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河口是中國境內水文環境最為特殊的河口,其地形內窄外廣,河寬水淺,河底細粉沙東西橫亙百餘里,易於隨江流海潮衝淤變化,江道主槽南北變動不居。這一環境特徵是錢塘江湧潮、潮災形成的主因,也是歷代海塘修築、治江防潮工程的基礎性影響因素。
錢塘江河口
清乾隆朝時,在皇帝親自推動下,形成了定期測量錢塘江河口沙水變化並具折繪圖奏報的制度,該河口始有連續的水文觀測記錄,築塘治潮決策有了可靠的事實依據,人們在與湧潮的鬥爭中也更加積極主動。
早在春秋時期,錢塘江河口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已經具備形成湧潮的環境條件。越王勾踐伐吳時,曾稱錢塘江“潮汐既有時,動作若驚駭,聲音若雷霆,波濤援而起”,表明其時湧潮已經盛大,以致對渡江用兵構成困難。錢塘江潮出現以後,人們對它的成因作了不懈探索與解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解釋是,錢塘江潮是在伍子胥被吳王賜死後,屍體浮於江中,憤恨發怒驅濤所致。這一傳說最早見於東漢成書的《吳越春秋》,後經《越絕書》進一步演繹,下至晉、唐、五代、宋都有著作記載和豐富之,廣為傳播。伍子胥也最終變為“潮神”,成為民間理解錢塘江潮的一種方式。在潮神傳說濫觴的同時,從唯物主義角度對錢塘江潮成因作出解釋的嘗試也出現了。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對伍子胥驅水成濤之說做了周密的駁斥,並提出基於自然原理的解釋。他認為,潮水來自東方廣闊的大海,向西遇到淺狹的江口,受 到約束後自然“水激沸起”,騰而為濤。王充開創了科學討論江潮成因的新路徑,並得到後世諸多追隨者的支援。東晉葛洪在《抱朴子》中談及錢塘江潮的起因時也指出,水從東來,地廣道遠,“乍入狹處,陵山觸岸,從直赴曲,其勢不洩”,因而湧起成濤。
唐代竇叔蒙在《海濤志》中詳細論述了月亮運動與潮汐之間的時間對應關係,並繪出了杭州高低潮時推算圖,以科學的態度研究湧潮時刻,對子胥駕濤之說隻字未提。北宋時,燕肅在《海潮論》中指出,錢塘江上赭山與龕山相對之海門一帶,因水下淤積形成沙潬(即灘,水下沙堆,今稱沙坎),南北亙連,頗類門檻,海水過此受到阻礙,蹙遏成潮,起而成濤,並非“江山淺逼使之然”。燕肅否定了錢塘江是因兩岸狹窄逼迫海水湧而為濤的說法,歷史上首次提出水下積沙致潮的解釋,儘管不全面,但確是一項驚人的發現。
月亮運動與潮汐
其後,南宋的朱中有認為,燕肅沙潬論已經道盡錢塘江潮的秘密,甚至宣稱燕氏此論既出,“諸家言錢塘者盡廢”。他在《潮賾》中除詳細論述沙潬與江潮形成的原理外,還認識到“江沙之漲,或東或西無常地,潮為沙岸所排軋,其激湧,震天動地”,即江沙坍漲無常,沙塗分佈影響到潮流走勢,這又是對錢塘江水沙關係認識上的一大進步。沙潬論已接近現代科學解釋。圍繞海塘修築,人們對錢塘江水文狀況的認識也不斷進步。宋時,兩浙已是繁華富庶之地,受到江潮威脅也日益嚴重,開始漸成規模地修築海塘。當時僅致力於提高海塘自身防護能力,如改進築塘材料、改善塘型,修築備塘等,尚未顧及潮勢及沙塗變化對海塘安危的影響。
修築海塘
