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水鏡先生是才能非凡的人麼?

    “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演義,也是民間說法,得到兩個人才就能安定天下?顯然是誇大了人才的作用,天下的變化不取決於某幾個人的。劉備不是兩個都得到了麼?結果呢?

          關鍵是至今為止沒有任何可靠的學術史料證明司馬徽有多麼的才能非凡,我們知道東漢是一個重名的時代,那麼導致的結果無非是名人大增,而這些名人裡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真有才(實名),另一部分就是假有才(虛名),三國志裡連他的一個傳記都沒有,這種人到底是真有才的麼?我個人覺得值得討論。

          當然也不必批判水鏡先生,起碼靠現有的可靠的記載裡可以看出來,大家覺得被水鏡先生認可是一種名譽上的榮耀,那麼在同時代還有一位品評大師級的任務,許子將許劭,為什麼名氣就沒水鏡先生大呢?

  • 2 # 青史雲

    水鏡先生有以下幾點不會輔助劉備

    1.水鏡近老矣,其實不老,因為他想養老。

    聽過鬼谷子的人都知道利害,五大弟子縱橫天下。他從來不輔助誰。岳飛師傅周侗利害,林沖,盧俊義等都是弟子,但他無戰績。

    說明有些人,教人看人可以,實操不行。還有就是有些人不願參與天下操這份心,以致晚年難過。

    2.劉備仁義雖好,但家國義氣分不清大小,治理國家不能靠義氣,要靠制度原則。水鏡先生已經看出,劉備此人難興漢室,保來何用?

    當初劉表荊州送給劉備,劉備假仁假義表示不要。才到後來跟東吳所謂的借荊州,你說這多丟人?

    就這個事沒完,因為是借的荊州,東吳一直讓還。也才有了後面的關羽被殺。

    後面還沒有完,劉備不講原則,所有的大臣都勸他以姓漢室為主,但是劉備為了所謂的義氣,將蜀國70萬全國大軍進攻東吳最後失敗。從這一刻開始,就代表蜀國再也沒有了希望。因為所有的蜀國家當,在這一站仗敗得差不多了。

    後面諸葛亮六出奇山,都是無功而返,死在五丈原。而這樣的失敗完全是劉備的性格造成的,不然劉備完全可以再興漢室。那麼水鏡先生肯定可以看得出來的。

    3.時機不好,水晶先生說,諸葛亮得其主,但不得其時。就是說諸葛亮雖然遇上了一個好主人,但是天時不對,保劉備沒有意義。天時就是天下歸漢的心其實已失去了三分之二。劉備要想再興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的多。而且劉備的性格,分不清大局。失敗就是註定的。

    就這3點水鏡先生是不可能輔助劉備的。事實上也看得出龐統戰死了,諸葛亮累死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兩個都得了天下依然安定不了。

  • 3 # 滄浪水清纓濁足

    水鏡先生,東漢末年名士,真名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據傳奇門遁甲,陰陽五行,兵書戰策等等無所不通,住水鏡莊,故人稱"水鏡先生"。

    1、水鏡先生“和事佬”性格,從來不說別人的短處,別人跟他說話,不管好事壞事,通通說好。李瀚《蒙求》詩曰:“司馬稱好。”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好好先生”。這可以看出他未必願意面對出山後將要面臨的陰謀和各種鬥爭。

    2、具有常人不具備的的大智慧,看透世間人情,不為權利金錢所動,能夠在簞食瓢飲中自得其樂。

    3、年齡原因。劉備請他出山時年紀已經很大了,更想在清淨的環境中頤養天年,不願被繁瑣事打擾,所以退隱紅塵,活在山清水秀之間,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其實,中國歷史不乏如水鏡先生這樣的真隱士,世間百態與我無涉,我只知倘佯逍遙,怡然自得。隱士從來都是貧困的,但其精神卻是富有的。

  • 4 # xxx2012

    水鏡沒有去輔佐劉備,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看到曹操所成就的的是王道。劉備最多成就了霸道而已。劉備獨霸一方已經頂了天了。挾天之以令諸侯。既有一個正義的口號也深得民心,這是這在當時是不可爭的事實。

  • 5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因此在明代時,司馬徽被人們稱為“好好先生”,成語“好好先生”由來於此。

    荊襄的有能之士,或多或少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有點關係,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三個頂級謀士,都師承水鏡先生司馬徽。

    話說劉備被蔡瑁領兵追趕沒命的逃跑,多虧了的盧馬飛躍檀溪河救了他老哥一命。一身泥水坐在樹下正不知身在何處,遇見一個童子方才知道自家糊里糊塗竟然來到了水鏡莊。由此見到了水鏡莊主司馬徽水鏡先生。經先生指點劉玄德明白了自己闖蕩天下,一事無成,是因為手下無有能人。關張趙雲只是武將,不會兵法,不懂得如何排兵佈陣,縱覽全域性。並且告訴他“伏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需要你自己去誠心誠意地訪求。

    水鏡先生對孔明給出了驚人的評價,其本領超乎管仲、樂毅之流,“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無疑更進一步堅定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決心。然水鏡先生在辭別劉備出門之後,卻留下了一句令人過目難忘的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簡直就已經將後來的歷史給定格了。事實上也確如此,諸葛孔明先生儘管滿腹經綸,神機妙算,然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仍未能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讓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嗟嘆。身前已知身後天下事,水鏡先生實乃高人!他在評論徐庶離開劉備之前走馬薦諸葛這件事時所說的另一句話“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後的命運和結局。

    水鏡先生還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我們來看一下時間表:

    郭嘉:170年-207年,196年開始到曹總手下打工,此時郭嘉26歲。

    諸葛亮:181年-234年,196年時15歲。

    龐統:179年-214年,196年時17歲。

    好,我們來對一下時間,國家207年去世,同一年(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

    水鏡先生,神算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句描寫月夜景色的詩和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