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滔滔是宋英宗趙宗實的媳婦兒,也是宋神宗趙頊的生母。宋仁宗沒有兒子,所以將趙宗實收為養子,此後將皇位傳給了趙宗實。
高滔滔早在趙宗實沒有成為繼承人之前,就已經嫁給了趙宗實。此後給宋英宗趙宗實生了4男4女,其中包括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趙頊上臺以後,高滔滔不理朝政,因為兒子十分有能力。可是等到宋神宗去世以後,年幼的宋哲宗無法獨自打理朝政,於是高滔滔便出面輔政。
由於她的能力突出,勵精圖治,又不重用自己的外戚力量,所以被後來人稱之為女中堯舜。可是她去世以後,僅僅三十多年北宋就滅亡了。她是否是一個改變北宋歷史走向的人呢?
宋神宗趙頊在位期間,感念當年宋仁宗慶曆新政的失敗,認為北宋王朝急需改革才能重獲新生。於是他開始啟用王安石實行變法。
王安石變法在全國推行以後,褒貶不一,再加上貴族集團的嚴重抗議,使得宋神宗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所以王安石變法,其實並沒有獲得成功。
因為宋神宗的優柔寡斷,使得王安石不得不賦閒回家,變法事業雖然有呂惠卿和曾布等人來維持著,卻已經陷入了僵局。
變法人員不再是為了國家的強盛而變法,而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勢進行變法。這個時候宋神宗去世了,他兒子宋哲宗趙煦才不過10歲。
那些支援變法的老臣,一個個都被司馬光給貶謫了出去。這件事的確改變了北宋的歷史走向,使得北宋斷送了唯一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
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很多人把這個罪名按在了高滔滔身上,其實這是不合理的。高滔滔的確徹底廢除了王安石變法,可是在她廢除變法之前,也不看看王安石變法成了什麼德行。
真正的主角人物王安石,因為權力鬥爭的原因,被排擠出了朝堂,只能在江寧孤獨終老。而呂惠卿、曾布這些人為了權力互相爭鬥,完全忘記了變法是怎麼一回事。
哲宗嗣位,尊為太皇太后。驛召司馬光、呂公著,未至,迎問今日設施所宜先。未及條上,已散遣修京城役夫,減皇城覘卒,止禁庭工技,廢導洛司,出近侍尤亡狀者。戒中外毋苛斂,寬民間保戶馬。事由中旨,王珪等弗預知。又起文彥博於既老,遣使勞諸途,諭以復祖宗法度為先務,且令亟疏可用者。---《宋史》
而且不管是朝廷內部,還是地方上,實行變法都不夠徹底,使得變法成為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尤其是地方上,上面壓得不算太嚴,地方上的人也不知道該不該變法,變法到底對不對。
這麼一來變法本身就已經走入了死衚衕,根本就沒辦法改變北宋的未來。王安石最初的志向是好的,變法的策略也是對的,只是實行起來走錯了路,王安石也用錯了人。
王安石手裡那幫支援變法的人,除了曾布可能有點覺悟外,其他人基本都是投機取巧來了。他們看王安石是宰相,又是變法紅人,一個個都跑過來拍馬屁。
所以真正實行變法的時候,這幫人一個都不頂用。宋哲宗上臺以後,這個爛攤子實在是很難收拾,為此高滔滔索性就罷黜了變法。
要麼就徹底變法,要麼就別變法,搞得亂糟糟的反而對北宋沒有任何好處。高滔滔的做法是對的,至少穩住了局面。
高滔滔執政期間,廢除了新法,重新啟用舊法。從表面上來看,這的確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因為變法肯定是有利於富國強兵的,因循守舊只能讓國家越來越衰敗。
可問題是當時沒有足夠的變法人才,王安石已經歸西了,他也沒培養出一兩個接班人來,高滔滔突然接手這麼個爛攤子,她該如何去推行變法呢?
