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於車子的理解足夠深的話,就會明白手動擋的對車輛的控制區間還是遠遠大於自動擋的,對,就是字面的意思。
像競賽領域的彈射起步,越野中的發動機制動,這些自動擋還是做的不夠好的。(我並沒有說做不到,只是效果比較一般,因為自動變速箱是行車電腦控制的,當然為了避免被抬槓,我也說明一下也會有一部分諸如GTR的自動擋車型會配備一些取消行車電腦限制的選配件,來達到彈射起步的效果,但是這種配置都是要額外加錢的)
比如越野中經常山路的情況,對於普通的自動擋家用轎車,一個連續的下坡就會導致你車輛的制動系統制動力下降50%以上了。像是自動變速箱是有液力變矩器的,這個東西靠油壓來工作,屬於柔性連線,哪怕就是CVT掛上一個L擋,或者AT掛一個限定,也是沒有手動擋的剛性連線來的明顯。再比如城市下雪路滑駕駛的時候,手動擋是可以選擇二擋起步防止發動機轉速太高導致打滑,自動擋雖然有些車型也有雪地功能,但是要麼是CVT模擬出來的檔位,要麼是AT限定出來的檔位,不管哪一種,都是沒有手動擋直接控制來的最明顯,有下雪天駕駛自動擋車的朋友應該最有體會,這個時候感覺變速箱沒那麼聰明瞭對不對?稍微踩的深一點就感覺打滑,甚至EPS就開始介入了,因為行車電腦判斷是否換擋的依據只看車速和節氣門開度,它哪知道外面下雪了沒啊。這個時候難道還非要抬槓說自動擋更安全嗎?在這個角度下去理解安全,手動擋就是要更安全一些,這就是沒什麼爭議的。
經常駕駛手動擋的司機,停車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摘檔,這些良好的駕駛習慣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安全性,而且左腳瞬間切斷動力的肌肉記憶也導致手動擋幾乎沒有踩錯踏板導致飛車的可能性。但是自動擋就不一樣了,液力變矩器在停車的時候也是掛著負載在的,有車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把車掛D擋然後踩住制動踏板,發動機的轉速會降低,而掛回N擋的時候,發動機轉速會提高。這就是因為液力變矩器掛著負載在,意味著你的車雖然停了,但是攢著一股洪荒之力,只是被剎車給抑制住了,掛著負載在,就代表著如果這個時候踩錯踏板,或者鬆開制動,那就是有飛車的風險。雖然你們有N擋,但是因為長期被行車電腦慣出來的懶惰駕駛習慣,正確使用的朋友確實寥寥無幾。
另外手動擋可以在電瓶失效的情況下推著的,這是利用推車過程中車輪+差速器的轉動力量,等離合器片結合上之後(即放開離合踏板),動力從車輪傳到至離合器片,由離合器片帶動變速箱,變速箱帶動發動機飛輪以取代起動機工作的一個過程。而自動擋在發動機沒有著車的時候,變速箱油泵和行車電腦控制的電磁閥就根本不工作,電磁閥不工作,那你檔位就掛不上,檔位掛不上,P檔已經在變速箱自動鎖死了,根本就沒法推車。這也是我說的,手動擋對於車輛的控制區間是遠遠大於自動擋的,在控制車輛的角度下來看,手動擋就是更安全一些。
自動擋的行車電腦一般都會預設開車的人就是小白,在各個方面都會做了限制,但是穩定,舒適這是自動擋的訴求。像普通點的自動擋車子,甚至降檔超車的功能都是沒有的。有些開車少的人或者鍵盤車俠連降檔超車的概念都理解都不了,就更不要指望他們去主動使用這個功能了。認為自動擋更安全,實際上也是在潛意識裡面認為了行車電腦的控制邏輯比你更聰明。但是實際上呢,它是沒有那麼聰明的。
此外,如果大家平時生活觀察仔細的話,也會發現像一些工作車輛比如皮卡車大貨車之類的,自動擋可能就相對少一些,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價格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手動變速箱對車輛的控制更寬泛,耐用度好,效率損耗相對低,實際上也更安全了。
即便我說了這麼多,自動擋雖然對車輛的控制不夠,但是對於大大多數的人,還是完完全全足夠了的
如果你僅僅是在城市中通勤,甚至一年都跑不了幾次高速的這樣的人群,本身對於車輛的控制區間就不需要那麼大的情況,他們肯定會認為自動擋更安全,因為這些車主自動擋開了多年,本身已經足夠熟悉車輛,手動擋甚至都搞不走,讓他們去理解手動擋更安全無疑是夏蟲語冰了。(沒有任何不友善的意味)
有個朋友的觀點也挺有道理的,我也再把我的觀點補充一下:
