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者青青
-
2 # 支枕聽河聲
提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學問,比解答問題更重要。
我主要從思維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1、好問題幫助我們明確目標,表達清楚,瞭解要處理的事物
你好不容易約了巴菲特吃飯,問他:“你怎麼成為股神的?”看似問到核心問題,實際上很籠統,答案也很難在短時間表達清楚,只能得到一個放之天下而皆準的答案,比如勤奮,不貪婪等。
如果你兩件事情離我們比較遙遠的話,我們回想下身邊,總有個朋友愛嘮叨,但是說了半天,我們聽得雲裡霧裡,不知道表達的什麼意思。
你所提出的問題質量決定著你思維的質量,好的問題才能一擊必中,直指核心。
2、推動人們發展和進步的是問題,不是答案
像我們在大學工作,搞科研最難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沒有好的點子、好創意、好問題。
每個學科領域的產生都得益於研究者不斷提出的問題,問題是思維發展的驅動力量,沒有好的問題,各個學科就不能快速發展
對個人來說,只有不斷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的能力才能快速提高。你所提出的問題質量決定著你思維的質量。當沒有問題時,你便不再思考解決問題的答案。
3、好問題能幫助我們辨別真偽
現在社會上資訊過載,訊息滿天飛,真假難辨,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資料證明的東西就不會是假的嗎?
碰到這些資訊,我們要多問幾個:這是真的嗎?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他說的對不對?提問的過程即質疑和評價的過程,能在這個繁雜的世界幫助我們去偽存真。
可見從多方面來講,提出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學問了。
-
3 # 美洋洋英語
我經常鼓勵我的學生提問題,當然,我只是為了鼓勵他們敢於質疑,現在的學生都只是喜歡被動接受知識,所以我會說: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十個問題更有價值,特別是現在,什麼問題都能在網上找到答案了。你看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來,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蘋果為什麼會往下掉落?然後他努力地找尋到了答案。從古至今那麼多人看到蘋果落下,卻沒能提出這個問題,並具備沿著這個問題去深層思考的能力吧。
-
4 # 經典緯書
學問分開看就是學和問,如果連問都不存在那還學什麼?
提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發現問題的前提是思考和實踐。博學切問,所以廣知。一個人如果生活中什麼都不懂也不去問,尤其是不懂裝懂。那證明他的心智還處在嬰幼兒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巨嬰。
-
5 # 未能與時間和解
這個要看你提出的是什麼問題,因題而論。如果提的問題是常識性的問題,基本人人皆知的問題,那就不叫學問了,叫做無知。
如果提出的問題具有思考和建設性那種問題可以叫做對學問和知識的探索,可以稱之為學問。
-
6 # 三點少爺
能提出問題,也就是善於質疑,敢於質疑,這是一種可貴的治學精神,當然具有這種精神的人一定是有學問的人,能提出問題,本身當然就是學問。
古人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學問學問,邊學邊問,善於質疑,能夠提出人所未見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思維體現。
發散思維,逆向思維,都是能提出問題的智慧基礎。所以,能提出問題往往就是大學問。比如,伽利略,牛頓,都是能提出問題,才發現“新大陸”的。
-
7 # 一隻斯文人
因學而問,哪怕只是簡單向陌生人問路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解決問題,是解決學習中的困惑的方式。可見一個人在研究一件事情的時候,提問題能夠進入學習更深層次的面。
提出有質量有深度的問題,做更有質量
-
8 # 浮世創作者
謝邀,能提出問題,自然也是一種學問,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實正是因為問題的出現,才會有想要探尋的精神,那種研究的精神,首先來自於質疑和疑問,自然是先要有問才會有答,有答才會有思,有思才會有其他不一樣的東西。
其實就舉這樣一個例子,對於每一個批評家來說,其實說實話,批評的最首要目的就是質疑,要先有質疑才會有批判的精神,才會有這樣一種思維。其實提出問題也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種是對自己提出問題,一種對他人提出問題,其實對自己提出問題,那就是自省,對他人提出問題,那就是識人。
如果問題提得好,不要太過於偏激的話,其實對自己來說是一種長進,也是一種學問。
-
9 # 幼稚二百五
