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滅亡的原因
平氏滅亡後,源賴朝聲名大振。1188年,源賴朝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命奧州的藤原氏追討義經。屈於賴朝的壓力,1189年藤原泰衡殺死了義經。(提起源義經大家應該很熟悉。在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中就提及過。。)賴朝又以殺害義經的罪名,動員全國的地頭和御家人,率大軍徵滅了奧州藤原氏,控制了奧州。1191年(建久二年),賴朝任命伊澤家景為陸奧留守。透過這次征伐,賴朝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勢力,至此全國已無可與賴朝抗衡的武裝勢力,守護、地頭制也更加確定。鎌倉幕府已初具規模。1192年3月,後鳥羽天皇授予源賴朝“徵夷大將軍”。標誌著鎌倉幕府的正式建立。
13世紀之初,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不僅征服了中國大陸,征服了中亞和南亞,而且遠征歐洲,所向披靡,而征服近鄰日本自然也是其中的目標之一。
1268年,忽必烈透過高麗國尋求與日本的國交,試圖迫使日本屈從。此時幕府的執權是北條時宗,他果斷的拒絕了蒙古的要求,並對蒙古入侵作了準備。翌年9月,蒙古使者趙良弼奉命出使日本,遭到日本幕府的驅逐,兩國狀態一觸即發。
1247(文永十一)年10月,忽必烈派忻都、洪茶丘率領蒙古、高麗聯合軍隊3.3萬餘人,戰船900餘艘,由北韓半島的合浦出發,進攻日本。他們首先在對馬島登陸,接著又打敗壹歧守軍,侵入肥前的松浦郡沿岸。儘管松浦氏頑強抵抗,仍未能抵擋蒙軍的進攻。10月20日,蒙古軍侵入博多灣。以大友氏為首的九州御家人們集結在博多頑強抵抗,但面對蒙古軍的集團戰法和鐵炮等新式武器,日本軍隊仍處於不利形勢,不得不退至水城。蒙古軍佔領了博多和箱崎,但傷亡不小,因此暫時退回船上休整。不料,一夜忽遭暴風雨,蒙古軍艦船大都破損沉沒,軍隊死傷慘重,不得不罷兵回國。這就是“文永之役”。此役之後,幕府為了防範蒙古軍再次入侵,加強了博多的警衛,新設“異國警固番役”。
忽必烈並不甘心第一次的失敗,加緊準備二次徵日。1271年11月,蒙古國改元為元朝。1275年到1279年,元朝先後派使者杜世忠、周福到達日本,卻都被北條時宗斬首,幕府的態度十分強硬。1281(弘安四)年,忽必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此次元軍分成東路軍和江南軍。從合浦出發的東路軍首先攻下了對馬和壹歧,逼近博多灣,但由於日本守軍的頑強抵抗,登陸未能成功,因此暫退至鷹島,等待與江南軍會合。江南軍從寧波出發,不久即達九州沿岸,兩軍彙集在鷹島,準備一舉攻入博多灣。不料又遭到大風雨的襲擊,艦船大部分沉沒,元軍大敗而歸,史稱“弘安之役”。
其後,由於軍費過重及江南人民的反元起義,忽必烈對於第三次侵日已是有心無力,因此停止了對日本的進攻。關於兩次侵日的失敗的原因,中日學者大多認為,暴風雨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日本軍民的英勇抵抗和不屈鬥爭;元軍不習海戰;被徵的高麗兵、宋兵士氣不振等。
對蒙古的侵略戰爭的抵抗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對鎌倉幕府的政治、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國內的種種社會矛盾日益嚴重,其中之最是惡黨問題。
鎌倉幕府雖在文永、弘安之役中取勝,卻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無力再給有功的御家人以土地和金錢上的賞賜,使御家人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逐漸喪失,幕府與武士間的主從關係也開始鬆懈。對幕府不滿的下層武士和莊民聯合起來組成“惡黨”,反抗幕府的統治。有時,御家人還與非御家人聯合,表現出了地域上集結的傾向。“惡黨”的存在,給幕府以極大威脅。從文永、弘安時期開始,幕府就曾多次發出過“惡黨鎮壓令”。
在“惡黨”問題日趨嚴重的同時,幕府御家人,特別是中下層御家人的日益貧困,導致幕府與御家人關係緊張。為了緩解矛盾,維持雙方的主從關係,確保御家人的經濟利益,1297年,幕府頒佈了“德政令”:御家人因貧困而轉賣的土地可由原主無償收回;御家人所欠債務一概取消,不用償還;御家人的債主不得就債務問題向幕府申訴。“德政令”的目的是為保證御家人的所領,救濟御家人的經濟,但實施過程中的種種障礙,迫使幕府不得不在第二年就將其廢除,幕府的權威愈加喪失。