光、公著至,並命為相,使同心輔政,一時知名士匯進於廷。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於是以常平舊式改青苗,以嘉祐差役參募役,除市易之法,逭茶鹽之禁舉邊砦不毛之地以賜西戎,而宇內復安。契丹主戒其臣下,復勿生事於疆場,曰:"南朝盡行仁宗之政矣。"---《宋史》
當年宋神宗在變法的時候,其實態度是搖擺不定的。他既要國家富強,又不想得罪權貴們,所以才會出現王安石兩度罷相的事情。
如果宋神宗能夠像秦孝公支援商鞅那樣,一往無前地支援王安石,變法怎麼可能不成功呢?可惜宋神宗沒有這種魄力和膽略。
可以說錯過北宋改革機會的人,不是高滔滔,而是她的兒子宋神宗趙頊。後來宋哲宗又想要改革,可是身邊都是蔡京這類蠢驢,自然就更沒有什麼希望了。
而且北宋朝廷是朝令夕改,這是非常可怕的。宋仁宗時期,慶曆新政一百來天就失敗了。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也是無疾而終。高滔滔索性恢復舊制,結果宋哲宗又想要改革,最後的情況我們都是瞭解的,宋徽宗時期北宋滅亡了。
一般太后掌權,那都是要扶植自己的外戚力量的,比如說宋仁宗時期,太后劉娥就把自己的前夫龔美弄到朝中做官,還各種提拔自己的親信力量,將宋仁宗徹底架空。
可是高滔滔當權的時候,一直不肯給高家人升官,就算人家不靠關係應該要升官的時候,高滔滔都出面阻止,為什麼?她就是不願意外戚干政的局面出現。
歷史上外戚干政的後果,歷歷在目,高滔滔是個有教養的太后,自然是不希望北宋遭遇那些事情。她在位期間,北宋富強繁榮,比變法的時候,真的好多了。至於北宋的亡國,那是宋徽宗不給力,怪不得別人。
參考資料:《宋史》
高滔滔是宋英宗趙宗實的媳婦兒,也是宋神宗趙頊的生母。宋仁宗沒有兒子,所以將趙宗實收為養子,此後將皇位傳給了趙宗實。
高滔滔早在趙宗實沒有成為繼承人之前,就已經嫁給了趙宗實。此後給宋英宗趙宗實生了4男4女,其中包括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趙頊上臺以後,高滔滔不理朝政,因為兒子十分有能力。可是等到宋神宗去世以後,年幼的宋哲宗無法獨自打理朝政,於是高滔滔便出面輔政。
由於她的能力突出,勵精圖治,又不重用自己的外戚力量,所以被後來人稱之為女中堯舜。可是她去世以後,僅僅三十多年北宋就滅亡了。她是否是一個改變北宋歷史走向的人呢?
高滔滔廢除了王安石變法,重新啟用舊派人士。宋神宗趙頊在位期間,感念當年宋仁宗慶曆新政的失敗,認為北宋王朝急需改革才能重獲新生。於是他開始啟用王安石實行變法。
王安石變法在全國推行以後,褒貶不一,再加上貴族集團的嚴重抗議,使得宋神宗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所以王安石變法,其實並沒有獲得成功。
因為宋神宗的優柔寡斷,使得王安石不得不賦閒回家,變法事業雖然有呂惠卿和曾布等人來維持著,卻已經陷入了僵局。
變法人員不再是為了國家的強盛而變法,而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勢進行變法。這個時候宋神宗去世了,他兒子宋哲宗趙煦才不過10歲。
高滔滔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出面干政,她輔政以後,發現改革派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的,索性就徹底廢除了王安石變法。她認為老祖宗的法令至少不會把國家搞亂,於是她就重新啟用以司馬光為首的舊派老臣,讓他們維持天下的秩序。這下子王安石變法算是徹底崩盤了,過去王安石雖然下臺了,可是變法的花架子還在,可是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宣佈,王安石變徹底失敗了。那些支援變法的老臣,一個個都被司馬光給貶謫了出去。這件事的確改變了北宋的歷史走向,使得北宋斷送了唯一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
