竄的無頭蒼蠅,然後美機再來個瘋狂轟炸,連“費迪南”、“黑豹”都得飲恨沙場。
總的來說,蘇軍、盟軍抵擋閃電戰需要的並不完全是兵力的多寡,巴巴羅薩計劃和北非的作戰已經很說明問題,他們需要的是高效的預判,繼而在面對可能到來的閃擊前做出足夠完備的準備,這樣德軍的閃電戰往往迅速破產,被拖入消耗戰的深淵。
閃電戰又稱閃擊戰,是二戰德國較為成名的戰法,這種戰法的得名與納粹德國的宣傳包裝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二戰初期的幾場戰爭中,德軍依靠“閃擊”幹掉了波蘭,打趴了英法,短短時間內就讓蘇聯百萬大軍被切成了豆腐,愈發顯得閃電戰威力無窮。
閃電戰的核心是利用高度機械化的武裝,尋找敵人的薄弱處,以高密度和高速度的方式進行突擊,繼而將陣勢分割破壞的一種理論。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這種戰法其實並不特殊,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應用科技、軍事科技的一種集中體現。
說到底閃電戰也只是納粹德國為包裝自身製造的IP而已,它翻個面就是戴高樂在《建立職業軍》中規劃的大規模機械化運動戰,以及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甚至就歷史定義來看,蘇聯人透過圖氏理論發展出來的戰略理論,其豐富程度比德軍單純的戰術性“閃電戰”更勝一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蘇聯人在面對德軍時並沒有陷入大規模的兵荒馬亂,透過對圖哈切夫斯基理論的研究,蘇聯的指揮官們很清楚德軍“閃電戰”想做到的和能做到的一切。
蘇軍的應對策略很多,其實總結起來就一點——“我不陪你打閃電戰”。
例如“空間換時間”策略,“閃電戰”在不斷擴大深入的同時,後勤方面必然會因為空間的廣度而變成勒緊的橡皮筋,而且前方衝的越猛,橡皮筋就會扯得越細,最後“嘣”的一聲斷掉。
莫斯科保衛戰就是基於這種空間換時間的理論,將德軍自巴巴羅薩計劃以來氣勢洶洶的大軍拖死在莫斯科城下。惡劣的後勤狀況令德軍主戰部隊完全喪失了衝勁,沿途的輸送和補給消耗了大量的德軍資源,甚至兵員都因為這種空間問題輸送不上來,最後導致了莫斯科戰役德軍的慘敗。
相比之下,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戰略成熟的多,他已經預計到了機械化部隊在大規模突擊時會遇到這種情況,因此部隊需要科學的劃分衝擊的層次以及各個戰鬥群的配套工作。不過這是題外話,對於1941年的德軍來說,他們其實也才剛剛踐行大規模機械化突擊兩三年,並不足以徹底的消化其中的養分。
斯大林格勒就是德軍的又一次失敗——“咦?說好的機械化高速突擊呢?怎麼變成打向巷戰了?”德軍整個戰爭中的這種失敗比比皆是,蘇軍很容易就能從大戰略上將他們調入消耗戰的坑中,“閃電戰”太容易被破功了。
沒有速度,無法持續擴大縱深和破壞面的閃電戰是沒有意義的,只能淪為普通的添油消耗。蘇軍利用斯大林格勒的防禦體系,再搭配上地形、高密度的軍隊組成的防線,像塊磁石一樣吸住了德軍的攻勢,“閃電戰”的問題暴露無遺——如果無法具備集中攻破對方陣線的能力,那麼一切“閃擊”都是毫無意義的。
“庫爾斯克會戰”亦是如此,兵對兵,王對王,螞蟻上大象,哪怕數倍的消耗都無所謂。德軍哪怕已經開始了衝擊,但蘇軍直接在關鍵部位如普羅霍夫卡展開反衝,德軍的閃擊矛頭馬上就被遏制了。而且蘇軍絲毫不吝惜兵力消耗,他們明白,與整個戰略比起來,一個區域的消耗是值得的,只要德軍的突擊破產,那麼他們就會被消滅更多。