人類就是在問題中進化演變的,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或理解都會加速進步的步伐,民族智慧的提升,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各行各業提出問題越多體制就越趨完善,應該說不斷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是催生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關係的推動力,社會就是在矛盾中成長矛盾中進步的。因此,善於否定,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不可缺少的學問
-
10 # 憂國吃瓜
什麼人都能提問題,只是很多問題的質量很難從優。
有的人提問題是為了博眼球蹭熱點,有的人提的問題很幼稚,有的很淺顯,有的荒誕不經,有的低俗無聊,這些問題都不能算是好問題,個人認為這主要是提問者的動機所致。
因此說,提問題不但能反映出提問者的知識面,也能反映出他的閱歷和現狀,更能體現出道德水準和文化素養。
-
11 # 字匠貴成
能提問題者,肯定是有學問者,還是一個有眼光的人。
一、眼界寬。只有通盤分析全域性,聯絡同類型事情的發展情況,才能提出問題。出生於美國發明蒸汽機船的富爾頓21歲時結識了蒸汽機發明家瓦特。他找到拿破崙,提出了“能不能用蒸汽機來推動輪船”的問題,遭到了嘲諷,人們當時的思路是,蒸汽機用燃煤,不可能用於木結構的船隻。為此,世人聲稱,如果曾經打不過英國海軍而無法戰勝英國的拿破崙皇帝接受了富爾頓的建議,歐洲歷史將會重寫。
二、站位高。只有透徹瞭解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到阻擋其發展的癥結,從而準確提出問題。大家都知道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歷史提問。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剩下的一點小小的力量,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自然使許多同志發生悲觀的念頭。毛澤東高屋建瓴,從實質分析判斷:伴隨著帝國主義的商品侵略、中國商業資本的剝蝕和政府的賦稅加重等項情況,便使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貸的剝削更加重了,農民則更加仇恨地主。因為外貨的壓迫、廣大工農群眾購買力的枯竭和政府賦稅的加重,使得國貨商人和獨立生產者日益走上破產的道路。因為反動政府在糧餉不足的條件之下無限制地增加軍隊,並因此而使戰爭一天多於一天,使得士兵群眾經常處在困苦的環境之中。因為國家的賦稅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戰禍的日廣一日,造成了普遍於全國的災荒和匪禍,使得廣大的農民和城市貧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為無錢開學,許多在學學生有失學之憂;因為生產落後,許多畢業學生無就業之望。如果我們認識了以上這些矛盾,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不可終日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混亂狀態之下。就知道反帝反軍閥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樣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會要到來。
三、角度新。對事情的分析判斷,要有新穎的角度觀察和思考,才能讓人耳目一新,看見新的天地。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館請客人吃牛排,待大家用餐後,松下讓祕書請烹調牛排主廚過來,且強調:“不是經理而是主廚”。祕書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驚膽戰地請來主廚,眾人也比較尷尬,主廚知道松下的大名,表情緊張的過來了,看著剩下一半的牛排,更是不知所措。松下說,我很喜歡你做的牛排,但是我歲數大了,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廚藝,因為我擔心你看到只吃一半的牛排送回廚房,心裡拿很難受,可能還會遭到經理的教訓。這讓主廚很感動,在場的客人也更佩服松下的用心和人格。因為松下看到剩下一半的牛排,提出的問題是:怎麼才不要因為我的食量而使主廚避免尷尬?
-
12 # 沁冷墨
俗話說:“學問,學問,勤學好問。”其實,好的問題就是學問的一半。所以,中中國人在學習過程中強調提倡“不恥下問”。有經驗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能不能提出問題來,反映學生是不是認真學了;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可以判斷學生學的是深是淺。
只有善於學習,才能不斷髮現問題;只有不斷髮現問題,才能推動學習的深人。凡事多問必有益處,因為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揭示事物真相的開始。只有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才可能廣泛接觸各方人士,甚至與競爭對手建立非同尋常的關係。擦去生命中粗糙生硬的部分,琢磨成器,便是你成熟的標誌。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一個定理: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他認為,一旦人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將別人想得很糟。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在生活中模擬一下,你假定自己無可挑剔,完美無缺,所作所為就是行為準則,那麼,看看周圍的人,不管是競爭對手還是朋友甚至親人,他們的缺點太多了,到了讓你無法容忍的程度……