在內外的雙重威脅下,幕府感到只有強化專制制度才能鞏固統治,解除危機。北條時賴任執權時,經常棄集體合議制於不顧,在私邸召開秘密會議。蒙古入侵後,最高決議機關“評定眾”已形同虛設,形成以北條氏家督(得宗)為中心的專制體制,稱為“得宗專制”。北條氏一門佔據了評定眾、引付眾等幕府要職和各地方的守護職,使幕府地方機關完全處於得宗的支配下。得宗的家臣、被稱為“御內人”的北條氏嫡系御家人們依仗得宗的權勢,極度擴張自己的勢力,引起了被稱為“外樣”的一般御家人的強烈不滿。時宗去世後,御內人代表平賴綱和外樣代表安達泰盛發生衝突,結果安達泰盛一族被全殲,史稱“霜月騷動”。此後,作為鎌倉幕府階級基礎的御家人制度開始瓦解,鎌倉幕府的統治岌岌可危。
13世紀中葉後,皇室分成後深草上皇的持明院統和龜山天皇的大覺寺統兩派,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皇室內部爭鬥。
1318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威。他廢除了多年的院政,實施親政。後醍醐天皇認識到要奪回實權,必須清除幕府這一障礙。為改變長期皇權旁落的局面,後醍醐天皇以詩會、遊藝為名,在日野資朝等大臣的協助下,秘密籌劃倒幕,並決定在北野祭這天起兵。但計劃卻被幕府得知,事先逮捕了日野資朝等幾名主要大臣,並將他們流放,第一次倒幕運動失敗。此事發生於1324(正中一)年,史稱“正中之變”。
後醍醐天皇並未因此放棄他的計劃,他集結了各大社寺僧兵和近畿的武士,準備再次倒幕。1331年,大臣吉田定房向幕府告密,計劃敗露。大臣日野俊基被捕,天皇倉皇出逃,在赤坂城起兵的楠木正成也被幕府軍打敗,史稱“元弘之亂”。幕府廢除後醍醐天皇,立光嚴天皇,後醍醐天皇被流放於隱歧。第二次倒幕又告失敗。
雖然“元弘之亂”失敗,但以近畿、東國為首的各地武士和農民的反幕府運動此起彼伏。流放於隱歧的後醍醐天皇仍在籌備第三次倒幕。1332年,護良親王首先在吉野起兵,楠木正成於河內呼應。1333年,各地豪族都舉起了反幕大旗。幕府派當時最有力的御家人足利高氏去京都平亂,但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的足利高氏中途反戈,一舉擊潰了京都六波羅府。接著,新田義貞又攻下鎌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宣告滅亡。
鎌倉幕府滅亡的原因
平氏滅亡後,源賴朝聲名大振。1188年,源賴朝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命奧州的藤原氏追討義經。屈於賴朝的壓力,1189年藤原泰衡殺死了義經。(提起源義經大家應該很熟悉。在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中就提及過。。)賴朝又以殺害義經的罪名,動員全國的地頭和御家人,率大軍徵滅了奧州藤原氏,控制了奧州。1191年(建久二年),賴朝任命伊澤家景為陸奧留守。透過這次征伐,賴朝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勢力,至此全國已無可與賴朝抗衡的武裝勢力,守護、地頭制也更加確定。鎌倉幕府已初具規模。1192年3月,後鳥羽天皇授予源賴朝“徵夷大將軍”。標誌著鎌倉幕府的正式建立。
13世紀之初,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不僅征服了中國大陸,征服了中亞和南亞,而且遠征歐洲,所向披靡,而征服近鄰日本自然也是其中的目標之一。
1268年,忽必烈透過高麗國尋求與日本的國交,試圖迫使日本屈從。此時幕府的執權是北條時宗,他果斷的拒絕了蒙古的要求,並對蒙古入侵作了準備。翌年9月,蒙古使者趙良弼奉命出使日本,遭到日本幕府的驅逐,兩國狀態一觸即發。
1247(文永十一)年10月,忽必烈派忻都、洪茶丘率領蒙古、高麗聯合軍隊3.3萬餘人,戰船900餘艘,由北韓半島的合浦出發,進攻日本。他們首先在對馬島登陸,接著又打敗壹歧守軍,侵入肥前的松浦郡沿岸。儘管松浦氏頑強抵抗,仍未能抵擋蒙軍的進攻。10月20日,蒙古軍侵入博多灣。以大友氏為首的九州御家人們集結在博多頑強抵抗,但面對蒙古軍的集團戰法和鐵炮等新式武器,日本軍隊仍處於不利形勢,不得不退至水城。蒙古軍佔領了博多和箱崎,但傷亡不小,因此暫時退回船上休整。不料,一夜忽遭暴風雨,蒙古軍艦船大都破損沉沒,軍隊死傷慘重,不得不罷兵回國。這就是“文永之役”。此役之後,幕府為了防範蒙古軍再次入侵,加強了博多的警衛,新設“異國警固番役”。
