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御行健身
-
2 # 肌肉老貓
夜跑因個人情況而定,有人夜跑後睡眠非常好,有人夜跑後興奮無眠,人體是複雜的,有些共性的要點還是需要注意。
不建議每天跑,隔天進行肌肉訓練,特別是腿部的肌肉和拉伸訓練。拉伸不是輔助運動,腿部拉伸可以作為單獨的一堂課去完成,在keep上可以搜到一堆。
進行跑姿糾正,通過錄制影片看一下自己的跑步姿態是否存在異常,擺臂的高度,主動擺臂的驅動力,出腳方向,膝蓋是否有微小旋轉。
初學者不建議夜跑和跑路面,必須進行跑步機訓練。因為跑步機(正規進口商用)是具備彈力跑臺的,可以讓身體進入適應跑步的狀態,同時修補提升髖、膝、踝的適應力,盲目上路面會損傷整個腿部系統,因為路面平整度不是跑步機的狀態。很多跑步的朋友聽信江湖跑法,直接在路面奔跑,最後膝關節受到不同程度損傷,相當多的人由此放棄跑步。
腿部肌肉訓練要跟上,腿部發達的肌肉是對關節最好的保護,很多跑者重視大腿股四頭肌的訓練,但對於膕繩肌、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從來不練,造成腿部畸形發達,這是有害的。
關於跑量,可以在跑步機上完成3公里和5公里法克萊跑步程式,等你覺得可以輕鬆完成5公里後,再去路面從3公里跑起。
跑步會產生多巴胺,由此讓人上癮,但千萬要剋制打卡心態,狀態不好強迫去跑,狀態很好就撒歡去跑,貽害無窮!必須杜絕炫耀和攀比心態,記住你跑步的初衷就是為了健康。
-
3 # 你真像好天氣
我覺得我非常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剛好性別是女的,然後,我大學那時候剛好有過兩年多的夜跑經歷。
那時候,在學校晚上沒課我幾乎是每天都有去學校操場夜跑。也不固定每天跑4km吧!一般都是3-10km不等。
不過,跑10km沒幾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同學可能是受啥刺激了,說:今天我們跑完10km吧!跑完確實感覺很刺激……
之後,她腿疼幾天,我因為堅持每天跑,所以真不咋疼。就是跑完比平時跑四五公里要累,汗水要流很多~
堅持夜跑兩年,我得到了什麼呢?大概就是增強了我的體質。睡眠好了很多(因為是真累啊),食慾也變得很好(因為運動消耗熱量很多很快,每次跑完步要吃喝很多,所以我體重也上去了,但是之前太瘦,胖了十斤反而是正常的健康體重,100斤,160CM)。
沒跑步之前,我一天除了上課就是回來熬夜追劇,作息不規律,導致有段時間有點厭食了!吃啥都不想吃不愛吃,勉強吃下去真的會嘔出來……那時,我就開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於是,我打算好好生活,好好鍛鍊身體。運動,當時咱也不會、不擅長別的。那就跑步去唄,多簡單。
所以,就這麼一股腦一直跑下來了。當時也沒想到自己會跑步上癮,會堅持跑兩年之久,直到快畢業。
對我個人來說,堅持夜跑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有以下兩個:
第一,明顯感覺身體好了很多。之前我一直貧血,體寒(總之就是底子不好)。我很怕冷,一年四季都要蓋棉被的,平時也很難出汗,少汗。我奶奶還調侃我那麼怕冷,是屬貓的。
但是,跑步之後,貧血雖然沒有全好。但是,頭暈眼花的情況少了很多,精神了很多,不會像之前一樣沒幹啥都覺得疲乏無力,出汗也正常了很多,也不是很怕冷了。有次暑假回家跟我爸媽一起出門散步,我爸說:哎,你好像比以前容易出汗了哦!現在出汗比我還多~
我媽才驚覺:是哦,你以前一點都不正常,人家大夏天熱死,大汗淋漓,你都不出汗,還怕冷……
第二,可能身體免疫增強,新陳代謝也正常了,我居然不長痘痘了!而且,直到現在都沒有再長痘痘了。以前痘痘一直困擾著我,從青春期開始就一直長,長到上大學大一大二……自從堅持跑步痘痘消失之後,現在就是隻剩下一些痘印和痘坑,顯得毛孔比較粗大了,痘痘已經完全消失了。
總結:堅持夜跑也算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但是呢,建議還是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尤其是不要勉強自己每天一定要很多很多公里,運動過度也不好。個人感覺,不管是跑步也好,快走慢跑也好,運動到出汗就可以了。有時間就每天運動一小時,沒時間半個小時也可以。總之比完全不運動,吃飽就葛優躺的好。
回覆列表
每天堅持夜跑4公里,一年後會怎樣?我們不妨從三個方面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堅持4公里跑,對不對?如果你是一個運動新人,以前從來沒有跑步或者體育鍛煉的習慣。那麼,御行君的建議是,先不要考慮是不是跑4公里。鍛鍊者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你能夠堅持規律運動”上,並且每次從適合自己的跑量開始。
