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04384678663

    正常。

    因為寶寶此階段作息不規律,很可能黑白顛倒,大人知道是半夜,嬰兒自己並不知道,所以不要因為時間問題就產生敏感因素,從而聯想到一些封建迷信活動,說白了,這只是一個固定的時段而已。

    另外,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他的哭鬧往往就是面向大人發出種種訊號,所以孩子一般是不會無緣無故的哭的,除非他不舒服,比如渴了、餓了、尿溼了等等,這時候先要看他是哪方面的問題,再想辦法解決。

    再回歸題目中“嬰兒夜啼”的問題,據個人經驗來說,以下多種情況都有可能。

    1,飢餓。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且母乳易消化,一般2-3小時就需要哺乳一次,奶粉的話可3-4小時一次。所以,在寶寶夜間哭鬧時,可以先看下時間,判斷下是不是到了規定的餵奶時間了,也可以用手指輕觸寶寶兩側臉頰,如果寶寶表現出張嘴或者迅速偏頭至觸碰面等尋找食物的動作,就很有可能是他的肚子在抗議,表示:“本寶餓了,我要喝奶奶!”。

    2,尿不溼穿戴不舒適。寶寶的面板嬌嫩又敏感,如果長時間穿著尿不溼,讓小屁股處在悶熱潮溼的環境下,再加上大小便等排洩物的刺激,也會引起寶寶的極度不適,因而哭鬧不止。這時候,寶媽們要先開啟寶寶的尿不溼檢查一下,看是否有尿液或者大便,有的話要及時更換尿布。

    同時,還應再檢查下寶寶的面板紅不紅,如果小屁股紅紅的甚至面板潰爛,可以用先溫水給寶寶洗洗屁股,然後塗些鞣痠軟膏、氧化鋅軟膏之類治療尿布疹的藥物。潰爛比較嚴重的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有的醫院可提供紅外線燈照射治療。

    3,溫度的變化。嬰兒的體溫與成人是比較接近的,但嬰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卻還沒發育成熟,所以,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室內溫度一般保持在25—26℃為宜。所以,當寶寶夜半哭鬧時,還要檢查下寶寶是不是踢了被子或者被子蓋得太厚,以致過冷或過熱。

    4,萌發乳牙。一般嬰兒在5-6個月就開始長乳牙了,部分嬰兒會有伴有所謂的“出牙痛”,這個時候可以適量的給寶寶吃一些磨牙棒磨牙,也要注意清潔寶寶的口腔,以免出現牙齦炎等口腔炎症。平時的話,還應該需要注意寶寶的臉頰、下巴等地是否有口水引發的大面積紅疹,牙齦是否有腫大和觸痛,是否伴有發熱等,必要時需到口腔科就診,檢查寶寶的牙齒。

    5,發燒發熱。發燒也是導致嬰兒啼哭的原因之一。正常的嬰兒體溫應在36—37.2℃之間,如果寶寶有些發熱現象,但體溫沒有超過38.5℃,可以先喂一些溫開水,然後再繼續觀察。

    如果體溫超過38.5℃,就要採用化學降溫,給寶寶服用一些嬰兒可用的退燒藥物,以預防溫度過高引起高熱驚厥。

    6,呼吸不暢。寶寶感冒時所產生的鼻涕、鼻痂都會堵塞寶寶的鼻腔,引起寶寶鼻塞、呼吸不暢等現象,從而引起哭鬧。

    這時候,可以用蘸了溫水的棉籤或者吸鼻器清理寶寶的鼻腔,軟化鼻痂,使寶寶呼吸通暢,改善睡眠,也可以給寶寶服用適量藥物以減少鼻粘膜的分泌物,特別提醒,如果沒有發熱現象的話,儘量不要選擇含有退熱成分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的感冒藥。

    而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寶寶如果出現咳嗽、喘息等現象,也會引起哭鬧,這時除了到醫院進行霧化吸入和藥物治療外,還要適當用一些水合氯醛之類的鎮靜劑。

    7,胃腸道不適。除了胃容量小之外,嬰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也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很容易出現腹瀉、便秘、脹氣等不適現象。因此,平時應注意合理餵養,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應注意儘量避免食用寒涼、熱氣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哭鬧厲害時會吸進很多空氣,這時如果餵奶可能會引起寶寶脹氣從而導致嘔奶。

    所以在寶寶哭鬧的厲害時,可以將寶寶放在肩上,將手掌拱起呈空心型,輕拍寶寶的後背,以達到安撫及拍嗝的作用。

    如果寶寶出現持續、難以安撫的哭鬧,小臉憋得通紅,四肢蜷曲於肚子上,並有伴有腹脹,就可能是出現了腸絞痛。這時寶媽們需要做的就是以寶寶肚臍為中心,用手以順時針的方向給寶寶輕輕按摩肚子,如果有緩解則可以繼續觀察,如果仍哭鬧厲害,就需要抱至醫院就診。

    另外,也可以適當服用一些腸道益生菌來幫助寶寶調理腸胃,用西甲矽油緩解腹部脹氣。

    8,缺鈣。寶寶夜間哭鬧還要小心是不是由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鈣磷代謝紊亂,因而導致了佝僂病。

    佝僂病的早期表現為血鈣降低,非特異性神經興奮性增高,體現在寶寶身上主要會表現為:易激惹、煩躁,夜驚、夜哭,多汗,也會因為出汗過多,反覆用頭蹭枕頭,以致出現枕禿的症狀。

    因此,要給寶寶及時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必要時還需新增魚肝油促進鈣吸收,白天時,還要多讓他曬曬太陽。

    需要注意的是,嬰兒處在生長髮育的快速階段,對冷熱的調節能力比較差,溫度稍有變化就容易出汗,因此,寶寶出汗多並不一定就是缺鈣的表現,如果有此猜測的話,可以到醫院進行抽血化驗以及骨骼X線檢查。

    9,疝氣。這是一種嬰兒常見的先天性疾病,主要包括腹股溝疝和臍疝兩種。

    腹股溝疝主要是由於鞘狀突未關閉導致,臍疝是由於臍環不能及時縮小閉合導致。從外觀看,嬰兒大腿根部、陰囊處或臍部會出現時有時無或時大時小的包塊。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排便或是咳嗽等用力時,腹內壓隨之增高,最易出現此類包塊。

    如果平臥或哭鬧停止後疝氣自行回縮,或者用手按壓後可消失,可以先觀察。

    如果寶寶哭鬧不止,要注意疝入的腸管是否被卡住了,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腸管嵌頓、絞窄、梗阻等,如果嵌頓時間過長,還容易造成腸壞死,危急生命。

    10,情緒問題。倫敦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初生嬰兒平均一天要哭2個小時,6周大的嬰兒最能哭,25%的孩子一天有4個鐘頭要哭哭啼啼。

    並且,40%的啼哭發生在晚上6點~半夜之間,如果寶寶沒有任何不適,吃奶情況、大小便以及體重增長情況,檢查指標都正常,就很有可能是情緒問題,他可能是在透過哭聲提醒大人,他需要關注和安撫。

    針對類似情況,寶媽們可以學著給寶寶做撫觸,可以輕輕按摩他的臉蛋、肩膀、背部、手掌、腳底等其他部位,用愛撫讓寶寶安靜下來,幫助他舒緩緊張不安的情緒。

    以上,並不是所有寶寶的哭鬧都能在此找到答案,還有一些是肉眼分辨不出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到醫院做個全身檢查,找到相關兒科醫生說明具體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臺山節日一覽表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