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的家長選擇把幼兒送到幼兒園,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學會與人交流和相處,並且能夠學到相關的知識。然而,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經常會由於不同的原因產生衝突,大部分是由於幼兒情緒波動較大。幼兒園的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孩子之間的相處情況,教孩子學會互相謙讓。 一、幼兒衝突行為的界定 幼兒的衝突行為主要是指幼兒在互動過程中由於雙方的言語、行為等產生不同的利益而引起的爭執現象。首先,幼兒衝突屬於一種對立的狀態,會表現出顯著的對立行為,例如,面部表情、行為舉止、語音語調等等。其次,幼兒衝突是動態的行為,而不是靜態的。從幼兒產生對立的關係,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到向對方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聆聽對方的想法,這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最後,幼兒衝突也是同伴之間人際互動的過程。在發生衝突時,雙方都會有類似的行為,彼此的行為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的,實際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幼兒發生衝突的形式主要有:情感衝突、語言衝突、利益衝突和身體碰撞衝突。 二、引起幼兒衝突的原因 (一)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性 現在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為強烈,另外,由於幼兒身心發展不成熟,無法辨清物我觀念,通常按直覺來推理,在表達方式上,動作反應要大於語言的表達,這些因素極易讓幼兒發生衝突。首先,由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為強烈,無法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導致衝突發生的頻率增加。其次,在物我觀念上無法辨識,導致幼兒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物都應該屬於他本人的,所以,經常會發生搶奪他人玩具或物品的行為,這也是最為普遍的衝突行為。最後,由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他們通常運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內心的需求和想法,因此,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發生打架等衝突行為。 (二)缺乏社會經驗 由於幼兒的年齡過小,社會經驗不足,在與他人的相處過程中,社會交往技巧還不夠成熟,在對待社會性的問題上,幼兒無法採用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沒有學會為他人思考,因此,經常會發生衝突行為。 (三)幼兒園因素 1.幼兒園的環境佈置 在產生衝突行為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因為幼兒與同伴搶奪玩具或遊戲材料等。然而,大部分的幼兒園依然存在玩具匱乏的狀態,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無法達到玩具人手一個的最佳狀態。在場地佈置上,幼兒園的活動區域較少,導致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經常發生肢體碰撞,因此,幼兒極易發生衝突。 2.教師沒有合理地解決衝突方式 近年來,經過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在幼兒衝突問題上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甚至有些教師在還沒有了解衝突發生的具體情況時,就對幼兒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訓斥。由於教師一直採用批評和否定的態度對待幼兒,導致幼兒缺少關愛和肯定,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嫉妒的負面情緒,於是,在幼兒相處之時會經常發生衝突行為。 (四)成長環境的影響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環境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當幼兒長期生存在暴力的環境中時,也會產生逐漸形成暴力傾向。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父母也經常採用吵架或毆打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就會模仿父母的處理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除此之外,電視、電腦等媒體也會有暴力行為的示範,這些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三、幼兒衝突行為的干預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充足的遊戲材料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影響幼兒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幼兒園應該為孩子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有充足的遊戲和玩耍空間。合理地安排健康教育活動能夠減少幼兒發生衝突行為的次數,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社交習慣。在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時,最主要的是注重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在遊戲開展時,教師應該多放一些較為輕柔的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穩定孩子的情緒,從而避免發生衝突行為。第二,教師要與幼兒共同完成遊戲,這樣能夠減少衝突行為的產生。第三,嚴格控制區角活動的人數,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第四,區角將教學需要制定一定的規則,在活動進行時,幼兒要遵守區角教學的規則。第五,應該清楚地劃分每個區間的間隔,減少幼兒因走動發生的衝突。除此之外,在提供遊戲材料上,也應該注意以下內容:第一,遊戲材料的數量需充足,滿足幼兒的需求,從而避免幼兒的搶奪行為。第二,圖書和影片的選擇上應該注重和諧美好,避免暴力的主題,從而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感,讓幼兒學會互幫、互助、互愛。第三,遊戲材料的選擇上減少具有攻擊性的玩具,例如彈弓、木棍等。 (二)培養幼兒的社會問題處理能力 目前,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性人際交往技巧,因此,更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社會問題處理能力。首先,教師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每一次的衝突行為,並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式。其次,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解決衝突的經驗,幫助幼兒更好地解決衝突。再次,教師要經常開展分享性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分享。最後,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幼兒透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可以透過角色扮演來訓練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第一,幼兒應該學會辨認衝突,透過溝通和協調來總結解決方式。第二,積極參與教師所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成長和進步。第三,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從而培養社會問題的處理能力。 (三)透過教學活動化解幼兒的衝突行為 教師多向幼兒講述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在講故事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幼兒與同伴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與同伴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且強化了自身解決衝突的能力。另外,在發生衝突時,教師不需要急於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交給孩子,或者交給整個班級,讓幼兒與全班同學共同思考解決的方式,在解決過程中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從而提高幼兒的道德修養。 (四)教師為幼兒樹立榜樣,培養幼兒的合群觀念 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能夠掌握幼兒的發展情況,更能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工作中,教師與教師之間要和平相處,當發生意見不一致時,要能共同溝通和探討;在生活中,教師之間要互相幫助和照顧,關注其他教師的生活狀況。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處理衝突行為,就是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教師的言行也會慢慢地影響著幼兒。 由於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在與同伴相處時,難免會發生衝突行為,家長和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這樣反而會影響幼兒的成長,使得幼兒對外界產生恐懼和自責的心理。在幼兒園中,教師是幼兒園內的主導者,更需要扮演好引導者和觀察者,因此,教師要妥善有效地處理彼此間的衝突問題,為幼兒做良好的示範,實時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況,在發生衝突行為時,及時採取積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