西方一些軍事著作後來將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容為“德國又打了一次凡爾登”,意思是德華人如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集結了鋪天蓋地的大軍準備一舉突破凡爾登要塞,直插法國巴黎,結果面對堅塞他們硬是無法突破,活生生把突擊戰打成了膠著戰,繼而又打成了陣地戰,最後變成了絕望的塹壕戰。
在野戰中“閃電戰”無往而不利,但遇到堅硬的東西,他們往往就閃不動了,德華人“攻城難”的問題一直存在,對馬奇諾防線時他們就選擇了慫,對陣蘇聯的佈列斯特、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時也都頭破血流,列寧格勒這座要塞城市更是900天都沒拿下。
這背後暴露的實際問題很尷尬也很現實,當機械化部隊成群的被吸引在堅固要塞前時,閃擊戰的穿插就失效了,它必然選擇轉向,或者放棄掉“閃擊”,老老實實的打對攻。
也往往就是抓住了這一點,閃電戰末端的時刻往往成為德軍被反擊的時刻,剛剛經歷過高強度運轉的德軍這時候堆積在一起,陣型渙散、指揮混亂,人困馬乏後勤稀爛,機械效能也到了維護極限,往往容易被人轉過頭來一鍋端。
像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所做的就是這樣,將到處突破到處“閃”的隆美爾繞得氣喘吁吁,然後一口氣搞了個大的。
類似的戰例很多,比如101師在比利時巴斯托涅的戰鬥,它們守住了突出部,令德軍噁心的要死。
還有蘇軍在巴拉頓湖設立的防線,讓德軍熬盡了骨血的“冬日春醒”行動大敗虧輸,衝上來的坦克像送死一樣,而且缺乏後勤的德軍也衝不了幾回。
美軍也相當有辦法應對德軍的閃擊,雖然說他們是二戰幾大國中軍事理論最差的,剛上場的美軍機械化部隊甚至連裝甲戰都不會打,但依靠機械化優勢的美軍十分明白,要維持機械化優勢,就必然需要相應的,甚至是飽和供應的後勤支援,沒了這些東西,那麼任何“大縱深”、“閃電戰”都是扯淡。
所以後來我們也看到了美軍是如何應對的——他們追著德軍的後勤炸,絲毫不給其補充的時間,當你坦克沒油,大炮沒彈的時候,你拿什麼閃擊?
毫無疑問,蘇軍與英軍、美軍二戰時對陣德軍閃擊時,都主要透過消耗戰的戰略來應對,任你德軍如何能突,過長的戰線和難啃的要塞都會成為你最大的麻煩,而且機械化作戰後勤消耗令人髮指,把你的“閃電戰”變成消耗戰,那麼你德國再強大,也只能乖乖陪爺耗著,就看誰耗死誰。
而且閃擊戰還有個重要的環節,它們不僅僅需要地面機械化力量的突擊,還需要嚴整的空中力量開道,德軍依靠施圖卡轟炸機群完成了這一任務,它們是閃擊戰主要的開路先鋒,甚至負擔著製造敵軍薄弱部的任務。在法蘭西戰役和對蘇聯的戰役中,施圖卡機群往往在對方裝甲力量和堅固工事還在醞釀反擊時,便已將之摧毀或打亂。
但後期這一招不靈了,首先德國的制空權開始喪失,越來越狠的地面炮火對施圖卡的生存也夠成了影響;蘇聯採用了大量的圖-2和伊爾-2強擊機與德軍對耗,只要炸趴德軍的裝甲陣地,你閃?閃一個看看?
像美軍這種航空優勢極為明顯的國家,甚至依靠機群完全奪取了區域制空權,沒有了空中的開路先鋒,你的資訊偵察優勢、航空突擊優勢蕩然無存,裝甲突擊就只是裝甲突擊而已,大部隊根本只是到處亂竄的無頭蒼蠅,然後美機再來個瘋狂轟炸,連“費迪南”、“黑豹”都得飲恨沙場。
總的來說,蘇軍、盟軍抵擋閃電戰需要的並不完全是兵力的多寡,巴巴羅薩計劃和北非的作戰已經很說明問題,他們需要的是高效的預判,繼而在面對可能到來的閃擊前做出足夠完備的準備,這樣德軍的閃電戰往往迅速破產,被拖入消耗戰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