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即向內演化,泛指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比如某個領域中存在的過度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為了更形象地理解其含義,我們先舉個例子。
假如有一支隊伍,在戰鬥中吃了敗仗,成了散兵遊勇。其中有一部分往同一個方向逃跑,側面、後面都是黑壓壓的一片敵方追兵,正以合圍之勢包抄過來。
然而此時,隊伍前方突然出現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橋上只有一座獨木橋,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的透過。
從時間上來看,在追兵到達之前,只有10%的人,能夠最終透過獨木橋,也就意味著只有10%的人,最終能夠活下來。
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前方10%的人按次序過河。,而後面90%的人準備迎敵,與敵人作殊死搏鬥,以儘可能多的消耗敵人的力量,從而達成最好的結果。也就是10%的人活了下來,同時消耗掉相當於剩下90%數量的敵人。
第二種選擇就是內卷。沒有人願意主動放棄生的希望,都希望自己成為活下來的那一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性的陰暗面展現到極致。
有人開始將身邊的同伴推下水,也有人拔刀刺死了親密的同袍。面對來自身邊的死亡威脅,每個人紛紛拔刀自保,一場火拼就地展開。
直到剩下總人數的10%時,大家才在相互戒備中停了下來。
可是此時,敵人到達這裡的路程只剩下原來的一半。也就意味著,如果現在開始有序度河,只有一半的人能得以倖存。
為了活命,每個人都開始奔向獨木橋,殺戮也開始再次上演。
可悲的是,當敵人趕到此地時,除了遍地的死屍之外,僅僅只有2%的人得以倖存,而敵人卻無一兵一卒的損耗。
這便是內卷。
當然例子僅僅只是例子,並不一定真實存在。那麼,現實中的內卷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便以人們普遍關心的經濟活動來加以說明吧!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法則”,他告訴我們,世上永遠只有20%的人,掌握著社會的絕大部分財富,財富的劃分總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現出來。
金字塔上層住者最富有的那20%,下層住著貧窮的80%。
但我認為“二八法則”原本只是個偽命題。如果你準備反駁,請稍等片刻。
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財富?
當然這誰都知道,錢就代表了財富。誰有了錢,誰就有了財富,但錢並不是真正的財富,它只是衡量財富的工具。
那麼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是房屋,是土地,資源,糧食等等,能為人所用的物質。我們之所以把錢看成財富,是因為可以用錢換來這些物質。
這與“二八法則”是偽命題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
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錢,但不能同時佔有很多財富。這時你一定會說,這句話是錯誤的。
可是我有我的道理。
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錢,說明他擁有,隨時換取他所需的物質的可能性。
而一個人不可能同時佔有很多財富,是因為他只有一個身體,同時使用的物質財富是有限的。
而金錢只代表這種可能性。
你也許會說,這“可能性”就代表著他擁有物質財富,他可以將所有的金錢全部換成物質,便同時擁有了很多物質財富。
這麼說無可厚非,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用數學思維來看,任何結果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前提條件!而這個前提條件就是:無限制的私有制。
只有在這種無限制私有制的前提下,你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你並不需要的物質財富。這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現象,作為物質交換工具的“錢”,從一種交換可能性的虛擬物質,演變為無限接近於物質本身的存在。
以此為基礎,誰擁有的錢多,誰便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過著遠遠超過自身需求的奢侈生活。而這些東西,正是造成了人們心理落差感的罪魁禍首。
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不存在那種無限制的私有制,金錢就僅僅只是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建立在人們對你為社會所做貢獻的認可基礎上,作為一種貢獻值的體現,當你有需要時,人們願意將手中的物質交換給你,以此作為對你所做貢獻的回報。並且這種可能性將一直存在。
而對於那些沒有必要的無限私慾則加以限制。自然也就不會有奢侈腐化的生活作風,也就不會讓人們產生階級落差感。
當人們認可你的貢獻,而不是去羨慕嫉妒你的無限私慾得到滿足時,也就不會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金字塔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二八法則”還能成其為金科玉律嗎?
