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愛丶生丶活

    明朝最一流的政治家、內閣首輔。他老奸巨滑,工於心計。他剛剛步入政壇時,老師正是徐階。徐階明白他的才能,在於嚴嵩分庭抗禮之際,依然處處照顧他。那時張居正見徐階隱忍不發,誤以為其不敢與奸相嚴嵩鬥爭,頓感不平,留下一封信就外出遊歷三年。這三年過去後,他回到朝廷,變得圓滑,左右逢源。他安然度過徐嚴鬥爭時的腥風血雨,並在徐階勝利後進入內閣。之後,徐階急流勇退,高拱上臺。高拱也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實幹家,知人善任,又城府極深。而張居正聯合太監馮保,趁十歲皇子萬曆登基,密報高拱圖謀不軌,並博取李太后好感,將高拱趕下臺,自己當上內閣首輔,排除異己,穩固權威,又大膽改革,為帝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由於對萬曆嚴於管教而招致怨恨,五十六歲去世後被抄家,長子自盡,次子充軍。

    縱觀他的一生,以他作出的成就,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他頒佈一條鞭法、考成法,成功約束大量貪官汙吏,為大明帝國締造興旺。雖然其排除異己,拉幫結派,但那只是為改革作出的代價。他豈不知高拱的抱負與理想?他只是認為自己能做得更好,讓這個帝國更加強盛。他也做到了。

    張居正被稱為中國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可只要梳理下明代歷史,我們便會尷尬的發現:張居正各項主張似乎都是前人曾經說過、做過的.而他唯一超出前輩的地方,似乎只有他那將大明朝的官僚機器的執行效率驅趕到最大的嚴苛而已.事實上,張居正給我們的驚詫絕不止於此,他對朱元璋時代的行政效率和“富國強兵”發自內心的推崇更是令人驚歎.不得不說,這樣一位敬天法祖的“改革”者誕生在明朝衰亡之際,能救一時已足見他非凡的能力了.

    我們絕非對張居正吹毛求疵,事實上在張居正督促下萬曆最初的十年,明帝國確實稱得上“海清河晏,歌舞昇平”.縱然其間出現了一些影響深遠的錯誤也不是當時的張居正所能預料的,至於他的貪腐和權謀,在一個專制社會也委實不該苛求.不過,我們理解張居正不代表我們認同張居正的貪腐和權謀.至少在500年後的今天,想來華人們應該是有資格要求“循吏”們既能幹又清廉的,不然這500年真的就“彈指一揮間”

  • 2 # 學生雲課

    張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生,湖廣江陵人。少年時聰明絕倫,嘉靖十八年中秀才,嘉靖十九年中舉人,人皆稱道。嘉靖二十六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徐階輩皆器重之。嘉靖四十一年徐階代替嚴嵩成為首輔。傾心委於張居正,信任有加,草泥遺詔引與共謀。隆慶元年,張居正四十三歲,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進入內閣。隆慶六年。隆慶駕崩張居正引馮保為盟,密謀驅逐高拱,事成,遂代高拱為內閣首輔。萬曆元年,張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頓官吏,貪吏聞風喪膽。政令傳出,所以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萬曆六年。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百姓為之歡顏,天下豐饒,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有餘。萬曆十年六月,張居正五十八歲,去世,死後抄家,長子自盡,次子充軍。

    在國家陷入深重危機,財政入不敷出,流民四處鬧事,政治腐敗不堪的情況下,張居正以他深不可測的心機,陰險無比的手段奪取了最高領導權,併發揮其不世出之奇才,創造性地進行了偉大的政治運動——和稀泥,在儘量不得罪人的情況下把事給辦了,為明朝迎來了新的生機,無愧於最傑出的政治家的稱號,堪稱國家的棟樑,民族之驕傲。

    張居正這個人說他是老實人。那可真是見鬼了。老實人坐不到他這個位置,說他是好人,也不太靠譜,畢竟他幹了很多好人都幹不出的事情,確切地說他是個猛人。在張居正看來朋友還是敵人,只有一個判斷標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翻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他不但把自己的敵人除掉了。還把自己的學生,曾經的盟友也幹掉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什麼都乾的出來。

  • 3 # 鹹魚專撕雞

    一,張居正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偉大的改革者。

    張居正的改革整頓了明朝嚴重的官僚腐敗問題,取消了特權階級特權、改進了稅收制度。一系列措施使明朝頹廢局面煥然一新,明朝國力大大增強。

    二,張居正不是一個合格的“臣”,沒有對君臣有清晰的認識。

    張居正才能和自身政治手腕都不可否認,可他錯在過度的壓迫萬曆皇帝。

    明朝首輔本質上是皇帝的侍從機構(貼身秘書),僅僅有給皇帝建議的權力沒有實權。可張居正權傾天下後對萬曆皇帝壓迫指手畫腳,使萬曆皇帝恨透他了。都說張居正改革是觸動了特權階級利益被抄家的,但為什麼還被挖墳鞭屍,這明顯是皇帝的個人報復,所以說張居正不是個合格的“臣”。

  • 4 # 青言論史

    有關張居正這個人的評價,從他老人家在世到現在,已經過去四百多年了,依然沒有一個定論。

    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大明朝最偉大的政治家,最優秀的內閣首輔”(當年明月語);恨他的人,則說他應當“剖棺戮死”。同樣一個人,竟有這樣不同的評價,實不多見。

    作為蓋棺定論的史家之語,清朝人編撰的《明史》,在評價張居正的時候,就比較值得一讀了:

    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

    而我對張居正的評價則是八個字——他是一個真正的人。如果要找一個類比的人的話,不妨是李鴻章。

    張居正想不想幹事兒?他是想的。他所推行的萬曆新政,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明朝的繁榮。他的改革,也確實是實打實的想要掃清明朝開國二百年的積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應該說,他是一個想辦事、能辦事,最後也辦成了不少事的人。

    張居正有沒有黑點?那更有。他生活奢華,卻要求皇帝保持節儉;他為打擊政敵不擇手段,從自己曾經的戰友高拱到自己的學生無不致殘打擊;他一個人獨佔首輔十年,擠得其他人沒有生存發展權......這些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似乎都是黑點。

    然而,這就是人,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人。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實幹精神的人,是會得到尊重甚至景仰的;而一個雙標、排除異己甚至佔著茅坑的人,是不會受人喜歡的。然而,這兩者放在一個人身上矛盾嗎?

    在我們心裡,古人尤其是有名的古人,似乎都只有一面——要麼偉大,要麼渺小;要麼忠臣,要麼奸臣;要麼清官,要麼貪官......然而,真的如此嗎?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孔,我們是如此,古人、名人也一樣。張居正,也不例外。

    因此,愛錢的、戀權的是張居正,勇於任事的也是張居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是一個有理想的政治家,卻也是個有人慾的活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識和愛好對你來說哪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