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江三農

    虧本的只能是少數人,極個別的人家,不能代表普遍大眾。種糧正常情況下不會虧本的,只能說掙不了大錢,富裕不起來。當前農村富裕起來的人都是打工家庭,年輕人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在家務農。2020年上半年農業農村部調查監測資料是,打工佔農村家庭收入45%,農業收入佔50%,資產性收入佔5%,所以說種糧收入是有,但不高,一畝地純收入500元/年,種植100畝地年純收入5萬元,不如一個打工人半年收入。

    一、現在沒有人工種植糧食的了,當前農村是老齡化社會,少數山場可能還是人工種植,但平原地區基本上實現規模化、機械化了

    如果現在還在採取人工種植糧食肯定是虧本的,即使糧價再高也會虧損,所以農業上基本上淘汰了人工種植糧食了,只有極少數山場丘陵地區可能還是人工種植口糧。農村也邁入老齡化社會,早在20年前,農業就進入“小農機時代”,人都外出打工了,農民只得去購買小型農業機械來耕種,大大降低種植成本,降低勞動強度,使每戶農民能承包100畝以上耕地。如今,“大農機時代”已經來臨,全程機械化種植了,旋耕機一臺40萬元,國家補貼7萬元,播種機可懸掛在輪胎拖拉機上,鋪膜機、無人駕駛飛機、收割機、烘乾機代替人工了,一對夫妻年出勤日不到100天,其餘時間可以打工掙外快。北斗導航農業無人駕駛機械已經開始在農業生產上投入應用了,只用編下程式,機械自動化耕耘、播種、收穫。智慧化大棚、噴灌、恆溫系統在農業上廣泛推廣。所以,現在談農業,不要再談人工費用了,生產資料費用每畝地1000元左右,而一畝地水稻毛收入1500元,純收入500元,加上小麥收入抵土地流轉費,一畝地年純收入500元有保障。

    二、中國糧價是世界最高的國家,說虧損是糧價的原因不靠譜的

    外國糧食為什麼能流入中國市場?就是他們糧食價格比我們低,商家寧可選擇進口糧食,我們的糧價是世界最高的國家,說種植虧本的原因是價格低了是不靠譜的。為什麼我們種地不掙錢,還虧本,原因是我們成本高,投資大,風險大,規模小,效益低的原因。我們農民素質不高,只懂得種植,不懂經營之道,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做大做強意識,只想自主經營,沒想過借腦創新。在種植上只繼承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沒有想過成本核算,測土配方、改良土壤。我們的豐收是建立在高成本之上,糧食“十連豐”,連續6年總產量6億噸以上,是農民不計成本種植出來的。我們沒有集約化生產,沒有自主加工,自主銷售,沒有形成產業鏈,沒有附加值。如果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智慧化、集約化,把成本降下來,把單產提高一下,農業收入也就大幅度提高了。

    三、糧價高農民不一定增收,農業必須要現代化,國家補貼農民才能增加農民收入

    談起農民收入、農業收入,農民只想到種植收入,不會想到加工收入、銷售收入、資產性收入、補貼收入、打工收入。其實一戶農村家庭就是一個經營主體,一個企業一樣,在收入上我們不能僅限於種植收入,還要想到多種經營收入,還要想到加工、銷售來增值、增加收入,還要想到國家補貼標準,想到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其他行業去打工,業餘時間可以全家總動員去外地打工的。比如,我們這邊一對夫妻承包100畝地,出勤日100天,剩下時間就打零工也是一筆收入。農業僅靠種植,還是有風險的,靠天吃飯,好年景一畝地純收入1000元,不好年景一畝地只有300元——500元收入,這就要求農民提高素質,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拓展視野,開闊眼界。我們不能只盯著糧價,糧價上漲了,農藥化肥、種子、汽柴油都會漲價,農民還是不增收,糧價上漲了,沒人要怎麼辦?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幻想,寄希望於別人,沒有“救世主”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問題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看問題不能有侷限性,要客觀、公正、全面、科學,不能以偏概全

    我們看問題,看世界,總是喜歡站在個人立場上,站在自己利益基礎上,這樣分析和看問題容易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盲人摸象。種植虧本真是糧價原因嗎?不是,而是規模小了,如果種植1000畝,一年也有50萬元收入嘛。是成本高,如果把成本降200元一畝,一畝地也能多收入200元嘛!當前,農村勞動力全部轉移城市了,正適合搞規模化、機械化、智慧化、產業化了,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振興,一村一品,一村一個產業,農民有資產,有股份,有集體利益分配,有社保,農民收入還低嗎?農業還虧本嗎?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才能創業!