說完了二八法則,我們來說說它與內卷化的關係,以及內卷化的產生演變和歸屬宿。
二八法則代表一種不平等佔有物質財富的階級劃分方式。
社會總物質是有限的,當一個人佔有太多他自身不需要的部分物質,則必定有相應部分的人,失去了擁有其所必需的物質的可能性。
但物質條件又是人們所必須的,這讓他們不得不去想辦法,儘可能多地佔有物質,以達到他們認為的值得羨慕的階層。
但塔尖只有那麼多位置。一個人上去了,必然有一個人跌落,而作為普通人的大多數,卻永遠也到達不了那個地方。
內心的落差感會讓他倍受煎熬,他們不得不一次次的奮起反擊。
這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當前方只有一座獨木橋時,大多人都會內耗在河岸上,永遠也到達不了對岸。
這就是內卷化產生的原因,把對物質的佔有作為成功的標誌,而不是把交換物質的可能性,作為其對社會貢獻的認可。
奉著萬物皆有生有滅的自然法則,我們繼續探索內卷可能產生的演變及其歸屬。
第一種可能,對現行價值體系不做改動,內卷化必將越演越烈,直到某一天內部矛盾達到某種臨界點,引發大規模的社會動盪,將一切推倒重來,好比歷史上最“成功”的王朝一般。
第二種可能,改變現在的價值體系,讓一個人的成就,源自於他對這整個社會的貢獻值,並將這種貢獻值作為交換的可能性,作為人們認可它的依據。貢獻值越大,可能性便越多。
物質本身作為公共產品,其有優劣好壞,優好者可作為一種回償,給予那些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個體。而普通人民雖不曾有超常的社會貢獻值,卻也可享受基本的物質保障,若想要更優質的條件,便必須透過對社會產生更大貢獻,並得到其他大眾的廣泛認可。
如此,內卷將自行消亡。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而非在環境的裹挾下參與全方位的過度競爭。
丟掉內卷,讓生活迴歸生活本身,讓奮鬥源是實現人生價值。
內卷,即向內演化,泛指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比如某個領域中存在的過度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為了更形象地理解其含義,我們先舉個例子。
假如有一支隊伍,在戰鬥中吃了敗仗,成了散兵遊勇。其中有一部分往同一個方向逃跑,側面、後面都是黑壓壓的一片敵方追兵,正以合圍之勢包抄過來。
然而此時,隊伍前方突然出現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橋上只有一座獨木橋,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的透過。
從時間上來看,在追兵到達之前,只有10%的人,能夠最終透過獨木橋,也就意味著只有10%的人,最終能夠活下來。
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前方10%的人按次序過河。,而後面90%的人準備迎敵,與敵人作殊死搏鬥,以儘可能多的消耗敵人的力量,從而達成最好的結果。也就是10%的人活了下來,同時消耗掉相當於剩下90%數量的敵人。
第二種選擇就是內卷。沒有人願意主動放棄生的希望,都希望自己成為活下來的那一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性的陰暗面展現到極致。
有人開始將身邊的同伴推下水,也有人拔刀刺死了親密的同袍。面對來自身邊的死亡威脅,每個人紛紛拔刀自保,一場火拼就地展開。
直到剩下總人數的10%時,大家才在相互戒備中停了下來。
可是此時,敵人到達這裡的路程只剩下原來的一半。也就意味著,如果現在開始有序度河,只有一半的人能得以倖存。
為了活命,每個人都開始奔向獨木橋,殺戮也開始再次上演。
可悲的是,當敵人趕到此地時,除了遍地的死屍之外,僅僅只有2%的人得以倖存,而敵人卻無一兵一卒的損耗。
這便是內卷。
當然例子僅僅只是例子,並不一定真實存在。那麼,現實中的內卷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便以人們普遍關心的經濟活動來加以說明吧!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法則”,他告訴我們,世上永遠只有20%的人,掌握著社會的絕大部分財富,財富的劃分總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現出來。
金字塔上層住者最富有的那20%,下層住著貧窮的80%。
但我認為“二八法則”原本只是個偽命題。如果你準備反駁,請稍等片刻。
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財富?
