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重口味

    地球的自轉的確是在不斷地變慢。

    科學家們給出的資料是:地球自轉變慢的速度是每世紀(100年)1.8毫秒,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往前推算,1萬年0.18秒,1億年1800秒。現在一天的長度是23小時56分4秒,為86164秒,如果按照一天6小時(21600秒)計算,大約是多少年前呢?

    大約是距今35.9億年前!地球的年齡才46億年!

    透過計算:

    5.3億年前,地球每天有21小時;而到了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每天則變成了23小時;以現在這樣的節奏,在遙遠的將來,地球1天變為25小時就有可能了。

    那麼,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地球在變慢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翻越古人關於數百次日食及月食資料的分析記錄,才根據過去近3000年的記錄,得出了結論。

    此外,科學家們透過研究珊瑚泥灰質沉積物,也能找到地球變化的“日曆表”。

    這個就很神奇了,很多動物本身就會數學。

    珊瑚蟲別看頭腦簡單,但它很會記錄自己的生長過程,它每天都在寫“日記”,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斑紋,一天一條,從不間斷,一年有365天,便有365條斑紋,一年400天便有400條。

    古生物學家發現3億5000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畫”出的斑紋是400條,很顯然,那時候地球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一天的長度也不是24小時,而是21.9小時。

    地球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這裡就不詳述了,主要是因為潮汐的影響。

    當然,文初的推算是有問題的,因為地球環境的變化,地球的自轉並不是勻速減慢的。

  • 2 # 魅力科學君

    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都在減速,在40億年前,地球的自轉比現在要快得多,大約6個小時就自轉一週,也就是說40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6個小時。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表示懷疑,畢竟時間跨度那麼大,科學家憑什麼就這麼肯定呢?其實這個推論是基於嚴謹的科學分析而得來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直接的觀測資料

    透過高精度的計時系統,研究人員測得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在逐漸變慢,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慢16微秒(1秒等於100萬微秒)。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透過鐳射測距的方法,測得月球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這說明了地球自轉的動能在持續減少,其計算結果與以上實際觀測資料基本吻合。

    古生物化石證據

    大家都知道,一天中的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個規律必然會對生物產生重大的影響。相應的,古生物就會因為晝夜交替而表現出規律性的痕跡,這被稱之為“生長韻律”。研究人員透過對遠古生物形成的化石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當時一年有多少天。大量的化石證據都表明,地球的自轉一直都在減緩,比如說,5億年前的雙殼類以及珊瑚化石顯示,在當時地球的一年大約有420天,即一天只有大約21個小時。

    沉積岩

    由於天體間的引力以及地球的自轉,地球上每一天都會出現有規律的潮汐現象,海水的定時漲落會在海岸線附近形成周期性的沉積物,在這些沉積物中,有一些會因為地質運動而形成沉積岩。因此,透過對這些沉積岩的研究,也可以瞭解到當時地球的自轉情況。事實上,研究人員透過種方法,推測出在14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大約為18個小時(注意這個結果與化石證據顯示的有一些出入)。

    除此之外,透過古代人類的一些相關記載如日食、月食、天體會合等等,也可以計算出在過去的一兩千年裡,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研究人員將以上多種方法互相結合,得出了地球自轉的速度是一直在減慢的,而這個減慢的過程是線性的,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時間單位裡,地球的自轉在“勻速減慢”。

    經過綜合考量,研究人員確定了這個減慢速度的平均值範圍,然後就可以反推出更遠年代的地球自轉速度了,而“40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6個小時”這個推論也是因此而來。值得一提的是,這只是基於已知現象的推測,雖然它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也許並不是那樣,在時光機發明之前,我們並不能驗證這種說法的正確性。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這是主要是因為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可以想象的是,在以後的日子裡,地球上自轉的速度還會繼續減弱,按這個速度來算,估計2億年之後,地球上的一天就有25個小時了。不知道那個時候的人類,會把這多出來的一個小時用來上班呢,還是用來休息?

  • 3 # 地理那些事

    你怎麼知道在40億年前一天是6個小時?有什麼證據?

    我是小地,我來回答!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回答的,下面我舉個很通俗的例子你就能明白。

    在中國流行比較廣泛的傳統民俗體育遊戲——抽陀螺,這種陀螺一般是木製(現在也有金屬材質)的上大下尖(上半部為圓柱體而底部為圓錐體)的物體,用鞭繩纏繞後透過拉動鞭繩使其旋轉,然後不停的用鞭繩抽打陀螺身提供動力使其不斷的旋轉。當停止抽打時,由於摩擦力的存在陀螺就會越轉越慢直至停止、傾倒。

    我們都知道,地球形成於46億年以前的太陽原始星雲,而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質是自帶動能的,並且由於自身重力的吸引使得角動量不平衡,因此相對於其他天體地球是圍繞地軸自轉的,並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圍繞著太陽系中心恆星太陽公轉。

    前面我們講到了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在地球形成之初,由於動能較大,因此自轉和公轉速度比較快,這就好比陀螺在被抽打的一瞬間轉速是非常快的,而停止抽打之後就會變慢,唯一不同的是陀螺在旋轉的過程中與空氣和地面存在較大摩擦,減速非常快,而地球由於處於宇宙超真空的環境中,主要受到與月球的潮汐摩擦的影響(如今隨著人造衛星的發射,對地球自轉也存在微弱的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逐漸變慢,且月球也因此而逐漸遠離地球,平均每年遠離3.8釐米。

    據科學研究表明,每10萬年地球的地球自轉週期增長1秒,按此計算目前地球的自轉週期為23時56分4秒,如果倒推至46億年前自轉週期約為11小時10分,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地球自形成之初到現在其自轉週期已經減慢了46000秒。不過這只是理論推算,具體地球在形成之初一天到底是4小時、6小時還是8小時還有待天文學家、地質學家以及古生物學家等的進一步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拉水樣的大便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