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通誠德教育

    當前,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這固然是好事,但與此同時,有些現象也不容樂觀。一是各種家庭教育問題增多。有的家庭因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或家長對家庭教育的定位失當,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正常的教育,身心發展受到損害。二是“教育過度”的問題廣泛存在。由於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不計成本,將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機構,輔導輔導再輔導,作業作業再作業,孩子學得苦不堪言,身心疲憊。可能家長們都認為自己盡到了責任,但這其實會造成家庭教育的另一種缺失。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一,父母應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為了讓家庭生活更美滿舒適,為了讓孩子獲得成長的最大支援,許多父母在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家庭中付出了巨大精力,對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真心,但有時這種付出並沒有給孩子帶來快樂,讓他心懷感激,也沒有使家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不是我們不該付出這麼多?當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只把自己當成了“養家者”,而沒有把自己當成孩子最親密的朋友。雖然父母跟孩子之間有著血濃於水的割捨不斷的親情,但親情也需要後天的精心呵護與培育。我們不能以在外打拼為理由

    忽視親子之間感情的交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做孩子可以信賴的朋友也是家長重要的角色定位。高爾基說過:“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排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援和鼓勵。在你有缺點可能犯錯誤的時候,會給你正確的批評和幫助。我們應該這樣要求自己的朋友,這樣的友誼才是真正可貴的。”如果將自己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做如此的對照,會發現家長就是最應該也是最可能成為孩子朋友的人。家長跟孩子亦親亦友,就更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更加牢固。

    第二,父母應是孩子人生的啟蒙者。一個人能夠生活在世界上,最應感謝給了他生命的父母。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啟蒙孩子最有效的方式。魯迅說:“教育根植於愛。”只有父母之間相親相愛,父母對孩子表現出超越任何功利的愛,孩子才能懂得什麼是真愛,進而變得愛身邊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以及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人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一種重要的啟蒙,林肯說:“事實上教育便是一種早期的習慣。”父母言語得體、做事有度、思維有序,都會成為孩子良好習慣的種子我們要給孩子發現美的眼睛,使他擁有美的心靈和感受美的能力。席勒說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這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當一個人能夠發現萬事萬物中蘊含的美,他的心裡就能充滿Sunny,他就會對生活充滿信心,即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也能永不言棄,積極進取。

    父母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採取合理的方法,用聽得見、看得到、摸得著、理解得了的事與物,對孩子的感官和大腦進行有效刺激,儘可能拓展孩子的“記憶體”,對孩子進行知識的啟蒙、智慧的啟蒙、道德的啟蒙和性的啟蒙等等,使孩子對生活和相關事物形成正確的認識。家庭的啟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無可替代的,即使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的啟蒙教育依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父母應當是孩子的降護者。陪伴是家庭教育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除了要在家庭生活中多陪伴孩子,父母還要陪伴孩子一起走進社會,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稍大一些就開始有了社交意識,他們希望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需求,也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陪伴對於幫助他們學習和建立良好的社交習慣不可或缺,在大多數孩子缺少兄弟姐妹、生活半徑又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父母的陪伴就顯得非常重要。時下,一些年輕父母總覺得孩子有足夠的書籍和玩具就夠了,並且家裡有老人幫著帶孩子,學校還佈置了許多家庭作業,因此陪伴孩子的意識比較淡薄,也沒能跟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缺少陪伴會使孩子的童年非常孤獨而缺少幸福感,社會交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自我封閉與溝通障礙。對此,父母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透過有效的陪伴為孩子開啟觀察、瞭解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視窗。

    “護”即保護、護理。雖然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可謂無微不至,但危險的因素依然潛伏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因此必須不斷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教會孩子遇到陌生人敲門如何應對,遇到緊急情況如何使用特殊電話號碼……必要的時候加以演練,提高孩子隨機應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父母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加強營養科學的學習既讓孩子吃得可口,又讓孩子吃得健康。要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和睡眠,家長要有這樣的認識:學習再重要,也堅決不用鍛鍊身體的時間來換取學習時間學習再重要,也堅決不用必需的睡眠時間來換取學習時間。還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健康從心開始。”目前,不少孩子受家庭與社會環境、學業負擔、人際關係等的影響,心理壓力較大,甚至早早患上心理疾病,父母要敏銳觀察,儘早發現,積極疏導,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走向健康美好的生活。

    第四,父母應當是孩子堅定的支持者。當孩子遇到問題、困難、坎坷的時候,父母不應譏諷、訓斥甚至放棄,而應給予力量,幫助孩子“撐住”,此時的“撐住”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美國總統羅斯福小時候因為腿瘸而產生了很強的自卑心理,他的父親透過種下一棵小樹,並默默地守護小樹成長,來激勵羅斯福獲得信心與力量。如果沒有父親精心種植的那棵小樹,沒有父親用心良苦的那一勺勺清水,也許就沒有總統羅斯福了。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用自身的力量支援孩子,讓孩子從無力變得有力,從自卑變得自信。當然,父母的支援應該是尊重而不是溺愛,是鼓勵而不是慫恿。

    第五,父母應當是孩子成長的領路人。路是走出來的,但對一個孩子來說,路又是領出來的。領路就是為孩子指引前進的方向,讓孩子看到未來,看到希望,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有的父母可能把這種引領視為對孩子的督促,而督促的內容主要指向孩子的學業。這樣的引領遠遠不夠,也不全面。作為孩子的引領者,父母應該在孩子的生活、學習,尤其是道德品質、人際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與目標激發孩子內心的正能量,慢慢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充滿Sunny地去創造自己幸福的未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珍惜這段和孩子共度的時光,發揮好自己的獨特作用,在促進孩子的發展中實現自身的發展,在成就孩子的幸福中獲得自身的幸福,最終收穫教育的成果,享受美滿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為何對韓國貿易禁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