元代,鹽官潮患最劇,海岸坍漲無常,至元至泰定五十餘年間,岸灘曾四度為潮衝擊崩塌,每次又崩而復漲。這一系列水文環境的劇烈變動過程,直接關係到北岸平原安危,引起了人們對沙勢坍漲的關注。大德三年,鹽官塘岸再次為潮水衝坍,禮部郎中游中順考察後,見塘外“虛沙復漲”,江水離塘略遠,便未採取修葺措施。此後塘工修築常依漲沙情況而定。天曆元年十一月,都水庸田司上報八月份鹽官外漲沙及水勢深淺,對西起赭山東至尖山外的沙塗丈尺,都有觀察描述,且有不同日期的對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勘查還做了水深測量:“八月一日至二日,探海二丈五尺。至十九日、二十日探之,先二丈者今一丈五尺,先一丈五尺者今一丈。”此為歷史文獻所見錢塘江第一次水深測量記錄。鹽官也因為此次漲沙護岸潮勢消弭而更名為海寧。遺憾的是,元代的沙水測量只是偶爾為之,並未形成常態。
明代文獻中,偶有錢塘江沙水形勢的一般觀察和論述。如永樂十八年,通政司左通政嶽福奏報,赭山、巖門山、蜀山故有海道,近期皆淤塞,致使西岸潮勢愈猛,“為患茲大”。崇禎十五年,祁彪佳曾“舟至龜山,因沙漲數十里,望海止一線耳”。蕭山水利專家任三宅亦曾論述海沙漸漲對海塘穩固的保障。整體而言,這些認識和記錄較為零碎。明末清初,錢塘江江道發生了歷時數十年的“三門變遷”事件,即江流湧潮從最初行走龕山、赭山之間的南大門,改道至赭山、河莊山之間的中小門一段時間後,又改道至河莊山與海寧之間的北大門,中經往返擺動,最終於康熙五十四年左右穩定在北大門。錢塘江水文環境的鉅變,不僅使北岸防潮形勢更加嚴峻,也促使人們對沙水變化有更多認識。
康熙五十四年起,有關塘外積沙漲坍的資訊便常與塘工情況一起出現在奏摺中。康熙五十七、五十九年先後實施的中門引河工程,試圖透過開挖中小門淤沙,引導江流海潮重走中門,以此減輕對北岸海塘的衝激,雖然沒有成功,卻讓錢塘江沙水變化情況受到更多關注。康熙末年,致仕回鄉的海寧文人陳詵在經過長期觀察後,寫下了《海寧縣海潮議》七篇文章,反映了當時對錢塘江水文情況最全面、最前沿的認識。這些文章系統闡述了海寧一帶江潮運動變化特徵,沙勢漲坍特點及利害關係,指出“是潮之變遷皆沙為之,而不知沙之變遷實潮為之也”,深刻揭示了沙與潮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河床上沙塗衝淤和分佈影響了潮水走勢,而潮水行進路線又反過來影響各處沙塗的漲坍。陳詵因此力倡疏通中小門,修築尖山至塔山間大壩,透過人工挖沙或促淤,改變江水潮勢,減輕北岸防潮壓力。
雍正帝即位之初,便關注復開中小門的可能,圍繞該項工程,地方大臣也對錢塘江河口南北兩岸沙勢變化頗為留心,如浙江總督李衛奏報塘工情形時,就多次提及江中灘塗漲坍情況。中門引河施工前,時任總督程元章曾上疏詳述錢塘江中門故道上、中、下三處水沙形勢,建言放棄該項工程,但未被採納。引河開挖過程中,隆昇則詳細彙報了工程進度、河寬水深丈尺,並在竣工後,繪製了引河開挖全圖和新漲沙形上奏。此後,在引河日常疏濬過程中,也時有水文情況的彙報。儘管如此,在雍正朝,沙水變化資訊也僅是依附於塘工及引河工程順帶奏及,並未被作為獨立內容進行觀察和記錄。
歷史上有關錢塘江河口水文環境、湧潮成因的認識雖然出現的較早且不乏創見,並在元代首次出現了水深測量活動,但整體上較為零碎,海塘修築也常因缺乏水文知識的指導而陷入被動。
