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屈原和賈誼這兩個人的生平事蹟,就必須閱讀司馬遷的《史記》。巧合的是,司馬遷也將這兩個人並列起來,寫了《屈原賈生列傳》。這說明,他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也許,正是這些相似之處,令賈誼對屈原產生了惺惺相惜,甚至有點崇拜的感情,因而才有了《吊屈原賦》。
創作背景
《吊屈原賦》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個問題,賈誼在序言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屈原因被楚王流放,感到報國無門,人生無望,於是投汨羅江而死。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賈誼的時代,只比屈原晚了一百多年,他自然對屈原更加了解,也更能對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
那麼,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史記》的記載,賈誼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十八歲便名聞天下,二十歲出頭就得到了漢文帝的賞識和重用。他不但長於文章辭令,更是一位有見識的政治家。
然而,在漢初無為而治的基本國策下,賈誼種種富有遠見的建議,大多不被採納;而他本人也因為鋒芒過盛,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恨和誹謗。久而久之,漢文帝便逐漸疏遠了賈誼。到後來,甚至將他貶到了偏遠的長沙國。
正是在去往長沙國的路上,賈誼創作了《吊屈原賦》。
屈原與賈誼的相似之處
司馬遷將這兩人並列合傳,是有他的道理的。屈原和賈誼,在才華上、性格上以及人生際遇上,充滿了相似點,說他們是隔代的知音,一點也不過分。
才華
僅僅用“才華橫溢”來形容他們兩個人,略顯單薄。事實上,屈原和賈誼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可以說是全能的天才。
《史記》對屈原的評價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總的來說,屈原是能說會寫記性好、有見識且氣場強大,絕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文人。也許在他本人的心中,更願意自己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而非詩人。
賈誼同樣如此。他在少年時代,以“誦詩屬書聞於郡中”,通曉諸子百家,被漢文帝任命為“博士”。可以說,在知識量和記憶力方面,賈誼並不輸給屈原。
至於政治才能,賈誼甚至要超過屈原。畢竟,屈原並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多政治上的“乾貨”,但賈誼卻有大名鼎鼎的《過秦論》、《治安策》、《論積貯疏》等政論文章。
這些文章裡的觀點,有很強的預見性和實用性,可惜並未被漢文帝重視。後來漢武帝採取的政策,如:推恩令、重農抑商,重視禮法等,基本上都能從賈誼的文章裡找到源頭。
性格
同樣是年少成名,同樣是鶴立雞群,屈原和賈誼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清高和孤傲。用屈原的話說,叫“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像他們這樣的天才,大多難以與眾人打成一片,功利點說,他們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一不會察言觀色,討好領導;二不會左右逢源,討好同事。因此,屈原和賈誼,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嫌棄和誹謗。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屈原和賈誼都是大公無私之人。他們不在乎個人榮辱,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建議,便直言不諱,哪怕這些建議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他們也都是理想主義者,無法理解世俗的規則。有了某種想法,便義無反顧地去推行,很少考慮到現實的可行性,也不願意去妥協。因此,往往很難把事情做成。
人生際遇
屈原和賈誼的人生軌跡,幾乎是一樣的。經歷過多次起起伏伏,最終都走向了不幸。
首先,他們的起點都很高。
屈原是楚國的貴族,憑藉著自身才華做到了“左徒”一職,這個職位能夠參與國事討論,並負責外交,地位十分重要;而賈誼同樣成名很早,在被漢文帝召為“博士”後,不出一年,就升到了“太中大夫”。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議論。這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官,更何況賈誼此時才二十多歲。
後來,他們都因為年輕氣盛,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低谷。原因也一樣:遭人嫉恨。
嫉恨屈原的人叫上官大夫,他向楚王進讒言:汙衊屈原獨攬大權、居功自傲;巧合的是,嫉恨賈誼的,包括周勃、灌嬰等開國功臣,也用了同一套說辭,來誹謗賈誼: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此後,屈原和賈誼都曾短暫地被徵用過,但基本上不受信任,也沒有什麼作為。漢文帝召見賈誼,甚至留下了“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典故,可以說非常諷刺,也十分心酸。
最終,屈原心灰意冷投水自盡,而賈誼在三十三歲時就英年早逝。留給後人的,只有嘆息與遺憾。
結語:《吊屈原賦》中的複雜情感
結合《吊屈原賦》全文和《史記》中的觀點,我們可以總結出賈誼在文章中蘊含的幾種情感:
第一,追懷古人,同情屈原;
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
——《吊屈原賦序》
屈原自盡前感嘆,整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正是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賈誼。他希望自己能成為理解屈原的那個人。可惜斯人已逝,無法得見。賈誼同情屈原的遭遇,併為他傷心落淚。
第二,為自己的遭遇而哀傷;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溼,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賈誼並不像屈原那樣激進,即使遭遇了人生低谷,他也沒有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是感到懷才不遇,同時對長沙溼熱的氣候感到擔憂,覺得自己大概命不久矣。這裡更多的是一種對前途的迷茫和惶恐。
第三,從屈原的遭遇中尋求力量和慰藉。
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吊屈原賦》
賈誼在序言中說得很明白,追懷屈原,是為了“自喻”。也就是把自己比作屈原,“吊屈原”實際上就是“吊自己”。
在文章末尾,賈誼讚揚屈原的高潔品格,並安慰他,小小的汙水溝不能容納大魚,即使是海洋裡的巨鯨,最終也要受制於螻蟻。既然如此,那就隱去吧,不要與世俗同流合汙。
這一番話,何嘗不是對自己說的呢?