對於一個新手來說,一開始目標就是跑4公里,那麼大概只有兩種情況會發生:第一根本就跑不動;第二強行堅持跑,結果跑跑停停,最後因為過度訓練而受傷,只能放棄這個脫離實際的方案。
但對於一個跑步達人來說,4公里跑卻可以輕鬆完成,其跑量和運動強度也可能遠低於日常鍛鍊水平。那麼,4公里跑,就不會對身體構成任何鍛鍊壓力。沒有壓力,身體也就不會發生什麼改變。只要運動方案不變,就算跑一年、跑兩年、跑N年,身體狀態或運動水平就原地踏步。
所以,這裡可以得到兩個小結論:
(1)起始跑量(跑多少公里),應該適合鍛鍊者當前的運動水平,而不應該定一個脫離鍛鍊者運動能力的數字。
(2)跑量是隨著鍛鍊者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的提高而動態發展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不應該是一個死板的數字。
第二,每天跑,行不行?每天跑,行不行?這裡涉及的是“運動頻率”的問題。從運動效果的積累來說,如果想保持健康和苗條,每週跑3~4次也就夠了。
但當身體一旦適應之後,如果鍛鍊者對運動能力的提高還有更高的要求,那麼就應該升級跑步方案,“4公里”可能就不夠了。
去參考瞭解一下馬拉松訓練者的備案訓練方案就會發現,每一次的跑步任務會有不同的鍛鍊要求和目的,所以,具體到每次的跑量,也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那麼,是不是“跑得越多或者每天都跑”,效果就越好呢?顯然,不是這樣的。
身體需要在休息中得到恢復。如果每天都跑,不給身體休息的時間,過度訓練的風險就很高,對於新手尤其如此。即便是對於運動高手來說,休息也必不可少。“每天都跑”,既不值得提倡,也不是什麼提升訓練效果的好主意。
第三,夜跑,好不好?夜跑,好不好呢?這是一個“選擇訓練時間”的問題。
有研究表明,每天下午3點到傍晚7點左右的時間段,人體的血壓、靈敏度、反應能力、柔韌度、力量等等方面,都處於一天中的最佳狀態。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進行鍛鍊,效果也最好。
但這只是理論研究所代表的一種觀點,具體到實際的訓練,情況要複雜得多。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在一天中都會有所變化(在每個月中也會有起伏變化),是不是每個人都在下午3點至7點都最適合運動,並不一定(有些人此時反而覺得累,不想動)。再到大多數人的作息來看,大多數人都在忙於工作,不可能在這個時間段進行鍛鍊。
真正直接影響鍛鍊效果好壞的,仍舊是訓練強度、訓練時長、訓練頻率這些和訓練有關的因素。而在什麼時間段進行鍛鍊,並不太重要。有人會抬槓說,“我在凌晨鍛鍊行嗎”?這當然不好,因為這和身體的自然節律相違背。
總體上而言,夜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合適的。就算它有些負面影響,但運動所帶來的好處,遠大於那些可以忽略的負面影響。鍛鍊者只要處理“夜跑和晚餐、睡眠之間”的關係就可以了。具體的建議如下:
(1)如果你在晚餐前跑,最好跑步前的一兩個小時,吃一點小食,補充一點能量,這樣跑步時就不會餓了。如果你是晚餐後跑,那麼最好是在餐後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後再開始,避免食物囤積造成胃部不適。
(2)別讓夜跑影響睡眠。如果跑步影響你入眠,就應該將跑步和入眠之間,保持一兩個小時的間隔。如果夜間跑步確實影響睡眠(無論是否有間隔時間),那麼就應該將跑步時間調整到白天或者其他時間段。
現在可以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了:每天堅持夜跑4公里,一年後會是怎麼樣?
如果你是新手,多半堅持不下去,早早地就會放棄,因為你根本跑不動10公里,所以也就沒有“一年後怎樣”的問題了。
如果你是跑步老司機,跑4公里已經可以輕鬆完成,那麼只要運動方案不變(沒有鍛鍊壓力),一年後的身體狀態就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
不妨將你的跑步鍛鍊原則做一下調整:從一個適合你的跑量開始,循序漸進地長期堅持跑步鍛鍊。那樣,你將獲益匪淺!
【延伸閱讀】
跑步停訓後恢復,可以直接跑5公里嗎?2條原則做到位就能快速恢復
如何控制跑步時的心率?理解心率,選對公式,用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