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風行者
-
2 # 靜夜思160519196
太平軍在攻擊武昌、南京時,很多旗人曾想投降,但洪楊等人拒絕接受而是非要將其斬盡殺絕,以致遭到強烈抵抗,城破之後旗人是無一倖免。可以說,清軍將領不願意歸順太平天國,根本原因就在於天國核心領導層堵住了他們的“歸降”之路,除了抗戰到底亦或是逃跑,他們別無選擇。
-
3 # 穿越再現彼岸
History is always written by the victor,and the histories of the losing parties belong to the shrinking circle of those who were there.
英文翻譯一下: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只有親歷者才能瞭解歷史的真相!
據說最原始的並不是英語,最早的是德語的原話,後來被各種語言所翻譯,當然翻譯出來的也略有不同。
因此,我們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有關清軍將領和大臣投降太平軍的記載幾乎都見不到,這一點也不奇怪。清朝統治者怎麼能夠容忍自己的將領、大臣大規模(或者本來規模就不大)的投降太平軍的歷史事實!
窺一斑而知全貌,清朝應該有不少將領投降太平軍。雖然《清史稿》等官方的史書,以及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鎮壓太平軍的將領也有不少自己的著作,著作中也是不會記載清軍將領投降太平軍的情況。
太平軍佔據清朝的小半壁江山,戰役之多,規模如此之大,沒有清軍將領投降太平軍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面對生死存亡之際,清軍的將領投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至於太平軍是否接受他們投降則是另外一回事。況且,太平軍的諸多將領基本是不信任清朝投降將領的,也不會讓他們擔任什麼軍職之類的。
被太平軍打敗,即將覆滅的清軍,投降是保住性命的最佳方法,都不投降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也不符合人的本性。因此清朝的史書刪改了很多太平天國運動的很多歷史事實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在歷史記載上清朝投降的將領基本都被忽略了,或者死於戰火之中,清朝最終勝利,也堅決地不會將這些人寫入史書之中的。
但在清朝內部也洩露了不少鐵的事實:
一、《粵匪紀略》,又名《江南大營軍事紀略》,作者是蕭盛遠。蕭盛遠在1853年在廣西清軍大營辦理文案,後進入欽差大臣和春的幕府,參與各種針對太平軍的作戰,屬於參謀級別的官員。記載了作者本人所經歷的一些戰事,主要是1850-1860年間的戰事。
二、《粵匪南北滋擾紀略》,是清朝姚憲所著,是根據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政府的邸報為主所編寫的。
這些史書都記載了很多清軍將領、官員絕大部分同太平軍戰死或者自殺殉國,不過這些事都是太平軍乾的事情,當時這些不在場的史書記載者卻將這些被太平軍消滅的將領和大臣都美化了一番,明顯的是曲筆了。
不過這些史書也記載了一件事情,將清朝刪改史書的問題全部都暴露出來了。
太平天國豫王胡以晃,攻克廬州,廬州知府胡元煒投降
1853年的12月(陰曆),太平軍將領胡以晃率領太平軍進攻廬州城。安徽巡撫、楚勇的創立者江中源率軍援助廬州守軍。當時廬州守軍合計三千餘人,救援廬州的清軍被阻隔,清朝廬州知府胡元煒私通太平軍,讓太平軍瞭解了城內的虛實,於是急攻廬州城。1854年1月,太平軍炸燬廬州的水西門,廬州城破,江中源最後投水自殺。
布政使劉裕珍,池州知府陳源兗,同知鄒漢勳、鬍子雝,縣丞興福、艾延輝,副將松安,參將馬良、戴文淵,同時殉難。胡元煒竟降賊。(《清史稿.江中源傳》)
這是清朝的廬州知府投降太平軍的確實記載,一大批清朝官吏在城破之後被殺,只有胡元煒投降太平軍。
由此可以想見,一個清朝堂堂的知府都投降了,清軍將領投降的應該不在少數,不過被刻意地隱瞞了下來。
安徽巡撫江中源像,廬州知府投降,導致廬州被太平軍攻破,江中源投水而亡
斬殺和招撫政策不同,導致清軍投降將領驟降。太平軍對敵對的清朝武裝、各級官吏統稱“清妖”,而清朝統治者則稱太平軍為“長毛”,互相詆譭。
太平軍在戰勝之後,不管投降與否,基本上被俘或者投降的清朝的將領、官吏都被處死了,收編投降的低階軍官和士兵,補充軍隊。清朝修史者大都把這些被殺的將領或者官吏都歸結到“自殺”、“陣亡”等這一方面來記載了。必定有不少將領在敗亡之際,臨時抱佛腳選擇投降,而太平軍不給這些人機會。
反觀清朝後期的湘軍、淮軍等地方武裝則注重對太平軍將領進行招撫,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則進行了大規模的裁軍行動,清除投降清軍的“太平軍”部眾,只有少數的太平軍將領留在了軍隊之中。
太平軍攻佔武昌劇照
太平軍長此以往的軍事決策,直接導致很多戰敗的清軍將領選擇被殺或者自殺,反正投降也是死。太平軍和清軍對投降政策實施的不同,自然也導致這樣的歷史記載。
-
4 # 些許歷史
沒有投降太平天國的清朝高階將領。至於中層和基層人員,雖然有,但不會很多。不過有清朝僱傭的外國將軍向太平軍投降,比如白齊文,向太平軍慕王投降。
投降少的原因如下:
1.太平天國的前景不容樂觀。當時國內文化界和官僚界都不認為太平天國有能力改朝換代,最終會走向滅亡的。向這樣一個註定要滅亡的政權投降,不僅不會功成名就,還會擔心親人和家人被清算。還不如忠於清朝。
2.大眾不接受太平天國的理論。就算軍官不懂字(真的不會讀的不能擔任高階將領),也是清晰頭腦的,自然不相信太平天國的理論。他們的理論主要是半本土半海外,以“跳大神”的方式敬拜上帝。這樣的宗教理論真的有巨大的心理障礙去服從。
3.太平天國對待犯人的政策值得商榷。太平天國最高領導人的政治能力非常有限。沒有寬廣的胸懷,投降的人基本都成了死刑犯,所以投降這一方法不可靠。
回覆列表
客觀原因:前者將領都曉得運動僵持階段之軍事路線有問題,後者運動過程中民族矛盾過於激烈導致無人臨陣倒戈
主觀原因:前者軍事路線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過於明顯,後者運動宣傳沒有改變對朝廷的敵視態度
綜上所述,清朝將領投降太平天國的可能性是不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