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主要散文作品:
(1)1924年:詩和散文《<蹤跡>集》
輯錄朱自清的經典作品,包括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歐遊雜記》、《倫敦雜記》。其語言新而不失自然,作品富有真摯清幽的情態。
(2)1928年:散文《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3)1930年:散文《春》
《春》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4)1934年:散文《歐遊雜記》
(5)1936年:散文《你我》
(6)1943年:散文《匆匆》
《匆匆》一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7)1944年:散文《倫敦雜記》
2005年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8)1948年:雜文集《標準與尺度》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動亂時代。一切都在搖盪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即使是最短的將來。這使一般人苦悶,這種苦悶或深或淺的籠罩著全中國,也或厚或薄的瀰漫著全世界。在這一回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到了大戰結束後這.年,更顯著了;在我們中國尤其如此。
擴充套件資料:
朱自清散文創作特點:
1、主題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覽勝記遊;其三,書懷抒情;其四,感悟覺世;其五,指摘時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類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創作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類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
其次,覽勝記遊散文。《蹤跡》、《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有許多為人所稱道的覽勝記遊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覽勝記遊散文兼顧並重自然與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如《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綠》、《松堂遊記》、《揚州的夏日》、《蒙自雜記》等即是將對自然風情的描寫和人文景觀的刻畫緊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書懷抒情散文。朱自清懷念家人友朋的書懷抒情散文有《背影》、《給亡婦》、《兒女》、《哀韋傑三君》、《懷魏懷青君》、《我所見的葉聖陶》等。即興書懷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聲》、《荷塘月色》、《擇偶記》、《飛》等等。
其四,感悟覺世散文。朱自清還是一個不斷思索著現實人生的現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將自我的人生感悟和體驗與讀者共分享。他筆下的人生感悟,紮實而不玄虛,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將覺悟到的寶貴的人生奧秘,透過語言文字搭建的話語平臺,儘量地向讀者展示出來。如他散文集《語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將人生的諸多體驗和感悟,娓娓道出。《談抽菸》、《說話》、《沉默》、《撩天》、《正義》、《論自己》、《論別人》、《論誠意》、《論東西》等等。
其五,指摘時弊散文。朱自清在性格上是一個較為平和的人。他對時事政治往往儘量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但時勢有時候也會逼著平和的人寫出“浮躁凌厲”之文,在這些文章中表達了朱自清作為一箇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良知。指斥時政的有《哀韋傑三君》、《執政府大屠殺記》、《知識分子今天的任務》等;批判落後社會現象的有《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航船中的文明》、《白種人——上帝的驕子》、《阿河》等。揭示社會潛在的問題和四伏的危機的有《論不滿現狀》、《論且顧眼前》等。
2、風格
作者善於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輕紗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當時微妙的心思。他要無牽無掛獨自享用無邊荷塘月色,就是要擺脫“心裡頗小寧靜”,而追求剎那問安寧的心境的反映。
朱自清喜愛古典詩詞,對古典詩詞非常熟悉。他寫散文時能信手拈來使詩詞的意境與散文的意境融為一體在散文中創造詩情畫意的境界。例如他在《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對秦淮河月景的描繪:“那晚月兒已瘦卻了兩三分。她晚妝才罷,盈盈的上了柳梢頭。天似藍得可愛,彷彿一汪水似的;月兒便更出落得精神了。……是一條隨意畫的小規則的畫線。”
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靜”的景物寫活了,例如:《春》寫“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了”。一個“鑽’字,就表現出了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再加上“偷偷地”修飾,狀其小知小覺出現,生動的表現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給寫活了。
愛用疊詞,造成他散文的節奏感與韻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個疊詞,如“田田”、“層層”寫荷葉的多、密、重疊相連,“曲曲折折’寫荷塘的輪廓、形態“淡淡”、“薄薄”寫雲霧的輕靈、縹緲,‘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寫荷塘四面樹叢的茂密,“翁翁鬱郁”寫樹色的濃重,這些疊字疊詞小僅增強了物態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構成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韻律,富於音樂美。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構思更見匠心。《背影》無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實中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思。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的在月臺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動了作者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覺。第二次,父親的背影漸漸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猶如電影畫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濃人越遠心越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餘困頓際遇,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他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
