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名稱的由來。最早在《金史》中有“渾蠢”名,後來在《明史》中也出現了“渾蠢”之名,為女真語也就是後來的滿語“邊地、邊陲、邊陬(角落)、近邊”之意。
據《琿春縣誌》和《琿春鄉土志》記載:琿蠢為魏晉時“沃沮”二字的變音。凡勿吉、窩集、扶余皆此音之轉。諸多史料中,“渾蠢”還寫作“渾淖渾”、“溫車恨”、“渾蠢渾”、“弗出渾”、“弗出”、“訓春”等,最後音譯漢化為“琿春”。從“沃沮”到“渾蠢”再到“琿春”,變化很大,但都是不同歷史時期由於滿語音譯所用漢字不同造成的差異,“琿春”是最後較穩定的譯音。 琿春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有滿族祖先“肅慎”族在琿春繁衍生息,截至2013年已發現20餘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琿春遠離內地,因此,當時的生產力相對落後,在中原地區的秦漢時期,琿春始入青銅器時代。但當時“肅慎人”在生產方式上已有所發展,除漁獵外,種植和養殖已居重要地位。 周秦時期為肅慎地,漢、晉為挹婁,北魏時期屬勿吉地,據《三國志》和《新唐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7年(漢河平二年),今琿春市境內的溫特赫部城就已是高句麗的柵城。
至隋唐時期琿春進入第一次興盛期,隋至唐初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東境,後屬渤海南京南海府。琿春的防川是隋唐時期舉世聞名的“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唐代的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由此傳到日本,促進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唐屬渤海國曾建都於琿春八連城,彼時琿春已成為享譽東北亞的著名國際商埠,其轄地包括海參崴等地區。
金朝時期為完顏部肇基王業之地,後屬上京海蘭路。元朝時期屬開元路。
明代於此地設定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明朝奴爾幹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密拉衛、烏爾琿山衛、童寬山衛(今琿春通肯山)等,都設在琿春一帶。
明末為滿族舒穆祿氏所據。
清順治十年(1653年)此地為寧古塔昂邦章京統轄地,屬封禁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琿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
雍正七年(1729年)隸屬寧古塔副都統。
1859年(清咸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
1869年-1875年間,大批北韓人由於饑荒、戰亂,紛紛越過圖們江墾荒謀生,形成了琿春北韓族的雛形。光緒七年(1881年)撤銷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管轄。琿春增設副都統,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在琿春築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琿春招墾局。
光緒十二年(1886年)7月,都察院左副御史吳大澄與俄方簽署《中俄琿春東界約》,重新勘定琿春一帶的中俄邊界,明確了中國擁有圖們江出海權。
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琿春府。
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招民墾荒、駐靖邊軍、置防俄炮臺、修通道路、整設驛站,使琿春進入了重新建設時期。宣統二年(1910年)設定琿春廳,隸屬東南路道。
1913年(民國二年),琿春廳改為琿春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琿春縣直隸吉林省,為一等縣。
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民國政府重更道制,東南路道改為延吉道,撤琿春廳建縣,琿春縣為延吉道所轄。
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琿春防川的張鼓峰、沙草峰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史稱“張鼓峰事件”。該戰役因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程序而被毛澤東寫入《蘇聯人民的利益和華人民的是一致的》一文。蘇聯著名歌曲《喀秋莎》就誕生於張鼓峰事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10月,籌建琿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管轄。11月,成立琿春縣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隸屬於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1月,琿春縣隸屬於吉遼省吉東分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琿春縣為松江省所轄,以後琿春先後稱縣、城區、城關區、第一區、鎮等。1947年2月,琿春縣隸屬於延邊專區(9月延邊專區改名為吉東專區,1948年3月吉東專區改稱延邊專區)。
1949年5月30日,琿春縣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政府。
1952年9月3日,延邊北韓族自治區成立,琿春縣隸屬於延邊北韓族自治區。
1955年12 月,根據憲法規定。延邊北韓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琿春縣隸屬於自治州至今。同年,琿春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撤銷琿春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琿春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琿春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琿春縣人民政府。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檔案通知:民政部檔案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琿春縣,設立琿春市(縣級市)。以原琿春縣行政區域為琿春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琿春市,仍由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國務院批准琿春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琿春市開始對外開放。
1992年被3月9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放城市。
2009年8月,國家批覆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並確定琿春為長吉圖開發開發開放“視窗”城市。
2012年4月,國家又在琿春市批准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2015年11月4日,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1993年,中俄兩國重新勘定東部邊界,在琿春市春化鎮東北部瑚布圖河畔從俄羅斯劃入中國琿春4.7平方千米土地。
2014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在劃歸的土地上新確定了“界牌嶺、託倫崗、吉龍溝、紅漆樁、藍香坪”五處地名。
2015年11月,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這塊土地劃歸中國後,琿春市版圖上新增了瑚布圖河這條唯一向北流淌的河流。河流對岸毗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烏蘇里斯克地區,距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城市烏蘇里斯克市僅有60公里。
