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化本身有著開放包容的氣質,所以,唐代的男裝既繼承了傳統漢服的靈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風等異國風情,最終表現出了獨具一格的鮮明特色。
下面,我們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頭飾、上衣、下衣三個方面,說一說唐代男裝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種方式重溫大唐盛世。
一、頭飾
孔子說:“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古代男子二十而冠,這裡的冠是指行“加冠禮”。冠是一種冠帽,是古代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而身份卑賤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幘”,就是包裹頭髮的一塊布。
而唐代時期,男子常戴的頭飾,是一種被稱之為幞頭的頭巾。關於幞頭的由來,五代人馬縞曾經在《中華古今注》中記載:
“幞頭,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皂羅後裹發,蓋庶人之常服,沿之後周武帝裁為四腳,名曰幞頭,以至唐侍中馬周更與羅代絹,又令中繁前後以象二儀,兩邊各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為常服。”
而幞頭又可以分為四個大類:
1、平頭小樣
平頭小樣又稱平頭巾子,是流行於唐初的一種幞頭樣式。它一般為扁平形狀,頭頂的巾子裹得很低,所以才被稱為“平頭”。
2、武家諸王樣
武家諸王樣又稱武家高巾子,相傳為武則天所創。一塊頭巾,竟然透露出她希望"武姓諸王"凌駕於整個朝局之上的用意,《舊唐書·輿服志》記載:
“武德已來,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頭小樣者......貴臣內賜高頭巾子,呼為武家諸王樣。”
武家諸王樣的巾子部分較之平頭小樣有了顯著的升高,中間部分則出現了明顯的凹陷。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人物所戴的就是武家諸王樣。
3、英王踣樣
英王踣樣又稱為踣樣巾,創始於唐中宗景龍四年。《新唐書·車服志》記載:“至中宗又賜百官英王踣樣巾,其制高而踣,帝在藩時冠也。”
英王踣樣比武則天的武家諸王樣還要高,其中是否有高過武則天家族之深意,我們不得而知。它上面分成左右兩瓣,如同兩個球。
因為“踣”含有傾覆之意,而且唐中宗就是在此年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合謀毒死的,因此它被人們認為不詳並很快拋棄。而其樣式可以從西安羊頭鎮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上一探究竟。
4、官樣巾子
官樣巾子出現在開元年間,因此又稱為“開元內樣”,它比英王踣樣要高,但不前傾,也沒有圓球狀物,頭部略呈尖型。從名畫《虢國夫人出行圖》中,我們可以一見官樣巾子的模樣。
二、上衣
說完了帽子,我們再看看上衣。男子唐裝的上衣,分為袍、襦、衫、襖和半臂5種。
1、袍
傳統漢服講究“交領右衽、褒衣廣袖”,雖然美觀大方,但實用性不足。唐代男裝上衣沿襲了這樣的特點,因此有一種博袖寬袍,又因為其受到胡風的影響,又產生了另一種窄袖袍,用於日常穿著。
(1)博袖寬袍主要用於禮服,按照領型劃分,又有“直領對襟袍”和“交領右衽袍”兩類。
“直領對襟袍”多為皇帝和官員們在上朝和舉行禮儀大典時穿著的。而“交領右衽袍”穿著時胸前兩襟相交疊壓,右衽開襟,這種服裝官民皆服。在唐代一些文官俑上,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模樣。
2)窄袖袍主要分為圓領袍和翻領袍兩種。
圓領袍,顧名思義,就是圓領子的窄袖袍。中國傳統服飾袍服並非圓領,只有內衣才有圓領。魏晉南北朝以後,圓領袍吸收了胡服的特點,在唐代成為完全普及的服裝,而且也是不分等級和性別,人人可穿。
翻領袍,顧名思義,就是領子外翻的窄袖袍。它起源於西北少數民族回紇。隨著回紇與唐的經濟文化往來密切,翻領袍也成為唐代男裝中的一種常見款式,如壁畫《職貢圖》中,最後一個人身穿的就是翻領窄袖袍。
2、襦
襦對現代人來說是個生僻字。《說文》中說:“襦,短衣也”,史游《急就篇》:“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可見,襦就是短襖、短衣的意思,它長不過膝蓋,衣身短小,袖子窄小。
