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不是六娃

    有時候我們覺得不能理解,但是喪失的統治者都有自己的考慮,只不過我們想不到那一點,如果西歐這邊打下來了,是不是就可以免去後顧之優,而且還可以使用那些國家的資源,而不是在打蘇聯時背後被捅一刀。

  • 2 # 北周南唐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當時的西歐絕不是德國的隊友。西歐地區德國最大的對手就是當時號稱陸軍強國的法國。當時的法德之間怎麼可能是盟友呢?法德在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中積攢了太多的仇恨,一戰後,主張對德國給予最嚴厲的處罰的就是法國。法國不僅僅在經濟上歇斯底里的壓榨德國,甚至試圖肢解德國,將德國徹底摧毀掉。當時的法德儘管都是反共的,可彼此之間的猜忌更為嚴重。這也是法國竭力主張“禍水東引”想德國與蘇聯對抗的緣故。

    希特勒上臺後,竭力鼓吹為一戰的失敗翻牌,一戰中誰欺負德國最嚴重,首屈一指便是法國,因此擊敗法國為首的西歐國家,一雪前恥,是德華人心中夢寐以求的事,誰做到這件事,誰就是德華人的英雄,希特勒政府必然會採取行動。其次,德國雖然是工業大國,但是其資源有限,不足以支撐與蘇聯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戰爭,進攻西歐,得到西歐的資源和發達的工業體系,成為德國必須做到事。第三,德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只要德國想發動對外戰爭,就面臨東西方向的選擇,東方的蘇聯有世界上最大的戰略縱深,德國很難一口將其吞下,而且蘇德條約的簽訂,已經使德國穩定了東方。西歐地區與德國近在咫尺,而且西歐平原各國基礎設施良好,交通線發達,正是德國實驗其閃電戰的絕佳場所。因此,德國在進攻蘇聯前,必然橫掃西歐,奠定進一步擴大侵略的基礎。

  • 3 # 瘋狗的輕武

    一戰已經吃了兩線作戰的大虧了,到二戰之前,也就是1935年,法國和蘇聯也有簽訂法蘇互助條約,用來防範小鬍子。而且一戰那會施裡芬計劃並沒有很好的得到實施,所以二戰再來一次。

    至於先揍死法國很好理解,一個是法國殖民地多,陸軍也強,戰爭潛力大,而且英國陸軍可以在法國本土協同作戰。但法國本土的戰略縱深差,一路又一馬平川的,推過去很快就能打到巴黎。

    而反觀毛子這邊,縱深太大,很難一棒子敲死,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二戰正式開打之前還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小鬍子也看著毛子在打芬蘭時候的表現笑出聲,覺得毛子還是這麼毛子。所以先幹掉法國,再回頭慢慢搞毛子。

  • 4 # 巴山夜雨涮鍋

    納粹德國在進攻蘇聯前先進攻西歐,是為了避免陷入兩面作戰的境況(當然後來還是陷入了)。

    不知道題主說“幹掉隊友”是啥意思,難道說英法是希特勒的隊友?顯然不是啊。他們同樣是希特勒的對手。

    在1937年德意日軸心建立後,歐洲的其餘三大國,英法蘇其實都是不願意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英法是想維護他們主導的世界秩序,蘇聯則是因為意識形態和法西斯的德國對立。

    所以如果希特勒想要掀起世界大戰,英法蘇都將是他的敵手。希特勒無非兩種選擇,一種是先打蘇聯,一種是先打英法。

    顯然,先打蘇聯是愚蠢的,蘇聯地盤太大了,一時半會不可能拿下來,拿破崙怎麼死的?而且,要先打蘇聯,就必須先滅掉蘇德之間的波蘭。而波蘭是英法的鐵桿同盟。一旦德國打了波蘭,英法一定會對德國宣戰。