當然這誰都知道,錢就代表了財富。誰有了錢,誰就有了財富,但錢並不是真正的財富,它只是衡量財富的工具。
那麼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是房屋,是土地,資源,糧食等等,能為人所用的物質。我們之所以把錢看成財富,是因為可以用錢換來這些物質。
這與“二八法則”是偽命題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
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錢,但不能同時佔有很多財富。這時你一定會說,這句話是錯誤的。
可是我有我的道理。
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錢,說明他擁有,隨時換取他所需的物質的可能性。
而一個人不可能同時佔有很多財富,是因為他只有一個身體,同時使用的物質財富是有限的。
而金錢只代表這種可能性。
你也許會說,這“可能性”就代表著他擁有物質財富,他可以將所有的金錢全部換成物質,便同時擁有了很多物質財富。
這麼說無可厚非,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用數學思維來看,任何結果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前提條件!而這個前提條件就是:無限制的私有制。
只有在這種無限制私有制的前提下,你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你並不需要的物質財富。這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現象,作為物質交換工具的“錢”,從一種交換可能性的虛擬物質,演變為無限接近於物質本身的存在。
以此為基礎,誰擁有的錢多,誰便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過著遠遠超過自身需求的奢侈生活。而這些東西,正是造成了人們心理落差感的罪魁禍首。
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不存在那種無限制的私有制,金錢就僅僅只是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建立在人們對你為社會所做貢獻的認可基礎上,作為一種貢獻值的體現,當你有需要時,人們願意將手中的物質交換給你,以此作為對你所做貢獻的回報。並且這種可能性將一直存在。
而對於那些沒有必要的無限私慾則加以限制。自然也就不會有奢侈腐化的生活作風,也就不會讓人們產生階級落差感。
當人們認可你的貢獻,而不是去羨慕嫉妒你的無限私慾得到滿足時,也就不會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金字塔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二八法則”還能成其為金科玉律嗎?
說完了二八法則,我們來說說它與內卷化的關係,以及內卷化的產生演變和歸屬宿。
二八法則代表一種不平等佔有物質財富的階級劃分方式。
社會總物質是有限的,當一個人佔有太多他自身不需要的部分物質,則必定有相應部分的人,失去了擁有其所必需的物質的可能性。
但物質條件又是人們所必須的,這讓他們不得不去想辦法,儘可能多地佔有物質,以達到他們認為的值得羨慕的階層。
但塔尖只有那麼多位置。一個人上去了,必然有一個人跌落,而作為普通人的大多數,卻永遠也到達不了那個地方。
內心的落差感會讓他倍受煎熬,他們不得不一次次的奮起反擊。
這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當前方只有一座獨木橋時,大多人都會內耗在河岸上,永遠也到達不了對岸。
這就是內卷化產生的原因,把對物質的佔有作為成功的標誌,而不是把交換物質的可能性,作為其對社會貢獻的認可。
奉著萬物皆有生有滅的自然法則,我們繼續探索內卷可能產生的演變及其歸屬。
第一種可能,對現行價值體系不做改動,內卷化必將越演越烈,直到某一天內部矛盾達到某種臨界點,引發大規模的社會動盪,將一切推倒重來,好比歷史上最“成功”的王朝一般。
第二種可能,改變現在的價值體系,讓一個人的成就,源自於他對這整個社會的貢獻值,並將這種貢獻值作為交換的可能性,作為人們認可它的依據。貢獻值越大,可能性便越多。
物質本身作為公共產品,其有優劣好壞,優好者可作為一種回償,給予那些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個體。而普通人民雖不曾有超常的社會貢獻值,卻也可享受基本的物質保障,若想要更優質的條件,便必須透過對社會產生更大貢獻,並得到其他大眾的廣泛認可。
如此,內卷將自行消亡。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而非在環境的裹挾下參與全方位的過度競爭。
丟掉內卷,讓生活迴歸生活本身,讓奮鬥源是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