“琿春”名稱的由來。最早在《金史》中有“渾蠢”名,後來在《明史》中也出現了“渾蠢”之名,為女真語也就是後來的滿語“邊地、邊陲、邊陬(角落)、近邊”之意。
據《琿春縣誌》和《琿春鄉土志》記載:琿蠢為魏晉時“沃沮”二字的變音。凡勿吉、窩集、扶余皆此音之轉。諸多史料中,“渾蠢”還寫作“渾淖渾”、“溫車恨”、“渾蠢渾”、“弗出渾”、“弗出”、“訓春”等,最後音譯漢化為“琿春”。從“沃沮”到“渾蠢”再到“琿春”,變化很大,但都是不同歷史時期由於滿語音譯所用漢字不同造成的差異,“琿春”是最後較穩定的譯音。 琿春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有滿族祖先“肅慎”族在琿春繁衍生息,截至2013年已發現20餘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琿春遠離內地,因此,當時的生產力相對落後,在中原地區的秦漢時期,琿春始入青銅器時代。但當時“肅慎人”在生產方式上已有所發展,除漁獵外,種植和養殖已居重要地位。 周秦時期為肅慎地,漢、晉為挹婁,北魏時期屬勿吉地,據《三國志》和《新唐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7年(漢河平二年),今琿春市境內的溫特赫部城就已是高句麗的柵城。
至隋唐時期琿春進入第一次興盛期,隋至唐初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東境,後屬渤海南京南海府。琿春的防川是隋唐時期舉世聞名的“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唐代的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由此傳到日本,促進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唐屬渤海國曾建都於琿春八連城,彼時琿春已成為享譽東北亞的著名國際商埠,其轄地包括海參崴等地區。
金朝時期為完顏部肇基王業之地,後屬上京海蘭路。元朝時期屬開元路。
明代於此地設定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明朝奴爾幹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密拉衛、烏爾琿山衛、童寬山衛(今琿春通肯山)等,都設在琿春一帶。
明末為滿族舒穆祿氏所據。
清順治十年(1653年)此地為寧古塔昂邦章京統轄地,屬封禁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琿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
雍正七年(1729年)隸屬寧古塔副都統。
1859年(清咸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
1869年-1875年間,大批北韓人由於饑荒、戰亂,紛紛越過圖們江墾荒謀生,形成了琿春北韓族的雛形。光緒七年(1881年)撤銷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管轄。琿春增設副都統,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在琿春築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琿春招墾局。
光緒十二年(1886年)7月,都察院左副御史吳大澄與俄方簽署《中俄琿春東界約》,重新勘定琿春一帶的中俄邊界,明確了中國擁有圖們江出海權。
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琿春府。
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招民墾荒、駐靖邊軍、置防俄炮臺、修通道路、整設驛站,使琿春進入了重新建設時期。宣統二年(1910年)設定琿春廳,隸屬東南路道。
1913年(民國二年),琿春廳改為琿春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琿春縣直隸吉林省,為一等縣。
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民國政府重更道制,東南路道改為延吉道,撤琿春廳建縣,琿春縣為延吉道所轄。
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琿春防川的張鼓峰、沙草峰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史稱“張鼓峰事件”。該戰役因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程序而被毛澤東寫入《蘇聯人民的利益和華人民的是一致的》一文。蘇聯著名歌曲《喀秋莎》就誕生於張鼓峰事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10月,籌建琿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管轄。11月,成立琿春縣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隸屬於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1月,琿春縣隸屬於吉遼省吉東分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琿春縣為松江省所轄,以後琿春先後稱縣、城區、城關區、第一區、鎮等。1947年2月,琿春縣隸屬於延邊專區(9月延邊專區改名為吉東專區,1948年3月吉東專區改稱延邊專區)。
1949年5月30日,琿春縣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政府。
1952年9月3日,延邊北韓族自治區成立,琿春縣隸屬於延邊北韓族自治區。
1955年12 月,根據憲法規定。延邊北韓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琿春縣隸屬於自治州至今。同年,琿春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撤銷琿春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琿春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琿春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琿春縣人民政府。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檔案通知:民政部檔案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琿春縣,設立琿春市(縣級市)。以原琿春縣行政區域為琿春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琿春市,仍由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國務院批准琿春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琿春市開始對外開放。
1992年被3月9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放城市。
2009年8月,國家批覆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並確定琿春為長吉圖開發開發開放“視窗”城市。
2012年4月,國家又在琿春市批准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2015年11月4日,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1993年,中俄兩國重新勘定東部邊界,在琿春市春化鎮東北部瑚布圖河畔從俄羅斯劃入中國琿春4.7平方千米土地。
2014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在劃歸的土地上新確定了“界牌嶺、託倫崗、吉龍溝、紅漆樁、藍香坪”五處地名。
2015年11月,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這塊土地劃歸中國後,琿春市版圖上新增了瑚布圖河這條唯一向北流淌的河流。河流對岸毗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烏蘇里斯克地區,距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城市烏蘇里斯克市僅有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