  • 2 # 慶雙三農

    現行糧價,加上人工成本,有人說種糧會虧本,這種說法靠譜嗎?──靠譜。詳情請看下文。

    關於農民種糧食究竟會不會虧本,需要從兩個方面去認識,一個方面是不算人工投入,另一個方面是要算人工投入。不算人工投入是“姜嫌戴不嫌”的種植方式,也就是因種種原因走不出去務工的人在家裡種土地。要算人工投入的種植方式,是去承包別人的土地耕種。那麼,究竟不算人工投入種糧食的情況怎麼樣呢?而要算人工投入種糧食又會不會虧本呢?下面,以種一畝地玉米不算人工投入看能贏利多少?再來看要算人工投入種一畝地玉米會不會虧本?

    種一畝地玉米不算人工投入需要投資多少錢?除去成本有多少利潤?

    一、投資:玉米種30元(3斤)、肥料230元(複合肥150元、尿素或碳酸氫銨80元)、農藥40元(治蟲、除草)、水費50元、購買農具折舊30元、耕地120元。合計:500元。注:土地租金未包括在內。

    二、收入:按玉米產量1000斤計算,價格每斤按1.4元計算,一共可賣1400元。除去成本500元,可賺900元。

    種一畝地玉米要算人工投入需要投資多少錢?除去成本有多少利潤?

    一、投資:玉米種30元(3斤)、肥料230元(複合肥150元、碳酸氫銨或尿素80元)、農藥40元(治蟲、除草)、水費50元、購買農具折舊30元、耕地120元、人工1100元(做畦、播種、挖穴、除草、施追肥、澆水、收穫,最少需要用工11個,每個工按100計算)。合計:1600元。注:土地租金未包括在內。

    二、收入:按玉米產量1000斤計算,價格每斤按1.4元計算,一共可賣1400元。除去成本,至少虧本200元。

  • 3 # 長江三農

    虧本的只能是少數人,極個別的人家,不能代表普遍大眾。種糧正常情況下不會虧本的,只能說掙不了大錢,富裕不起來。當前農村富裕起來的人都是打工家庭,年輕人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在家務農。2020年上半年農業農村部調查監測資料是,打工佔農村家庭收入45%,農業收入佔50%,資產性收入佔5%,所以說種糧收入是有,但不高,一畝地純收入500元/年,種植100畝地年純收入5萬元,不如一個打工人半年收入。

    一、現在沒有人工種植糧食的了,當前農村是老齡化社會,少數山場可能還是人工種植,但平原地區基本上實現規模化、機械化了

    如果現在還在採取人工種植糧食肯定是虧本的,即使糧價再高也會虧損,所以農業上基本上淘汰了人工種植糧食了,只有極少數山場丘陵地區可能還是人工種植口糧。農村也邁入老齡化社會,早在20年前,農業就進入“小農機時代”,人都外出打工了,農民只得去購買小型農業機械來耕種,大大降低種植成本,降低勞動強度,使每戶農民能承包100畝以上耕地。如今,“大農機時代”已經來臨,全程機械化種植了,旋耕機一臺40萬元,國家補貼7萬元,播種機可懸掛在輪胎拖拉機上,鋪膜機、無人駕駛飛機、收割機、烘乾機代替人工了,一對夫妻年出勤日不到100天,其餘時間可以打工掙外快。北斗導航農業無人駕駛機械已經開始在農業生產上投入應用了,只用編下程式,機械自動化耕耘、播種、收穫。智慧化大棚、噴灌、恆溫系統在農業上廣泛推廣。所以,現在談農業,不要再談人工費用了,生產資料費用每畝地1000元左右,而一畝地水稻毛收入1500元,純收入500元,加上小麥收入抵土地流轉費,一畝地年純收入500元有保障。

    二、中國糧價是世界最高的國家,說虧損是糧價的原因不靠譜的

    外國糧食為什麼能流入中國市場?就是他們糧食價格比我們低,商家寧可選擇進口糧食,我們的糧價是世界最高的國家,說種植虧本的原因是價格低了是不靠譜的。為什麼我們種地不掙錢,還虧本,原因是我們成本高,投資大,風險大,規模小,效益低的原因。我們農民素質不高,只懂得種植,不懂經營之道,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做大做強意識,只想自主經營,沒想過借腦創新。在種植上只繼承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沒有想過成本核算,測土配方、改良土壤。我們的豐收是建立在高成本之上,糧食“十連豐”,連續6年總產量6億噸以上,是農民不計成本種植出來的。我們沒有集約化生產,沒有自主加工,自主銷售,沒有形成產業鏈,沒有附加值。如果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智慧化、集約化,把成本降下來,把單產提高一下,農業收入也就大幅度提高了。

    三、糧價高農民不一定增收,農業必須要現代化,國家補貼農民才能增加農民收入

    談起農民收入、農業收入,農民只想到種植收入,不會想到加工收入、銷售收入、資產性收入、補貼收入、打工收入。其實一戶農村家庭就是一個經營主體,一個企業一樣,在收入上我們不能僅限於種植收入,還要想到多種經營收入,還要想到加工、銷售來增值、增加收入,還要想到國家補貼標準,想到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其他行業去打工,業餘時間可以全家總動員去外地打工的。比如,我們這邊一對夫妻承包100畝地,出勤日100天,剩下時間就打零工也是一筆收入。農業僅靠種植,還是有風險的,靠天吃飯,好年景一畝地純收入1000元,不好年景一畝地只有300元——500元收入,這就要求農民提高素質,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拓展視野,開闊眼界。我們不能只盯著糧價,糧價上漲了,農藥化肥、種子、汽柴油都會漲價,農民還是不增收,糧價上漲了,沒人要怎麼辦?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幻想,寄希望於別人,沒有“救世主”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問題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看問題不能有侷限性,要客觀、公正、全面、科學,不能以偏概全

