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個主角分別是郭靖,楊過,張無忌。他們之教雖然時間不同,但是都能連在一起。所以被稱為射鵰三部曲。

    至於為什麼第一部取名為射鵰英雄傳?

    首先因為,人物的關係,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和楊康是結義兄弟。郭靖是射鵰俠侶楊過的郭伯父。

    而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太師父張三丰和楊過有一面之緣。同時張三丰和郭襄又有深厚的友誼。而郭襄又深愛楊過,又是郭靖的女兒。

    同時郭襄又是周芷若的祖師。所以郭靖楊過和張無忌是可以連在一起的。而第一個出場的就是郭靖。

    其次,第一個出場的是郭靖,那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當然主要講的是郭靖。

    最後,郭靖的師父不僅有江南七怪和北丐等人,還有一個教郭靖射箭的哲別。所以郭靖的箭術是很厲害的。

    同時郭靖曾經在大漠一箭雙鵰,因此被人稱為射鵰英雄。

    射鵰三部曲第一部講的是郭靖,所以取名射鵰英雄傳!

  • 2 # 不亦樂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先有《射鵰英雄傳》,在後來續寫《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後因為三部小說有聯絡才將其統稱為“射鵰英雄三部曲”,而並不是先有“射鵰英雄三部曲”這個合集名再分別創作三部小說。

    當年金庸為了餬口創辦明報,並連載武俠小說來促進銷量。在連載完《書劍恩仇錄》等幾部小說後雖小有名氣,但並未被稱“武俠大師”。直至《射鵰英雄傳》的誕生,金庸才真正進入“武俠大師”行列。

    《射鵰英雄傳》曾被譽為“天書”,連載時報刊也供不應求,該小說真正奠定金庸武俠作家中“一代宗師”的地位。

    《射鵰英雄傳》以郭靖為主角,講述他的少年成名,而郭靖因機緣巧合下結識鐵木真一行人,並練就高超箭術,例無虛發;大漠彎弓射鵰,豪氣干雲,或許也正如此,才用“射鵰英雄傳”給書命名。

    然而小說傳到臺灣地區,因“射鵰”倆字而被禁,因此金庸又將小說改名為《大漠英雄傳》。

    正是《射鵰英雄傳》的成功金庸在後來才又續寫了《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算是完整地講述了“郭靖”“黃蓉”的一生,而三部小說也被統稱為“射鵰英雄三部曲”。

  • 3 # 青山俊彥

    金庸的"射鵰三部曲"是指其代表作品《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事實上其寫東西並非提前規劃好某個系列,定好名字,再去編故事!當他寫第一部《射鵰英雄傳》的時候,並未想到要寫第二部,第三部。而是走一步,看一步。這就要從上個世紀新派武俠小說的興起說起。

    上個世紀6070年代,國際紛爭漸漸平息,香港武術界卻紛爭不斷,太極派和白鶴派相約在澳門西花廳比武,爭奪誰是武術正宗的問題,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輿論界預言將有一部好的小說問世,關於武術!比武第一天就有一位署名梁雨生的在報紙上發表小說連載《龍虎鬥京華》,一時大火,報紙銷量劇增,各大報紙紛紛像梁約稿,梁分身乏術,邀請其好友查良鏞寫武俠連載,查良鏞將其"鏞"字一分為二,取筆名"金庸",並根據其小時候關於家鄉海寧陳閣老的傳說,採用《水滸傳》的群像模式,試創作第一部《書劍恩仇錄》,引發輿論好評,接下來第二部寫《碧血劍》,至第三部《射鵰英雄傳》,則被驚為天人,儼然武俠界的盟主,自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後金庸自創《明報》期刊,開始創業之路,遂成香港以文致富第一人,後人美稱其"一屆書生,南下香港,白手起家,名動天下!"

    由此可見,金庸寫射鵰三部曲,乃是寫完第一部後,看讀者反響,有無市場和後面的故事可續性,才寫第二部,第三部。

    《射鵰英雄傳》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該書實際上寫的是郭靖從小到大,拜師習武,行走江湖,得名師指點,遂成一代大俠的過程,基本上可以用《郭靖傳》或《二傻子青年復仇記》來代替,又因為郭靖和成吉思汗的淵源,得拜神箭手哲別為師,所以稱《射鵰英雄傳》。

    後該書,在臺灣出版時,由於臺灣和大陸政治上並未解凍,而毛澤東主席有一首《沁園春.雪》寫道"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臺灣當局以此申斥金庸和大陸曖昧,暗通款曲,不予出版,金庸遂不得不改名為《大漠英雄傳》,這就是臺灣版的《射鵰英雄傳》。

    後來金庸封筆後,大陸三聯書店出金庸作品集的時候,因為這3部作品人物,時間,故事連貫,遂稱"射鵰三部曲"。

  • 4 # 嘉道文流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金庸在寫《射鵰英雄傳》的時候,腦海裡壓根還沒有“射鵰三部曲”這個概念。

    在《射鵰英雄傳》之前,金庸寫了《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但是一直都不火。直到《射鵰英雄傳》的橫空出世,才一舉奠定了金庸的地位。當時《書劍恩仇錄》連載於《新晚報》,《碧血劍》和《射鵰英雄傳》都連載於《香港商報》。1957——1959年,金庸在《香港商報》連載完《射鵰英雄傳》以後,他和沈寶新共同出資建立了《明報》。

    為了讓自己的《明報》有一個好銷量,金庸這才頗為“雞賊”得在上面連載《神鵰俠侶》。當時《射鵰英雄傳》大獲成功,郭靖、黃蓉、洪七公等人也受到讀者的喜歡,讀者非常想知道這些人以後會發生什麼,在此背景下,金庸算是給《射鵰英雄傳》寫了個續集。此時,才剛剛有了“射鵰三部曲”的雛形。

    《射鵰英雄傳》的命名由來

    第一:這個問題,我們要將“射鵰”與“英雄傳”拆開來看。

    這部小說講的就是郭靖,怎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代英雄的故事。書中出場人物眾多,劇情複雜,時間跨度大,堪稱是史詩級鉅製,所以叫它“英雄傳”是沒有問題的。

    而郭靖長於蒙古,正趕上蒙古的崛起。他在蒙古學到了神箭技能,更是有過一箭雙鵰的壯舉。在當時蒙古人的眼裡,郭靖這一箭雙鵰的神技,足以令他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英雄人物。

    小說連載時間長,早期的劇情確實和“射鵰”有很大關聯。但連載到後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劇情與早期又改變也情有可原。

    第二:金庸的這個命名,還有可能是他聯想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因為《射鵰英雄傳》當年在臺灣地區發行的時候,“射鵰”是個敏感字眼,最終將小說改名為了《大漠英雄傳》。

    第三:網上有人說《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借鑑了清代作家文康的《兒女英雄傳》,黃蓉這個人物形象,頗似《兒女英雄傳》中的女主角何玉鳳(十三妹),兩本書也有許多觀點相似。各位感興趣,可以自行搜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吃阿司匹林,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碰撞受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