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ang之平

    答:各國獲獎人數大排名(獲獎者的國籍以他獲獎時的國籍為準,雙重國籍者,亦不重複計算):

    A.諾貝爾物理學獎(162人,分屬於16個國家)

    1.美國——71人(其中有五位華裔,他們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

    2.德國——21人

    3.英國——19人

    4.法國——12人

    5.俄國——8人

    荷蘭——8人

    6.瑞典——4人

    7.義大利-3人

    奧地利-3人

    丹麥——3人

    日本——3人

    8.加拿大-2人

    瑞士——2人

    9.愛爾蘭-1人

    印度——1人(拉曼,1930年)

    巴基斯坦——1人(薩拉姆,1979年。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的主要發起者,該學術機構的首任院長,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B.諾貝爾化學獎(135人,分屬於19個國家)

    1.美國--48人(有一位華裔,李遠哲)

    2.德國--26人

    英國--26人

    3.法國--7人

    4.瑞士—5人

    5.瑞典—4人

    6.加拿大-3人

    荷蘭——3人

    7.奧地利-2人

    日本——2人

    8.芬蘭,挪威,丹麥,義大利,比利時,俄國,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為1人

    C.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72人,分屬於20個國家)

    1.美國--85人

    2.英國--24人

    3.德國--16人

    4.法國--8人

    瑞典—8人

    5.瑞士—6人

    6.丹麥—--4人

    澳洲-4人

    7.比利時——3人

    8.奧地利-2人

    荷蘭-2人

    俄國-2人

    義大利-2人

    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歐洲裔科學家)均為1人

    D.前述諾貝爾三大科技類獎總排名(469人,分屬於26個國家)

    1.美國--204人

    2.英國--69人

    3.德國--63人

    4.法國--27人

    5.瑞典—16人

    6.荷蘭—13人

    瑞士--13人

    7.俄國--11人

    8.丹麥--8人

    9.奧地利-7人

    10.義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時--4人

    澳洲-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蘭,捷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為1人

    E.菲爾茲數學獎排名結果(此獎由加拿大數學家、教育家約翰·菲爾茲(1863—1932年)發起倡立,因其高度的嚴肅性與權威性,被公認為“國際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每一次限定在2--4人,並且原則上只授予40歲以下的青年數學家。每位獲獎者獲得1500美圓獎金,獎章上刻有阿基米德的頭像。本獎於1936年在挪威開幕的第10屆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首次頒發,至2000年,累計已有43人獲獎,分屬於9個國家。):

    1.美國——16人。丘成桐(1949年—— )在1982年第19屆ICM波蘭華沙大會上成為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華裔第一人。另一名美籍華人陳省身獲得過沃爾夫獎(1983、1984年連續兩屆)。沃爾夫數學獎由美國猶太裔實業家沃爾夫捐資設立,1978年起逐年頒發,其名氣和地位遜色於菲爾茲獎。

    2.法國——7人

    英國——7人。 1998年,在第23屆ICM德國柏林大會上,45歲的安德魯·懷爾斯憑藉1996年破解了著名的費馬大定理的傑出成就而破例獲獎,獲得“特別貢獻獎”。

    3.俄國——5人

    4.日本——3人

    5.比利時—2人

    6.德國

    義大利

    瑞典 均為1人

    F.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排名(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全稱應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中央銀行經濟學獎”,獲獎者亦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本獎自1969年起逐年頒發,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挪威人弗裡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弗裡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至2000年,累計已有46人獲獎,分屬於12個國家):

    1.美國——30人

    2.英國——4人

    3.瑞典——2人

    挪威——2人

    4.法國、德國、荷蘭、加拿大、奧地利、俄國、印度(森,1998年)、 聖露西亞(W.A.劉易斯,非洲裔經濟學家,1979年)均為1人

    G.各國大學獲獎人數前10強(僅限於對諾貝爾三大科技類獎項的獲獎統計。由於某一名獲獎者不同階段可能在不同的學校就學,因此,本統計結果不排除重複計算):

    1.劍橋大學——56人(英國)

    2.哈佛大學——38人(美國)

    3.哥倫比亞大學—32人(美國)

    4.芝加哥大學—22人(美國)

    5.巴黎大學——19人(法國)

    6.牛津大學——18人(英國)

    7.加州大學——17人(美國)

    8.加州理工學院—16人(美國) 柏林大學——16人(德國)

    9.慕尼黑大學—15人(德國)

    10.麻省理工學院—13人(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13人(美國)

    小計:美國有7所大學入圍、英國有2所大學入圍、德國有2所大學入圍、法國有1所大學入圍。另外,獲獎人數排名在第11—16位(7—12人)的還有15所大學。其中,美國6所,德國2所,法國2所,英國、瑞典、丹麥、奧地利、日本各1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敘利亞自由軍(土協軍)是伊德利卜地區第二大反對派武裝,土耳其會搭救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