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光子

    目前,深空探索的主要阻礙是飛行器的速度,如果以常規速度前進,在我們有生之年是沒法到達我們想要的星球。目前非得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號,花了近四十年才剛剛越過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常規動力無法作為深空探索的動力源。但是目前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可行的方案,我已做幾篇文章連載,喜歡的可以去看看。

  • 2 # 水木長龍

    首先,需要尋找到第二地球,然後才能想辦法如何離開太陽系到“新家園”去生存。

    假如人類已經探索到第二地球,可是第二地球距離太陽系很遠,在接近半個銀河系之處,那麼怎樣才能離開太陽系抵達呢?

    要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沒有物體能夠超過光速,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即使人類的科技能夠造出非常快的宇宙飛船,但仍然不會達到光速,所以在如此浩瀚無邊的星際空間飛行,可能就要花費許久的時間。假如,人類探索到的第二地球在5萬光年處,以不能超越光速的宇宙飛船飛行,可能幾輩子都難以抵達。

    或許會有讀者讀到此反駁:不對,根據相對論,雖然飛船速度不能達到光速,但隨著飛船速度的提高,時間膨脹效應也就會越明顯,飛船慣性系的時間流速在飛船速度越高的情況下,相對時間也是越緩慢的,所以到達五萬光年的第二地球,說不定幾個小時就抵達了。只不過對於地球慣性系而言,需要“距離除以飛船速度”來計算罷了。也就是說,地球的相對時間可能會流逝得非常快——飛船抵達的幾小時,地球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了上千個世紀。所以,即使達不到光速,只要提高飛船速度到接近光速,也就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對於飛船上的人類而言)抵達第二地球家園。

    的確,這樣的解釋很是合理。但是別忘了,我們地球人數可是70億呢,要麼需要造出許多數量的飛船,要麼需要造出一艘能裝下70億人的巨型飛船。無論哪種方法,最終都要以飛船的總質量來為能量的提供進行計算。更何況,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物體的速度越快,質量就會變得越大,無限接近光速,質量也會變得無限大,從而所需的能量也會無限多。

    所以,最終愛因斯坦他老人家還是輕而易舉地用他那靈光突閃出的兩個假設理論(相對性假設與光速不變假設),再附加上人類通用的經驗,便將我們封鎖在了太陽系內。也就是說,想從愛因斯坦這道關卡突圍,如果思維不能夠完全展開,那麼就真如「蜀道難」後半句所言了。

    第一,蟲洞法。

    “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而提出。理論上認為,“蟲洞”可以從空間的某處連線向遙遠空間的另一處,在距離上可以縮短到非常短。比如,太陽系地球上有一個“蟲洞”,銀河系之外的某處有另一個“蟲洞”,兩蟲洞相連通。那麼,從地球“蟲洞”就有可能瞬間抵達銀河系之外。

    所以,透過這種方法,我們離開太陽系會非常容易,省力省時速度快。但是,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這樣的蟲洞,必須找到後才能啟用,就看人類的科技發展程度和速度了。如果人類的科技水平發達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製造一個出來,那麼飛出太陽系就是分分秒秒、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不用擔心流浪地球裡可能會發生的太陽氦閃,也不必使用地球發動機那麼笨劣的方法了。

    第二,空間彎曲摺疊法。

    源於黎曼的空間幾何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空間某處的彎曲率與處於空間該處的物體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時空彎曲率也越大,從而呈現出來的引力效應也越大。引力波即是時空彎曲漣漪的傳播。彎曲摺疊空間需要非常大的質量,以我們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很難實現將銀河系外第二地球所在的空間位置摺疊向我們的地球位置,然後我們直接“蹦過去”,之後再用高科技將空間還原成之前的樣子。

    不過,隨著21世紀量子科學的迅速崛起,或許有一天這種“人工空間摺疊”的方法真會被實現也說不定呢。人類的科技發展似乎走到了瓶頸,如果變換一下思維,從不同思維角度去重新審視我們這個三維世界,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理論,找到不一樣的答案。而這種理論和答案,或許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適用的範圍更加廣泛、完善。然後,或許會發現彎曲摺疊空間可能根本不需要什麼所謂的大質量物體和超強引力場才能達到目的。如果,空間能被透過高科技進行摺疊,那麼離開太陽系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第三,量子瞬間傳送法。

    利用量子糾纏原理,將太陽系的所有需要轉移的人或物,甚至我們明亮的月亮,透過量子態傳送的方法,在目的地根據傳送過來的所有量子態進行還原重塑原型物質。不過,這種方法,等於是銷燬了太陽系原型的人和物,從而製造了原型人和物的複製品。但如果能將人和物的量子態進行毫無保留地全部複製回來,那與真的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管他原型還在不在呢,不是嗎?

    不過,以當前人類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尚不及皮毛,尤其人類推測出的“不確定原理”就已經限制了量子態的“不可克隆”,因為不可能得到全部的量子資訊。

    所以,這第三種方法人類仍然需要等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到時候,說不定人類已經找到了獲取量子態全部資訊的方法,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也已被推翻捨棄,人類的科學知識全然翻新。科技翻天覆地大變化,離開太陽系前往遙遠的第二地球,自然輕而易舉,不在話下。說不定直接製造幾個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第三、第四地球都易如反掌呢。

    第四,超光速法。

    本不想再說這個了,但想想憑什麼愛因斯坦他老人家一時心血來潮的靈感,兩個假設就把我們鎖在了太陽系內?這也太順他意了不是?更何況,他的無論狹義還是廣義相對論都存在有一定的瑕疵,光速的不變是在地球得出的結論,不,應該說愛因斯坦的一切理論都是在地球上推測出或觀測出的,他沒有到太陽系外去實驗或觀測,怎麼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怎麼知道沒有物體可以超越光速?又怎麼能肯定光的真空速度就是不變的30萬千米/秒呢?說不定銀河系之外的光度大於我們測出的地球上光速的兩倍呢,不同宇宙區域說不定有的光速會因為某種原因而變化不定呢,這些愛因斯坦他老人家都想過嗎?所以,可能真的存在某種超光速的方法,只是限於當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尚未發現罷了。一旦超越光速,說不定我們也就發現了第四維空間,然後離開太陽系更是不在話下。

    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人類高科技的到來,帶我們離開太陽系吧。

  • 3 # 荷村公

    這個容易得很;

    你變成巫師,什麼時候都能在宇宙中來去自由。

    你或者變成流浪地球的編劇都可以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姑娘從不主動發信息或者打電話給你。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