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你沒商量790

    產品需求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是產品經理崗位職責範疇內的工作。作為交流探討,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一、產品需求是老闆提出來的,說明這個產品經理的工作是沒有做到位。產品需求提出應該由產品經理調研市場、關注同行以及品牌市場定位主動提出並向老闆彙報,由老闆拍板決定做還是不做的這麼一個過程,所以老闆反而向產品經理丟擲產品需求是不正常的工作,暗示老闆對這個產品經理有不滿的情緒了。

    二、可行性方案的分析。產品作為載體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企業獲取規模利潤,那產品經理該怎麼去分析呢?

    1、充分的市場調研,比如說產品適銷的市場在哪裡、規模有多大、消費人群及品牌價格定位等等;

    2、增加產品功能的分析,增加的功能是所有競品都有還是自己產品獨特的呢;

    3、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迭代升級,減少模具變更投入,例如BMW1 Series到BMW7 Series的迭代升級;

    4、制定詳細的上市培訓、推廣計劃;

    5、預估增加功能後產品的預計銷售規模,在哪些地方試銷、哪些地方主銷、哪些地方壓根就不銷;達成這個規模後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利潤;這個產品銷售後對品牌的影響力是否有提升。

    總之,有功能性的產品是現在大眾消費者的需求,也是企業、社會進步發展的需求,做產品經理一定要貼近市場需求去建議產品升級,不要閉門造車或者是等老闆向你提出增加產品功能需求。

  • 2 # 實戰派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收到需求反饋後,首先要對需求進行分析,評估需求是否合理。如何進行需求分析?可以透過下面三個問題來進行

    需求三問

    第一問,需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需求是誰提的,要實現什麼效果,真正需求是什麼?

    接到需求後,首先要搞清楚需求的來龍去脈,問清楚具體要做什麼,找到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第二問,需求有沒有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使用者反饋的需求,是使用者遇到問題時,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案。但使用者的想法可能不是最優的,甚至是錯的。

    產品經理需思考使用者需求是否合理,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

    試想如果在馬車時代,我們找使用者調研需求,使用者會反饋需要跑的更快的馬,跑的更持久的馬,更舒適的馬鞍,是調研不出來汽車的需求的。

    第三問,需求上線後,有哪些影響,可能引起哪些問題

    最後一問,需要我們想清楚需求上線後有哪些影響,可能引起哪些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和影響,需要提前想好應對策略,做好預案,必要時作為需求點,放到原需求裡面一塊實現,整體上線。管理好各方預期,避免屆時被動。

    案例

    案例一

    使用者找到產品經理,說我想要一把錘子和一顆釘子。

    需求第一問,為什麼要錘子和釘子,是為了做什麼?

    使用者說自己買了一副畫,我想把它掛到牆上

    透過分析,可以發現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是“把畫掛到牆上”。

    需求第二問,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使用者希望用錘子和釘子把畫釘上去,這個方式真的是最好的嗎?我給使用者一些膠帶,貼上上去是不是更好?我給使用者一些圖釘,是不是更容易把畫掛上去?

    需求第三問,當前的方案實施後可能會有哪些問題,需不需要提前準備

    如果最終採取了膠帶貼上的方案,膠帶貼上可能不夠牢固,需要提醒使用者把畫的四角都貼上一下。

    至此,使用者需求方解。

    案例二

    這是筆者實際工作當中遇到的一個真實案例。

    運營H同事:我們想讓研發做幾個活動模板,以後做活動時,配置下模板,就能上線活動

    思考:需求第一問,為什麼要做模板,希望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效果

    產品經理:為什麼要做模板,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運營H同事:我們經常做活動,比如品牌日、熱點專題、促銷、秒殺等,幾乎每天都要做新的活動。每次做活動,都需要技術排期開發,週期比較長,而且研發資源就那幾個人,經常有些活動想做但排不上期。

    思考:運營同事提出做模板,是為了解決日常活動與研發週期長的矛盾,這是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需求第二問,做模板能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嗎?

    產品經理:你現在想做哪些模板

    運營H同事開啟電腦,把想做的模板展示了出來,有熱點專題模板、秒殺模板、全球好點模板、鎮店之寶模板等

    產品經理:你們最近半年都做了哪些活動,活動頁面還有嗎?能發我看看嗎?

    運營H同事找了下歷史活動資料,把歷史上的活動頁面發了出來

    思考:透過對比使用者要做的模板,和歷史上的活動頁面,我發現一個問題,多數情況下,同一個型別的活動頁面,每次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每次都有一些小差異,樣式上都有一些小調整,有時候還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新頁面。如果做了模板,以後運營人員可能會經常要求修改模板樣式,或者做一套新的模板出來,技術可能會陷入無盡的模板修改中,這個方案不能徹底解決“運營做活動與研發排期”的矛盾。

    本次需求溝通結束,產品經理已經拿到了使用者需求,先散會,產品經理後面再想想解決方案。

    會後我想到了自己以前在京東做開放平臺時,遇到的店鋪裝修專案。京東把店鋪頁面開放出來,商戶可以自己定義店鋪頁面。透過調研,我發現這個方式可行,於是決定採取這個方案。

    後續又和運營、技術溝通了下這個方案,最終發現這個方案比較複雜,研發週期比較長,但是業務方很著急,馬上要搞大促了,於是決定採取一個簡化的方案。把頁面元素抽象成各個元件,元件分為資料、樣式兩部分,讓運營人員像搭積木一樣,自行搭建活動頁面。和運營、技術溝通後,發現這個方案既操作簡單,研發週期也比較短,最終決定採取這個方案。

    需求第三問,當前的方案實施後可能會有哪些問題,需不需要提前準備

    於是,提前和業務運營同事反饋清楚,為了在你們期望的時間內上線,排序操作只能先這樣,可能用起來會麻煩些,一期上線後,立即啟動最佳化(後面也確實印證了這個問題,一期上線後,運營妹紙多次跑到我面前說“哪天我們眼睛瞎了就賴你”,逐個點選上下移動,確實太費眼力了)。

    至此,使用者需求有了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

    系統上線後,運營人員平均每個工作日建立30多個活動頁面。該系統不僅有效的釋放了研發資源,還解決了日常運營做活動的瓶頸。獲得了運營人員的高度稱讚,多次受到COO的嘉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試快要涼涼的時候,如何“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