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50174339612

    咱們說電晶體在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時才有擴大效果,以NPN為例,此刻,發射結電子被正偏電壓拉到基極,然後其間小部分與基極空穴複合(因而基極電流比較小),而大部分被集電結的反偏電壓掃入集電結(因而集電結電流比較大)。因而,發射極電流和集電極電流都遠遠大於基極電流,起到了擴大的效果。 而如你所說,假如集電結和發射結都正偏的話,則發射極和集電極的電子都會被掃入基區,與基區空穴複合,此刻基極電流就由發射極和集電極電流一直構成,是比較大的,因而電晶體進入飽和狀態,無法起到電流擴大的效果。 電晶體擴大的本質是擴大基極電流,然後經過發射極或集電極的電阻轉換為電壓起到擴大的效果。一隻標誌不清的電晶體三極體,能夠用萬用表判別它的極性,斷定它是矽管仍是鍺管,並同時區別它的管腳。關於一般小功率管,判別時一般只宜用Rx1K檔.過程如下: 1. 正測與反測 將紅黑表筆測電晶體的恣意兩腳電阻,再紅黑表筆交換仍測這兩腳電阻,兩次丈量電阻讀數不同,咱們把電阻讀數較小的那次丈量叫正測,咱們把電阻讀數較大的那次丈量叫反測。 2. 斷定基極 將電晶體三隻管腳編上號1.2.3. 萬用表作三種丈量,即1-2, 2-3,3-1,每種又分正測和反測。這六次丈量中, 有三次屬正測, 且電阻讀數個不相同。找出正測電阻最大的那隻管腳,例如1-2,另一支管腳3就是基極。這是因為不管管或管,都為兩個二極體反向銜接而成(如附圖)。發射極,集電極與基極間的正測電阻即一般二極體正向電阻,很小。當兩表筆接集電極和發射極時,其阻值遠大於一般二極體正向電阻。 3. 判別極性 黑表筆接已斷定的基極,紅表筆接另一恣意極,若為正測,則為NPN管,若為反測,則為PNP管。這是因為黑表筆接萬用表內電池正端,如為正測,黑表筆接的是P端,電晶體屬NPN型。如為反測,黑表筆接的是N端,電晶體屬PNP型。 4. 斷定集電極和發射極對集電極和發射極作正測。在正測時,對NPN管黑表筆接的是集電極,對PNP管,黑表筆接的是發射極。這是因為不管正測或反測,都有一個PN接面處於反向,電池電壓大部分降落在反向的PN接面上。發射結正偏,集電路反偏時流過的電流較大,出現的電阻較小。所以對NPN管,當集,射間電阻較小時,集電極接的是電池正極,即接的是黑表筆。對PNP管,當集,射間的電阻較小時,發射極接的是黑表筆。 5. 判別是矽管仍是鍺管 對發射極基極做正測, 若指標偏轉了1/2--3/5,是矽管。若指標偏轉了4/5以上,是鍺管。這是因為電阻撓對基——射極作正測時, 加在基射間的電壓是Ube=(1-n/N)E, E=1.5v是電池電壓,N是有線性刻度的某一直流電壓的總分格數,n是錶針在該刻度線上偏轉的分格數。一般矽管U=0.6~0.7v, 鍺管Ube=0.2~0.3v。因而在測驗時, 對矽管, n/N約為1/2-3/5;對鍺管, n/N約為4/5以上。 別的,關於一般小功率的判別,萬用表不宜採用Rx10或Rx1擋。以500型萬用表測矽管來闡明,該表內阻在Rx10擋是100歐,對矽管b.e極作正測是,電流達Ibe=(1.5v-0.7v)/100歐=8mA,? 測鍺管時電流還要大,用Rx1擋電流更大,有可能損壞電晶體。至於Rx1k擋,該擋電池電壓較高,常見的有1v,12v,15v,22.5v等幾種,反測時有可能形成PN接面擊穿,故此擋也應慎用。 測判三極體的口訣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協助讀者敏捷把握測判辦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倒置,找基極;PN接面,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咱們逐句進行解說吧。 一、 三倒置,找基極 咱們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接面的半導體器材。依據兩個PN接面銜接辦法不同,能夠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型別的三極體,圖1是它們的電路符號和等效電路。 測驗三極體要運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挑選R×100或R×1k擋位。圖2繪出了萬用電表歐姆擋的等效電路。由圖可見,紅表筆所銜接的是表內電池的負極,黑表筆則銜接著表內電池的正極。 假定咱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仍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驗的第一步是判別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咱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倒置丈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調查表針的偏轉視點;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別離倒置丈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調查表針的偏轉視點。在這三次倒置丈量中,必定有兩次丈量結果附近:即倒置丈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定是倒置丈量前後指標偏轉視點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咱們要尋覓的基極(參看圖1、圖2不難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接面,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咱們就能夠依據基極與別的兩個電極之間PN接面的方向來斷定管子的導電型別(圖1)。將萬用表的黑表筆觸控基極,紅表筆觸控別的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標偏轉視點很大,則闡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標偏轉視點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 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別的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咱們能夠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辦法斷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1) 關於NPN型三極體,穿透電流的丈量電路如圖3所示。依據這個原理,用萬用電表的黑、紅表筆倒置丈量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Rce和Rec,儘管兩次丈量中萬用表指標偏轉視點都很小,但仔細調查,總會有一次偏轉視點稍大,此刻電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筆→c極→b極→e極→紅表筆,電流流向正好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共同(“順箭頭”),所以此刻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 (2) 關於PNP型的三極體,道理也類似於NPN型,其電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筆→e極→b極→c極→紅表筆,其電流流向也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共同,所以此刻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參看圖1、圖3可知)。 四、 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丈量過程中,若因為倒置前後的兩次丈量指標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別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辦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丈量中,用兩隻手別離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辦法即可區別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間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效果,意圖是使效果更加顯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死族vs人族的戰術和人族說有兵種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