錢塘江河口是中國境內水文環境最為特殊的河口,其地形內窄外廣,河寬水淺,河底細粉沙東西橫亙百餘里,易於隨江流海潮衝淤變化,江道主槽南北變動不居。這一環境特徵是錢塘江湧潮、潮災形成的主因,也是歷代海塘修築、治江防潮工程的基礎性影響因素。
錢塘江河口
清乾隆朝時,在皇帝親自推動下,形成了定期測量錢塘江河口沙水變化並具折繪圖奏報的制度,該河口始有連續的水文觀測記錄,築塘治潮決策有了可靠的事實依據,人們在與湧潮的鬥爭中也更加積極主動。
早在春秋時期,錢塘江河口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已經具備形成湧潮的環境條件。越王勾踐伐吳時,曾稱錢塘江“潮汐既有時,動作若驚駭,聲音若雷霆,波濤援而起”,表明其時湧潮已經盛大,以致對渡江用兵構成困難。錢塘江潮出現以後,人們對它的成因作了不懈探索與解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解釋是,錢塘江潮是在伍子胥被吳王賜死後,屍體浮於江中,憤恨發怒驅濤所致。這一傳說最早見於東漢成書的《吳越春秋》,後經《越絕書》進一步演繹,下至晉、唐、五代、宋都有著作記載和豐富之,廣為傳播。伍子胥也最終變為“潮神”,成為民間理解錢塘江潮的一種方式。在潮神傳說濫觴的同時,從唯物主義角度對錢塘江潮成因作出解釋的嘗試也出現了。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對伍子胥驅水成濤之說做了周密的駁斥,並提出基於自然原理的解釋。他認為,潮水來自東方廣闊的大海,向西遇到淺狹的江口,受 到約束後自然“水激沸起”,騰而為濤。王充開創了科學討論江潮成因的新路徑,並得到後世諸多追隨者的支援。東晉葛洪在《抱朴子》中談及錢塘江潮的起因時也指出,水從東來,地廣道遠,“乍入狹處,陵山觸岸,從直赴曲,其勢不洩”,因而湧起成濤。
唐代竇叔蒙在《海濤志》中詳細論述了月亮運動與潮汐之間的時間對應關係,並繪出了杭州高低潮時推算圖,以科學的態度研究湧潮時刻,對子胥駕濤之說隻字未提。北宋時,燕肅在《海潮論》中指出,錢塘江上赭山與龕山相對之海門一帶,因水下淤積形成沙潬(即灘,水下沙堆,今稱沙坎),南北亙連,頗類門檻,海水過此受到阻礙,蹙遏成潮,起而成濤,並非“江山淺逼使之然”。燕肅否定了錢塘江是因兩岸狹窄逼迫海水湧而為濤的說法,歷史上首次提出水下積沙致潮的解釋,儘管不全面,但確是一項驚人的發現。
月亮運動與潮汐
其後,南宋的朱中有認為,燕肅沙潬論已經道盡錢塘江潮的秘密,甚至宣稱燕氏此論既出,“諸家言錢塘者盡廢”。他在《潮賾》中除詳細論述沙潬與江潮形成的原理外,還認識到“江沙之漲,或東或西無常地,潮為沙岸所排軋,其激湧,震天動地”,即江沙坍漲無常,沙塗分佈影響到潮流走勢,這又是對錢塘江水沙關係認識上的一大進步。沙潬論已接近現代科學解釋。圍繞海塘修築,人們對錢塘江水文狀況的認識也不斷進步。宋時,兩浙已是繁華富庶之地,受到江潮威脅也日益嚴重,開始漸成規模地修築海塘。當時僅致力於提高海塘自身防護能力,如改進築塘材料、改善塘型,修築備塘等,尚未顧及潮勢及沙塗變化對海塘安危的影響。
修築海塘