我自己不算老司機,拿本12年,里程超過30萬公里,和駕駛員朋友相比沒多少但是應該比普通家庭多,而且我什麼車都開過,摩托車也開過,重型工程車輛也開過也能幹活,以前父親有個修理廠,我年輕的時候也在那裡幫過忙,各種元件和總成啥的也多多少少拆過一些。對原理沒有專業汽車人那麼精通但是至少應該比大多數人要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動擋對於他們可能是更安全的,大多數家庭可能只有一輛自動擋的代步車,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理解偏差。有些人說手動擋更安全,他們肯定是理解不了為什麼,我只是從理解車輛的角度去分析並且告訴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區,沒有什麼鄙視的含義。
其實技術的發展是殊途同歸的,為的只是一個方向就是使用更低的學習成本更好地掌控車輛,現代的手動擋也有了很多電子輔助裝置,否則真要算起來,那開BJ212那種2腳離合沒同步器的手動擋才算牛逼對嗎,現代的自動擋也吸取了很多手動擋的優點,比如雙離合器變速箱的結構實際上就是和手動擋很像的自動擋了,甚至都可以不使用液力變矩器,因為它可以用雙質量飛輪來減少扭矩的震動,當然DCT也有缺點,因為要兩套輸出軸所以結構就很複雜,用兩套離合器來控制滑動只能部分取代液力變矩器的阻尼特性,在車輛起步和低速執行的時候就容易累積熱量。
如果再往前推20年,30年,估計CVT都還沒有完全普及,市場上面一水兒的4AT,很多技術瓶頸都沒突破,那個時候談論這個話題,可能和現在談論又不一樣了。
手動擋,汽油,電噴車:在電瓶有餘電的情況下,可以支援ECU,供油系統和點火系統工作,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
手動擋,汽油,化油器車:在電瓶有弱電的情況下,只需要可以支援火花塞點火,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
手動擋,柴油,柱塞式油泵(柴油大泵):在無電瓶的情況下可以推著。因為柴油是壓燃,不需要點火系統,但是推著後全車無電路,無喇叭無燈光。採用這種結構的常見的車型有Jetta柴油王子,皮卡,少數工程機械車輛。
手動擋,柴油,高壓共軌:在電瓶有餘電的情況下,可以支援可以支援ECU,供油系統,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
如果你對於車子的理解足夠深的話,就會明白手動擋的對車輛的控制區間還是遠遠大於自動擋的,對,就是字面的意思。
像競賽領域的彈射起步,越野中的發動機制動,這些自動擋還是做的不夠好的。(我並沒有說做不到,只是效果比較一般,因為自動變速箱是行車電腦控制的,當然為了避免被抬槓,我也說明一下也會有一部分諸如GTR的自動擋車型會配備一些取消行車電腦限制的選配件,來達到彈射起步的效果,但是這種配置都是要額外加錢的)
比如越野中經常山路的情況,對於普通的自動擋家用轎車,一個連續的下坡就會導致你車輛的制動系統制動力下降50%以上了。像是自動變速箱是有液力變矩器的,這個東西靠油壓來工作,屬於柔性連線,哪怕就是CVT掛上一個L擋,或者AT掛一個限定,也是沒有手動擋的剛性連線來的明顯。再比如城市下雪路滑駕駛的時候,手動擋是可以選擇二擋起步防止發動機轉速太高導致打滑,自動擋雖然有些車型也有雪地功能,但是要麼是CVT模擬出來的檔位,要麼是AT限定出來的檔位,不管哪一種,都是沒有手動擋直接控制來的最明顯,有下雪天駕駛自動擋車的朋友應該最有體會,這個時候感覺變速箱沒那麼聰明瞭對不對?稍微踩的深一點就感覺打滑,甚至EPS就開始介入了,因為行車電腦判斷是否換擋的依據只看車速和節氣門開度,它哪知道外面下雪了沒啊。這個時候難道還非要抬槓說自動擋更安全嗎?在這個角度下去理解安全,手動擋就是要更安全一些,這就是沒什麼爭議的。
經常駕駛手動擋的司機,停車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摘檔,這些良好的駕駛習慣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安全性,而且左腳瞬間切斷動力的肌肉記憶也導致手動擋幾乎沒有踩錯踏板導致飛車的可能性。但是自動擋就不一樣了,液力變矩器在停車的時候也是掛著負載在的,有車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把車掛D擋然後踩住制動踏板,發動機的轉速會降低,而掛回N擋的時候,發動機轉速會提高。這就是因為液力變矩器掛著負載在,意味著你的車雖然停了,但是攢著一股洪荒之力,只是被剎車給抑制住了,掛著負載在,就代表著如果這個時候踩錯踏板,或者鬆開制動,那就是有飛車的風險。雖然你們有N擋,但是因為長期被行車電腦慣出來的懶惰駕駛習慣,正確使用的朋友確實寥寥無幾。
