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1.0
就是機械化,把人力換成機器動力,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機械機構決定了它做不了太複雜的動作,所以這個效率的提升是很有限的。
很多人說是電氣化,其實用“流水線”來描述更準確些。
所謂“流水線”,就是把一個生產過程分解若干個工序,每個工序的動作都很簡單。
因為動作簡單,就可以讓機器去做,這就讓電氣化能夠實現,讓機器更大範圍的取代人成為了可能。
規模化、自動化、資訊化,其實都是為了解決工業2.0的負面影響而生的。
前面說了,工業2.0帶來分工,那麼,分工之後效率就一定高嗎?
其實不對,還差一個關鍵的維度,就是“協作”。
在沒有分工的時代,整個生產都是靠一個人完成的,效率高低只取決於這個人的“工作效率”。
而有了分工之後,就必須要協作,“協作效率”就會制約整個生產系統的效率。
所以工業3.0就需要“太極生兩儀”,分成兩條線去發展,來解決工業2.0帶來的這個協作問題。
其中“自動化”,解決的是機器間的協作效率問題;而“資訊化”,解決的就是人之間的協作效率問題。
整個工業3.0的程序,都是為了解決工業2.0分工之後,人類面對的協作效率問題。
也正是因為它解決了這個問題,從工業3.0開始,我們才從物資匱乏的時代進入了產能過剩的時代。
這個時候,人類社會面對永恆的問題,也就從“生產不足”,變成了“需求不足”。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工業4.0的第一重境界,工業製造自動化,其實只是工業3.0的延伸,因為它解決的還是生產不足的問題。
流水線生產定製化的產品。
而工業4.0從第二重境界開始,我們就要真正去解決後工業3.0的遺留問題了。
自動化提升帶來產能過剩,資訊化提升消除了資訊不對稱,這兩者都會帶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製造業不賺錢了。
我們今天說實體經濟難做,跑去罵金融,說“你丫憑啥不支援實體經濟”?
這就跟衚衕口王大爺一樣不講理——金融脫實向虛,是實體不賺錢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你不賺錢,金融自然不投你,越不賺錢,越沒人投你,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
實體難做的真正原因,是跟你做同樣東西的人太多了,而且這個市場還充分透明,你說你怎麼賺錢?
就算銀行追著借給你錢,風投追著投給你錢,也不過是讓你能多禍害點錢而已。
這個時候,你要想賺錢,只能幹一件事,就是做別人不做的東西——定製。
定製產品,獨此一家,沒有比價,競爭少,市場不透明,賺錢大大滴。
但是你忘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生產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定製的,那你就累死了。
事實上,工業3.0的大規模生產,其實是工業永恆最佳的狀態,生產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次品最少——但是不賺錢。
而生產定製產品,可能每個產品都不一樣,員工沒辦法重複性、經驗性勞動,生產也很難流水線標準化。那麼生產效率一定低、能耗一定高,次品一定多。
工業4.0第二重境界,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如何在流水線生產出定製化的產品,並且最大程度的降低定製帶來的負面因素。
這個靠工業製造自動化是不夠的,因為一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越高,它的柔性化通常越低——如果全是人來生產,每次換產品給人做個培訓就行,但是如果是一條由機器構成的生產線,每次換產品你改生產線是肯定來不及的。
所以你看到服裝製造企業基本都是人工生產,機器用的很少,就是這個原因。衣服的市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種款式,再加點偶爾吹起來的流行風,變化太快,機器生產響應不了,只能靠人。
要想讓流水線生產出定製化的產品,除了生產單元要特殊設計外,最關鍵的就是每次換產品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給機器“培訓”,這就是“資料流動自動化”。
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先是“資料流動自由化”,我們“想讓資料去哪它就去哪”。這就要靠物聯網,給資料建立起高速公路,然後再靠工業軟體給物理世界的機器建立“數字化雙胞胎”,各種資訊化軟體系統,ERP、MES、PLM等等,都是這個作用。這一步叫做“Smart Manufacturing”,也就是“能夠對外部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快速反應”的製造系統;
然後才是真正的“資料流動自動化”,資料“該去哪它就自己去哪”,這就要結合工業雲計算技術、工業大資料分析技術,還要加上人工智慧技術,這才構成完整的工業4.0第二境界,也就是真正的“ 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也就是智慧製造的完整形態。
從工業革命開始,我們就在把人逐步變成機器,今天我們要把機器變成人。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工業4.0和工業1.0、2.0、3.0並不是迭代的關係,而是並存的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搞工業4.0,也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要進化到工業4.0,主要看你是否已經在面對一個“產能過剩+資訊透明”的市場。
如果你已經在這個市場中,那你必須往工業4.0努力,而如果你原本的市場還沒有到這個階段,你就在2.0或者3.0,甚至1.0就是最佳狀態了。
工業1.0
就是機械化,把人力換成機器動力,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機械機構決定了它做不了太複雜的動作,所以這個效率的提升是很有限的。
工業2.0很多人說是電氣化,其實用“流水線”來描述更準確些。
所謂“流水線”,就是把一個生產過程分解若干個工序,每個工序的動作都很簡單。
因為動作簡單,就可以讓機器去做,這就讓電氣化能夠實現,讓機器更大範圍的取代人成為了可能。
工業3.0規模化、自動化、資訊化,其實都是為了解決工業2.0的負面影響而生的。
前面說了,工業2.0帶來分工,那麼,分工之後效率就一定高嗎?
