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觀天下
-
2 # 五嶽掩赤城
穩中上升,最主要是對於未來發展形勢的擔憂。
這也是一向跟隨美國意見行動的歐洲和英國,在這次關於伊核協議問題上,也不願意繼續跟隨美國走的原因所在。今年以來西方國家間關係很微妙,之前在前俄羅斯雙面間諜英國中毒案以及敘利亞生化武器案中,儘管存在諸多疑點,缺乏直接有效證據,但是美國和歐洲都一口咬定是既定事實,進行驅逐外交官,經濟制裁和發動軍事打擊等手段。但是關於這次伊核協議,儘管以色列拿出所謂“卡車計”的證據,但是英、法、德都表示態度相當堅決反對,並努力去遊說特朗普(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期間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經濟利益問題。
之前歐洲為執行制裁俄羅斯,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但OPEC組織為拉高油價,已經逐步執行限產協議,沙特還在與俄羅斯談判,進行聯合限產以穩定油價。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因為之前制裁期間石油產量過剩,庫存大量石油,可以說是歐洲最廉價和穩定的石油進口源。在結束伊朗石油制裁不到半年時間裡,歐洲就已經是伊朗最大石油出口市場。伊朗石油出口市場分析
在目前情況下,美國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並且依據美國法律,其還有權對與伊朗進行相關貿易的公司進行二次制裁(類似於對中興),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整體小幅上漲是必然,而歐洲將是最受衝擊和受傷的地區,將失去短期內最主要廉價石油供應商。歐洲要不向俄羅斯低頭,要不向美國低頭這兩條路。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這次歐洲集體不跟了,即使是向來“忠犬”的英國,在退歐後面臨嚴峻的經濟壓力,也在去跟美國遊說。
-
3 # 千佛山車神
有伊朗的死敵沙特頂著,國際油價不會有太大波動
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
一石激起千層浪,特朗普的這一舉動立刻讓伊核問題再度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2015年,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歐盟與伊朗針對起核問題達成一攬子協議。
(伊核協議簽訂的有關八方)
伊朗承諾不再從事5%以上丰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允許原子能機構更嚴格地核查,而關六國則鬆綁部分現有制裁,並不追加對伊新制裁。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透過伊朗核協議。
伊核協議的達成終於結束了西方對伊朗長達10年的制裁,伊朗也在隨後開始了與西方的經濟合作,單單於法國就簽訂了200億美元的外貿大單。
不過伊核協議的簽訂也並不都是皆大歡喜,其中對協議最為憤怒的就是伊朗在波斯灣南岸的死敵沙特。
沙特與伊朗不論是在教派上還是在民族上都有著極大的對立,十分不樂意看到美國解除對伊朗的支援。
特別是敘利亞戰爭爆發後,反對巴沙爾的沙特和支援巴沙爾的伊朗更是針鋒相對,勢如水火。而也正式敘利亞戰爭改變了華盛頓對德黑蘭的態度。
(敘利亞戰爭讓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再度惡化)
敘利亞戰爭初期,反對派聲勢浩大,一路攻城掠地,眼看巴沙爾就要去跟薩達姆和卡扎菲玩鬥地主了,伊朗挺身而出,前後共向敘利亞派了8萬大軍,硬生生地將巴沙爾從牌桌前拉了回來。
這一拔刀相助的舉動,不僅惹惱了美國、沙特,也氣炸了以色列。這成為特朗普決定伊核協議的主因。
不過,美國這次退出伊核協議的做法似乎有點孤家寡人。美國在大西洋東岸的盟友英、法、德三國都明確反對華盛頓的“腦抽風行為”。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不會跟進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舉動,畢竟還有和波斯人做生意呢)
這三國甚至表示將繼續履行與伊朗達成的協議,這讓美國的單方面退出協議的舉動殺傷力大減,對伊朗國內的經濟傷害也不會有想象的那麼巨大,不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太大的波動。
並且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必然是跟沙特打好招呼了,沙特方面也必然會大力支援。作為世界第一原油出口國,只要把閥門稍微鬆一下,國際油價就漲不上去!
回覆列表
短期下跌,長期上漲,但要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抵消作用。
市場預判到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導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到5月7日,美油首次上破70 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短暫升至75美元/桶上方,觸及2014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當昨日特朗普正式宣佈退出協議後,利空出盡,出現技術性下跌。
但從長遠看,美國對伊朗制裁,勢必將影響到伊朗的原油生產和出口,有效供應減少,對全球供需平衡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特朗普宣稱:“同時我們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這更高級別的制裁是什麼?現在不得而知。需要伊核協議參與方進行談判博弈才有結果,加大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對後市油價波動埋下伏筆。
伊朗方面:伊朗此前為外交斡旋埋下伏筆,儘管中下層官員時不時放出“狠話”。伊朗明確表示,不管美國是否退出伊核協議,伊朗願意繼續留在協議中。實際上,伊朗的油氣出口,商貿、金融活動與歐洲各國聯絡更緊密。只有英法美俄中5個國家的情況下,伊核協議仍然對伊朗的經濟發展有利。
歐洲方面:當前,英法德立場與美立場不盡相同。法、德此前都曾經宣稱繼續留在伊核協議中,即便美國推出協議。但從以往經驗看,美國施加壓力後,歐洲的弱勢常常導致最終的對美妥協。一般是英國最先倒向美國立場,其後是法國、最後是德國。如果英法德屈從美國而倒戈,伊核協議就岌岌可危。伊朗對外油氣出口量至少減半。
俄羅斯方面:在美國國內政治勢力對特朗普“通俄門”緊追不放的背景下,美俄關係難以出現突破。作為伊核協議參與方的俄羅斯能斡旋的空間有限。同時,作為油氣出口大國,俄羅斯近些年備受低油價拖累,希望油價回暖。另一方面,俄羅斯剛剛和伊朗簽署了核電站建設協議,維護這個出口大單,俄羅斯希望伊朗局勢穩定。
中國方面:中國雖然是伊核協議參與方,也是油價變動的利益攸關者,但實力有限。更多的是從道義上從中斡旋,爭取英法德能留在原協議中。同時,一方面加快上海原油期貨的發展,增加人民幣石油在全球石油市場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繼續推進國內非化石能源的建設,如核電、水電、光伏和風電的建設,提高節能技術的普及,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伊核協議對油價有影響,除伊朗石油供應減少外,還增加了人們對中東局勢走向戰爭的擔憂。其中包括可能被捲入的沙特。沙特是伊朗的“死對頭”,是全球最大原油輸出國之一。若美、以與伊朗發生軍事衝突,沙特被捲入的機率較大,對國際油價的影響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