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無花果來自於外國,而且千百年來國內沒有系統性研究開發,除了一些地方品種外,目前中國生產栽培的無花果仍然是國外品種,缺少中國自主培育的無花果品種。現將生產栽培面積較大的品種特性介紹如下。1.布蘭瑞克原產法國,何時引入中國不詳。該品種有少量夏果,但以秋果為主。夏果呈長倒圓錐形,成熟時綠黃色,單果大者可達100~140g。秋果倒圓錐形或倒卵形,一般單果重40~60g,成熟時果皮綠黃色,果頂不開裂;果實中空,果肉淡粉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風味香甜,品質上等。樹體長勢中庸,樹姿半開張,枝條粗壯,節間長度中等;分枝習性弱,如不摘心或短截,則分枝少;枝條中上部著果多,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性好。在南京地區3月下旬萌芽,11月上中旬落葉。夏果成熟期一般為7月上中旬。秋果始見期為6月上旬,成熟期始於8月中下旬;果實發育天數約70d,供應期約60d。北方秋季來臨較早地區,部分秋果不能及時成熟;南方溫暖地區,絕大多數果實均可成熟。該品種耐鹽力較強,在含鹽量0.3%~0.4%的土壤上生長結果正常。耐寒力較強,黃河以南地區栽培皆可露地越冬。本品種果實大小適中,品質良好,不僅可供鮮食,加工適性亦很廣。適宜制果脯、蜜餞、罐頭,亦可加工果醬或飲料。適應性強,較豐產,是目前國內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之一。2.瑪斯義陶芬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何時引入中國不詳。該品種夏、秋果兼用,但以秋果為主。夏果長卵圓形或卵圓形,較大,一般單果重80~100g,最大果達150g以上,果皮綠紫色。秋果倒圓錐形,中大,一般單果重60~90g,成熟時紫褐色;皮薄,果肉桃紅色,肉質略粗,含水分多,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較甜,品質中上。樹體長勢中庸,枝條較軟,樹形開張,樹冠較小;易分枝,枝量多,生長量大,節間較長;易結果,豐產性強。自然休眠期短,適合於設施保護地促成栽培。春季萌芽較早,具體時間依各地溫度上升快慢而異,在南京為3月下旬或4月上旬。秋季停止生長遲,特別是氮肥過多的情況下,因而影響到樹體休眠以及抗寒性。在南京葉片很少能夠自然脫落,而是在早霜來臨受凍後方可脫落。夏果一般在7月上中旬成熟,秋果成熟始期為8月下旬,果實供應期超過50d。該品種果大,豐產,適於鮮銷。由於其果皮呈紫紅或紫黑色,加工品色澤偏暗,故很少用作加工原料。另因其耐寒性弱,故適於長江以南冬季較溫暖的地區栽培,若在淮河以北地區,必須新增保護設施。由於該品種耐鹽性弱,也不適於鹽鹼地種植。3.蓬萊柿原產於日本,何時引入中國不詳,江蘇、上海、廣西等地有栽培。該品種為秋果用品種。果實倒圓錐形或短圓錐形,較大,一般單果重60~70g;果頂易開裂,成熟時紫紅色;果皮厚;果肉鮮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較甜,香氣淡,品質中上。樹冠高大,直立性強,枝條粗壯,生長旺盛,不易發生二次枝。在南京地區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秋果始現期6月中下旬,果實成熟始期為9月上旬,至10月底結束,果實供應期超過50d。本品種果大,豐產,鮮食和加工均宜,耐寒性很強,可適當推廣。4.綠抗1號南京農業大學在江蘇省無花果資源調查時發現,來源不詳。該品種夏、秋果兼用,但以秋果為主。秋果呈短倒圓錐形,較大,單果重60~80g,量大果重100g以上;果成熟時色澤淺綠,果頂不開裂,但在果肩部有裂紋;果實中空,果肉紫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風味濃甜,品質極上。樹冠為自然圓頭形,樹勢旺,樹姿半開張。枝條粗壯,分枝較少。枝條上部結果多,但在長勢旺盛的情況下,結果減少。在南京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夏果於4月中旬出現,成熟期為7月上旬末;秋果始見期6月底,成熟始期8月下旬,果實發育天數約60d,供應期約50d。耐鹽力極強,在含鹽量0.4%的土壤上生長髮育正常,但耐寒力稍弱於布蘭瑞克。本品種果大質優,鮮食和加工均宜,可制果脯、蜜餞和果醬以及制飲料。與綠抗1號生長髮育特性相似的還有綠抗2號,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①綠抗2號葉片裂刻比綠抗1號深,裂片較窄,中裂片成匙形。②綠抗2號果形為倒圓錐形,果形指數比綠抗1號大,且基本無果頸,部分果端面呈三稜形。該品種的耐鹽性亦很強,在海塗鹽鹼地區很有發展前途。5.新疆早黃新疆南部特有品種,維吾爾語稱為“其裡幹安吉爾”,意即早熟無花果。該品種為夏、秋果兼用品種。