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星科技

    目前,也就是看到你這個提問的時候,是3月下旬,這個時候南方的小麥已經拔節,北方的小麥也開始起身拔節。

    這個時期,怎麼對小麥管理,能獲得高產,很簡單——你只需要【避開偽科學,應用真正的科技】就可以了。

    第一,如果你一直到這個時候,才開始澆水追肥,或者剛剛澆水追肥,那麼,恭喜你,就這一點你一畝地就可增產68斤——150斤

    因為,小麥拔節孕穗期如同【小麥的懷孕期】,需要大量的肥水——整個生育期63%氮都在這個時候吸收。

    如果你家小麥用的是尿素(含氮≥45%),沒有在返青期使用肥水,就說明,你家一畝地增產68斤——150斤小麥到手啦!

    請注意:返青期澆水施肥是錯誤——只會導致病害重,誘發倒伏,減產100斤左右,沒有什麼好處【除非乾土層大於3釐米時,可以澆小水緩解極度乾旱的特殊要求】。

    第二,返青後,揚花前,噴施1——2次【影響力8組合】而一噴八防

    為了預防小麥根腐病+莖基腐病+全蝕病+紋枯病+鏽病+赤黴病+黃花葉病,以及蟎,蚜蟲,吸漿蟲,乾旱,鹽鹼,凍害等多種不良威脅,在小麥返青後到揚花是前【注意,一定要“揚花前”】,採取1種多抗增產劑“影響力”+4種殺菌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乙蒜素+苯醚甲環唑,4種的正規零售價約4元】+2種殺菌劑【阿維噠蟎靈或純藥2克的畢吡蟲啉+10%高效氯氟氰菊脂(純藥1克)】+6種微量元素的"藍色晶典”,噴施1——2次,可以“事半功倍,一噴八防”,增產顯著。

    第三,小麥揚花前後,遇旱及早澆水

    能早不能晚,可以隨水撒尿素10斤左右。

  • 2 # 夢行無憂

    對於豫北冬麥區來說,再有一個月時間,就是麥收。怎樣打好收官之戰?確實應該重視。

    首先是做好最後一次追肥澆水。這一次追肥澆水,應該審時度勢,既要保證子粒灌漿需要,又不能貪青晚熟,而且要兼顧倒伏與乾熱風。這一時期,小麥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要保證籽粒飽滿,就需要保持氮、磷、鉀的營養供應,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強光合作物,提高籽粒產量與品質。採取根部施肥與葉面補施相結合的方法,既經濟,效果又顯著。缺肥缺少的地塊,隨著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7公斤。5月15日前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沒有早衰現象的高產麥田,一般不再追施氮素化肥,有可能貪青晚熟的麥田,不要追施氮素化肥。

    俗話說:“灌漿有墒,籽飽穗方”,灌漿水對提高小麥千粒重十分必要。灌漿水應在孕穗期至灌漿初期進行。小麥成熟前15天要停止澆水,防止倒伏。更不能澆麥黃水,防止枯死。

    小麥後期主要蟲害是蚜蟲、吸漿蟲、麥蜘蛛等;病害是赤黴病、鏽病、白粉病等。用啶蟲脒、吡蟲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達蟎靈等殺蟲。用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百菌清等治病。

    其實,後期管理時間雖短,但技術含量很高,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

  • 3 # 五穀豐登農業

    小麥後期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防止植株早衰,促進籽粒飽滿,實現高產優質。具體管理工作重點,要根據小麥田間的實際情況決定。

    1、防蟲害。小麥生長後期常見的主要害蟲有蚜蟲、紅蜘蛛,極個別地區會有小麥吸漿蟲、潛葉蟲、粘蟲等。其中發生面積大、為害重的主要是蚜蟲和紅蜘蛛,也是導致小麥黃葉早衰的最主要原因,要勤觀察,一旦達到防治指標,要及時噴藥防治。防治蚜蟲常用的藥劑有吡蟲啉、噻蟲嗪、啶蟲脒等,防治紅蜘蛛常用的藥劑有噠.礦物油、阿維.噠蟎靈、阿維.螺蟎酯等。

    2、防病害。小麥後期常發生的主要病害有鏽病、赤黴病,白粉病極少發生。鏽病發生快、面積大,容易造成小麥植株早衰,嚴重影響千粒重、產量和品質。赤黴病的發生與否與小麥養花期氣候關係很大,乾旱年份不會發生,多雨年份容易大流行,常常造成小麥枯穗減產,嚴重影響品質。需要做的工作是經常觀察,及時防治,常用的防治藥劑有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甲基硫菌靈等。

    3、防倒伏。小麥抽穗至灌漿期,穗大莖軟,如果此時遭遇風雨天氣,容易造成倒伏,造成莖葉黴捂腐爛,致使不能正常灌漿成熟,籽粒瘦癟,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產,收割困難。防止措施是在施肥時減氮增鉀,在播種時採取精播半精播,在返青至起身期採取化學控旺等,促進小麥莖稈粗壯,提高小麥植株抗倒伏能力,也可以在播種時摻入2%左右的大麥種子,利用大麥早熟堅硬的莖稈,提高小麥抗倒伏能力。

    4、預防乾熱風。5月中下旬,乾熱風盛行,此時也是小麥積累養分,快速成熟的關鍵時期,高溫乾旱容易導致小麥植株早衰,甚至枯死,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預防措施是在防治小麥病蟲害時,同時噴霧磷酸二氫鉀、氨基酸等葉面肥,如果是後期出現脫肥的田塊,可以加噴尿素,提高小麥葉片功能,加速灌漿成熟,提高籽粒飽滿度,提高產量。

  • 4 # 鄉記

    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就要注重後期的管理,也就基本是從小麥開花到灌漿期這一期間的管理工作,普遍規律是35天左右。這段時間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減少小麥病蟲害,提高小麥的千粒重,一般在35克左右,越重越好。

    那麼小麥的後期管理該如何進行呢?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管控:灑水、一噴三防。

    一、小麥抽穗灌漿期要適量灑水,注意不能灌溉,適當進行追肥,謹防倒伏。 小麥生育後期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維持在70%~80%為宜,要保證在65%以上。抽穗期到灌漿期要適時灑水補墒,以免乾旱。灑水應該注意以下細節:

    1、要澆足澆透。使底墒得到補充,保護深層根系不早衰。

    2、看天氣灑水。結合氣象預報注意天氣變化,勁風之日和勁風降臨前一天不行灑水,以防倒伏,今年要特別注意。

    3、灑水不能過晚。老練前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根系生機,下降粒重,所以,小麥老練前15天要停止灑水,不宜澆麥黃水。

    二、小麥灌漿期“一噴多防”:防病蟲、抗早衰、增粒重。

    1、灌漿期是小麥產值形成的最重要時期,重點抓好“一噴多防”,防乾熱風、防倒伏、防病蟲害,延伸灌漿時刻、進步灌漿強度,促進光合產物積累,進步千粒重。

    2、在小麥灌漿期間要注意施肥和病蟲害的藥劑預防,可以使用殺蟲劑吡蟲啉或菊酯農藥、殺菌劑三唑酮或烯唑醇、營養劑磷酸二氫鉀等混合用藥,加大水量,將麥株上下都要完全噴溼噴透。

    3、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到達有效防治麥蚜、葉部病害及預防乾熱風等效果,進步小麥的千粒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國國王、日本天皇、英國女皇,他們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