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洲虎少兒英語

    我的經歷和提問者類似,也可以說是一樣。

    我是在讀高中的時候就到了學校住宿了,那個時候我爸媽的想法也是覺得把我“扔”到離他們遠一點的地方,他們也好逍遙自在,我也是樂得其所。哈哈,叛逆期的小孩還是需要一點自己獨立成長的空間和自我開拓的需求。

    後來上了大學離得進了一些,但也是住宿的,不過在大學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不會有太多念家的想法,基本上是晚飯後給大家裡打個電話報備一下,就開始了大學的夜生活,男孩子喜歡打籃球,踢足球....最後就是宅在寢室裡與電腦相處。

    畢業之後,又開始找了一些離家較近的工作,由於地區差別,在一些應有的資源上給不到足夠要求,就開始找跨地區的工作。所以,又往外跨區工作,當然也就住在跨區的地方了。所以,難得回一趟家,這個時候年假的想法有慢慢的變得有些多了。一想到脫離學海,走向社會,要面對還有很多突然之間感覺身上就壓下了好多的擔子。那個時候也比較失落,需要面對挫折,失敗,嘲諷,冷庫......

    哈哈,不過我這個人自我調節也還算好,這些都是負面的,那有了負面就有好的一面。萬一這個,那個什麼的都做得比較優秀,活動策劃又有新的突破....所以,這樣的好心情也伴隨著我之後還算平穩的業績上升和只為上升,與同事相處也比較的融洽,工作上的小矛盾也會在私下默默的溝通並解決。

    念家是每個在外的人都會產生的一種思鄉情節吧!我覺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一切都好就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做屬於自己的事情。只不過親情是屬於你們之間一個最重要的額連線點,這一點是不能被遺忘和唾棄的!

    簡單說了一些,我覺的自我心態調節的能力是在外的遊子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小技能!它能為你們解決很多後顧之憂。

  • 2 # 人生討論

    樓主你好,看到你的問題和闡述,讓我感觸很多。

    我出生在91年,有兩個姐姐,我是最小的一個,又是長子,比較受父母的溺愛,從小沒吃過什麼苦。

    那會家裡比較窮,父親靠幹建築維持家裡的開銷。母親比較強勢,主張家裡的大權,那時不懂事,想要什麼不給就會發脾氣,沒少惹父母生氣,但不管怎麼樣,想要的東西第二天父母都會放在我的面前。

    上初中後,開始住校,每週六才能回家一趟。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做好了一桌飯菜在等著我,那會正處於叛逆期,總嫌棄母親做飯不好吃,有次把我媽氣著了,說:不好吃,你就別吃。我賭氣,把筷子一摔就回了自己的房間。母親也不在搭理我。週末回校的時候,母親掏出來50塊錢,說在學校想吃啥買點啥,不夠了在打電話,不要餓著自己,當時還在賭氣的我接過錢,坐上車就返回了學校,也沒回頭看下母親。

    要說起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乎父母的感受,那就得從開始工作說起了。我是初中沒畢業就開始工作的,不管家裡人怎麼勸都不聽,沒辦法家裡拗不過我,最終妥協。

    第一份工作是父母託關係給找的,離家近,但我不喜歡,就想著獨立,想出去闖闖,每天都跟母親吵架,有次吵完架感覺委屈,就騎上車出去了。等回來的時候,聽我姐說,我出去那會我媽擔心我就追出來沒追到我,回來就哭了。當我回屋看到母親還在哭著的時候,心裡突然難受起來,說實話這是第一次看到母親哭,還是為我這個不爭氣的孩子哭泣,那會心裡就發誓以後不會在讓母親擔心,因為看到他們哭泣我的心裡實在太痛。

    這事雖然已經過去了十二年,但在我心裡一直抹不下去,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感覺到母親照顧家裡是多麼的不容易,看著他們一天天的老去,陪伴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少,就想著一句話:努力拼搏,空閒多陪陪父母,不要在讓父母在受苦受累!

  • 3 # 怡悅詩茵

    看了你的描述,讓我感觸頗深,在外面上學時,就已經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對他們深深的思念。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絕大部分的人,享受著父母為自己創造的一切,而無動於衷,覺的那是理所當然的,也有一些人後知後覺,但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現在經歷的感受正是當年父母所經受的。更有一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會在乎父母的感受。

    我就是那種後知後覺的人,一直把父母的關愛當做耳旁風,把他們殷切的叮寧當作羅嗦。甚至認為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供自己上學,是為了滿足他們的虛榮心,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自己錯的多麼離譜,他們所做的,不是為了別的,只是希望我過的好,他們其實用畢生的精力為我撐起了一片天。

    養兒方知父母恩,我也正是有了兒子之後,才明白了這一切,兒子小時,一次生病很嚴重,我整日整夜的守護在他的身旁,焦慮,擔心,恐懼,包圍了我,恨不得代他生病。也讓我想起了父母對我的好,感受到了做為父母親,當兒女生病時,內心的煎熬。

    那時,我才二十歲,正值生命的春天,由於不知名的一種病,老是流鼻血,血小板減少了一半,腿上補滿了紫癜,醫生躲過我給父母親說,有可能是……病。我是好多年以後才知道的。當時,只感到父母親象變了一個人,對我關心的過分,醫生開的藥,我嫌苦不喝,母親的臉上就露出急怒的神情,逼我喝完,還弄來了胎盤,花生皮,雪蓮等等一些古怪的東西讓我吃。最終,我的病治好了,也明白了做為父母,對兒女的那分無私無求的愛,也感受到了當年父母內心的痛苦,和對自己無私的愛。這不正是我對自己兒子所做的嗎?

    我現在也變的絮叨,叮寧兒子這個那個,他學習不用心時,總是給他講道理,給他描繪外面的世界很美好,自己要把握住機會,給自己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是他總是擺出一付不耐煩的樣子,嫌我煩,囉嗦,一如當年的我,我沒有太多的傷感:他是個孩子,還體會不到這一切,終有一天,他會發現我對他的愛,能體會到父母親當年盼兒成才的感受。一如我對父母最終的瞭解,感受到他們的不易。種種的一切,都是為了把兒女扶上生活的坦途。

  • 4 # 有故事的圖片影像

    從在高中的時候被釘子扎到了以後,父親用大金鹿腳踏車帶著我,我坐在後邊,看著父親的頭上又多了很多白髮,我的心像被針紮了一樣的疼。從父親賣菜的時候,我的父母都是農民,全家的生活來源就靠父親在地裡種的菜。每逢我們那裡的大集,凌晨天矇矇亮,父母就早早的起來了,去地裡摘菜,然後洗菜,裝車。以前用的是擁車子,父親推著滿滿的一車菜去趕集。從父親去世以後,我還沒來得及盡孝,父親就撒手離我們而去。直到今天,母親跟我生活在一起,我越來越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親情還重要了,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長大了要懂得老人的心,要懂得老人也有他們的思維和生活,要儘量的去按照他們的意思來,因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剛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為何又對敘境內伊斯蘭國組織發動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