元代,鹽官潮患最劇,海岸坍漲無常,至元至泰定五十餘年間,岸灘曾四度為潮衝擊崩塌,每次又崩而復漲。這一系列水文環境的劇烈變動過程,直接關係到北岸平原安危,引起了人們對沙勢坍漲的關注。大德三年,鹽官塘岸再次為潮水衝坍,禮部郎中游中順考察後,見塘外“虛沙復漲”,江水離塘略遠,便未採取修葺措施。此後塘工修築常依漲沙情況而定。天曆元年十一月,都水庸田司上報八月份鹽官外漲沙及水勢深淺,對西起赭山東至尖山外的沙塗丈尺,都有觀察描述,且有不同日期的對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勘查還做了水深測量:“八月一日至二日,探海二丈五尺。至十九日、二十日探之,先二丈者今一丈五尺,先一丈五尺者今一丈。”此為歷史文獻所見錢塘江第一次水深測量記錄。鹽官也因為此次漲沙護岸潮勢消弭而更名為海寧。遺憾的是,元代的沙水測量只是偶爾為之,並未形成常態。
明代文獻中,偶有錢塘江沙水形勢的一般觀察和論述。如永樂十八年,通政司左通政嶽福奏報,赭山、巖門山、蜀山故有海道,近期皆淤塞,致使西岸潮勢愈猛,“為患茲大”。崇禎十五年,祁彪佳曾“舟至龜山,因沙漲數十里,望海止一線耳”。蕭山水利專家任三宅亦曾論述海沙漸漲對海塘穩固的保障。整體而言,這些認識和記錄較為零碎。明末清初,錢塘江江道發生了歷時數十年的“三門變遷”事件,即江流湧潮從最初行走龕山、赭山之間的南大門,改道至赭山、河莊山之間的中小門一段時間後,又改道至河莊山與海寧之間的北大門,中經往返擺動,最終於康熙五十四年左右穩定在北大門。錢塘江水文環境的鉅變,不僅使北岸防潮形勢更加嚴峻,也促使人們對沙水變化有更多認識。
康熙五十四年起,有關塘外積沙漲坍的資訊便常與塘工情況一起出現在奏摺中。康熙五十七、五十九年先後實施的中門引河工程,試圖透過開挖中小門淤沙,引導江流海潮重走中門,以此減輕對北岸海塘的衝激,雖然沒有成功,卻讓錢塘江沙水變化情況受到更多關注。康熙末年,致仕回鄉的海寧文人陳詵在經過長期觀察後,寫下了《海寧縣海潮議》七篇文章,反映了當時對錢塘江水文情況最全面、最前沿的認識。這些文章系統闡述了海寧一帶江潮運動變化特徵,沙勢漲坍特點及利害關係,指出“是潮之變遷皆沙為之,而不知沙之變遷實潮為之也”,深刻揭示了沙與潮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河床上沙塗衝淤和分佈影響了潮水走勢,而潮水行進路線又反過來影響各處沙塗的漲坍。陳詵因此力倡疏通中小門,修築尖山至塔山間大壩,透過人工挖沙或促淤,改變江水潮勢,減輕北岸防潮壓力。
雍正帝即位之初,便關注復開中小門的可能,圍繞該項工程,地方大臣也對錢塘江河口南北兩岸沙勢變化頗為留心,如浙江總督李衛奏報塘工情形時,就多次提及江中灘塗漲坍情況。中門引河施工前,時任總督程元章曾上疏詳述錢塘江中門故道上、中、下三處水沙形勢,建言放棄該項工程,但未被採納。引河開挖過程中,隆昇則詳細彙報了工程進度、河寬水深丈尺,並在竣工後,繪製了引河開挖全圖和新漲沙形上奏。此後,在引河日常疏濬過程中,也時有水文情況的彙報。儘管如此,在雍正朝,沙水變化資訊也僅是依附於塘工及引河工程順帶奏及,並未被作為獨立內容進行觀察和記錄。
歷史上有關錢塘江河口水文環境、湧潮成因的認識雖然出現的較早且不乏創見,並在元代首次出現了水深測量活動,但整體上較為零碎,海塘修築也常因缺乏水文知識的指導而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