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旅遊

    中學生不願舉手發言有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原因,其中學生原因佔主要地位。 一、教師方面的原因: 1.備教材但不知道備學生,沒有結合我校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設計問題難度過大,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望而卻步,嘗不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設計問題不夠具體,不能從回答者實際出發,造成問題模糊,學生不知從何答起。 3.教學方法死板,不能結合課堂實際,創設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二、學生個人方面的原因: 1.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尊心逐漸增強,害怕出錯被老師批評或者被同學嘲笑。 2. 懶惰心理,不願多事。 3. 部分學生心理素質差。 三、改變中學生不願舉手發言現狀的對策和建議: 1. 教師要洞悉現代中學生的青春期心理特徵,做好他們在課堂上認真發言的思想工作。時代的多元化,各種傳媒的影響特別是網路的普及使得這些中學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成熟,所以在課堂上他們也以一個成人的角色要求自己,自尊心特別強,有時還會有虛榮心,特別是在異性同學面前。所以教師要講清道理,做好準備工作。 2. 針對部分學生的懶惰心理,教師可以制定一些便於操作的獎懲措施給予激勵。前期可先組織一支課堂發言敢死隊,讓一部分同學起到帶頭作用,然後帶動其他的同學也敢於踴躍發言,對發言的情況做好記錄,積極的給予表揚,甚至是一些小小的實物獎勵,不太踴躍甚至懶惰的予以刺激。其實這些早熟的中學生又非常幼稚,獎勵措施甚至是一次熱烈的掌聲都是很有效果的。 3. 對於那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主動提問,逐漸發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鍛鍊是成才的關鍵步驟,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也是如此。你不主動我主動,一來二去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就會逐漸提高。 4. 營造寬鬆的課堂氛圍。 學生不舉手是因為猶豫,他們猶豫是因為還沒有思考成熟。那就創造一個比較寬鬆的氛圍,讓他們把不成熟的思考大膽表露出來,充分肯定這些不成熟的思考,為成熟的思考搭建最初的框架。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不願意舉手,但經常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下面竊竊私語,小聲討論。那就讓這樣的議論“合法化”,當一個問題非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那就安排時間,讓他們在下面自由議論,只要留給這樣的時間,他們在這一段時間裡的參與度是很高的,因為自由議論的平臺比舉手發言更為寬鬆,於是參與的人就多,觀點的碰撞也很豐富。這種方式和正規的小組討論不太一樣,它不像正規的討論那樣規範,更像是一塊學生願意耕種的自留地。不必太在乎有沒有形成規範而一致的結果,而在乎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參與著。根據需要調整課堂側重點,當學生比較有話可說的地方,是重點也是興趣點的,就深入,就研究得透徹一些,讓學生表達和思考的需要得到滿足。相對而言,學生不太感興趣,也比較難的點,就不要強求一定要積極舉手發言,可能 老師適當的講授來得更為高效。 5. 適當調整課堂結構,多安排獨立思考和動筆時間。 這條措施,對積極思考,卻又不肯回答的孩子比較有效。因為他們往往有思維的能力,學習也比較主動,就是缺乏活躍表達的熱情。適當地針對高年級學習的特點,增加課堂動筆時間,增加課堂獨立安靜思考的時間,讓孩子們有比較充足的準備時間,能產生高質量的思維成果後,再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展示出來,他們會自信許多。並且,因為有了書面的文字記錄,孩子發言就更有條理,不會語無倫次,既提高了發言質量,又能讓更多的孩子打消顧慮。畢竟“讀”自己的答案顯然比“說”要容易一些。 6.對落後的孩子開小灶,給點提示性的幫助。 不知道怎麼思考,或怎麼思考都沒結果的孩子是最需要關注的,也是最需要提供他們展示自己在思考、在參與的機會的。但是往往因為能力的差異,他們實在無法貢獻自己的思維成果。我的做法是,多給一點幫扶,一點潛在的幫助和提示,讓他們“先走”。利用下課的談話,利用補習時間,事先有意無意地講一點將要學習的內容,有時是提前學習,有時預習提示,甚至有時就直接和孩子一起學習,並將正確的思路透露給他們。因為有了基礎,就有了信心,上課時,他們發現自己竟然走在了前面。一種我也能為大家的思考提供幫助的驚喜感,讓他們興奮地舉起手,在眾人奇怪的眼神裡,在老師佯裝不知情的大力表揚中,這些孩子找到的是自信,是參與的快樂。慢慢地喜歡上這種感覺,也慢慢地喜歡上思考和發言。 7.語言親和,帶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老師感情投入,情緒激昂,表情豐富,聲音高亢。在教師語言情感的感染下,學生會進入情景,情緒高漲。親和的語言會如魔力般緊緊地吸引學生, 8.形式多樣,提供最發言的最佳平臺。 學生的課堂發言不單單是一種形式,嚴格地說是一種教學思想。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多種發言形式,比如採取不舉手發言、舉手發言和教師指定學生髮言三種形式相結合。願意發言的學生會自己尋找機會發言,不愛發言的學生教師會創設機會給他發言,這樣人人都有表達的機會,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角。 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不應在乎他發言的水平高低,回答問題是否正確,而在乎他是否動腦思考,積極參與。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放開手腳,大膽思維,敢於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那麼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就會形成,語言表達的能力就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就會不斷得到昇華。 有些學生不愛發言是因為基礎差,知識面窄,老師提的問題根本不知如何回答。更有個別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不去思考老師的提問,好像問題與他無關。對這種狀況,我們就將一節語文課變為閱讀課,並利用課餘時間,為他們補缺補差,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增強自信,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積極發言。 課堂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此,要熟悉學生各階段的心理特徵,創造條件給學生髮言,鼓勵學生大膽將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讓學生把話說得準確、完整、有條理,力求語言規範化。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特別是差生,既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其求知慾望。 只要我們方法得當,激發興趣,多方誘導,學生們的良好的課堂發言習慣一定會慢慢形成,既可提高教學質量,也對學生的正常成長起極大的正面作用,完成我們教師“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 2 # 使用者6511048512836

    這是孩子膽子小的表現,平時多給與表揚和鼓勵。比如在家讓他朗讀一段課文,你可以說,孩子,你讀的非常好,如果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切忌性急的批評和大聲的訓斥,這樣會膽子越來越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臉戴眼鏡的女孩子適合什麼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