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宸宸與笑笑

    一個人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和影響。而學前兒童不能離開成人單獨接觸社會,所以與學前兒童關係密切的是家長。因此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尤為重要。於是有些家長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進行教育投資,結果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導致孩子厭學、學習獨立性差、自覺性差、任性、自私等。   這究竟為什麼?有人說是教育方法不當,其實方法無非是一招一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表面的問題,而且“家無定法”,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觀念,時代變了,環境變了,我們能不更新觀念嗎?小小年紀,整天要求他讀、寫、算等,按照父母的意願安排的滿滿當當,他們的童年就這樣被無情地剝奪了,這是拿犧牲孩子的今天來換取明天,這代價實在太大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連今天都不曾擁有的孩子,會擁有美好的明天嗎?   專家呼籲,最重要的並不是讓孩子學更多的東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兒童的生活,兒童的世界。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認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最新的研究也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的高低,80%則取決於情商。如果把智力看作是一種潛在的智慧能量的話,那麼情商則是喚醒這種潛在智慧的笛聲。   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教育孩子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無法持之以恆地做完一件事情,主要就是無法抗拒來自外界的誘惑和來自內心的猶豫,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戰勝這些障礙,那麼精力就會分散,導致事情的失敗。   如果要堅持到底,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須克服來自外界和自身的困難或干擾。克服內部的干擾就是所謂的剋制自己,包括情緒情感和行為習慣等。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糖果實驗”。既觀察孩子能否剋制自己吃糖的慾望而忍耐一個小時,以便獲得更多的糖,然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夠做到。當初能抵抗誘惑的孩子,青少年時期社會適應能力強,較自信,人際關係較好,能積極迎接挑戰等。而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則較多表現為與人相處困難、自卑,在壓力方面容易退縮、嫉妒等。這一實驗結果,說明了自我調節、控制情緒的根本意義。   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其生理發展密切相關,幼兒的神經纖維還未發育完善,神經興奮強於抑制,所以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控制。而且,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地“快速服務”,儘可能及時滿足他們。日久天長,寶貝們在十分舒適的環境中習慣了,意志、情感方面像“缺鈣”似的脆弱,自控能力隨之下降。   首先可以從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入手,比如按時起床、吃飯,不偏食、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等;第二,鼓勵孩子多參加小朋友的遊戲,在遊戲中孩子不得不學會遵守規則,服從集體,在這個過程中,他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控制自己。第三點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放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今天控制一點,如果得到了肯定和鼓勵,那麼明天會控制更多,所以正面的強化會產生巨大的效果;第四點,家長要以身作則,不放縱孩子,也要約束自己,如果家長能夠自我控制,取消不良的行為,那麼孩子也會以你為榜樣很好地控制自己。   二、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能夠準確敏感地觀察別人,有效地理解別人和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一個交往能力強的人,能夠較好地處理紛繁複雜的關係,自如地控制各種場面。這種能力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社會性的指標,也是幫助個人更好實現社會生存的基本。所以教育部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目標中明確提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內容要與要求中第一條又提出: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指導要點中又進一步強調:應為幼兒提供人際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可見人際交際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擁有較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從家庭做起。父母之間要互敬互愛,以和諧的夫妻關係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然後親子關係要經營好,家長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自主的權利,常溝通常遊戲,讓孩子感到親近和快樂。同時,要教孩子懂禮貌,有較好的行為習慣;還要教孩子懂得愛,並學會給予愛。愛就是讓孩子體驗愛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給予愛時所付出的辛勞,從而使孩子產生尊敬、感激之情。學會給予愛,即教孩子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具有一定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去愛一切美好的事情。例如:讓孩子為你拿拖鞋,捶捶腿,揉揉肩或遞東西,這是孩子學會關愛別人的第一步。再如鄰居家的小夥伴有了傷痛,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動上表示同情與關心。孩子是否具有愛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交友是否成功。另外,要容許孩子多與同伴交往。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與同伴在一起,如果孩子不喜歡與別的孩子交往,要有意識地鼓勵他(她)與同伴接觸、交往。這種交往是孩子獲得合作的能力與情感體驗的最基本的條件,它有效地養成合群性,消除孩子執拗或孤僻的傾向。即使感到交往受挫,有時也是一種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學習寬容和諒解,看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周圍的人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完美,同伴之間的不同意見也會常常發生,這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明智的家長不要為此而封閉自己的孩子,而應積極引導孩子認識社會和他人,學會與意見不同的人交往,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協作精神和發展合作能力。   這種夥伴群體交往有四個作用:有益於培養孩子們平等觀念形成;有益於孩子健康情感的培養;有益於孩子們自我個性的形成;有益於孩子團結精神的培養。父母還要鼓勵孩子獨立解決與同伴交往中的矛盾的問題。善於解決交往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標誌。因此,當孩子交往時出現矛盾與問題,不要回避,也不要代為解決,而要鼓勵孩子獨立解決,最多也只能提些建議。有的孩子只喜歡和固定的同伴交往,而不肯和其他同伴交往,這種過於挑剔的交往傾向實際上就是迴避交往的困難與矛盾。對於這種孩子更要有意識地引導、鼓勵,設法使其體驗到交往中解決矛盾的成功與滿足感,從而樂於和各種人交往。   三、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品質   一個人能否征服自己,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其人生態度起關鍵作用。積極的人生態度雖不能確保事事成功,但消極的情緒則必敗無疑。愛因斯坦曾說:“從我自己的經驗得知,最傑出的創造肯定不是當一個人不愉快時做出的。”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也曾說:“一個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響,能力並不是固定資產,能發揮到何種程度有極大的彈性。”可見,高度樂觀與自信將帶人走向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芸豆角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