既然是短衣,下面就必然有與其搭配的衣物,作為男裝來說,其搭配的衣物就是袴和裳。
3、衫
唐代的衫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襴衫,一種是缺胯衫,其穿著人群是不同的。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也就是說,襴衫是專供士人、官員穿著的。
而缺胯衫因為兩邊的擺縫處開叉,所以穿起來行動自如,方便體力勞動,因此是平民百姓甚至士兵經常穿著的衣物。
4、襖
襖是由襦演化而來的,分為長襖和短襖。長襖即褻服,類似於現在家居穿的便服。
而短襖是有內襯的短上衣,是與袴搭配穿的衣服。
穿著短襖,主要是為了行動方便,如清朝袁枚寫的《隨園隨筆》中說:“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隋文帝徵遼,詔武官服缺胯襖子。”這裡面提到的缺胯襖子,就是隋唐時期的短襖,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而制。
5、半臂
半臂是一種短袖或者無袖上衣,可內穿,可外穿,及於腰間,有點像今天的“馬甲”。
半臂起源於秦代,本來是一種袖子大而短的禮服。唐高祖時,對它進行了改造:“減其袖,謂之半臂”(《事物紀原》)。唐高祖“減其袖”的目的,當然是使它穿起來更加方便,所以半臂在唐朝稱為勞動人民的日常工作服。
三、下衣
唐代男裝裡下衣,主要有裳和袴兩種型別。
1、裳
《釋名·釋衣服》中記載:“上曰衣,下曰裳。”古人將下身穿的衣服稱之為裳,古代男女皆穿。
裳在《說文》為“常”的異體字:“常,下裙也。”可以看出,裳是裙子,而不是褲子。人們現在常說的“衣裳”,在古代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部分。
不過,對於男裝來講,裳和裙還是略有不同的,裳更多的是起到禮服的作用,而裙則是衣服的基本款。
實際上,除了作為朝服等禮服以外,唐代男子穿裳的情況也是不多見的。《禮賓圖》中就是穿裳的唐代官員。
2、袴褶
袴褶最早是指套在腿上的筒子,類似於現在的長筒襪。傳入中原以後,為方便騎馬,才開始有了襠,還要在袴管膝蓋處系扎。
唐代時,因為其輕便靈活的優點,袴褶成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騎馬或者勞作時常穿的衣服。
以上,就是唐代男子日常從上到下所穿著的基本服飾。
唐文化本身有著開放包容的氣質,所以,唐代的男裝既繼承了傳統漢服的靈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風等異國風情,最終表現出了獨具一格的鮮明特色。
下面,我們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頭飾、上衣、下衣三個方面,說一說唐代男裝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種方式重溫大唐盛世。
一、頭飾
孔子說:“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古代男子二十而冠,這裡的冠是指行“加冠禮”。冠是一種冠帽,是古代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而身份卑賤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幘”,就是包裹頭髮的一塊布。
而唐代時期,男子常戴的頭飾,是一種被稱之為幞頭的頭巾。關於幞頭的由來,五代人馬縞曾經在《中華古今注》中記載:
“幞頭,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皂羅後裹發,蓋庶人之常服,沿之後周武帝裁為四腳,名曰幞頭,以至唐侍中馬周更與羅代絹,又令中繁前後以象二儀,兩邊各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為常服。”
而幞頭又可以分為四個大類:
1、平頭小樣
平頭小樣又稱平頭巾子,是流行於唐初的一種幞頭樣式。它一般為扁平形狀,頭頂的巾子裹得很低,所以才被稱為“平頭”。
2、武家諸王樣
武家諸王樣又稱武家高巾子,相傳為武則天所創。一塊頭巾,竟然透露出她希望"武姓諸王"凌駕於整個朝局之上的用意,《舊唐書·輿服志》記載:
“武德已來,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頭小樣者......貴臣內賜高頭巾子,呼為武家諸王樣。”
武家諸王樣的巾子部分較之平頭小樣有了顯著的升高,中間部分則出現了明顯的凹陷。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人物所戴的就是武家諸王樣。
3、英王踣樣
