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中國最後一個長期控制政權的威權統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是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如果算上前面與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統治清王朝長達四十七年,後期幾乎是權勢熏天,當然,慈禧本人並不是大權獨攬,光緒皇帝后來也能行使一些權力,但只要是忤逆了慈禧太后,那帝黨便會一觸即潰,正如同在後期戊戌變法時一樣。
顯然,這種局面絕非清代皇室愛新覺羅氏願意看到的,當年咸豐病逝的時候,做出的安排是制衡式的,咸豐給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安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輔政,掌握軍政實權;然後賜給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人各一枚印章。賜給慈安太后的稱為“御賞”,慈禧太后的則稱為“同道堂”,所有的旨意先由顧命八大臣擬定後,再交由兩宮太后審查後蓋上咸豐皇帝所賜的御印後,即可正式生效。
這個安排並不合理,導致朝臣和後宮在有關朝政和國事方面展開逐鹿,結果1861年後宮聯合了恭親王奕等人發動了乾淨利落的辛酉政變,事後奕被封為議政王;而慈禧和慈安兩太后在養心殿正式輔佐小皇帝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
大家是否覺得這事很怪?“垂簾聽政”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先例,不新鮮,但兩個皇太后一同垂簾聽政,這事兒就怪了,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先皇皇后一個人被封為太后嗎?為何清朝會出現“兩宮聽政”?
皇后聽政,那是很合理的,皇后是誰呢?並不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的崛起和慈禧本人的權術有關,慈禧本人還是頗有政治能力的,而慈禧又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時常口授並讓其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加之她本人又是同治皇帝生母,所以事實上地位幾乎能和皇后平起平坐,而且在政治影響力上甚至壓皇后一頭,於是乎便出現“兩宮聽政”的稀奇事。
可是,慈禧後來權勢熏天,但另一位太后慈安卻幾乎顯得沒有影響力呢?按理說慈安的地位應該是更尊貴才對(事實也是如此,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生前所冊封的皇后,被稱為“母后皇太后”,而慈禧太后的位分只是貴妃而已。因為她是同治帝的生母,才得以晉封為“聖母皇太后”。所以慈安太后的地位高過慈禧太后一截。諸多奏摺文書、日常行走的次序,都是慈安太后在先,慈禧太后在後。死後慈安陵神道直通咸豐帝定陵神道,而慈禧陵神道則只能通接慈安陵。此外,慈安陵修建時,初步造價亦略高於慈禧陵。),但慈安似乎根本沒有起到制衡慈禧的作用,這是為何?
很多後人直接認為這是慈安太后本人懦弱無能導致的,所以一直被慈禧欺壓,這其實不對,慈安本人是否無能先不論,慈安可一點也沒被慈禧欺壓;在之前的辛酉政變中,儘管慈安本人沒有參與規劃,但是是慈安同意了(慈安太后對肅順等人蠻橫欺壓後宮的行為也是極不贊成),政變才能得以進行的,因為她是正統皇太后,政治影響力極大,從這個角度看,她一點也不弱。
而且,慈安太后也不是沒有教訓過慈禧,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的心腹總管太監安德海出京,違背太監不許出京的祖制,山東巡撫丁寶楨上報此事,慈安太后立即下令誅殺安德海。後來在為同治皇帝選皇后的時候,慈安的意見也是壓過了慈禧的意見,此事也表明了慈安強大的宮中影響力。
安德海的話似乎說太滿了
還有這麼一件事兒,光緒六年(1880年),一次在祭祀咸豐帝的祭禮上,宮中在咸豐帝的神主牌案前設定了兩個跪墊,慈安太后見狀,心想在自己之前、丈夫咸豐帝在潛邸時,還有一位嫡福晉薩克達氏(孝德皇后),雖然薩克達氏已亡故多年,但慈安太后還是將神牌案前左側的跪墊空下,自己跪到了右側的跪墊。而這兩個跪墊本來分別是要給慈禧和慈安的,左為慈安、右為慈禧,但此時慈安太后已經跪在了右側的跪墊上,已經沒有慈禧太后的位置了,慈禧太后當場雖然感到難堪,但也只好跟著隨禮的宦官、宮女、王公大臣一同站著行禮,最多也只能稍稍站在隊伍的較前端。
可見,慈安生前,慈禧是不敢有絲毫輕慢的。
不過,就知名度而言,慈安本人確實不如慈禧,這實際和慈安的性格有關,慈安很像傳統的封建貴族女性,溫和穩重,注重德行,這實際和鋒利得慈禧正好形成互補,《清宮遺聞》中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這實際是當時清朝政壇的真實情況,慈安太后本人雖然傳統,但並不是無能,一切軍國大事還是要慈安點頭的,而且慈安一旦理事,一般都做得相當妥帖,甚至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聲音,可見慈安威信之高。