    所以希特勒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先打波蘭和英法,把西歐全部佔領,征服英國後,再專心打蘇聯。正好英法對蘇聯的忌諱比對德國還強,希特勒趁機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穩住蘇聯後,希特勒先與蘇聯瓜分了波蘭,然後回師佔領北歐,滅亡法國,把英國趕到島上。

    但是由於不列顛空戰爆發,未能徹底打垮英國,所以希特勒還是陷入了兩面作戰。只不過,法國已經投降,英軍不敢強度海峽,所以在接下來的四年裡面,希特勒的主力還是處於單線作戰,西線只留少數軍隊即可。

  • 5 # 遊者走天下

    首先,西歐各國不是德華人的隊友,而是仇人。俗話說的好,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希特勒及其治下的德華人早就想好好教訓這幫西歐人了。

    遠的不說,拿破崙時期德國多次被法國痛毆,不得已向法國臣服,直到拿破崙從俄國敗退後,德華人才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此後,德國進入統一倒計時,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其中最強大的普魯士終於統一了北部德意志,並且在普法戰爭中大敗法國拿破崙三世領導的法軍。此戰標誌德意志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站到了世界舞臺上。

    (普法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國王在巴黎加冕為德國皇帝)

    而這場戰爭帶來的好處是,德國確立了作為德意志民族的母國身份。雖然很多德意志人在奧匈帝國境內,但他們覺得德國才是自己的祖國,著名的納粹領導人希特勒就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躲過了奧匈帝國的徵兵,大老遠跑到德國去就是如此。

    (希特勒)

    新生的德國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工業國之一,到19世紀末期已經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之外的第四大工業強國,而且由於電氣時代的到來,給了德國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當時的德國才敢和英華人展開造船競賽。可惜,德國不僅要面對強大的海洋強國英國,還要面對強大的陸地強國法國,不能像英國一樣將大部分寶押到海軍上,結果在比賽中失利。即便如此,德國海軍已經成為那個時代僅次於英國的強大軍隊。

    (20世紀初的德國海軍)

    一戰慘烈至極,幾乎讓各主要參戰國損失了一代人。所以,戰爭結束後法國才要肢解德國,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而德國更是不服氣,要不是國內爆發革命,以當時德華人的攻勢還指不定誰贏呢?這就為二戰的爆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二戰的爆發不是偶然,他是一戰的流毒,也是德國與西歐各大強國上百年博弈的結果。

    在這一背景下,西歐各國不僅不是德國的隊友,反而成為德國最需要除掉的對手。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德國一直把蘇聯當做巨無霸對手,希特勒深知,蘇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要想打敗他,以德國本土的實力根本是痴心妄想。於是,他就開始了對周邊各國的蠶食,以增加自己的實力。

    西歐各國作為傳統的工業強國,其軍工生產能力讓人垂涎欲滴,比如法國在與德國爆發戰爭前坦克數量要超過德國,效能也與德軍坦克不相伯仲,控制了法國,可以讓德國的實力幾乎倍增。而法國強大的人力資源也是保證德軍持續作戰的基礎。二戰期間,法國共有700萬勞工為德軍服務,試想如果沒有對法國的控制,這700萬人的工作就得由德華人來完成,必然會降低對前線的投入。

  • 6 # 長弓少化一丨

    不是盟友就是敵人,在戰爭年代容不得觀望。這可能是德國掌權者的觀點,西歐若不站在統一戰線必成後患此其一。其二蘇聯是軍事大國,必須舉國之力與之相戰如若西歐使絆必敗。故得先掃隱患以便一心應戰蘇聯。

  • 7 # duh23333

    納粹德國起初並沒有選擇橫掃西歐。而是直接透過波蘭去進攻蘇聯。由於波蘭與西歐的同盟關係促使西歐的英法等國向德國進行軍事施壓,這就迫使德國不得不停下東進的步伐,轉而在軍事上解決英法對德國的威脅,而後就再次轉入攻蘇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報了佈雷斯特商學院能給自己帶來哪些好處?像資源啊、人脈之類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