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星少女李天才
-
2 # 十三盤娛樂
在傳統藝術或者古典藝術裡培養幾個年輕人的偶像,對傳統藝術的發展來看是好事!只要不因為產生了偶像而去逢迎粉絲的喜好,保持自己的傳統和原則即可!
首選不需懷疑傳統藝術或者古典藝術的魅力!只要你去接觸他,去體驗他,無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人,總會有部分人喜歡上它。所以要讓這型別藝術發展得更好,讓廣大粉絲跟隨他們的偶像一起去體驗,顯然更符合目前的年輕人的喜好。
其實我個人認為最早的藝術偶像應該是朗朗和李雲迪,因為他們的走紅,讓更多的年輕人去接觸了古典音樂,更多的人去聽新年交響樂會,這就是偶像的力量!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只是去追星,但是這種長時間的耳聞目染,顯然也會受到很好的薰陶。這對傳統藝術和古典藝術培養更多的潛在觀眾是一件好事!
問這個問題有點話裡有話,顯然也擔心傳統藝術和古典藝術會不會因此而變味,我覺得大可不必擔憂,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圈子裡培養一兩個偶像,但是並沒有說因為這些偶像要變成什麼樣子,相聲還是相聲,音樂劇還是音樂劇,藝術的形式和高度都不會發生變化。
—————————
-
3 # 武漢劇院
幾乎可以肯定,張雲雷之於相聲,鄭雲龍之於音樂劇再短期來說絕對是大有裨益的。
德雲社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靠一人撐門面,從郭德綱,到曹雲金,再到岳雲鵬,直到張雲雷的意外走紅才開啟了德雲社遍地開花之路。
你大概聽懂了,短期來看,張雲雷的走紅之於相聲來說就是一個新的明星冉冉升起,他對於相聲的意義就是票房保證。
如果硬要往長遠來看,張雲雷走紅之後,來外地演出的頻次顯著減少了。相比於傳播率有限的演出,上電視幾乎是每個成名舞臺演員的必經之路。恰好,多年以來相聲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這樣來看的話,張雲雷已經熬過了舞臺演出的階段,對於真正的相聲觀眾來說這是損失,但他對於相聲的傳播作用則大大增加了,這對整個相聲的發展很有幫助。
其實相對於其他舞臺藝術,大劇場的音樂劇,我們從來不擔心它的票房,無論是誰演的,最後都會搶購一空。小劇場音樂劇也不會難賣到哪去。我本人也認為,音樂劇才是最高階的舞臺藝術形式。
所以說鄭雲龍對於音樂劇來說可能影響沒那麼大,但對自己出演的音樂劇影響很大。對於演出商來說,演出成本增加了,對於觀眾來說,票價增加也是必然。
長遠來看,像鄭雲龍這種外形條件出色,綜藝感很強的演員,離開舞臺,走上熒幕也會成為必然。舞臺劇可不是相聲,它在熒幕上沒有生命力可言。鄭雲龍的走紅,我個人感覺可能會成為音樂劇的又一個損失。
我們做劇院的常常會感慨,看著舞臺上出色的演員,每次都會當成最後一次合作。從雷佳音郭京飛,到沈騰馬麗,再到張雲雷郭麒麟鄭雲龍。是金子總會發光,而媒介則讓這道光芒越發光芒萬丈。舞臺是優秀演員的修羅道場,修煉成仙就自然會擁抱熒幕。
我們含淚祝福他們。
其實為什麼非要把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與演員個人捆綁在一起?只要他們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好,只要他們能一直為人民群眾帶來優秀的文藝作品,我們就該感激他們。
-
4 # srrx199
鄭雲龍和音樂劇市場是相互成就吧。參加聲入人心之前他就已經是音樂劇圈的明星,只是沒有出圈。聲入人心只是讓很多原來從未關注過音樂劇的大眾因為他關注到了這個行業。
他能吸引這麼多觀眾的原因,實力和人格魅力。看他演出觀眾能感受到舞臺劇的魅力,這是實力;臺下的互動,讓觀眾感受到他堅定的,單純的內心和對理想的堅持並深深的喜歡上他,這是他的人格魅力。
他值得被喜歡,音樂劇也值得被推廣,不過如此。
-
5 # 蘭zhl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知道戲曲了,前五年知道什麼?尤其是女孩子多這些人是未來孩子的母親,一個有戲曲功底的母親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說影響深遠。國家的紅鳳工程是造就識字的母親,張雲雷的影響力是,她們不但識字還會戲曲。@張雲雷
-
6 # 心如大海154146453
應該是觀眾喜歡嘛你就演出嘛,而不是你演出嘛觀眾就得喜歡,本末別倒置,倒置了一定沒觀眾。不信你試試。你拿觀眾當傻子,觀眾就讓你傻到你自己都沒信心去演。不要錢,發東西拉人看人都不去看。還要臉嗎?
-
7 # 貪花惜楊柳
由張雲雷才愛上了相聲,所以他的相聲肯定還是有獨到之處的,親和力強風格輕鬆活潑,越看越愛了,由此才喜歡上整個德雲社,更是喜歡上了傳統藝術之美。不吹不捧,這孩子對傳統藝術是有貢獻的,火也是有道理的。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我不熟悉鄭雲龍,但是很熟悉張雲雷。然後我就張雲雷這方面說一下吧,其實和鄭雲龍對音樂劇都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的觀點就是認為二爺張雲雷說的相聲沒有錯,反而可以更好地傳播相聲文化。
這樣的相聲不一定成為主流,但是肯定不會衰落。
張雲雷的相聲在很多人看來,他的表演風格並不是很適合大眾,反而在女性方面更受重。尤其是那些很年輕的女性方面,就比如說我就很喜歡張雲雷。(沒有歧視年齡高的女性,希望別挑刺)
那麼為什麼說張雲雷的相聲不適合普遍人,還是因為他不夠穩重。我可沒有黑人家,只是按照我的想法說,仁者見仁。和張鶴倫,岳雲鵬相比來說,張雲雷確實相聲的風格很年輕化。畢竟二爺就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風格年輕很平常。當然二爺還很喜歡創新。這就是二爺為什麼招罵的原因了。
相聲不是近些年才有的,而是已經存在許多年了,而德雲社在1995年創立,到現在已經20幾年
了。以前都是一些老的相聲段子,靠一些正經的段子來逗樂觀眾(和現在相比)。而現在時代發展,相聲也需要創新的,單靠以前晦澀的段子是滿足不了大眾的。而二爺就是一個將傳統和創新結合的人。
比如說在說相聲時和觀眾互動,說些網路流行的,還有汙段子,說唱結合,這都是二爺以至於許多相聲演員帶給相聲的新變化。只是二爺更加的出頭,更加的火而已。內容上的創新自然就有演出方式的創新,商演,小劇場。我看曾經新京報就批評張雲雷說相聲時粉絲揮熒光棒,還不如轉行什麼的。反而二爺後來澄清,這只是在返場的時候才會這樣。
於是就有好多人質疑二爺,說他說相聲不行,說他就是長得好看什麼的。其實二爺也沒有做錯,將相聲和新事物結合才會讓相聲走更遠。反而濟南時報就從相聲的傳統創新這個角度來寫,稱能從張雲雷的身上得到什麼經驗。
國家都在號召要創新,技術創新,大眾創新。既然相聲創新了,那就試試水,如果不行肯定不用說就不會存在很久。我也相信二爺會繼續將相聲文化傳播更久更遠。(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