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邀自來,看到楊震的名字,頗有些激動,楊震此人乃是道德完人,縱覽中國歷史人物,我最愛的朝堂君子有二,一位便是這位弘農楊伯起,另一位是汝南陳仲舉(誰讓我是東漢愛好者呢),閒話不多說,來看看楊震的生平。
話說楊震也是名人後代,他的祖先乃是西漢開國的赤泉侯楊喜,什麼,木有聽過?沒關係,楊喜這人確實也沒幹出啥大事業,給漢高祖劉邦打工,做過郎中騎,在攻殺西楚霸王項羽的戰鬥中,參與誅殺了這位中國歷史上可能是最有名的猛將,因此受封為赤泉侯,食邑千九百戶,從此進入了貴族階級,在漢昭帝的時候,楊家更上一層樓,楊敞成了當朝丞相,而楊敞的妻子更是厲害,那可是超級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啊!
楊震家世淵源如此,其父楊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徵,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絕對稱得上是高風亮節,一代名儒。
楊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小跟著桓鬱學習《歐陽尚書》,這位桓鬱可是當世大儒,別的不說,他可是做過漢章帝的老師,最後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太常,也算是學問仕途兩不誤了。
楊震的學問更好,甚至得到了“關西孔子楊伯起”的榮譽稱號,一般來說,他這樣的人應該入仕了,但是五十歲,楊震才剛剛入仕!為什麼幾十年他都不接受徵辟,是否是在向先父致敬,又是否是在向世人表明高風亮節呢?這便難以推究了。
不過楊震也有異象,“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這個預言真是一點沒錯,楊震五十歲入仕,當時的大將軍鄧騭久聞其名,舉其為茂才,於是楊震官運亨通,四次升遷後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接著這位先生最著名的故事發生了,我就把史書的原文發出來,大家感受一下。
“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這段小故事表現出了楊震的高尚品德,四知先生,無愧其名,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之外,又有了作者知,但是此人的品格是毋庸置疑了。
楊震為官不置產業,認為給子孫留下財產不如留下先祖的令名,而其學問高深,選用大儒,天下稱之,最後高升為三公之一的司徒。
楊震為官,不是為了榮華富貴,時東漢鄧綏鄧太后去世,此女主雖有跋扈之行,但終究堪稱聰明睿智之人,而漢安帝帶著對她的忿恨,開始寵幸外戚,聽任乳母跋扈囂張。楊震上書勸諫,可是皇帝並不理睬,不過漢安帝終究不是暴君,也沒有處罰楊震。
楊震後代劉愷為太尉,可謂地位再次上升,安帝的舅舅大鴻臚耿寶推薦中常侍李閏的哥哥給楊震,楊震不接受。耿寶親自詢問楊震說:“李常侍是陛下親近的人,陛下想叫你推薦他的哥哥,我耿寶不過是傳達陛下的意見而已。”楊震說:“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推舉,應該有尚書的命令。”於是拒絕了他,耿寶恨極而去。皇后兄長執金吾閻顯也向楊震推薦他的親友,楊震又不接受。而司空劉授聽說後,馬上舉薦這二個人,十天之內都被提拔。因此,楊震更加遭怨。
楊震的忠誠耿直,沒有因為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如今的他,雖然是位居三公之首,但是和外戚內寵同流合汙,這是楊震決不允許的,他不斷地勸諫皇帝,中常侍樊豐、侍中周廣、謝惲等人對他恨之入骨,而漢安帝也十分討厭他,只是楊震名望太高,一時之間都不敢加害他。
後來,有一個叫趙騰的男子上書批評朝政,漢安帝大怒,下令將其斬首,楊震直言不諱,為其求情,可是安帝不採納,終究是殺了趙騰。
樊豐在皇帝出巡時矯詔修建房屋,被楊震的屬官高舒發覺,結果樊豐先下手為強,陷害楊震因為趙騰之死,心懷怨懟,又誣陷楊震是鄧騭餘黨,要知道漢安帝從小便生活在鄧綏的陰影下,對於鄧騭更無半點好感,在親政不久就逼死了這位大將軍,如今說楊震是他的餘黨,加上親信與舅舅大將軍耿寶等人進讒,最後漢安帝罷免了楊震的太尉職務,將他遣返原籍。
接著,楊震“行至城西幾陽亭,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忽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餘。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遣吏於陝縣留停震喪,露棺道側,謫震諸子代郵行書,道路皆為隕涕。”
這就是一代忠臣楊震的結局了,死前的這段話仍是為自己不能匡扶時局而悲嘆,而對於自己的後事卻只是簡單交代,沒有任何要求,可悲可嘆,小人更是折辱其後代,難怪乎道路流涕,真是人誰不悲之?
