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禮鹽

    並不是所有的腎病患者都容易出現貧血,一般來講,只有當腎功能逐漸下降至慢性腎臟病3期以後,患者才會開始出現貧血。用肌酐來算大概是血肌酐300umol/l以上的患者。

    治療貧血總的原則有三個。快速補血時要“三管齊下”

    1、補充造血原料。

    2、促進身體造血。

    3、祛除失血原因。

    一、補充造血原料。

    這一點腎病患者是和普通人一樣的,主要需要補充的造血原料是鐵,葉酸和維生素B12。這裡面最終要的是鐵。

    含鐵最多的食物時動物肝臟,其次是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動物蛋白裡不但含鐵多,而且易於被人體吸收。所以比起紅糖大棗,熘肝尖更能補血。

    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造血原料,但需求相對較少,葉酸主要存在與植物中,新鮮綠葉蔬菜水果裡都有,動物肝臟裡也很多(熘肝尖又贏了......)大部分人只要飲食沒有問題,都不需要特殊補充。而維生素B12基本上不存在於任何食物中,它只能由我們的腸道自己合成,所幸維生素B12造血用量很少,基本不需要補充。

    除了飲食外,藥物對補充造血原料效果更好,比如琥珀酸亞鐵,葉酸片,口服維生素B12等。對於進食困難的患者,服藥治療更合適。必要時還可以靜脈輸液補充鐵劑。

    二、促進身體造血。

    光給夠原料還不能保證造血加速,還要讓造血的器官加倍工作才行,人造血的器官是骨髓,負責給骨髓下命令的是一種叫做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物質。

    EPO主要由腎臟合成,所以腎病晚期的患者,體內的EPO就很少,導致骨髓不工作,最終出現貧血。所以對於肌酐大於300umol/l以上的患者,應該定期的補充EPO才行,補充EPO只能靠打針,按照貧血程度不同,給予不同的劑量。

    三、祛除失血原因。

    對於補血,要同時做到開源節流,補充原料、促進造血是開源。祛除失血原因就是節流。就像一個瓶子漏了,光往裡灌水是灌不滿。

    腎病患者晚期體內毒素較多,紅細胞壽命短。而且毒素還容易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一部分年輕女性患者還會因為毒素原因出現月經量增多,因此有效清除毒素也是腎病患者快速補血的辦法之一,這一點只能靠透析來完成。

    最後,對於腎病患者補血不宜過快,以每月血色素升高10g/l為最佳,過快糾正貧血,容易出現血栓性疾病。

  • 2 # 石頭醫生講腎

    腎臟可以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簡稱促紅素),從而促進人體制造紅細胞,維持人體的血細胞供應。當腎臟出現損傷,失去供血功能時,自然會出現貧血的現象,俗稱腎性貧血。出現貧血後主要一方面是透過針對腎臟方面的損傷去進行對症治療,另一方面可以透過飲食上面來進行一定的補充如豬血、瘦肉等食物。

  • 3 # 民農歌者

    回答問題:人體的腎臟其中有個功能就是造血,分泌一種生血因子。在生血因子的幫助下與鐵離子蛋白合成,血紅蛋白就是血液。

    腎功能不全者,就是生血因子生成減少而造成貧血。所以當腎臟病嚴重者肌肝生高,造成的貧血就要補生血劑催紅素。血液是鐵元素和蛋白組成,也要適當補充鐵元素和蛋白。

    透析病人每月都要測試血常規,其目的就是測出腎臟病人是否血常規正常,以便對症補救,使得血液基本保持正常範圍內。所以透析病人要保持每天補充優質蛋白,精瘦肉及含鉀離子低的優質水果蔬菜,用於補充因血液透析中消耗的各種營養。

  • 4 # 章教授講腎病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隨著腎功能的減退而逐步增高,中期CKD3期腎友近半數會併發腎性貧血,終末期CKD5期時腎性貧血發生率高達98.2%

    腎性貧血危害巨大,它是導致CKD進展、心血管併發症發病率上升和病人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危險因素。

    如何改善貧血?

    1.注射“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s)”

    比如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補充腎臟所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目前治療腎性貧血的重要手段;

    2.補充缺乏的造血原料

    根據腎友有無缺乏造血原料進行相應的治療,如鐵缺乏者需配合口服或者靜脈滴注鐵劑、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者需口服葉酸片或B族維生素;

    3.輸血治療

    重度無法糾正的貧血或合併急性失血等棘手情況下才考慮是否啟動輸血治療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貧血?

    判斷是否貧血,可以透過觀察眼瞼是否發白無血色來進行初步的推斷,而最準確的方法是看血常規檢查中「血紅蛋白」一項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當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於130g/L,成年非妊娠女性低於120g/L,成年懷孕婦女及兒童低於110 g/L,就表示已經有貧血。

  • 5 # 盧志遠大夫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減退而逐步增高,中期腎友近半數會併發腎性貧血,終末期時腎性貧血發生率高達98.2%

    那如何判斷否貧血?

    可以透過觀察眼瞼是否發白無血色來進行初步的推斷,但是準確的方法是看血常規檢查中‘血紅蛋白’一項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當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於130g/L,成年非妊娠女性低於120g/L,成年懷孕婦女及兒童低於110 g/L,就表示已經有貧血。

    那如何治療貧血?治療貧血關鍵1:尋求“外援”

    補充促紅細胞素藥物,來治療腎性貧血。例如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補充腎臟所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目前治療腎性貧血的重要手段。

    治療貧血關鍵2:擴大“庫存”

    加工原料不足,那我們就擴大“庫存”,對於造血需要的原料有很多(如鐵、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蛋白質等),其中以補鐵為主。

    補鐵食物:紅肉類,像瘦豬肉、血製品、牛肉、金槍魚、豬肝等。

    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是需要大量補充葉酸和B12的。同時,葉酸和維生素B12也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含葉酸食物:主要存在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加熱易分解,最好急火快炒。

    含維生素B12食物:主要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牛肉、雞蛋、牛奶等。

    對於進食困難的患者,可以購買對應的營養補充劑,必要時還可以靜脈輸液補充鐵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陰陽師想建一個寮,該怎麼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