朱自清的主要散文作品:
(1)1924年:詩和散文《<蹤跡>集》
輯錄朱自清的經典作品,包括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歐遊雜記》、《倫敦雜記》。其語言新而不失自然,作品富有真摯清幽的情態。
(2)1928年:散文《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3)1930年:散文《春》
《春》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4)1934年:散文《歐遊雜記》
(5)1936年:散文《你我》
(6)1943年:散文《匆匆》
《匆匆》一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7)1944年:散文《倫敦雜記》
2005年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8)1948年:雜文集《標準與尺度》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動亂時代。一切都在搖盪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即使是最短的將來。這使一般人苦悶,這種苦悶或深或淺的籠罩著全中國,也或厚或薄的瀰漫著全世界。在這一回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到了大戰結束後這.年,更顯著了;在我們中國尤其如此。
擴充套件資料:
朱自清散文創作特點:
1、主題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覽勝記遊;其三,書懷抒情;其四,感悟覺世;其五,指摘時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類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創作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類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
其次,覽勝記遊散文。《蹤跡》、《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有許多為人所稱道的覽勝記遊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覽勝記遊散文兼顧並重自然與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如《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綠》、《松堂遊記》、《揚州的夏日》、《蒙自雜記》等即是將對自然風情的描寫和人文景觀的刻畫緊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書懷抒情散文。朱自清懷念家人友朋的書懷抒情散文有《背影》、《給亡婦》、《兒女》、《哀韋傑三君》、《懷魏懷青君》、《我所見的葉聖陶》等。即興書懷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聲》、《荷塘月色》、《擇偶記》、《飛》等等。
其四,感悟覺世散文。朱自清還是一個不斷思索著現實人生的現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將自我的人生感悟和體驗與讀者共分享。他筆下的人生感悟,紮實而不玄虛,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將覺悟到的寶貴的人生奧秘,透過語言文字搭建的話語平臺,儘量地向讀者展示出來。如他散文集《語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將人生的諸多體驗和感悟,娓娓道出。《談抽菸》、《說話》、《沉默》、《撩天》、《正義》、《論自己》、《論別人》、《論誠意》、《論東西》等等。
其五,指摘時弊散文。朱自清在性格上是一個較為平和的人。他對時事政治往往儘量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但時勢有時候也會逼著平和的人寫出“浮躁凌厲”之文,在這些文章中表達了朱自清作為一箇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良知。指斥時政的有《哀韋傑三君》、《執政府大屠殺記》、《知識分子今天的任務》等;批判落後社會現象的有《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航船中的文明》、《白種人——上帝的驕子》、《阿河》等。揭示社會潛在的問題和四伏的危機的有《論不滿現狀》、《論且顧眼前》等。
2、風格
作者善於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輕紗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當時微妙的心思。他要無牽無掛獨自享用無邊荷塘月色,就是要擺脫“心裡頗小寧靜”,而追求剎那問安寧的心境的反映。
朱自清喜愛古典詩詞,對古典詩詞非常熟悉。他寫散文時能信手拈來使詩詞的意境與散文的意境融為一體在散文中創造詩情畫意的境界。例如他在《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對秦淮河月景的描繪:“那晚月兒已瘦卻了兩三分。她晚妝才罷,盈盈的上了柳梢頭。天似藍得可愛,彷彿一汪水似的;月兒便更出落得精神了。……是一條隨意畫的小規則的畫線。”
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靜”的景物寫活了,例如:《春》寫“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了”。一個“鑽’字,就表現出了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再加上“偷偷地”修飾,狀其小知小覺出現,生動的表現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給寫活了。
愛用疊詞,造成他散文的節奏感與韻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個疊詞,如“田田”、“層層”寫荷葉的多、密、重疊相連,“曲曲折折’寫荷塘的輪廓、形態“淡淡”、“薄薄”寫雲霧的輕靈、縹緲,‘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寫荷塘四面樹叢的茂密,“翁翁鬱郁”寫樹色的濃重,這些疊字疊詞小僅增強了物態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構成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韻律,富於音樂美。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構思更見匠心。《背影》無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實中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思。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的在月臺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動了作者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覺。第二次,父親的背影漸漸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猶如電影畫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濃人越遠心越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餘困頓際遇,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他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