另外手動擋可以在電瓶失效的情況下推著的,這是利用推車過程中車輪+差速器的轉動力量,等離合器片結合上之後(即放開離合踏板),動力從車輪傳到至離合器片,由離合器片帶動變速箱,變速箱帶動發動機飛輪以取代起動機工作的一個過程。而自動擋在發動機沒有著車的時候,變速箱油泵和行車電腦控制的電磁閥就根本不工作,電磁閥不工作,那你檔位就掛不上,檔位掛不上,P檔已經在變速箱自動鎖死了,根本就沒法推車。這也是我說的,手動擋對於車輛的控制區間是遠遠大於自動擋的,在控制車輛的角度下來看,手動擋就是更安全一些。
自動擋的行車電腦一般都會預設開車的人就是小白,在各個方面都會做了限制,但是穩定,舒適這是自動擋的訴求。像普通點的自動擋車子,甚至降檔超車的功能都是沒有的。有些開車少的人或者鍵盤車俠連降檔超車的概念都理解都不了,就更不要指望他們去主動使用這個功能了。認為自動擋更安全,實際上也是在潛意識裡面認為了行車電腦的控制邏輯比你更聰明。但是實際上呢,它是沒有那麼聰明的。
此外,如果大家平時生活觀察仔細的話,也會發現像一些工作車輛比如皮卡車大貨車之類的,自動擋可能就相對少一些,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價格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手動變速箱對車輛的控制更寬泛,耐用度好,效率損耗相對低,實際上也更安全了。
即便我說了這麼多,自動擋雖然對車輛的控制不夠,但是對於大大多數的人,還是完完全全足夠了的
如果你僅僅是在城市中通勤,甚至一年都跑不了幾次高速的這樣的人群,本身對於車輛的控制區間就不需要那麼大的情況,他們肯定會認為自動擋更安全,因為這些車主自動擋開了多年,本身已經足夠熟悉車輛,手動擋甚至都搞不走,讓他們去理解手動擋更安全無疑是夏蟲語冰了。(沒有任何不友善的意味)
有個朋友的觀點也挺有道理的,我也再把我的觀點補充一下:
你的選詞很謹慎沒錯但是還是以一個少數派精通者的角度來講的,本身這個題目就沒怎麼控制變數那隻能預設按照大資料統計學來下定論,以普羅大眾的駕車水平來講,大部分人的控制車輛的能力還真不見得有自動變速箱水平高我自己不算老司機,拿本12年,里程超過30萬公里,和駕駛員朋友相比沒多少但是應該比普通家庭多,而且我什麼車都開過,摩托車也開過,重型工程車輛也開過也能幹活,以前父親有個修理廠,我年輕的時候也在那裡幫過忙,各種元件和總成啥的也多多少少拆過一些。對原理沒有專業汽車人那麼精通但是至少應該比大多數人要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動擋對於他們可能是更安全的,大多數家庭可能只有一輛自動擋的代步車,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理解偏差。有些人說手動擋更安全,他們肯定是理解不了為什麼,我只是從理解車輛的角度去分析並且告訴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區,沒有什麼鄙視的含義。
其實技術的發展是殊途同歸的,為的只是一個方向就是使用更低的學習成本更好地掌控車輛,現代的手動擋也有了很多電子輔助裝置,否則真要算起來,那開BJ212那種2腳離合沒同步器的手動擋才算牛逼對嗎,現代的自動擋也吸取了很多手動擋的優點,比如雙離合器變速箱的結構實際上就是和手動擋很像的自動擋了,甚至都可以不使用液力變矩器,因為它可以用雙質量飛輪來減少扭矩的震動,當然DCT也有缺點,因為要兩套輸出軸所以結構就很複雜,用兩套離合器來控制滑動只能部分取代液力變矩器的阻尼特性,在車輛起步和低速執行的時候就容易累積熱量。
如果再往前推20年,30年,估計CVT都還沒有完全普及,市場上面一水兒的4AT,很多技術瓶頸都沒突破,那個時候談論這個話題,可能和現在談論又不一樣了。
手動擋,汽油,電噴車:在電瓶有餘電的情況下,可以支援ECU,供油系統和點火系統工作,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
手動擋,汽油,化油器車:在電瓶有弱電的情況下,只需要可以支援火花塞點火,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
手動擋,柴油,柱塞式油泵(柴油大泵):在無電瓶的情況下可以推著。因為柴油是壓燃,不需要點火系統,但是推著後全車無電路,無喇叭無燈光。採用這種結構的常見的車型有Jetta柴油王子,皮卡,少數工程機械車輛。
手動擋,柴油,高壓共軌:在電瓶有餘電的情況下,可以支援可以支援ECU,供油系統,但不足以支援啟動機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