英王踣樣又稱為踣樣巾,創始於唐中宗景龍四年。《新唐書·車服志》記載:“至中宗又賜百官英王踣樣巾,其制高而踣,帝在藩時冠也。”
英王踣樣比武則天的武家諸王樣還要高,其中是否有高過武則天家族之深意,我們不得而知。它上面分成左右兩瓣,如同兩個球。
因為“踣”含有傾覆之意,而且唐中宗就是在此年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合謀毒死的,因此它被人們認為不詳並很快拋棄。而其樣式可以從西安羊頭鎮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上一探究竟。
4、官樣巾子
官樣巾子出現在開元年間,因此又稱為“開元內樣”,它比英王踣樣要高,但不前傾,也沒有圓球狀物,頭部略呈尖型。從名畫《虢國夫人出行圖》中,我們可以一見官樣巾子的模樣。
二、上衣
說完了帽子,我們再看看上衣。男子唐裝的上衣,分為袍、襦、衫、襖和半臂5種。
1、袍
傳統漢服講究“交領右衽、褒衣廣袖”,雖然美觀大方,但實用性不足。唐代男裝上衣沿襲了這樣的特點,因此有一種博袖寬袍,又因為其受到胡風的影響,又產生了另一種窄袖袍,用於日常穿著。
(1)博袖寬袍主要用於禮服,按照領型劃分,又有“直領對襟袍”和“交領右衽袍”兩類。
“直領對襟袍”多為皇帝和官員們在上朝和舉行禮儀大典時穿著的。而“交領右衽袍”穿著時胸前兩襟相交疊壓,右衽開襟,這種服裝官民皆服。在唐代一些文官俑上,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模樣。
2)窄袖袍主要分為圓領袍和翻領袍兩種。
圓領袍,顧名思義,就是圓領子的窄袖袍。中國傳統服飾袍服並非圓領,只有內衣才有圓領。魏晉南北朝以後,圓領袍吸收了胡服的特點,在唐代成為完全普及的服裝,而且也是不分等級和性別,人人可穿。
翻領袍,顧名思義,就是領子外翻的窄袖袍。它起源於西北少數民族回紇。隨著回紇與唐的經濟文化往來密切,翻領袍也成為唐代男裝中的一種常見款式,如壁畫《職貢圖》中,最後一個人身穿的就是翻領窄袖袍。
2、襦
襦對現代人來說是個生僻字。《說文》中說:“襦,短衣也”,史游《急就篇》:“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可見,襦就是短襖、短衣的意思,它長不過膝蓋,衣身短小,袖子窄小。
既然是短衣,下面就必然有與其搭配的衣物,作為男裝來說,其搭配的衣物就是袴和裳。
3、衫
唐代的衫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襴衫,一種是缺胯衫,其穿著人群是不同的。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也就是說,襴衫是專供士人、官員穿著的。
而缺胯衫因為兩邊的擺縫處開叉,所以穿起來行動自如,方便體力勞動,因此是平民百姓甚至士兵經常穿著的衣物。
4、襖
襖是由襦演化而來的,分為長襖和短襖。長襖即褻服,類似於現在家居穿的便服。
而短襖是有內襯的短上衣,是與袴搭配穿的衣服。
穿著短襖,主要是為了行動方便,如清朝袁枚寫的《隨園隨筆》中說:“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隋文帝徵遼,詔武官服缺胯襖子。”這裡面提到的缺胯襖子,就是隋唐時期的短襖,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而制。
5、半臂
半臂是一種短袖或者無袖上衣,可內穿,可外穿,及於腰間,有點像今天的“馬甲”。
半臂起源於秦代,本來是一種袖子大而短的禮服。唐高祖時,對它進行了改造:“減其袖,謂之半臂”(《事物紀原》)。唐高祖“減其袖”的目的,當然是使它穿起來更加方便,所以半臂在唐朝稱為勞動人民的日常工作服。
三、下衣
唐代男裝裡下衣,主要有裳和袴兩種型別。
1、裳
《釋名·釋衣服》中記載:“上曰衣,下曰裳。”古人將下身穿的衣服稱之為裳,古代男女皆穿。
裳在《說文》為“常”的異體字:“常,下裙也。”可以看出,裳是裙子,而不是褲子。人們現在常說的“衣裳”,在古代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部分。
不過,對於男裝來講,裳和裙還是略有不同的,裳更多的是起到禮服的作用,而裙則是衣服的基本款。
實際上,除了作為朝服等禮服以外,唐代男子穿裳的情況也是不多見的。《禮賓圖》中就是穿裳的唐代官員。
2、袴褶
袴褶最早是指套在腿上的筒子,類似於現在的長筒襪。傳入中原以後,為方便騎馬,才開始有了襠,還要在袴管膝蓋處系扎。
唐代時,因為其輕便靈活的優點,袴褶成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騎馬或者勞作時常穿的衣服。
以上,就是唐代男子日常從上到下所穿著的基本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