    我們看問題,看世界,總是喜歡站在個人立場上,站在自己利益基礎上,這樣分析和看問題容易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盲人摸象。種植虧本真是糧價原因嗎?不是,而是規模小了,如果種植1000畝,一年也有50萬元收入嘛。是成本高,如果把成本降200元一畝,一畝地也能多收入200元嘛!當前,農村勞動力全部轉移城市了,正適合搞規模化、機械化、智慧化、產業化了,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振興,一村一品,一村一個產業,農民有資產,有股份,有集體利益分配,有社保,農民收入還低嗎?農業還虧本嗎?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才能創業!

  • 4 # 慶雙三農

    現行糧價,加上人工成本,有人說種糧會虧本,這種說法靠譜嗎?──靠譜。詳情請看下文。

    關於農民種糧食究竟會不會虧本,需要從兩個方面去認識,一個方面是不算人工投入,另一個方面是要算人工投入。不算人工投入是“姜嫌戴不嫌”的種植方式,也就是因種種原因走不出去務工的人在家裡種土地。要算人工投入的種植方式,是去承包別人的土地耕種。那麼,究竟不算人工投入種糧食的情況怎麼樣呢?而要算人工投入種糧食又會不會虧本呢?下面,以種一畝地玉米不算人工投入看能贏利多少?再來看要算人工投入種一畝地玉米會不會虧本?

    種一畝地玉米不算人工投入需要投資多少錢?除去成本有多少利潤?

    一、投資:玉米種30元(3斤)、肥料230元(複合肥150元、尿素或碳酸氫銨80元)、農藥40元(治蟲、除草)、水費50元、購買農具折舊30元、耕地120元。合計:500元。注:土地租金未包括在內。

    二、收入:按玉米產量1000斤計算,價格每斤按1.4元計算,一共可賣1400元。除去成本500元,可賺900元。

    種一畝地玉米要算人工投入需要投資多少錢?除去成本有多少利潤?

    一、投資:玉米種30元(3斤)、肥料230元(複合肥150元、碳酸氫銨或尿素80元)、農藥40元(治蟲、除草)、水費50元、購買農具折舊30元、耕地120元、人工1100元(做畦、播種、挖穴、除草、施追肥、澆水、收穫,最少需要用工11個,每個工按100計算)。合計:1600元。注:土地租金未包括在內。

    二、收入:按玉米產量1000斤計算,價格每斤按1.4元計算,一共可賣1400元。除去成本,至少虧本200元。

  • 5 # 大海說三農

    現在糧食價格低,農民種糧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如果種糧這種不賺錢的行業,連人工計入在內的話,種糧虧本也在所難免。

    農民種糧,成本一般是指化肥、農藥、種子、機械費,其餘的人工,播種育秧、插秧、施肥、打藥、除草、灌溉、稻穀翻曬這些活根本不算成本,做為農民本來是賺一點辛苦錢,如果樣樣請人工幹活,絕對是虧本的。

    但是在農村這種現象確實也有,有的家庭自己有稻田,但老的老,少的少,年輕人又在外面打工,認為自己種的糧食新鮮、吃起來味道好、又有營養,那只有農忙季節,請人幫助幹農活。

    其實,現在農村請人幹農活工資也並不低,在筆者當地一般請一些50~60歲的婦女,幹一天農活要100元一天,還要供一餐中午飯。

    初步算一下,種一畝地糧食開支情況。

    一、人工開支

    1、播種:請人播種育秧,包括整秧田,至少要半個工,算50元。

    2、插田:包括扯秧和插田,最少要2、5個工,為250元。

    3、施肥:兩次肥,每次每畝30元,計60元。

    3、噴藥:三次,每次每畝20元,計60元。

    4、除草:稻田雜草多少無法預測,按常規算1、5個工,計150元。

    以上人工費開支共570元

    二、其它開支

    1、化肥:每畝130元

    2、農藥:每畝50元

    3、種子:每畝120元

    4、犁田:每畝110元

    5、收割:每畝100元

    6、育秧用的材料費50元

    以上合計:560元+570共1130元

    三、收支情況

    每畝稻田正常情況下,按800斤/畝計算,去年的稻穀單價是100斤/140元

    收入800斤*1、4為1120元

    開支數為1130元,兩者相抵,基本上持平,以上資料顯示,種糧請人會虧本,符合事實,這是正常情況下的收入,種田還要靠天吃飯,碰上旱災、水災、蟲災、病災,虧本在所難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