這就是一個心態問題。在向競爭對手學習過程中,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是必備的心態之一。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先師孔子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文’。”職場中,向競爭對手學習必須謙虛,這樣你才能獲得競爭對手的認可,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
相反,傲慢自大,不懂得向人學習,競爭對手一定會排斥你,拒絕你。天津港煤碼頭公司高階工人技師孔祥瑞30多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在工作中刻苦學習本領,不僅向書本中學習,還努力向同事和專家學習,在創新中成就了一番事業,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一名“藍領專家”。
孔祥瑞的崗位是最平凡的崗位,天津港煤碼頭操作隊隊長,從1995年至今,他善於學習,敢想敢幹,主持開展技術創新專案達150餘項,為企業創造效益8400多萬元,間接產生效益達億元。在創出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他所在部門的機械裝置使用管理邁上新臺階,裝置管理跨入同行業全國領先、世界一流水平。
他的口號之一是“發展港口,成就個人”,他發揚的是在崗位上學習,在崗位上成才的精神。平凡的崗位對於社會也很重要,平凡的崗位上一樣能夠成才,而成才的關鍵就是學習。
在許多人眼裡,碼頭操作工作既簡單又低微,身份低,沒有出息。可孔祥瑞沒有這麼認為,他不以個人的身份自卑,主動向他人學習,這正是虛心好學的一種表現。
不恥下問就是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學習,向許多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學習。地位低下不見得就比自己差,許多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也有他的一技之長。所以說,向他們學習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李相,唐代的大將軍,曾擔任大居守(高階武官)。他博覽群書,認真習讀,勤學好問,學識淵博,受到當朝和後世的讚揚。
李相最喜歡讀《春秋》。無論公務怎樣繁忙,他每天必須讀一卷,終年不懈。讀書時,李相誤把《春秋》中魯國大夫叔孫婼的“婼”讀成“若”。他手下有個小吏站在他旁邊侍讀。每當他錯讀為“若”時,小吏的臉上就有異樣表情,次數多了,李相發現了這個情況,很奇怪,他問小吏:“你常讀《春秋》嗎?”小吏恭敬地回答:“是的。”
李相嚴肅地問道:“為什麼每當我讀到‘叔孫媒,時,你就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樣子呢?”
小吏見長官那麼嚴肅,以為是責怪自己,連忙躬身跪倒,然後恭謹地回答:“小人過去曾蒙老師教過《春秋》,今日聽將軍把‘婼,讀成‘若’,方才明白過去照老師所教把它讀成‘綽’是大錯了。”李相見小吏說是老師讀錯,不由暗自生疑,便說:“恐怕不是你老師的錯吧?我沒拜過師,這個字是照本朝陸德明的《經典釋文》中的釋文注音讀的,一定是我讀錯了,而不是你讀錯了。”說完,從書架上取出《經典釋文》,讓小吏看。
小吏一看,才明白李相把字的字形看錯了,他委婉地說明正確的讀音是“綽”而不是“若”。
李相聽了,頓時臉發熱,覺得自己身為大官,日讀《春秋》,多次讀錯字而不自知,十分慚愧。儘管他臉上發熱,卻仍能放下架子,走下座位,把太師椅放在北牆邊,請小吏坐。
小吏不敢坐:“這是將軍的金座,小人豈敢越禮坐!”李相把小吏按在坐椅上:“不許動,不然我要生氣了!”小吏不敢違背,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侷促不安,十分尷尬。李相站在南面,整了整衣冠,然後臉朝北,向著坐在太師椅上的小吏躬身下拜。小吏又要離座,李相喊道:
“不許動!”小吏只好坐在椅子上接受他的大禮參拜。
李相行過禮後,誠懇地說:“我身居高位,卻常常讀錯字,實在慚"愧。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一字師’,我要再讀錯字,請你一定要給我指出來,千萬不要客氣啊!”小吏見李相身為大官,卻能如此虛懷若谷,不恥下問,深受感動。從此,小吏更加敬佩李相。
官位不是學問大小的標誌,更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學識與才幹。學問和才幹來自於學習和實踐,不管一個人的職務多高,年齡多大,凡是沒有學習和實踐過的東西,都是他人的學生,因為知者為師。李相雖居高位,他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能胸懷開闊,不恥下問,拜小吏為“一字師”。
梅蘭芳與沙市京劇團原藝委主任郭叔鵬有一段交往。那是1950年4月20日,梅先生率團到漢口演《女起解》之時。這齣戲,對於從小就和京劇結緣的郭叔鵬來說,不知看了多少遍,但親睹梅先生的演出還是第一次,因而他顯得特別認真。