其實不對,還差一個關鍵的維度,就是“協作”。
在沒有分工的時代,整個生產都是靠一個人完成的,效率高低只取決於這個人的“工作效率”。
而有了分工之後,就必須要協作,“協作效率”就會制約整個生產系統的效率。
所以工業3.0就需要“太極生兩儀”,分成兩條線去發展,來解決工業2.0帶來的這個協作問題。
其中“自動化”,解決的是機器間的協作效率問題;而“資訊化”,解決的就是人之間的協作效率問題。
整個工業3.0的程序,都是為了解決工業2.0分工之後,人類面對的協作效率問題。
也正是因為它解決了這個問題,從工業3.0開始,我們才從物資匱乏的時代進入了產能過剩的時代。
這個時候,人類社會面對永恆的問題,也就從“生產不足”,變成了“需求不足”。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工業4.0的第一重境界,工業製造自動化,其實只是工業3.0的延伸,因為它解決的還是生產不足的問題。
工業4.0流水線生產定製化的產品。
而工業4.0從第二重境界開始,我們就要真正去解決後工業3.0的遺留問題了。
自動化提升帶來產能過剩,資訊化提升消除了資訊不對稱,這兩者都會帶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製造業不賺錢了。
我們今天說實體經濟難做,跑去罵金融,說“你丫憑啥不支援實體經濟”?
這就跟衚衕口王大爺一樣不講理——金融脫實向虛,是實體不賺錢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你不賺錢,金融自然不投你,越不賺錢,越沒人投你,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
實體難做的真正原因,是跟你做同樣東西的人太多了,而且這個市場還充分透明,你說你怎麼賺錢?
就算銀行追著借給你錢,風投追著投給你錢,也不過是讓你能多禍害點錢而已。
這個時候,你要想賺錢,只能幹一件事,就是做別人不做的東西——定製。
定製產品,獨此一家,沒有比價,競爭少,市場不透明,賺錢大大滴。
但是你忘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生產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定製的,那你就累死了。
事實上,工業3.0的大規模生產,其實是工業永恆最佳的狀態,生產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次品最少——但是不賺錢。
而生產定製產品,可能每個產品都不一樣,員工沒辦法重複性、經驗性勞動,生產也很難流水線標準化。那麼生產效率一定低、能耗一定高,次品一定多。
工業4.0第二重境界,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如何在流水線生產出定製化的產品,並且最大程度的降低定製帶來的負面因素。
這個靠工業製造自動化是不夠的,因為一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越高,它的柔性化通常越低——如果全是人來生產,每次換產品給人做個培訓就行,但是如果是一條由機器構成的生產線,每次換產品你改生產線是肯定來不及的。
所以你看到服裝製造企業基本都是人工生產,機器用的很少,就是這個原因。衣服的市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種款式,再加點偶爾吹起來的流行風,變化太快,機器生產響應不了,只能靠人。
要想讓流水線生產出定製化的產品,除了生產單元要特殊設計外,最關鍵的就是每次換產品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給機器“培訓”,這就是“資料流動自動化”。
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先是“資料流動自由化”,我們“想讓資料去哪它就去哪”。這就要靠物聯網,給資料建立起高速公路,然後再靠工業軟體給物理世界的機器建立“數字化雙胞胎”,各種資訊化軟體系統,ERP、MES、PLM等等,都是這個作用。這一步叫做“Smart Manufacturing”,也就是“能夠對外部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快速反應”的製造系統;
然後才是真正的“資料流動自動化”,資料“該去哪它就自己去哪”,這就要結合工業雲計算技術、工業大資料分析技術,還要加上人工智慧技術,這才構成完整的工業4.0第二境界,也就是真正的“ 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也就是智慧製造的完整形態。
從工業革命開始,我們就在把人逐步變成機器,今天我們要把機器變成人。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工業4.0和工業1.0、2.0、3.0並不是迭代的關係,而是並存的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搞工業4.0,也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要進化到工業4.0,主要看你是否已經在面對一個“產能過剩+資訊透明”的市場。
如果你已經在這個市場中,那你必須往工業4.0努力,而如果你原本的市場還沒有到這個階段,你就在2.0或者3.0,甚至1.0就是最佳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