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柚子愛攝影
-
2 # 句理
作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英文名:Voyager 1)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12:56:00 UTC 在美國東海岸的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基地發射生空。
其中通訊裝置的功率為20瓦,僅僅相當於現在的手機快充的功率。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里,相當於0.00229光年,通訊時差20.06小時,這意味著從旅行者1號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需要耗費20.06小時才能到達地球,被地面的天線接受到。
因此,旅行者1號和地球之間傳輸資料還是存在著一定難度的,但也沒有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並沒有用到什麼高科技,其使用的只是無線電通訊技術,將需要傳送的聲音、影象、資料等調製成無線電訊號,經空間傳至地面。
↑ 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衛一
無線電訊號的強度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不斷衰減,當旅行者1號發射的訊號傳到地面時,功率衰減為起初的一百萬億億分之一,僅有10ˇ-22瓦。
不僅傳輸功率的極低,傳輸速度也非常慢,只有約1.4kb/s 。
為了偵測接收到如此微乎其微的訊號,NASA建造了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 DSN)。其由三處分別位於美國加州、西班牙馬德里、澳洲堪培拉的呈120度分佈的深空通訊設施組成,以此實現與旅行者1號的訊號傳輸,而且不受地球自轉的影響。
同時採取以下三種措施增加訊號傳輸的成功率:
⑴ 使用高增益天線,使無線電訊號集中在某個方向上,增大傳輸距離
旅行者1號上的高增益天線直徑達3.7米,原來DSN使用的天線直徑達70米,由於已經使用超過40年,NASA從2010年開始部署34米天線,以替換陳舊的天線,滿足訊號接收需求。這些地面接收天線可將接收到的訊號放大數億倍。
⑵ 旅行者1號的通訊頻率高達8GHz,在這個頻段上,幾乎沒有任何干擾,信噪比非常高。
⑶ 旅行者1號安裝有高精度的陀螺儀,確保其在深空也能時刻讓天線對準地球的方向
雖然科學家們用盡渾身解數,但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加上太空中存在許多高能輻射,且無線電訊號受自然因素影響,會對無線電訊號產生干擾。
因此,為了提高資訊傳輸的正確率,在將聲音、影象等資訊調製成無線電訊號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糾錯碼,這也使得有效傳輸效率降低,只有不到1kb/s.
在不遠的將來,旅行者1號將帶著人類的夢想孤身飛向更加遙遠的宇宙旅行者1號攜帶的發電機目前已經大大標出設計使用壽命,科學家預計,它們仍然可提供足夠的電力讓探測器上搭載的科學儀器繼續工作到2025年,並繼續與地球保持通訊,直至2036年。
此後,旅行者1號將失去與地球之間的聯絡,帶著人類的夢想,孤身飛往銀河系中心,飛向更遠的地方!
-
3 # 艾伯史密斯
答:旅行者一號內部有精密的陀螺儀,使得自身天線始終對準地球,而且在地球上有直徑70米的天線,專門用於接受旅行者一號發出的特殊波段訊號,加上訊號上的特殊處理,使得旅行者一號能在200億公里外把訊號傳給地球。
旅行者一號在1977年發射,並於2012年飛出太陽的日球層,截至2019年10月29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42年,距離太陽大約220億公里,速度17公里每秒,預計2025年將耗盡所有電量。
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旅行者一號發出的訊號,要傳播20個小時才能到達地球,而旅行者一號的訊號發射天線功率只有大約20瓦,也就相當於一盞檯燈的功率,地球上的科學家能接收到旅行者一號的資訊,確實用了很多高科技。
1、首先,旅行者一號攜帶的精密陀螺儀,能讓它在茫茫的太空中不迷失方向,使得旅行者一號的天線始終對準地球,而且旅行者一號攜帶的高增益天線,直徑就有3.7米。
2、為了保證訊號傳輸的準確性,傳輸訊號使用冗餘的糾錯碼,這也使得飛船與地球之間的通訊效率非常低,傳輸速率不到每秒1kb,哪怕傳送1Mb的照片,也要花上數小時。
3、為了降低干擾噪聲,飛船和地球之間使用8GHz的頻率進行通訊,因為這個頻段的干擾很少,很容易分離出來。
4、在地球上,科學家制造了直徑70米的天線,專門用於接受飛船發出的特殊波段訊號。
5、旅行者一號使用“鈽-238放射性同位素電池”,鈽-238的半衰期是87.7年,鈽衰變會釋放大量熱能,然後透過熱電轉化裝置把熱能持續轉化為電能。
但是核電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發電功率,經過40多年的使用,目前旅行者一號的電力已經嚴重不足,並且已經關閉了大量儀器,預計剩下的電力給讓旅行者一號飛行至2025年,之後電力將不足以讓任何儀器工作,然後與人類徹底失聯。
根據旅行者一號的飛行路線,在電池耗盡後,它將繼續向著銀河系中心飛去,預計2萬年後飛出奧爾特雲,7.3萬年後經過半人馬座比鄰星,如果人類的科技發展迅速,或許未來發射的飛船還能趕上並找到旅行者一號。
回覆列表
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美國相繼發射了“先驅者”10號和11號行星探測器,用“德爾它”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發射升空。它攜帶有11臺由放射性同位素鈽-238作燃料的微型熱核發電機。它重260公斤,裝有直徑2.7米的面對地球的拋物面天線,發射機用8瓦的功率向地面深空跟蹤網傳送訊號。“先驅者10號”的最後一次訊號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無任何遙測資料。 “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升空,多年來,與比它早些時候(8月20日)發射的“旅行者2號”聯合對太陽系外圍行星及其衛星展開了大量有價值的觀測。1998年,“旅行者1號”超越“先驅者10號”,成為在宇宙中飛行得最遠的人類探測器。截至2009年2月1日,“旅行者”1號離太陽的距離約為162.47億公里,正處於被稱為“日鞘”的區域。日鞘之外的區域被稱作“太陽風層頂”,“旅行者”1號正在向這一區域進發。 木星與地球的距離約6.8億公里,“旅行者1號”將探測的資訊資料向地球回傳時,所發射的功率為21.3W,而地球上的深空地球站所接收到的訊號功率僅為3.2×10^(-16)W,也就是百萬億分之0.32W。由於旅行者號已經如此遙遠,飛船訊號抵達地球時功率已非常小。有資料表明,“旅行者1號”發回來的訊號大約是一枚普通電子錶電池功率的200億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