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格律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於北宋中葉以後,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由於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豔科”、“詩莊詞媚”之說。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3],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4]。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於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常見的詞牌
十六字令16字
搗練子27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調笑令32字
如夢令33字
相見歡36字
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算子44字
採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謁金門45字
訴衷情45字
憶秦娥46字
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歸47字
畫堂春 47字
桃源憶故人48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賀聖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
鷓鴣天55字
鵲橋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鄉子56字
玉樓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
臨江仙60字
漁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傳61字
蘇幕遮62字
定風波62字
錦纏道 66字
謝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離亭燕72字
何滿子74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驀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滿江紅93字
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
八聲甘州97字
聲聲慢97字
晝夜樂98字
雙雙燕98字
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樓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龍吟102字
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園春114字
賀新郎116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六洲歌頭143字
詞牌格律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於北宋中葉以後,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由於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豔科”、“詩莊詞媚”之說。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3],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4]。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於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常見的詞牌
十六字令16字
搗練子27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調笑令32字
如夢令33字
相見歡36字
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算子44字
採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謁金門45字
訴衷情45字
憶秦娥46字
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歸47字
畫堂春 47字
桃源憶故人48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賀聖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
鷓鴣天55字
鵲橋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鄉子56字
玉樓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
臨江仙60字
漁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傳61字
蘇幕遮62字
定風波62字
錦纏道 66字
謝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離亭燕72字
何滿子74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驀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滿江紅93字
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
八聲甘州97字
聲聲慢97字
晝夜樂98字
雙雙燕98字
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樓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龍吟102字
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園春114字
賀新郎116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六洲歌頭1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