戲中蘇三有一段“反二黃”唱段,頭一句崇老伯說他是“冤枉難辯”,一個“難”字,讓郭叔鶥微微皺起了眉頭。不對呀,這個“難”字似乎與整個劇情相悖!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年33歲的無名小輩郭叔鵬看完戲徑直走進後臺,向正在卸妝的梅先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梅先生,您看崇公道的唸白裡面,哪兒有蘇三所唱的冤枉難辨的意思呢?相反,倒是說他的官司,可能有出頭的希望了。”
“對!對!對!,梅先生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您的意見對,提的很有道理,依你之見,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原來郭叔鵬只想提提自己的見解而已,萬萬沒有料到梅先生不恥下問,請教他這個毛頭小夥子,故而一下子不知怎麼回答才好,沉吟片刻,郭叔鵬忐忑不安地說:“梅先生,您看能不能只動一個字,即將難辨的‘難,字,改為‘能’字。”
“嗯……”梅先生臉上露出了笑容,“改詞不改腔,這樣跟頭裡的唸白,就比較連貫了,觀眾聽了也容易接受。,,從那次後,梅蘭芳在《女起解》中這句詞便都唱“冤枉能辯”了。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像梅蘭芳這樣的京劇大師也有疏漏之處,像郭叔鵬這樣無名小輩也不乏知識淵博之人。梅蘭芳不以名自居,躬身向無名小輩請教。郭叔鵬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對名師、名人“施教”,終於得到梅蘭芳的讚賞。郭、梅二人的精神都是難能可貴的,令人敬佩。
我們不僅要“不恥下問”,向不如自己的人提問而不覺得羞恥,還要上問,向比自己優秀的人請教,還要多問、善問,問出技巧、問出水平、問出真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別人的優點,汲取知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為今後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
13 # 廣東省茂名地區髙州市
能提出問題,不屬於學問,也不算是學問;而是對學問引起極大的興趣而已!一己之見,僅供參考。...追夢的詩人:鄧錦海答辯。2020.06.30.13.09.
-
14 # 思為特寫
能提出問題,也是學問嗎?
可以肯定,能提出問題也是學問,但這要看能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隨便提出“雞毛蒜皮”或平平淡淡之類的問題不應當是學問。只有能夠提出大家感興趣,有創意,和引導人們有益思考的問題,才可以算接近“有學問”。當然,真正的有學問,應當是自己即能提出上面之類的問題,又能很好地回答問題,才能被列入“有學問”的範疇予以考慮和鑑別。
關於“有無學問”,還應當視其環境、物件,及其不同要求和標準而定。在工人中、農民中的有學問,往往不同於在學校、在機關、在研究機構的“有學問”。
可以說“有學問”就其所涉物件、環境,乃至“供需關係”是比較複雜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同一而語”。比如,本人是機關搞文字工作出身,無論在公文寫作,包括新聞、論文、小品文,乃至詩歌等一些語言類文藝創作都可堪稱“高手”,且多被較高媒體採用。可就是在有的自媒體平臺,本人申請印證很認真地寫了很多篇有創意的文章,就是通不過,平時還經常發一些有影響的新聞和有獨到特色的文章,也還是對“通過”無濟於事。真不知道這類“平臺”設定的“通過”標準有多高?也不理解那“機器人”對人文理念知多少?
以此也可以左證,“能提出問題,也是學問”的命題,所涉及的和需要考慮的因素及物件、環境,乃至相關“需求”的客觀性有多複雜、多重要。
回覆列表
能提出問題是做學問的起點,不是終點。
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不提問題哪來的學問?問題是從實踐中來的,系統地解答,化為理論知識就是學有所成的學問。
提問——實踐——解答——理論(學問),這一公式就是做學問的全過程。因此,提問是做學問起點,屬於做學問的整個過程第一步。
《易·乾》中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意思是人們為了學習聚在一起,互問互答地辯論。這一學而問之辯之的情景就是做學問的真實寫照。
自古以來做學問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辨析問題,
再用文字總結概括形成學問結晶即理論,然後,再把這些學問傳授給他人,給與別人正確的答案,再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認識,這就是學而有成了。
能提出問題這是做學問的第一步。人們所提出問題都是從實踐中,自己親生經歷中提出來的,這是做學問的基礎。沒有這些從實踐當中提出的問題,那麼,做出來的學問必然存有假疵與偏頗,會誤人子弟,誤導社會,責任極其重大。
凡是能提出問題,說明這些問題都是從實踐中提出來的,都具有參考價值,引起做學問人的關注。做學問的人帶著這些問題到實踐中再去考察,解答,明辨是非真假的道理,然後,高度概括,形成文字,為以後傳播這學問打好基礎。
總之,能提出問題是做學問的起點,但不能與學問劃等號。能提出問題只能是做學問過程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