目前,大部分的家長選擇把幼兒送到幼兒園,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學會與人交流和相處,並且能夠學到相關的知識。然而,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經常會由於不同的原因產生衝突,大部分是由於幼兒情緒波動較大。幼兒園的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孩子之間的相處情況,教孩子學會互相謙讓。 一、幼兒衝突行為的界定 幼兒的衝突行為主要是指幼兒在互動過程中由於雙方的言語、行為等產生不同的利益而引起的爭執現象。首先,幼兒衝突屬於一種對立的狀態,會表現出顯著的對立行為,例如,面部表情、行為舉止、語音語調等等。其次,幼兒衝突是動態的行為,而不是靜態的。從幼兒產生對立的關係,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到向對方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聆聽對方的想法,這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最後,幼兒衝突也是同伴之間人際互動的過程。在發生衝突時,雙方都會有類似的行為,彼此的行為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的,實際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幼兒發生衝突的形式主要有:情感衝突、語言衝突、利益衝突和身體碰撞衝突。 二、引起幼兒衝突的原因 (一)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性 現在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為強烈,另外,由於幼兒身心發展不成熟,無法辨清物我觀念,通常按直覺來推理,在表達方式上,動作反應要大於語言的表達,這些因素極易讓幼兒發生衝突。首先,由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為強烈,無法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導致衝突發生的頻率增加。其次,在物我觀念上無法辨識,導致幼兒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物都應該屬於他本人的,所以,經常會發生搶奪他人玩具或物品的行為,這也是最為普遍的衝突行為。最後,由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他們通常運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內心的需求和想法,因此,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發生打架等衝突行為。 (二)缺乏社會經驗 由於幼兒的年齡過小,社會經驗不足,在與他人的相處過程中,社會交往技巧還不夠成熟,在對待社會性的問題上,幼兒無法採用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沒有學會為他人思考,因此,經常會發生衝突行為。 (三)幼兒園因素 1.幼兒園的環境佈置 在產生衝突行為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因為幼兒與同伴搶奪玩具或遊戲材料等。然而,大部分的幼兒園依然存在玩具匱乏的狀態,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無法達到玩具人手一個的最佳狀態。在場地佈置上,幼兒園的活動區域較少,導致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經常發生肢體碰撞,因此,幼兒極易發生衝突。 2.教師沒有合理地解決衝突方式 近年來,經過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在幼兒衝突問題上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甚至有些教師在還沒有了解衝突發生的具體情況時,就對幼兒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訓斥。由於教師一直採用批評和否定的態度對待幼兒,導致幼兒缺少關愛和肯定,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嫉妒的負面情緒,於是,在幼兒相處之時會經常發生衝突行為。 (四)成長環境的影響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環境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當幼兒長期生存在暴力的環境中時,也會產生逐漸形成暴力傾向。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父母也經常採用吵架或毆打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就會模仿父母的處理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除此之外,電視、電腦等媒體也會有暴力行為的示範,這些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三、幼兒衝突行為的干預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充足的遊戲材料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影響幼兒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幼兒園應該為孩子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有充足的遊戲和玩耍空間。合理地安排健康教育活動能夠減少幼兒發生衝突行為的次數,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社交習慣。在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時,最主要的是注重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在遊戲開展時,教師應該多放一些較為輕柔的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穩定孩子的情緒,從而避免發生衝突行為。第二,教師要與幼兒共同完成遊戲,這樣能夠減少衝突行為的產生。第三,嚴格控制區角活動的人數,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第四,區角將教學需要制定一定的規則,在活動進行時,幼兒要遵守區角教學的規則。第五,應該清楚地劃分每個區間的間隔,減少幼兒因走動發生的衝突。除此之外,在提供遊戲材料上,也應該注意以下內容:第一,遊戲材料的數量需充足,滿足幼兒的需求,從而避免幼兒的搶奪行為。第二,圖書和影片的選擇上應該注重和諧美好,避免暴力的主題,從而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感,讓幼兒學會互幫、互助、互愛。第三,遊戲材料的選擇上減少具有攻擊性的玩具,例如彈弓、木棍等。 (二)培養幼兒的社會問題處理能力 目前,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性人際交往技巧,因此,更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社會問題處理能力。首先,教師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每一次的衝突行為,並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式。其次,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解決衝突的經驗,幫助幼兒更好地解決衝突。再次,教師要經常開展分享性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分享。最後,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幼兒透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可以透過角色扮演來訓練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第一,幼兒應該學會辨認衝突,透過溝通和協調來總結解決方式。第二,積極參與教師所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成長和進步。第三,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從而培養社會問題的處理能力。 (三)透過教學活動化解幼兒的衝突行為 教師多向幼兒講述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在講故事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幼兒與同伴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與同伴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且強化了自身解決衝突的能力。另外,在發生衝突時,教師不需要急於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交給孩子,或者交給整個班級,讓幼兒與全班同學共同思考解決的方式,在解決過程中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從而提高幼兒的道德修養。 (四)教師為幼兒樹立榜樣,培養幼兒的合群觀念 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能夠掌握幼兒的發展情況,更能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工作中,教師與教師之間要和平相處,當發生意見不一致時,要能共同溝通和探討;在生活中,教師之間要互相幫助和照顧,關注其他教師的生活狀況。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處理衝突行為,就是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教師的言行也會慢慢地影響著幼兒。 由於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在與同伴相處時,難免會發生衝突行為,家長和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這樣反而會影響幼兒的成長,使得幼兒對外界產生恐懼和自責的心理。在幼兒園中,教師是幼兒園內的主導者,更需要扮演好引導者和觀察者,因此,教師要妥善有效地處理彼此間的衝突問題,為幼兒做良好的示範,實時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況,在發生衝突行為時,及時採取積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