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佛山車神

    以漢制漢,大量收編漢族降兵

    早在北宋末年就有“女真男子滿萬,天下無敵”一說。當然這個說法絕不是空穴來風,在女真人崛起的遼金戰爭中,女真就曾創下以2萬大破遼軍70萬的記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到了明末,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使得女真戰鬥力再度飆升,在關外數次野戰中都以少勝多,大敗明軍。

    (八旗)

    不過女真人的戰鬥力雖然剽悍,但絕對沒到天下無敵的狀態。

    當時的後金面臨著蒙古、大明、北韓(可有可無)的三面夾擊,處境十分不妙。而八旗的總兵力不過五六萬人,這麼少的兵力是很難與蒙古和大明相抗衡的。

    不過幸運的是,此時的蒙古處於四分五裂的情況中。最後一位蒙古大汗林丹汗僅僅是蒙古東部地區名義上最高首領,實際上蒙古各部是處於獨立狀態的。

    對此,後金對蒙古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步降服了科爾沁、察哈爾諸部,將其中的善戰者編入八旗,稱八旗蒙古。

    皇太極繼位後,將“後金”改為“大清”,改“女真”為“滿洲”,之後又將大量漢族降兵編入八旗,稱八旗漢軍。

    至此到入關時,八旗總兵力在12萬人左右,其中滿洲約7萬,其餘蒙古、漢軍各半。

    入關之後,八旗在繼續收編漢人的同時又組建“綠營”作為八旗的炮灰。每逢大戰,清軍必使綠營在前吸收傷害,八旗在後收割人頭。

    如此即可以極大儲存八旗自身實力,又能消耗敵方有生力量,這與當年蒙古帝國的擴張如出一轍。

    可以說八旗漢軍和綠營為清廷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吳三桂在降清後,其手下的5萬大軍全部被編入八旗漢軍,替清軍平定西南,攻滅張獻忠,絞殺永曆帝)

    到了清雍正時期,八旗中漢軍與漢人家奴壯丁共計44萬餘人,約佔當時八旗人丁總額的72%,是八旗中人口最多的群體。

    但後來隨著滿洲貴族的統治經驗越來越豐富,以及對漢軍的民族歧視,乾隆即位後就大規模的強迫漢軍出旗為民。

    到嘉慶元年,八旗漢軍已降至總人口的43%,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 2 # 明史林泉

    八旗兵又不是擺開四萬人和明朝擺開的百萬大軍進行戰鬥。

    八旗兵雖少,但是戰鬥力很強,明朝一直不能將其徹底消滅。明朝還消耗了大量錢糧。

    等到八旗兵入關,聯合吳三桂打敗李自成後,眼前就是兵力真空的北京。

    後來的事情,顧誠的南明史講的非常仔細。

    崇禎死後,明軍事實上已經分裂為幾個王爺的勢力,弘光,隆武,紹武等政權紛紛自重,沒有眾志成城的作戰規劃,只有各自地盤的盤算。又加上明軍裡面投降的人也很多,極大的增加了清軍的實力。

    其實到了南明中後期,都是清軍將領統帥下大批明軍之間的互毆。清廷核心領導只在北京遙控而已,滅明軍真的輕鬆。但是民間的反清火焰讓清軍吃驚。

    明軍的積極抵抗力量裡面也有孫可望,李定國等人才,要麼被掣肘,要麼貽誤戰機,終難以力挽狂瀾。

    這麼看,八旗兵以數萬滅掉明軍百萬,實則源於李自成。李自成在跟偶然的條件下攻入北京,崇禎兒子們死的死逃的逃,這才導致後來旁系的王爺們擁兵自重,誰都不服誰,沒人想真的挽救大明。沒有統一的軍事領導,明軍空有幾十萬上百萬軍隊,總是不能出於以優勢兵力對陣清兵的態勢,總是各自為戰,總是相互掣肘,導致南明半壁江山終為人奪,惜哉!

  • 3 # 關心你的人38667586

    不足七萬是努爾哈赤剛起兵的時候,到了入關前,滿蒙漢八旗加起來已經有近20萬了,而且這20萬人的戰鬥力非常強,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當時的關內卻是一盤散沙,很難抵擋住滿清的入侵。後來又有了大量投降的原明朝軍隊,已經有了絕對的壓倒性的優勢,統一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 4 # 胡八二

    這事要從皇帝制度的來歷說起。在明朝的時,女真只是明國的一個藩屬。以少勝多,其結果就是種族繁衍,所以你還要了解華夏民族的造字文化。戰場上甚至會有對罵,可以用比種文化來解釋這種對戰。戰場上的對戰可以看成是一種種群比目後的武力較量,戰爭的結果自然會傳導到朝堂之上。此為略解。20180612。

  • 5 # saman0

    1.明朝百萬大軍也是笑話,叫花子還差不多,武器裝備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2.清朝軍隊已經完全是職業化軍隊,軍隊素質軍隊紀律都是比明朝軍隊高n個檔次。

    3.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渾河之戰,大小淩河戰役,薩爾滸之戰,北韓戰役,歸化之戰也稱龍城之戰等等),清朝的領導者不管是戰術戰役或者戰略指揮能力如火純情。反觀明朝就呵呵了。

    4.清朝的軍隊善於接收新的事物新的武器新的戰法,在小淩河之戰中清朝綠營包抄明朝後路,攻擊明軍糧草重地杏山,長嶺山。在長嶺山之戰中,清軍紅夷大炮炮轟長嶺山一個時辰,導致明軍直接崩潰,最終導致整個小淩河全域性崩潰,明軍最後得全部九邊精銳喪失。這次清軍紅夷大炮和鳥統遠遠多於明軍。不僅武器裝備先進,還有孔有德帶去的西班牙訓練員,新的戰術,明軍根本莫法。

    5.最後一點也是重要一點,心不齊內鬥,這裡就不具體說了政治經濟原因。

  • 6 # 一葉泛舟

    自從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之後,張居正的“一條鞭”政策被完全拋棄,要知道張居正的“一條鞭”政策讓明朝的國庫充盈不少,主要是讓老百姓有一條活路,百姓的賦稅擔子輕點,國庫就有盈餘。

    戰爭打得就是錢,當國庫充盈的時候,士兵就有底氣、有資源,這時候的戰爭勝負就轉化為人員素質和戰略方面了。

    八旗兵之所以厲害,在於平原上,八旗兵天生能騎馬射箭,而反觀明兵,能稱之為騎兵的可能就只有關寧鐵騎了,而關寧鐵騎是以全國之力打造起來的,說白了就是錢堆起來的。

    在八旗兵對陣明兵初期,明兵主力部隊其實跟八旗兵相差不是很大,只是在戰略戰術上不太行,例如薩爾滸戰役中,明兵的戰略是分兵合擊,而清兵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最終以明兵失敗而告終。在野戰,最忌諱的就是分兵,如果集中兵力,步步為營,再以火炮壓制,八旗兵也不會找到便宜的。

    在初期的明清戰爭中,由於指揮者大多數是不知兵事的文官和監督的太監,讓那些將軍在軍事上施展不開,這已經被埋下隱患了。初期的戰爭中,明軍的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以至於談清色變,從心理上已經害怕了,加上火器還不夠厲害,幾乎完全喪失野戰的能力,最多是守城。

    後期戰爭,明兵的人員素質越來越低,而清兵卻在強大,不但收服了蒙古,也建立了漢軍八旗。讓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加上八旗兵,能夠抵擋的真的是不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學論文寫作如何完成Appendix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