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俠王木木

    第一,不想被孫權利用,當炮灰

    孫權勸說曹操稱帝,這只是出於自己的利益,不僅討得曹操喜歡,還能獲得曹操的信任,進而讓吳、魏兩家和解。

    孫權為了從劉備手裡奪回荊州,在襄樊戰役中,從背後襲擊了關羽,這無疑是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

    吳、蜀兩家長達十年的聯盟破裂,為了防止劉備的打擊報復,這時候他非常需要同曹操緩和關係,否則就會腹背受敵,陷入不利的境地。

    孫權的那點小心思,被一眼看透,如果曹操稱帝,那麼擁護漢朝的劉備自然就會把進攻的矛頭重新調轉到曹操的身上,這樣一來就可以減輕我東吳的威脅。

    曹操是何許人也,哪能輕易上當,他一眼就看出孫權是在陽奉陰違。

    第二,處於當前形勢考慮

    曹操奉迎漢獻帝遷都許昌以來,“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在各方面都比其他諸侯有優勢,因為我在奉天子的命令。

    雖然漢獻帝是傀儡,朝中大小事情都是曹操說了算,但“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可是一張王牌,所以,有遠見的曹操是不會廢掉獻帝的。

    還有就是從當前形勢來看,如果曹操稱帝,那無疑會成為千古罪人,因為那些擁護漢朝的人們一定會大加反對,這會讓曹操陷入輿論之中,得不償失。

    縱觀曹操一生,他每次被冊封,都會引起一些動亂。如果此時將漢獻帝踹下臺,那肯定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曹操的兩個主要對手孫權和劉備也一直盯緊他,稍有差池,其危害將不可估量。

    第三,孫堅、袁術等人的前車之鑑

    三國時期想做皇帝的人太多了,都在瞄著這個皇帝寶座。誰都眼紅,但最後無一例外全都身敗名裂,下場很慘,這可對曹操來說是前車之鑑。

    例如,袁術在壽春自立為帝,就立刻遭到了天下共討,群起而攻之,其最終吐血而亡,一共當了沒幾天皇帝。

    早年間,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人,密謀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候,最終不也失敗而告終。

    袁紹也曾想過要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其結果還不是失敗了。

    還有孫堅,在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自認為是天命,上天要讓他做皇帝,按《三國演義》記載,最後被荊州劉表埋伏,中箭而死。

    因此,曹操知道,當皇帝固然是能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但自己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到那時就危險了,有這些前車之鑑,他自然會小心行事。

    第四,維護形象,我可是忠臣

    在公元210年,曹操就對外宣稱過,他說我沒有取代漢獻帝的野心。漢獻帝曾封給過曹操10萬人口作為魏華人口,曹操一口拒絕,並寫下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表示自己絕不會篡漢,將其取而代之,以示自己的忠臣之心。

    曹操堅持了幾十年都沒有改變,如果在後期出爾反爾廢掉漢獻帝,而自己稱帝,這豈不是自打嘴巴,自毀聲譽。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他一定會一直擁立漢獻帝。

    第五,穩定局勢

    在當時,曹操內部裡還有很多擁漢的大臣,比如,他的謀士荀彧(xúnyù)就是因為擁漢,最後被曹操間接害死。

    史書上有這麼一說: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開啟食器,見食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小編認為,曹操雖然沒有做皇帝,但是他的待遇和皇帝沒有區別,他當時已經控制了整個漢朝,大事小事都必須經過他的手,他的權力和威嚴完全凌駕於漢獻帝,或許“皇帝”對曹操來說只是一個稱號,做不做皇帝都不影響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王者。

    況且,那時的曹操都已經65歲了,你說皇位對他而言還有什麼意義?再者說,自己的勢力已經完全掌控了朝廷上下,就算自己不稱帝,皇位也早晚是兒子曹丕的。

    他很清楚只要有實力就是擁有一切。他此時還是漢朝的臣子,“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敬,好讓天下人有理由討伐他。

    所以曹操他不稱帝,稱王,將自己比為“周文王”,其目的呢,就是要讓自己的兒子曹丕做周武王,做真命天子。

    等到那時候,至於誰做皇帝,也就沒什麼意見了,因為到那時候,三國這些人基本上很多人都“玩完”了,時間的力量,會讓人們淡忘掉這些,等到那時候,也就沒有這麼多阻礙了,兒子曹丕就會順利稱帝。

  • 2 # 蹉跎一千年

    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夏五月,班師回許昌,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紀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獻帝即下詔,冊立曹操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公元220年},因犯頭痛病久已,氣絕而死時年六十六歲。同年曹丕廢帝篡漢廢獻帝,即位大魏皇帝,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追封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東漢滅亡,長達400多年的漢朝就此覆滅。

  • 3 # 一汀一世界

    一:內部條件不允許,漢朝當時還未盡失人心:

    漢朝統治了407年。漢朝(前202年—8年,23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當時朝廷上的許多官員,還有地方上的權貴,門閥,還都抱有對漢朝的忠心,或是說擁護吧。東漢末期大漢王朝的實際控制權已經被士族門閥所掌握,如曹操謀士荀彧所在的家族也就是潁川荀氏正是士族中最頂尖的存在。曹操集團內部擁有一個擁漢派,荀彧等是典型代表。荀彧死後,曹操的主要方向轉向對內控制,說明曹操的主要精力已經集中於為篡漢作準備,同時也是為曹丕的之路培植勢力。

    二:外部環境不允許,三國鼎立:

    誰出頭當皇帝,都會失去天下民心,不利於統一天下。當時最好的方案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劉備還是東吳孫權都是相當於給“劉漢”打工的軍閥,而曹操是真正的“公務員”代表政府。另外赤壁之敗後,曹操再也無力南下,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曹操自知一時半會將難以平定全國,於是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恢復農業發展,興修水利上,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北方的經濟有了很大提升,這也為日後曹丕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也奠定了稱帝基礎。

    三:曹操本人自我清晰的認知:

    對於這個問題,晚清大臣曾國藩曾給出自己的答案,曾國藩在品讀三國時,對於曹操為何不稱帝有過這樣的註解,曾國藩寫道:“人生猶如白駒過隙,縱使稱帝又如何?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曹操本人也應該確實考慮過稱帝問題。但是從他本人自身來講,也是充滿矛盾的。最終很多因素加在一起,自己不忘初心“光復漢室”作為創一代來講,剩下的事情有由後代完成吧!

    無論曹操稱帝與否,都不失為“一代人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CVP監測情況下,如何判斷患者補液量不足還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