秋果扁圓形,類似於蟠桃形,單果重50~70g;果實成熟時鮮黃色,有明顯的果點,果頂不開裂;果肉淡紅色,肉質柔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甚至更高,風味濃甜,品質極上。樹勢較旺,樹姿開張。萌芽率高,枝粗壯,尤以夏梢更盛,應注意控制旺長,促進果實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在南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在原產地新疆阿圖什地區,夏果7月上旬始熟,秋果6月上中旬出現,8月中下旬成熟。該品種果中大,品質好。在適生區新疆南部栽培,表現豐產,且鮮食和加工俱佳。但引種到江蘇南京、河南許昌和新鄉等地,均表現為徒長,易生萌櫱,結果少,且秋果成熟推遲至9月上旬;落葉不整齊,抗寒性下降。因此,該品種很少在南疆以外的地區栽培。有學者認為,與新疆早黃相似的還有新疆晚黃,維吾爾語稱“加格大安吉爾”,其主要差異為:①新疆晚黃生長勢更強,主幹明顯,樹冠大;②單果比新疆早黃大;③夏果成熟期比新疆早黃遲10~15d;④豐產性比新疆早黃更強。但是據南京農業大學無花果課題組觀察,新疆早黃和新疆晚黃應為同一品種,所產生的單果重和夏果成熟始期的差異可能是因整形修剪不同而產生的貯藏營養水平差異所致。6.谷川南京農業大學於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入江蘇,目前浙江、上海、山東、四川等地已引種試栽。該品種為夏、秋果兼用品種,以秋果為主。秋果倒圓錐形或倒錐形,單果重40~60g;成熟時黃色,果頂不開裂;果實中空,果肉淺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風味甜,品質上等。樹體長勢旺盛,樹姿直立。枝條粗壯,不易抽生二次枝,如不加控制則結果量減少,故栽培上應緩和樹勢。在南京3月下旬萌芽,11月上中旬落葉。夏果始現於4月上旬,成熟始期7月上旬;秋果始現於5月下旬,成熟始期8月上中旬。果實供應期約60d。耐寒性中等,長江以南地區和華東沿海地區可引種試栽。本品種果實大小適中,品質好,外觀色澤好,適於鮮食和加工。除上述優良品種外,中國南北各地還有一種分佈較多且栽培歷史悠久的紫果品種。該品種適應性強,但果偏小,成熟時果頂開裂,果皮紫黑,商品性較差,不宜作商品化栽培。此外,中國有關單位於20世紀80年代後從國外引進了不少品種,據目前觀察試驗,尚無在綜合性狀超過上述品種的。
由於無花果來自於外國,而且千百年來國內沒有系統性研究開發,除了一些地方品種外,目前中國生產栽培的無花果仍然是國外品種,缺少中國自主培育的無花果品種。現將生產栽培面積較大的品種特性介紹如下。1.布蘭瑞克原產法國,何時引入中國不詳。該品種有少量夏果,但以秋果為主。夏果呈長倒圓錐形,成熟時綠黃色,單果大者可達100~140g。秋果倒圓錐形或倒卵形,一般單果重40~60g,成熟時果皮綠黃色,果頂不開裂;果實中空,果肉淡粉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風味香甜,品質上等。樹體長勢中庸,樹姿半開張,枝條粗壯,節間長度中等;分枝習性弱,如不摘心或短截,則分枝少;枝條中上部著果多,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性好。在南京地區3月下旬萌芽,11月上中旬落葉。夏果成熟期一般為7月上中旬。秋果始見期為6月上旬,成熟期始於8月中下旬;果實發育天數約70d,供應期約60d。北方秋季來臨較早地區,部分秋果不能及時成熟;南方溫暖地區,絕大多數果實均可成熟。該品種耐鹽力較強,在含鹽量0.3%~0.4%的土壤上生長結果正常。耐寒力較強,黃河以南地區栽培皆可露地越冬。本品種果實大小適中,品質良好,不僅可供鮮食,加工適性亦很廣。適宜制果脯、蜜餞、罐頭,亦可加工果醬或飲料。適應性強,較豐產,是目前國內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之一。2.瑪斯義陶芬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何時引入中國不詳。該品種夏、秋果兼用,但以秋果為主。夏果長卵圓形或卵圓形,較大,一般單果重80~100g,最大果達150g以上,果皮綠紫色。秋果倒圓錐形,中大,一般單果重60~90g,成熟時紫褐色;皮薄,果肉桃紅色,肉質略粗,含水分多,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較甜,品質中上。樹體長勢中庸,枝條較軟,樹形開張,樹冠較小;易分枝,枝量多,生長量大,節間較長;易結果,豐產性強。自然休眠期短,適合於設施保護地促成栽培。春季萌芽較早,具體時間依各地溫度上升快慢而異,在南京為3月下旬或4月上旬。秋季停止生長遲,特別是氮肥過多的情況下,因而影響到樹體休眠以及抗寒性。在南京葉片很少能夠自然脫落,而是在早霜來臨受凍後方可脫落。夏果一般在7月上中旬成熟,秋果成熟始期為8月下旬,果實供應期超過50d。