忽必烈並不甘心第一次的失敗,加緊準備二次徵日。1271年11月,蒙古國改元為元朝。1275年到1279年,元朝先後派使者杜世忠、周福到達日本,卻都被北條時宗斬首,幕府的態度十分強硬。1281(弘安四)年,忽必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此次元軍分成東路軍和江南軍。從合浦出發的東路軍首先攻下了對馬和壹歧,逼近博多灣,但由於日本守軍的頑強抵抗,登陸未能成功,因此暫退至鷹島,等待與江南軍會合。江南軍從寧波出發,不久即達九州沿岸,兩軍彙集在鷹島,準備一舉攻入博多灣。不料又遭到大風雨的襲擊,艦船大部分沉沒,元軍大敗而歸,史稱“弘安之役”。
其後,由於軍費過重及江南人民的反元起義,忽必烈對於第三次侵日已是有心無力,因此停止了對日本的進攻。關於兩次侵日的失敗的原因,中日學者大多認為,暴風雨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日本軍民的英勇抵抗和不屈鬥爭;元軍不習海戰;被徵的高麗兵、宋兵士氣不振等。
對蒙古的侵略戰爭的抵抗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對鎌倉幕府的政治、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國內的種種社會矛盾日益嚴重,其中之最是惡黨問題。
鎌倉幕府雖在文永、弘安之役中取勝,卻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無力再給有功的御家人以土地和金錢上的賞賜,使御家人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逐漸喪失,幕府與武士間的主從關係也開始鬆懈。對幕府不滿的下層武士和莊民聯合起來組成“惡黨”,反抗幕府的統治。有時,御家人還與非御家人聯合,表現出了地域上集結的傾向。“惡黨”的存在,給幕府以極大威脅。從文永、弘安時期開始,幕府就曾多次發出過“惡黨鎮壓令”。
在“惡黨”問題日趨嚴重的同時,幕府御家人,特別是中下層御家人的日益貧困,導致幕府與御家人關係緊張。為了緩解矛盾,維持雙方的主從關係,確保御家人的經濟利益,1297年,幕府頒佈了“德政令”:御家人因貧困而轉賣的土地可由原主無償收回;御家人所欠債務一概取消,不用償還;御家人的債主不得就債務問題向幕府申訴。“德政令”的目的是為保證御家人的所領,救濟御家人的經濟,但實施過程中的種種障礙,迫使幕府不得不在第二年就將其廢除,幕府的權威愈加喪失。
在內外的雙重威脅下,幕府感到只有強化專制制度才能鞏固統治,解除危機。北條時賴任執權時,經常棄集體合議制於不顧,在私邸召開秘密會議。蒙古入侵後,最高決議機關“評定眾”已形同虛設,形成以北條氏家督(得宗)為中心的專制體制,稱為“得宗專制”。北條氏一門佔據了評定眾、引付眾等幕府要職和各地方的守護職,使幕府地方機關完全處於得宗的支配下。得宗的家臣、被稱為“御內人”的北條氏嫡系御家人們依仗得宗的權勢,極度擴張自己的勢力,引起了被稱為“外樣”的一般御家人的強烈不滿。時宗去世後,御內人代表平賴綱和外樣代表安達泰盛發生衝突,結果安達泰盛一族被全殲,史稱“霜月騷動”。此後,作為鎌倉幕府階級基礎的御家人制度開始瓦解,鎌倉幕府的統治岌岌可危。
13世紀中葉後,皇室分成後深草上皇的持明院統和龜山天皇的大覺寺統兩派,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皇室內部爭鬥。
1318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威。他廢除了多年的院政,實施親政。後醍醐天皇認識到要奪回實權,必須清除幕府這一障礙。為改變長期皇權旁落的局面,後醍醐天皇以詩會、遊藝為名,在日野資朝等大臣的協助下,秘密籌劃倒幕,並決定在北野祭這天起兵。但計劃卻被幕府得知,事先逮捕了日野資朝等幾名主要大臣,並將他們流放,第一次倒幕運動失敗。此事發生於1324(正中一)年,史稱“正中之變”。
後醍醐天皇並未因此放棄他的計劃,他集結了各大社寺僧兵和近畿的武士,準備再次倒幕。1331年,大臣吉田定房向幕府告密,計劃敗露。大臣日野俊基被捕,天皇倉皇出逃,在赤坂城起兵的楠木正成也被幕府軍打敗,史稱“元弘之亂”。幕府廢除後醍醐天皇,立光嚴天皇,後醍醐天皇被流放於隱歧。第二次倒幕又告失敗。
雖然“元弘之亂”失敗,但以近畿、東國為首的各地武士和農民的反幕府運動此起彼伏。流放於隱歧的後醍醐天皇仍在籌備第三次倒幕。1332年,護良親王首先在吉野起兵,楠木正成於河內呼應。1333年,各地豪族都舉起了反幕大旗。幕府派當時最有力的御家人足利高氏去京都平亂,但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的足利高氏中途反戈,一舉擊潰了京都六波羅府。接著,新田義貞又攻下鎌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