高滔滔沒有理由為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買單。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很多人把這個罪名按在了高滔滔身上,其實這是不合理的。高滔滔的確徹底廢除了王安石變法,可是在她廢除變法之前,也不看看王安石變法成了什麼德行。
真正的主角人物王安石,因為權力鬥爭的原因,被排擠出了朝堂,只能在江寧孤獨終老。而呂惠卿、曾布這些人為了權力互相爭鬥,完全忘記了變法是怎麼一回事。
哲宗嗣位,尊為太皇太后。驛召司馬光、呂公著,未至,迎問今日設施所宜先。未及條上,已散遣修京城役夫,減皇城覘卒,止禁庭工技,廢導洛司,出近侍尤亡狀者。戒中外毋苛斂,寬民間保戶馬。事由中旨,王珪等弗預知。又起文彥博於既老,遣使勞諸途,諭以復祖宗法度為先務,且令亟疏可用者。---《宋史》
而且不管是朝廷內部,還是地方上,實行變法都不夠徹底,使得變法成為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尤其是地方上,上面壓得不算太嚴,地方上的人也不知道該不該變法,變法到底對不對。
這麼一來變法本身就已經走入了死衚衕,根本就沒辦法改變北宋的未來。王安石最初的志向是好的,變法的策略也是對的,只是實行起來走錯了路,王安石也用錯了人。
王安石手裡那幫支援變法的人,除了曾布可能有點覺悟外,其他人基本都是投機取巧來了。他們看王安石是宰相,又是變法紅人,一個個都跑過來拍馬屁。
所以真正實行變法的時候,這幫人一個都不頂用。宋哲宗上臺以後,這個爛攤子實在是很難收拾,為此高滔滔索性就罷黜了變法。
要麼就徹底變法,要麼就別變法,搞得亂糟糟的反而對北宋沒有任何好處。高滔滔的做法是對的,至少穩住了局面。
錯過北宋改革的機會,這個鍋高滔滔背不了。高滔滔執政期間,廢除了新法,重新啟用舊法。從表面上來看,這的確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因為變法肯定是有利於富國強兵的,因循守舊只能讓國家越來越衰敗。
可問題是當時沒有足夠的變法人才,王安石已經歸西了,他也沒培養出一兩個接班人來,高滔滔突然接手這麼個爛攤子,她該如何去推行變法呢?
光、公著至,並命為相,使同心輔政,一時知名士匯進於廷。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於是以常平舊式改青苗,以嘉祐差役參募役,除市易之法,逭茶鹽之禁舉邊砦不毛之地以賜西戎,而宇內復安。契丹主戒其臣下,復勿生事於疆場,曰:"南朝盡行仁宗之政矣。"---《宋史》
當年宋神宗在變法的時候,其實態度是搖擺不定的。他既要國家富強,又不想得罪權貴們,所以才會出現王安石兩度罷相的事情。
如果宋神宗能夠像秦孝公支援商鞅那樣,一往無前地支援王安石,變法怎麼可能不成功呢?可惜宋神宗沒有這種魄力和膽略。
可以說錯過北宋改革機會的人,不是高滔滔,而是她的兒子宋神宗趙頊。後來宋哲宗又想要改革,可是身邊都是蔡京這類蠢驢,自然就更沒有什麼希望了。
而且北宋朝廷是朝令夕改,這是非常可怕的。宋仁宗時期,慶曆新政一百來天就失敗了。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也是無疾而終。高滔滔索性恢復舊制,結果宋哲宗又想要改革,最後的情況我們都是瞭解的,宋徽宗時期北宋滅亡了。
總結:高滔滔當權期間,贏得一片讚譽。一般太后掌權,那都是要扶植自己的外戚力量的,比如說宋仁宗時期,太后劉娥就把自己的前夫龔美弄到朝中做官,還各種提拔自己的親信力量,將宋仁宗徹底架空。
可是高滔滔當權的時候,一直不肯給高家人升官,就算人家不靠關係應該要升官的時候,高滔滔都出面阻止,為什麼?她就是不願意外戚干政的局面出現。
歷史上外戚干政的後果,歷歷在目,高滔滔是個有教養的太后,自然是不希望北宋遭遇那些事情。她在位期間,北宋富強繁榮,比變法的時候,真的好多了。至於北宋的亡國,那是宋徽宗不給力,怪不得別人。
參考資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