幸好終究是平反昭雪, 歲餘,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誅死,震門生虞放、陳翼詣闕追訟震事。朝廷鹹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先葬十餘日,有大鳥高丈餘,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乃飛去。郡以狀上。時連有災異,帝感震之枉,乃下詔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而青蠅點素,同茲在籓。上天降威,災眚屢作,爾卜爾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於是時人立石鳥象於其墓所。
楊震入仕前便有異象,如今下葬更有異象,真不愧是一代賢人,更值得敬佩的是楊震教導後人也要為君子。
牧孫奇,靈帝時為侍中,帝嘗從容問奇曰:“朕何如桓帝?”對曰:“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帝不悅曰:“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復致大鳥矣。”
楊震的曾孫楊奇,對於漢靈帝仍然是直言不諱,說他和漢桓帝半斤八兩,無愧於是楊震之後。
楊震之子楊秉最有父風,在大將軍梁冀專權之時稱病不出,對於漢桓帝重用宦官,也上書進諫,位居三公而不改其直,真楊震之子也!
更妙的是楊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好一個三不惑,君子真當如是!
楊秉的兒子楊賜也有父祖之風,同樣是身為三公進言直諫,又曾為帝師,而其子楊彪同樣也出任三公,楊氏四世為三公,天下知名,而弘農楊氏日後發展,成為天下名家,推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因為楊震的高潔,千載讀書至楊震,不禁為之肅然,名臣之風,不復如是。
不邀自來,看到楊震的名字,頗有些激動,楊震此人乃是道德完人,縱覽中國歷史人物,我最愛的朝堂君子有二,一位便是這位弘農楊伯起,另一位是汝南陳仲舉(誰讓我是東漢愛好者呢),閒話不多說,來看看楊震的生平。
話說楊震也是名人後代,他的祖先乃是西漢開國的赤泉侯楊喜,什麼,木有聽過?沒關係,楊喜這人確實也沒幹出啥大事業,給漢高祖劉邦打工,做過郎中騎,在攻殺西楚霸王項羽的戰鬥中,參與誅殺了這位中國歷史上可能是最有名的猛將,因此受封為赤泉侯,食邑千九百戶,從此進入了貴族階級,在漢昭帝的時候,楊家更上一層樓,楊敞成了當朝丞相,而楊敞的妻子更是厲害,那可是超級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啊!
