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貓劉雨昊

    曾國藩,和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以文官出身,他領導的湘軍和太平天國戰鬥11年,最終大獲全勝,在當時的湘軍和清軍比起來幾乎是戰神一般的存在,當時太平軍已經從梁廣打到了湖南,湖北一隻精銳的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那麼,一介書生出身的曾國藩是怎麼培養出一隻驚人的隊伍呢?

    首先,湘軍的軍費很高,據說一名普通計程車兵一個月就能拿到二兩銀子份工資遠遠的超越了當時平均的收入。第二,相軍主要都是湖南人,都是同一地方出來計程車兵文化地獄上的交流無障礙,齊心協力打起仗來非常拼命。第三曾國藩是一個非常注重軍妓紀律的統帥曾國藩曾強調下屬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這個是在軍隊中嚴格執行的,即使下達錯誤命令,下級也必須執行,而且每天固定操練還有大型演習,所以將軍在單兵作戰和聯合作戰的能力非常強。

    還有曾國藩胸懷特別廣廣,他認為君子廣不時則天下之大,在向運中,曾國藩也特別注重士兵間的相互寬容和理解

  • 2 # 高廣銀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特別是他早期的官場生涯,他的“巴蠻”表現的特別明顯。這並不是說曾國藩思想保守固執,剛愎自用,而是說他的做事風格非常執著,只要他認定要做一件事,即使沒有條件,他也要創造條件去幹。比如,他組織湘軍鎮壓太平軍這件事。

    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並將南京定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形成了清王朝與太平天國南北對峙的局面。由於清政府的兩大正規軍,八旗軍和綠營軍都已經腐朽不堪,毫無戰鬥力,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無奈之下,清政府只好鼓勵地方官員辦團練,也就是允許地方官僚自行招募士兵,組成軍隊抗擊太平軍。

    曾國藩正是在清政府的這個號召下投身到戰爭中的。但是作為一個長期在中央任職的文官,他一沒有在地方工作的經驗,二根本不懂軍事,如何徵兵、練兵,從哪裡徵糧、徵餉,戰術和後勤是一概不知,他到底該從何處幹起呢?沒辦法,只能“巴蠻”著幹。

    首先,打仗靠的是人力。曾國藩作為一介書生,他能管理好那些暴烈好戰計程車兵嗎?而且兵源又從哪裡來呢?

    曾國藩在湖南本地直接招募士兵,而且還要求必須是天性淳樸的農民。士兵招募完成後,在進行嚴格軍事訓練同時,還要配合儒家禮教的政治教育。所以當時就有人在背後嘲笑,說曾國藩辦團練是“儒生帶鄉奴”。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曾國藩居然初步建成了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可靠的隊伍,這也就成為後來湘軍的基本班底。

    兵源問題解決了,那後勤保障怎麼辦呢?按常理來說,曾國藩的隊伍是在湖南招募的,後勤保障自然是應該由湖南地方官員來負責。但是團練的本質,相當於是清政府在龐大國家機器上開了一道口子,允許體制內的官員在體制外招募獨立作戰部隊,這些團練是不受清政府直接控制的,合法性也就成了問題。再有,晚清的官場腐敗橫行,各種潛規則都制約了政府的辦事效率,加上戰爭導致地方財政已經空前拮据,所以湖南官場對支援曾國藩是非常不積極的。為此曾國藩只好冒著犧牲政治生命的風險,多次給咸豐皇帝上書,逼迫皇帝給他統領地方的大權,給予湘軍合法化的地位,甚至還接連彈劾了湖南和江西兩位巡撫下臺,強逼地方官僚支援湘軍作戰。

    在解決了兵源和後勤問題後,曾國藩和他的湘軍就要直面太平軍了。與湘軍對陣的太平軍將領,不論是前期的石達開,還是後期的陳玉成和李秀成,都積累了大兵團運動作戰的經驗。當時太平軍的戰鬥力達到什麼程度呢?簡單地說,太平軍可以在三個月的時間內,一路攻城略地,轉戰三到四個省份,連續發起數次大規模戰役,戰爭範圍波及到大小數十個城池和據點。依靠運動戰戰術,太平軍即使在後期實力衰落的情況下,依然能與清軍作戰不落下風。

    曾國藩跟這些人比起來,軍事指揮能力至少差了幾個數量級。所以,在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早期,湘軍留下了一連串恥辱的戰敗記錄:1854年,湘軍遭遇靖港大敗,剛剛建立起來的水師被太平軍重創,曾國藩險些跳江自殺;同年年底,湘軍又遭遇虎口慘敗,水師幾乎全軍覆沒;1855年,太平軍將領翼王石達開發動西征,橫掃江西全省,湘軍被驅趕到南昌,困守孤城。

    這一系列的慘敗都給湘軍很大的打擊,但是湘軍和曾國藩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在屢敗屢戰中一點點吸取作戰經驗,並逐步發展壯大。到太平天國滅亡前,湘軍主力部隊已經發展到20萬人的規模,匯聚了像李鴻章、劉坤一、丁汝昌等軍事將領。同時曾國藩也基於太平軍擅長打運動戰的特點,為湘軍制訂出了對付太平軍的戰法,用他自己的話說叫“結硬寨,打呆仗”,也就是用塹壕戰對付太平軍的運動戰。當遭遇太平軍時,湘軍儘量不去做正面對抗,而是立刻開始挖塹壕,利用工事和壕溝瓦解太平軍的機動靈活戰術。

    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風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蠻”的品質發揮到極致的標誌。湘軍就像是湖南山澗裡纏繞在懸崖邊上的藤蔓一樣,死死地巴住太平軍不放,慢慢耗盡太平軍的力量。這種戰法最典型的表現就是1859年冬的安慶保衛戰。當時湘軍在曾國藩弟弟曾國荃帶領下,在安慶城外圍挖掘了兩道五丈寬、兩丈深的壕溝,靠近安慶城的壕溝用來負責進攻城池,外面一層用來阻止支援安慶的援軍,而後湘軍繼續透過挖掘地道逐步滲透到安慶城周邊,城內的太平軍曾經嘗試出城消滅塹壕裡的湘軍,但是往往一場仗打下來就會造成太平軍幾千人的傷亡,而湘軍一般只會犧牲數百人。最後滲透到安慶城下的湘軍利用炸藥破壞城牆,攻陷了安慶。安慶保衛戰結束後,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西大門被打開了,湘軍也從抗擊太平軍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攻克天京,徹底平定太平天國的核心力量。

  • 3 # 往事如風之人

    一是待遇到位

    二是制度執行到位

    三是部隊演練從不鬆懈,彼此間從不互相拆臺,雖然有山頭,打打起仗來卻一條心

  • 4 # 陳家的陳少

    曾國藩組織湘軍就是看出清朝的正規軍存在很多問題,從體制到訓練到軍紀都有很多問題,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碰到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這樣的泥腿子軍隊果然是兵敗如山倒。

    所以曾國藩下定決心要組織一支有別於清朝軍隊的民兵,這就是湘軍。

    首先湘軍是屬於地方性軍隊,都是湖南當地人,這樣的子弟兵非常有凝聚力。這不像清朝的綠軍分散各地,有戰事才臨時集中起來。

    再則湘軍訓練有序,不像清朝軍隊,常年疏於戰事,基本上軍紀渙散,經不起戰爭考驗。

    三是曾國藩給湘軍注入了自己的個人風格,踏實不冒進,穩中求勝。

    個人認為曾國藩的湘軍能夠如此有戰鬥力,主要還是歸功於曾國藩個人的領導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話說養兒養女為防老,有聽說養孫兒為防老,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