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之秋

    蕭何為什麼和劉邦關係很好呢?

    蕭何是西漢開國功臣之一,早年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完美地完成了支援劉邦戰勝項羽的任務,於漢代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對他也是相當的放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他,一直往前衝,哪怕是他死了以後,蕭何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兩位為什麼關係那麼好?

    簡單說兩句個人看法,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在蕭何眼裡,劉邦值得他傾心相待。在《史記》裡這麼寫了當時起事的一些情景: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蕭何是個文人,是沛縣的大人物之一,但他也是個聰明人,不做出頭鳥,在天下人都起事的時候,他把眼光對準了同鄉劉邦,最終成就事業。

    不難看出蕭何當時投資的心理,蕭何認定了劉邦一定不是凡人,一定可以成大事,跟著他幹,肯定沒問題,他發達之後再去投靠恐怕不夠,就得趁著他沒飛黃騰達時,跟著他,忠心的。何況蕭何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明白自己根本不是當領導的那塊料,幫幫人還行,要當統帥,還差不少火候。

    當然了,天下有潛力的人多得很,為什麼他就選定了劉邦呢?因為劉邦個人魅力。劉邦雖不務正業,但好歹也是個亭長,算得上是體制內的夥伴,工作也不算特別拆爛汙,劉邦雖家無餘財,但性格豪爽,俠義熱心,手下有少兄弟。重要的是,劉邦還很有見識,想當年劉邦就想去追隨信陵君幹一番大事業,結果信陵君死了,他就投奔信陵君的大門客張耳,那會兒沒有飛機沒有高鐵,憑劉邦的財力也沒有輕便的馬車,但劉邦愣是走著去,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這樣一個堅毅的人,當然值得跟。

    於劉邦而言,蕭何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穩,蕭何在縣裡擔任功曹,他辦事一直精細,這個人聰明,正因為聰明,他才會看清自己的位置,所以,劉邦放心地把後方交給他,天下一統後,他也沒有卸磨殺驢,而是繼續用他。當然了,地位變了,環境變了,該敲打蕭何的時候,他也不會手軟,但敲打過後,老朋友,老部下,依然可以讓他活著。

    蕭何成就了劉邦,而劉邦呢,也成就了蕭何,他們在風雲突起的秦末,共贏。

  • 2 # 百家講壇主講人丁萬明

    起兵之前的蕭何為什麼和劉邦關係好?

    蕭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相良輔,是劉邦欽點的漢初鼎定天下的“三傑”之一,論功勳定名位兩次高居榜首。

    蕭何在秦朝時就負責人事工作,善於識人是他的老本行。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後世廣為人知的識人典故。但實際上蕭何最大的識人案例便是對劉邦的看重與推崇。蕭何在沛縣任主吏掾的時候,劉邦很長時間任泗水亭長。蕭何那個時候就很看重劉邦。劉邦為人豁達,不拘小節,時不時犯點事兒,蕭何總是竭盡所能加以庇護。當年劉邦要以小吏的身份送民工去都城咸陽服勞役。按照慣例,同事們要湊份子送行,每人奉送三百錢,唯獨蕭何奉送五百錢。蕭何是劉邦的上級,上級給下級湊份子都超越常人,由此可見他對劉邦的厚愛,說明他們那個時候就交情深厚。

    蕭何是沛縣的主吏掾,相當於今天的縣一級的組織部長兼秘書長。蕭何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以“以文無害”著稱,就是能夠極為嫻熟地運用地方行政的各種政策法規和法律條文。當然,蕭何也有能力鑽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劉邦在鄉里為亭長時沒少惹是生非,但劉邦和蕭何關係很鐵,蕭何總能給他大事化小,為他開脫。所以,某種程度上說,蕭何是劉邦那些年的保護傘。蕭何之所以心甘情願護佑劉邦,倒不見得拿了劉邦多少好處,關鍵是蕭何很欣賞劉邦明達大度、豁得出去的做派。蕭何是文墨吏,作風嚴謹,但越是這樣,對劉邦越有惺惺相惜之感。所以沛縣起義,首先就想到了劉邦為不二人選,這正是認可劉邦領導力的結果。能夠得到蕭何曹參等地位原本比他高的人的認可,更能說明劉邦不僅具備領導力,而且有領袖魅力。

  • 3 # 圍坐聊歷史

    蕭何漢初三傑之一,論功勞兩次被劉邦親自評為第一。西漢建立之後,首位開國的宰相,為漢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這些都說明蕭何這個人的能力非常厲害。

    蕭何和劉邦關係為什麼很好呢?

    劉邦和蕭何兩個人就相差一歲,都是沛縣豐邑人。 兩個人年齡相近,又是同鄉。

    蕭何成年後在當時沛縣政府裡邊任職,蕭何任職期間人緣隨和,勤奮好學,上下關係都搞的挺好。而劉邦開始則是沛縣有名的混混,整天混吃混喝。後來,不知道怎麼的,也進入了政府部門,成為當地的亭長。

    蕭何和劉邦成了一個單位的同事。劉邦身為當時的亭長,經常要外出辦公。每次外出的時候,都需要自己去拉贊助。其他人都給3個錢,只有蕭何每次都會給劉邦5個錢。蕭何也經常會去劉邦家做客,蕭何和劉邦、呂雉的關係都不錯。

    後來,劉邦在押送犯人途中,因為犯人都快跑光了,劉邦無奈就反了。秦朝政府就抓了劉邦的媳婦,投入大牢。蕭何和曹參去做了擔保,救出了獄中的呂雉。也可見兩個人的關係那是不是一般的好。

    當時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帶著人,在芒碭山遊蕩的時候。蕭何又去勸說當地的縣令,找遊蕩的劉邦入協助。縣令開始答應了,後來一想不對,又反悔了。蕭何帶人跑到城外,聯合劉邦,最後攻破縣城,殺了縣令。

    蕭何這個人是眼光獨到,蕭何認識劉邦後,就認定劉邦不是一般人,必能成大事。當時天下大亂,蕭何也想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蕭何認為只有跟著劉邦這樣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業。所以,在劉邦最為艱難的時候蕭何都跟著劉邦。

    項羽分封諸王的時候,劉邦被封為漢王,前往蜀地。當時蜀地偏僻,劉邦自己都不願意去,手下計程車兵可想而知。一路走,一路逃跑。當時跟隨劉邦的韓信,也跑了。蕭何知道後,連夜去追韓信。追回了韓信,蕭何又極力勸說劉邦把韓信立為大將軍,劉邦同意了,這樣才有了後來的“兵仙”韓信。

    當然,蕭何做了很多的突出的工作,尤其是在劉邦的後勤保障方面。所以,漢朝建立後,蕭何成為漢初三傑之首。

    蕭何和劉邦的關係好,一方面是他們年齡相仿,早年相識,又曾經一起工作,兩人還是同鄉。這些因素疊加關係肯定不一般。

    另一方面,劉邦這個人不一般,蕭何看到了劉邦巨大的潛力。就像劉邦去縣長家蹭飯的時候,呂公被蕭何的“喝萬錢”嚇到,出來看到劉邦,馬上決定將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當時的窮光蛋亭長劉邦。這個因素是最關鍵的,蕭何從劉邦的身上看到了未來閃閃發光的自己。

    從以上就可看出,兩人關係為什麼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葉子上長白斑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