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皇漢武
-
2 # 桃花石雜談
日本是怎麼記錄明朝的?應該說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明朝建立時,日本其實正處在分裂之中,當時南北兩方攻伐不斷,所以也沒有什麼對中國特別官方的認識。不過在明朝期間,日本和中國的關係還是發生過幾次重大轉折,我們從中應該也能看出一些當時日本人對明朝的觀感。明初的倭寇與朝貢
明朝剛剛建立時,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在公元1369年派使節去日本宣告大明建立,要求日本進貢。同時當時,已經有一些日本海盜,也就是倭寇開始騷擾明朝沿海地區,因此朱元璋也同時要求日本打擊倭寇。但因為當時日本是南北朝分立時期,所以朱元璋使節所到的日本,其實是當時日本的南朝,而當時在日本南朝主政的是日本的徵西將軍懷良親王,而有趣的是,朱元璋幾次都將其稱為“日本國王良懷”,名字都寫反了。
(朱元璋口中的“日本國王良懷”)
結果第一批到日本的明使被懷良親王監禁或殺害。但後來朱元璋又再次遣使,這次懷良象徵性地送還了一些被倭寇擄走的華人口。但卻並沒有採取實質舉措打擊倭寇,所以倭寇活動在中國沿海地區仍然非常猖獗,因此朱元璋在公元1381年再次遣使前往日本,斥責“日本國王良懷”,並威脅如不規矩就會發兵日本。但懷良卻毫不示弱,回了一封極具挑釁性的書信,其中說道:
……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羞!自古講和為上,罷戰為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
這意思是你大明想打仗,我日本奉陪。你雖然有大軍,但我們也有防備,不會輕易屈服。而且一旦你們打輸了,你這人可就丟大了。自古講和為上,你還是算了吧。這封信雖然自稱臣子,但卻根本沒把朱元璋和明朝放在眼裡,充滿挑釁意味。朱元璋看了之後大怒,但又考慮到元朝東征日本失敗的教訓,所以也就把它扔在一邊,不理日本人了。後來朱元璋辦胡惟庸,期間日本人派出的使者還曾經幫助胡惟庸策劃行刺朱元璋,朱元璋一怒之下,徹底和日本官方斷絕了所有聯絡。
短暫稱臣之後的波折(建文帝冊封的“日本國王臣源義滿”,即足利義滿)
後來日本懷良所代表的日本南朝被日本北朝滅掉,足利義滿(老日本卡通《一休》裡那個足利將軍)領導的日本北朝統一日本,期間曾與明朝有過使節往來,建文帝曾經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臣源義滿”,這算是足利嚮明朝稱臣吧。但後來足利義滿死後,他兒子足利義持卻不願再向明朝稱臣,兩邊的關係又斷絕了二十多年。
等到二十多年後關係再重開時,日本又已經進入了戰國時代,各方諸侯(大名)各自為戰,因此和明朝的關係也基本就是不同大名領地下的商人和明朝商人之間的商業往來,也談不上什麼對明朝特別統一的看法了。日本自己亂了以後,一些海盜浪人勾結明朝沿海的奸商結成倭寇,再次大規模騷擾明朝沿海地區,日本已經開始成為明朝非常討厭的一個麻煩了。
(妄圖“假道入唐”的豐臣秀吉)
再後來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開始不滿足於生活在島國,想“假道入唐”(以北韓為跳板入主中原),期間日軍將領加藤清正可能還曾短暫跨過圖門江,和當時在此的建州女真有過沖突。但後來明朝強力援助北韓,派大軍入朝,和豐臣秀吉的軍隊大戰了7年,最終成功將其驅逐。
(日軍在北韓釜山登陸)
綜合來看,明朝前期時日本雖然口頭上曾經對明朝稱臣,但卻完全沒有對明朝的尊重之意,其實已經把明朝視為了和自己平等的對手。只是從明朝有利可圖,所以不願公開撕破臉。而且因為日本歷史上從未有社會底層造反成功的事例,所以日本當時對透過農民起義建立的明朝和朱元璋其實是有一種鄙視心理存在的,所以私下已經做出了大量損害明朝利益的事,比如縱容倭寇和密謀刺殺朱元璋。而到中後期,日本人已經野心勃勃地和明朝正面交鋒,妄圖佔領中國了。
回覆列表
日本的史書沒有中國那麼完備,而明朝內容又算作是外國史,所以日本記錄明朝的有關內容分散在商旅、僧人的見聞中。比如日本僧人瑞溪周鳳寫的《善鄰國寶記》就是最早的寫明、日關係的著作,此外還有《日本外史》等。
那麼日本究竟是怎麼記錄明朝的呢?我摘幾個有意思的片段:
片段1:明朝?不知道。朱元璋第一次派使臣前往日本時,日本的九州徵西大將軍良懷還不知道中國已經改朝換代,而明朝這邊也誤以為良懷就是日本國王(實際上他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皇族成員)
日本史書對明朝的記載也有很多錯漏,比如《臥雲日件錄拔尤》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是“蒙古古部人也”。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日本的史書也是搞不清楚具體情況,記載說“景泰帝,見在位,獵於胡國,為彼所擒”(實際上被俘的是景泰帝他哥明英宗)。
片段2:明朝很有錢。《善鄰國寶記》《大乘院寺社雜事記》都記載了明朝十分繁榮富足,雖然日本此時已經進入了戰國時代,但各地大名卻很熱衷於嚮明朝朝貢(實質上是賺取豐厚的回報)。日本幕府也多次“奏討”(要錢要物),如1451年嚮明朝要2個千斤大香爐,還有各式小香爐;1454年索要各類科技和文學書籍;1469年藉口國內大亂土瘠民貧,要求明朝直接給銅錢;1478年,提出國庫空虛,請明朝給10萬貫銅錢。
片段3:明朝出現了問題進入萬曆朝後,明朝國力衰弱這一事實也被日本的留學生、僧侶帶回了國內,日本的史書也從原本的羨慕態度發生了改變,《蔗軒日錄》就記載說:明朝同其它國家一樣,出現了社會問題,百姓生活艱難,甚至還不如倭民。
片段4:關於萬曆抗倭戰爭日本的史書對於萬曆抗倭(日本叫做文祿、慶長之役)有不少截然相反的記載,《島津歷代歌》記載說明朝國力超強,“大明諸將令數百萬之兵攻我泗川之城”(明朝幾百萬軍隊打我們);而《日本外史》卻記載說:明朝根本不是日軍對手,一直試圖透過外交努力來解決戰爭,此後隨著豐臣秀吉病逝,戰爭才以日本撤兵結束。同樣,《南浦文集·戰亡文》也記載說:明軍不堪一擊,南原之戰斬殺數千明軍就讓十萬明軍嚇破了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