賈誼寫《吊屈原賦》,一方面是表達對屈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知音。既然當世無人理解,那麼便從一百多年前的屈原身上,獲得力量和慰藉。
要了解屈原和賈誼這兩個人的生平事蹟,就必須閱讀司馬遷的《史記》。巧合的是,司馬遷也將這兩個人並列起來,寫了《屈原賈生列傳》。這說明,他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也許,正是這些相似之處,令賈誼對屈原產生了惺惺相惜,甚至有點崇拜的感情,因而才有了《吊屈原賦》。
創作背景
《吊屈原賦》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個問題,賈誼在序言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屈原因被楚王流放,感到報國無門,人生無望,於是投汨羅江而死。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賈誼的時代,只比屈原晚了一百多年,他自然對屈原更加了解,也更能對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
那麼,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史記》的記載,賈誼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十八歲便名聞天下,二十歲出頭就得到了漢文帝的賞識和重用。他不但長於文章辭令,更是一位有見識的政治家。
然而,在漢初無為而治的基本國策下,賈誼種種富有遠見的建議,大多不被採納;而他本人也因為鋒芒過盛,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恨和誹謗。久而久之,漢文帝便逐漸疏遠了賈誼。到後來,甚至將他貶到了偏遠的長沙國。
正是在去往長沙國的路上,賈誼創作了《吊屈原賦》。
屈原與賈誼的相似之處
司馬遷將這兩人並列合傳,是有他的道理的。屈原和賈誼,在才華上、性格上以及人生際遇上,充滿了相似點,說他們是隔代的知音,一點也不過分。
才華
僅僅用“才華橫溢”來形容他們兩個人,略顯單薄。事實上,屈原和賈誼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可以說是全能的天才。
《史記》對屈原的評價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總的來說,屈原是能說會寫記性好、有見識且氣場強大,絕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文人。也許在他本人的心中,更願意自己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而非詩人。
賈誼同樣如此。他在少年時代,以“誦詩屬書聞於郡中”,通曉諸子百家,被漢文帝任命為“博士”。可以說,在知識量和記憶力方面,賈誼並不輸給屈原。
至於政治才能,賈誼甚至要超過屈原。畢竟,屈原並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多政治上的“乾貨”,但賈誼卻有大名鼎鼎的《過秦論》、《治安策》、《論積貯疏》等政論文章。
這些文章裡的觀點,有很強的預見性和實用性,可惜並未被漢文帝重視。後來漢武帝採取的政策,如:推恩令、重農抑商,重視禮法等,基本上都能從賈誼的文章裡找到源頭。
性格
同樣是年少成名,同樣是鶴立雞群,屈原和賈誼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清高和孤傲。用屈原的話說,叫“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像他們這樣的天才,大多難以與眾人打成一片,功利點說,他們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一不會察言觀色,討好領導;二不會左右逢源,討好同事。因此,屈原和賈誼,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嫌棄和誹謗。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屈原和賈誼都是大公無私之人。他們不在乎個人榮辱,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建議,便直言不諱,哪怕這些建議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他們也都是理想主義者,無法理解世俗的規則。有了某種想法,便義無反顧地去推行,很少考慮到現實的可行性,也不願意去妥協。因此,往往很難把事情做成。
人生際遇
屈原和賈誼的人生軌跡,幾乎是一樣的。經歷過多次起起伏伏,最終都走向了不幸。
首先,他們的起點都很高。
屈原是楚國的貴族,憑藉著自身才華做到了“左徒”一職,這個職位能夠參與國事討論,並負責外交,地位十分重要;而賈誼同樣成名很早,在被漢文帝召為“博士”後,不出一年,就升到了“太中大夫”。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議論。這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官,更何況賈誼此時才二十多歲。
後來,他們都因為年輕氣盛,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低谷。原因也一樣:遭人嫉恨。
嫉恨屈原的人叫上官大夫,他向楚王進讒言:汙衊屈原獨攬大權、居功自傲;巧合的是,嫉恨賈誼的,包括周勃、灌嬰等開國功臣,也用了同一套說辭,來誹謗賈誼: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此後,屈原和賈誼都曾短暫地被徵用過,但基本上不受信任,也沒有什麼作為。漢文帝召見賈誼,甚至留下了“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典故,可以說非常諷刺,也十分心酸。
最終,屈原心灰意冷投水自盡,而賈誼在三十三歲時就英年早逝。留給後人的,只有嘆息與遺憾。
結語:《吊屈原賦》中的複雜情感
結合《吊屈原賦》全文和《史記》中的觀點,我們可以總結出賈誼在文章中蘊含的幾種情感:
第一,追懷古人,同情屈原;
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
——《吊屈原賦序》
屈原自盡前感嘆,整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正是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賈誼。他希望自己能成為理解屈原的那個人。可惜斯人已逝,無法得見。賈誼同情屈原的遭遇,併為他傷心落淚。
第二,為自己的遭遇而哀傷;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溼,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賈誼並不像屈原那樣激進,即使遭遇了人生低谷,他也沒有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是感到懷才不遇,同時對長沙溼熱的氣候感到擔憂,覺得自己大概命不久矣。這裡更多的是一種對前途的迷茫和惶恐。
第三,從屈原的遭遇中尋求力量和慰藉。
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
——《吊屈原賦》
賈誼在序言中說得很明白,追懷屈原,是為了“自喻”。也就是把自己比作屈原,“吊屈原”實際上就是“吊自己”。
在文章末尾,賈誼讚揚屈原的高潔品格,並安慰他,小小的汙水溝不能容納大魚,即使是海洋裡的巨鯨,最終也要受制於螻蟻。既然如此,那就隱去吧,不要與世俗同流合汙。
這一番話,何嘗不是對自己說的呢?
賈誼寫《吊屈原賦》,一方面是表達對屈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知音。既然當世無人理解,那麼便從一百多年前的屈原身上,獲得力量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