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磊落故人
-
2 # 橙哥雜說
在連載版和修訂版《天龍八部》的結局中,段譽和王語嫣結成了夫婦同回大理,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讀者們最希望的結局。而新修版的結局裡面,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和啊碧一起照顧發了瘋的慕容復,這是讀者們最不希望看到的結局。
眾周所知,一直以來,王語嫣最為鍾情的是表哥慕容復。她對段譽的死纏爛打雖然也有心動過,但這種心動不是真的喜歡,她只是在享受段譽對她的好。在枯井一劫後,王語嫣接受了段譽的痴心,兩人終於成為情侶。可是,王語嫣當時接受段譽,只因對慕容復執意競選西夏駙馬而心生失望導致一時衝動,她的心始終沒離開慕容復。
王語嫣對慕容複用情太深,看到自己畢生最愛之人有難,她又怎會袖手旁觀呢!枯井中的衝動承諾只是一時之氣,很快就會消掉,而且慕容復也沒有成功競選到西夏駙馬,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合情合理。這一修改,使小說的結局留下懸念,耐人尋味,又讓人不禁心生唏噓之感。
-
3 # 曲江家學
對於很多已經習慣了原來的美好結局的讀者而言,可能會接受不了這個修改,但是從金庸先生給小說取名“天龍八部”所蘊含的佛學思想而言,這個新修無疑更能體現金庸先生的佛學理解境界。
《天龍八部》一書,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和情節鋪展就是:凡是執著於某種名相的,金庸先生都安排了某種相反的結局。喬峰執著於身份認同,最後因身份認同背後的“仁義”與“忠”衝突而自殺。段正淳執著於愛情之慾,最終為女人自殺——而且合法妻子生的唯一兒子還不是親生的。甚至連看起來是佛家弟子的虛竹,執著於當個小和尚的生活,偏生獲得了那麼大的身份地位還娶了西夏公主,卻一直持有小和尚心態,與身份格格不入(所以新修版也調整了虛竹的結局)。等等等等
慕容復執著於復國大夢瘋了,這個結局無疑也是這樣的設定。但在段譽和王語嫣這段感情的處理上,給了一個兩人在一起的結局,這符合一般愛情小說的套路,其實卻並不符合金庸在這部小說一直想寫的佛家思路。
先說王語嫣,她在感情上執著於當表哥慕容復的賢妻良母,這是無疑的,而且這種執著極深,和她從小有個強勢的母親得不到溫暖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枯井定情,並不是她打破了她原有的當賢妻良母的執著後而形成的,而是在對慕容復失望和對段譽的感激的基礎上新形成的,這仍然是愛情,但不足以破除原來的執著,尤其是和繼承大理國王位的段譽在一起,王語嫣當一個溫馨小家的賢妻良母的念頭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得到滿足的,那麼這種愛情就很難有延伸性,進而達到覆蓋掉原來的執著的程度。所以在新修版中,她最終無法走出這種執著,這正是金庸先生對人物身上佛學思想的一個新思考後的安排。
再說段譽,他是小說中最符合金庸認為的不執著名相的人物,所以結局也最好。但在感情上他並非沒有執著,他愛王語嫣其實是自己初戀萌芽時的那個神仙姐姐雕像的投射,這點已經被很多人多次分析過了。所以,在新修版中,到最後王語嫣親手打破了神仙姐姐的雕像,他悟到了自己對初戀萌芽的情感執著終究是一種“如夢幻泡影”的名相,也就放下了,放開了王語嫣——這其實是小說在佛學思想下一種更完美的解決。
而最後,家也沒了、賢妻良母願望落空的王語嫣選擇來到了復國夢碎而瘋的慕容復身邊,這才是金庸先生在本書中一貫所想要的對執著名相者的結局描寫——和把蕭峰寫死、慕容複寫瘋的意境是一致的。
因此,要理解為什麼金庸先生在毫無功利需要的情況下,反而對天龍八部做出這樣的新修,不能簡單地從好人得好結局、壞人得壞結局的普羅大眾的角度去看,而應細細體會他背後所希望傳達的佛家思想。
回答完畢,
一點個人愚見,權作拋磚引玉~
-
4 # 快樂小金金
敗筆不至於,神來之筆也說不上。
王語嫣最後和段譽一起,可能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結局。為了心動女生,堅持不懈努力,並最終抱得美人歸的勵志故事。可回過頭來想,這個結局只能說讓大家都心安理得,沒有什麼值得記憶深刻的。而新修版的結局,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這個畫風轉得有點讓人意外,但符合情理。王語嫣一開始就迷戀表哥慕容復,雖然段譽的表現足夠讓人感動,但感動並不代表愛情,王語嫣心地善良,怎能忍心表哥無人照顧,孤獨終老呢?!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有點悽美,但是足夠讓人記憶深刻。好的劇情,就是這樣,讓人意想不到,足夠記憶深刻。
回覆列表
段譽在曼陀山莊初見王語嫣,看到她和無量山洞中的“神仙姐姐”幾乎一模一樣的容貌,立刻陷入愛河,無法自拔,從此成為王語嫣的“舔狗”。
後來,段譽想盡辦法腆著臉跟著王語嫣,百般討好,幾次捨身相救,可以說做到了一個“備胎”能夠做到的一切。但王語嫣一顆芳心始終系在慕容復身上,從不對段譽稍稍假以辭色。
少室山大戰,段譽和慕容復終於正面交鋒。一開始,段譽被打得非常狼狽,連連示軟求饒,王語嫣對此並沒有半分表示。待到段正淳受傷,段譽情急之下,“六脈神劍”終於發威,慕容復無論換了多少招式和兵器,還是遠非對手,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時,王語嫣卻求段譽手下留情。
按說以這種情況,段譽應該死心了,但這個傻缺,在慕容復為了復國,狠心拋棄王語嫣,一心要選西夏駙馬時。竟然不趁虛而入,贏得美人芳心,反而跑到情敵慕容復跟前,天真的勸其和王語嫣和好。
如果這都不算愛,我有什麼好悲哀?
慕容復早就看段譽不順眼了,自己父子苦心經營幾十年,就是為了復國,而這小子又傻又笨,卻是天生的繼承人。
自己遙遙不可及的目標,不過是人家的起點。如今他還要多管閒事,阻礙自己的復國之路。
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慕容復趁段譽不小心,一把將他推入了枯井。
看到這一幕的王語嫣心如刀絞,在這一刻,她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她以為自己一直深愛著自己的表哥,但其實她愛的,不過是自己的堅持。當堅持被擊碎,眼裡、心裡只剩下那個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男人。
於是她毫不猶豫的跳下枯井,奔向那個最愛自己的人,奔向自己的新生命。就算只有一剎那,也已經足夠。
其實對於段譽、王語嫣,這已經是完美結局。
金庸先生大概是忘了,王語嫣之母實際上是間接死在慕容復劍下,她又怎麼可能最後回到殺母仇人身邊?
有首歌唱得好:能夠呼吸的,就不能夠留在身旁。就算一隻狗一隻貓一隻鳥,在身邊久了,也會有有感情的,何況是人,何況是兩個並不討厭的,經歷過共同生死的少男少女?
這一點,是無量山洞中的玉像,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
所以說,金庸先生的改編,是敗筆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