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58786613831

    談談孫權

    孫權字仲謀,是孫堅的次子,孫策的弟弟,也是吳國的開國皇帝。。他還沒有二十歲就繼承了兄弟的事業,經歷了許多坦坷,從破黃祖,到赤璧之戰,再到與曹操在合肥、濡須相持,以到後來奪荊州、劉備伐吳,以致後來稱帝,北伐中原。他經歷的事情太多太多,也造就了他那堅韌的品格。漢使劉琬入吳時,對孫氏兄弟評價很高,尤其是孫權。他說“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

    孫權的相貌:方頤大口,碧眼紫髯,很是奇特,奇貌有奇人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是這樣評價的::“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大家應該還記得那篇成功的滿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吧,作者把關羽形象的高大和孫權的卑鄙一對比,那孫權真是太渺小了。有的盟友也很討厭孫權,竟想事情汙衊他。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作為一國之主,即要為自己的國家著想,對外又要顧全大局。但是,人再好也不能把自己的錢白白送人吧!同樣的,當初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南方很貧窮。荊州富饒而且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有機會為什麼不能去打呢?況且,當時的聯盟關係已經一般了,雙方已經沒有聯合打曹操了。現在計劃打荊州有什麼不可以呢?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應該做到客觀、公正。在評價左宗棠時,我們都可以正反兩面都提到,在評價孫權時不可以這樣嗎?

    中國自古的管理思想就是自上到下的樹型體系,資治通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從

    社會倫理到組織結構都是層次化很清楚的,這樣自上到下就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賤民想脫

    身就要考試,而富貴人家經商是地位是很下賤的。一切圍繞著皇帝為中心,如果沒有這個

    中心,那整個社會體系就面臨崩潰。孔子說的意思就是:“皇帝是最高的,社會是分等級

    的。男女之間是按倫常來區分,大家各在其位,做好自己的東西,安於命運的安排,社會

    就安定了。”所以華人就是這樣被奴化的,甘於被剝削,而沒有反抗和革命。

    曹操是一個時代的反抗者,他挾持皇帝,用皇帝的名義去統帥天下的英雄,所以可以

    有最大號召力,但他違反了社會的固有體系,所以被後人唾罵。劉備雖然是草民但他的

    出身好,所以雖然成功艱難,但有好多的人才相隨。有人才就不愁沒有領土。孫權在中

    國曆史上算個另類的人物,他既不是正統,也不是權臣。所以歷史上評價孫權的論點相對

    前兩者少了很多。因為沒有辦法議論他的得失。標準在他身上難以體現。

    孫權在管理上也沒有脫離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他的管理是樹型結構,平常問題上點

    對多點,關鍵問題上點對點,就是雖然事物繁雜,但他的管理體系很健全,可以事情落實

    到人。在關鍵問題上可以找到正確的人才來用。他的管理特點:他不過在聯絡權臣是通

    過關係來聯絡的,其實這不過是他的無奈之舉。而非是什麼特點!試想一下,如果你是真

    正的皇帝,你用的著和底下的權臣去商量問題嗎?

    秦漢皇帝沒有,隋唐也無,元明清更是集權。為什麼他要用關係去拉攏底下的人哪?

    因為他們都握著兵權,他們有自己的部區兵來由自己指揮,但當他們的所有利益都被損傷

    後,就可以團結,比如赤壁之戰,所有的大族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所以他們在共同

    的壓力下團結起來。(曹操的統一戰線做的不好,是他失敗的關鍵原因,軍事上曹操沒有

    損失太大,他損失的是荊洲兵,而後來的羊牯就做的很好,從內部瓦解了吳國計程車氣和團

    結。)

    而且,孫權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他從沒有提出過明確的北伐計劃,所以根本沒有什

    麼人去響應他。而且在荊洲問題上,東吳的權臣上也紛爭很大,有人說要奪,可以有利於

    國家的發展,有人說不要,因為蜀漢是正統。但很少有人提出明確的北伐攻魏的計劃,而

    孫權在荊洲這個關鍵問題上也猶豫了很久。就象在赤壁之戰前,他也是這樣猶豫,可是大

    家明白他為什麼猶豫哪?

    就是因為他另類,他不是正統,又不願當逆臣,所以他就算戰爭勝利,他用什麼名義

    來統治哪?是漢室的正統?還是叛逆的反臣?但現實的情況對他說:你自己就是軍閥,沒

    有土地就難維持國內的勢力的平衡,沒有勝利就沒有辦法掩蓋他國內的矛盾(賦稅過高,

    民不聊生),所以孫權在稱帝上也猶豫了很長時間,而他總在關鍵問題上難以決斷。而求

    其根源就是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稱帝才讓他和蜀漢和曹魏在政治上處於一個平面上。

    任何一個掌握無數人生死大權的統治者都沒有真的一面,孫權也不例外,他們都是用

    到你時讓你去效力,但一旦你成功後就提防你,而且在東吳這個派系複雜的地方,有了成

    就的大將如果和一個派系勾結,推翻孫權是很輕易的事情,所以陸遜一家的命運很慘。這

    點不要被史書給迷惑了。他們這樣統治者是沒有什麼善良的心的,因為政治是最殘酷的,

    連親人都可以隨便犧牲。

    換個角度看孫權為什麼不北伐?在那個沒有馬鐙的時代,騎兵可以發揮的餘地很有

    限,曹操可以用步兵擊潰烏桓的騎兵。所以孫權在步兵對抗騎兵方面不是什麼問題的。所

    以在軍事方面沒有什麼問題。但為什麼他不北伐哪?原因出在政治上,東吳的政治基礎是

    建立在幾個門閥上的,他們看不見利益是不會同意北伐的。而孫權平衡大臣和門閥的關係

    就耗盡了他的能力,還談什麼北伐。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孫權佔領了北方的領土,他用

    什麼身份來統治?他是以一個征服者的面孔出現嗎?那他手下的大臣都會投奔到曹操或者

    劉備那裡去,他是以漢室大臣的名義統治嗎?可是漢帝還在,而且劉備比他還靠近漢

    室!

    所以這個另類的孫權就維持他的統治就行了,順便還可以開發一下大東南。政治家

    不要用一般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他們總是一個大時代的另類,而孫權又是這群另類中的

    另類,所以命運決定了他戲劇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頭髮白得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