該品種果大,豐產,適於鮮銷。由於其果皮呈紫紅或紫黑色,加工品色澤偏暗,故很少用作加工原料。另因其耐寒性弱,故適於長江以南冬季較溫暖的地區栽培,若在淮河以北地區,必須新增保護設施。由於該品種耐鹽性弱,也不適於鹽鹼地種植。3.蓬萊柿原產於日本,何時引入中國不詳,江蘇、上海、廣西等地有栽培。該品種為秋果用品種。果實倒圓錐形或短圓錐形,較大,一般單果重60~70g;果頂易開裂,成熟時紫紅色;果皮厚;果肉鮮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較甜,香氣淡,品質中上。樹冠高大,直立性強,枝條粗壯,生長旺盛,不易發生二次枝。在南京地區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秋果始現期6月中下旬,果實成熟始期為9月上旬,至10月底結束,果實供應期超過50d。本品種果大,豐產,鮮食和加工均宜,耐寒性很強,可適當推廣。4.綠抗1號南京農業大學在江蘇省無花果資源調查時發現,來源不詳。該品種夏、秋果兼用,但以秋果為主。秋果呈短倒圓錐形,較大,單果重60~80g,量大果重100g以上;果成熟時色澤淺綠,果頂不開裂,但在果肩部有裂紋;果實中空,果肉紫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風味濃甜,品質極上。樹冠為自然圓頭形,樹勢旺,樹姿半開張。枝條粗壯,分枝較少。枝條上部結果多,但在長勢旺盛的情況下,結果減少。在南京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夏果於4月中旬出現,成熟期為7月上旬末;秋果始見期6月底,成熟始期8月下旬,果實發育天數約60d,供應期約50d。耐鹽力極強,在含鹽量0.4%的土壤上生長髮育正常,但耐寒力稍弱於布蘭瑞克。本品種果大質優,鮮食和加工均宜,可制果脯、蜜餞和果醬以及制飲料。與綠抗1號生長髮育特性相似的還有綠抗2號,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①綠抗2號葉片裂刻比綠抗1號深,裂片較窄,中裂片成匙形。②綠抗2號果形為倒圓錐形,果形指數比綠抗1號大,且基本無果頸,部分果端面呈三稜形。該品種的耐鹽性亦很強,在海塗鹽鹼地區很有發展前途。5.新疆早黃新疆南部特有品種,維吾爾語稱為“其裡幹安吉爾”,意即早熟無花果。該品種為夏、秋果兼用品種。秋果扁圓形,類似於蟠桃形,單果重50~70g;果實成熟時鮮黃色,有明顯的果點,果頂不開裂;果肉淡紅色,肉質柔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甚至更高,風味濃甜,品質極上。樹勢較旺,樹姿開張。萌芽率高,枝粗壯,尤以夏梢更盛,應注意控制旺長,促進果實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在南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芽,11月中下旬落葉。在原產地新疆阿圖什地區,夏果7月上旬始熟,秋果6月上中旬出現,8月中下旬成熟。該品種果中大,品質好。在適生區新疆南部栽培,表現豐產,且鮮食和加工俱佳。但引種到江蘇南京、河南許昌和新鄉等地,均表現為徒長,易生萌櫱,結果少,且秋果成熟推遲至9月上旬;落葉不整齊,抗寒性下降。因此,該品種很少在南疆以外的地區栽培。有學者認為,與新疆早黃相似的還有新疆晚黃,維吾爾語稱“加格大安吉爾”,其主要差異為:①新疆晚黃生長勢更強,主幹明顯,樹冠大;②單果比新疆早黃大;③夏果成熟期比新疆早黃遲10~15d;④豐產性比新疆早黃更強。但是據南京農業大學無花果課題組觀察,新疆早黃和新疆晚黃應為同一品種,所產生的單果重和夏果成熟始期的差異可能是因整形修剪不同而產生的貯藏營養水平差異所致。6.谷川南京農業大學於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入江蘇,目前浙江、上海、山東、四川等地已引種試栽。該品種為夏、秋果兼用品種,以秋果為主。秋果倒圓錐形或倒錐形,單果重40~60g;成熟時黃色,果頂不開裂;果實中空,果肉淺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風味甜,品質上等。樹體長勢旺盛,樹姿直立。枝條粗壯,不易抽生二次枝,如不加控制則結果量減少,故栽培上應緩和樹勢。在南京3月下旬萌芽,11月上中旬落葉。夏果始現於4月上旬,成熟始期7月上旬;秋果始現於5月下旬,成熟始期8月上中旬。果實供應期約60d。耐寒性中等,長江以南地區和華東沿海地區可引種試栽。本品種果實大小適中,品質好,外觀色澤好,適於鮮食和加工。除上述優良品種外,中國南北各地還有一種分佈較多且栽培歷史悠久的紫果品種。該品種適應性強,但果偏小,成熟時果頂開裂,果皮紫黑,商品性較差,不宜作商品化栽培。此外,中國有關單位於20世紀80年代後從國外引進了不少品種,據目前觀察試驗,尚無在綜合性狀超過上述品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