楊震家世淵源如此,其父楊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徵,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絕對稱得上是高風亮節,一代名儒。
楊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小跟著桓鬱學習《歐陽尚書》,這位桓鬱可是當世大儒,別的不說,他可是做過漢章帝的老師,最後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太常,也算是學問仕途兩不誤了。
楊震的學問更好,甚至得到了“關西孔子楊伯起”的榮譽稱號,一般來說,他這樣的人應該入仕了,但是五十歲,楊震才剛剛入仕!為什麼幾十年他都不接受徵辟,是否是在向先父致敬,又是否是在向世人表明高風亮節呢?這便難以推究了。
不過楊震也有異象,“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這個預言真是一點沒錯,楊震五十歲入仕,當時的大將軍鄧騭久聞其名,舉其為茂才,於是楊震官運亨通,四次升遷後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接著這位先生最著名的故事發生了,我就把史書的原文發出來,大家感受一下。
“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這段小故事表現出了楊震的高尚品德,四知先生,無愧其名,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之外,又有了作者知,但是此人的品格是毋庸置疑了。
楊震為官不置產業,認為給子孫留下財產不如留下先祖的令名,而其學問高深,選用大儒,天下稱之,最後高升為三公之一的司徒。
楊震為官,不是為了榮華富貴,時東漢鄧綏鄧太后去世,此女主雖有跋扈之行,但終究堪稱聰明睿智之人,而漢安帝帶著對她的忿恨,開始寵幸外戚,聽任乳母跋扈囂張。楊震上書勸諫,可是皇帝並不理睬,不過漢安帝終究不是暴君,也沒有處罰楊震。
楊震後代劉愷為太尉,可謂地位再次上升,安帝的舅舅大鴻臚耿寶推薦中常侍李閏的哥哥給楊震,楊震不接受。耿寶親自詢問楊震說:“李常侍是陛下親近的人,陛下想叫你推薦他的哥哥,我耿寶不過是傳達陛下的意見而已。”楊震說:“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推舉,應該有尚書的命令。”於是拒絕了他,耿寶恨極而去。皇后兄長執金吾閻顯也向楊震推薦他的親友,楊震又不接受。而司空劉授聽說後,馬上舉薦這二個人,十天之內都被提拔。因此,楊震更加遭怨。
楊震的忠誠耿直,沒有因為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如今的他,雖然是位居三公之首,但是和外戚內寵同流合汙,這是楊震決不允許的,他不斷地勸諫皇帝,中常侍樊豐、侍中周廣、謝惲等人對他恨之入骨,而漢安帝也十分討厭他,只是楊震名望太高,一時之間都不敢加害他。
後來,有一個叫趙騰的男子上書批評朝政,漢安帝大怒,下令將其斬首,楊震直言不諱,為其求情,可是安帝不採納,終究是殺了趙騰。
樊豐在皇帝出巡時矯詔修建房屋,被楊震的屬官高舒發覺,結果樊豐先下手為強,陷害楊震因為趙騰之死,心懷怨懟,又誣陷楊震是鄧騭餘黨,要知道漢安帝從小便生活在鄧綏的陰影下,對於鄧騭更無半點好感,在親政不久就逼死了這位大將軍,如今說楊震是他的餘黨,加上親信與舅舅大將軍耿寶等人進讒,最後漢安帝罷免了楊震的太尉職務,將他遣返原籍。
接著,楊震“行至城西幾陽亭,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忽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餘。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遣吏於陝縣留停震喪,露棺道側,謫震諸子代郵行書,道路皆為隕涕。”
這就是一代忠臣楊震的結局了,死前的這段話仍是為自己不能匡扶時局而悲嘆,而對於自己的後事卻只是簡單交代,沒有任何要求,可悲可嘆,小人更是折辱其後代,難怪乎道路流涕,真是人誰不悲之?
幸好終究是平反昭雪, 歲餘,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誅死,震門生虞放、陳翼詣闕追訟震事。朝廷鹹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先葬十餘日,有大鳥高丈餘,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乃飛去。郡以狀上。時連有災異,帝感震之枉,乃下詔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而青蠅點素,同茲在籓。上天降威,災眚屢作,爾卜爾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於是時人立石鳥象於其墓所。
楊震入仕前便有異象,如今下葬更有異象,真不愧是一代賢人,更值得敬佩的是楊震教導後人也要為君子。
牧孫奇,靈帝時為侍中,帝嘗從容問奇曰:“朕何如桓帝?”對曰:“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帝不悅曰:“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復致大鳥矣。”
楊震的曾孫楊奇,對於漢靈帝仍然是直言不諱,說他和漢桓帝半斤八兩,無愧於是楊震之後。
楊震之子楊秉最有父風,在大將軍梁冀專權之時稱病不出,對於漢桓帝重用宦官,也上書進諫,位居三公而不改其直,真楊震之子也!
更妙的是楊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好一個三不惑,君子真當如是!
楊秉的兒子楊賜也有父祖之風,同樣是身為三公進言直諫,又曾為帝師,而其子楊彪同樣也出任三公,楊氏四世為三公,天下知名,而弘農楊氏日後發展,成為天下名家,推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因為楊震的高潔,千載讀書至楊震,不禁為之肅然,名臣之風,不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