慈安太后
有慈安在,慈禧還不敢太放肆,加之下面又有恭親王為首的一批能臣,故1861年到1881年這20年,可以說是晚清時期相對最為穩定,強大的20年,也就是封建時代的最後一次中興——同治中興。
然而,很遺憾的是,公元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發病,當日戌時崩逝於鍾粹宮內,享年四十四歲。《清實錄》記載:慈安端裕康慶昭和莊敬皇太后疾大漸,上詣鍾粹宮侍奉湯藥,戌刻,慈馭升遐。”這對於清廷絕不是一個好訊息,因為從此慈禧開始獨攬大權,後來又透過“甲申易樞”這種方式清掃了恭親王一派,開始獨斷乾綱,而清廷也開始走了下坡路,即使對於慈禧本人來說,這也意味著其“黃金時代”的結束。
那慈安到底是為何突然死亡的呢?這當然有不少說法,自然,很多人把慈禧看作嫌疑人,據說咸豐死前有一道密旨:慈禧一旦有越軌之心,慈安可按祖宗之法治罪於她,慈安曾把密諭拿給慈禧看,導致慈禧的殺心……
單純這種野史可信度當然不高,因為其傳說色彩過重,且過於荒誕(慈安這麼一個老道的人,怎麼會蠢到把這種遺旨透露出去),但關於慈安死亡“非正常”的說法確實很多,正史中最可信的記載是《翁同龢日記》中 “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聖躬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的記錄,如果根據這個記錄,慈安重病達一個多月,其確實是重病而死(推測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更大,而從慈禧對慈安後事的安排上來看,慈禧很快就召集大臣前來,瞻仰慈安遺容,以極高規格辦理後事,也看不出太多的疑點,慈禧殺慈安的動機也相當牽強。但此事也不是沒有蹊蹺之處,具體還有待考證。
宏觀從整個政壇大局來說,慈安和慈禧共事這二十年確實是比較和諧的,對於慈安懦弱無能,慈禧囂張跋扈,這個印象實際是慈安去世之後,由於慈禧權力過大所導致的錯覺,事實上在1861年-1881年這20年間,慈安在清朝政壇絕對算是一個重量級人物,不存在制衡不了慈禧的情況。
封建時代,中國最後一個長期控制政權的威權統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是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如果算上前面與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統治清王朝長達四十七年,後期幾乎是權勢熏天,當然,慈禧本人並不是大權獨攬,光緒皇帝后來也能行使一些權力,但只要是忤逆了慈禧太后,那帝黨便會一觸即潰,正如同在後期戊戌變法時一樣。
顯然,這種局面絕非清代皇室愛新覺羅氏願意看到的,當年咸豐病逝的時候,做出的安排是制衡式的,咸豐給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安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輔政,掌握軍政實權;然後賜給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人各一枚印章。賜給慈安太后的稱為“御賞”,慈禧太后的則稱為“同道堂”,所有的旨意先由顧命八大臣擬定後,再交由兩宮太后審查後蓋上咸豐皇帝所賜的御印後,即可正式生效。
這個安排並不合理,導致朝臣和後宮在有關朝政和國事方面展開逐鹿,結果1861年後宮聯合了恭親王奕等人發動了乾淨利落的辛酉政變,事後奕被封為議政王;而慈禧和慈安兩太后在養心殿正式輔佐小皇帝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
大家是否覺得這事很怪?“垂簾聽政”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先例,不新鮮,但兩個皇太后一同垂簾聽政,這事兒就怪了,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先皇皇后一個人被封為太后嗎?為何清朝會出現“兩宮聽政”?
皇后聽政,那是很合理的,皇后是誰呢?並不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的崛起和慈禧本人的權術有關,慈禧本人還是頗有政治能力的,而慈禧又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時常口授並讓其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加之她本人又是同治皇帝生母,所以事實上地位幾乎能和皇后平起平坐,而且在政治影響力上甚至壓皇后一頭,於是乎便出現“兩宮聽政”的稀奇事。
可是,慈禧後來權勢熏天,但另一位太后慈安卻幾乎顯得沒有影響力呢?按理說慈安的地位應該是更尊貴才對(事實也是如此,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生前所冊封的皇后,被稱為“母后皇太后”,而慈禧太后的位分只是貴妃而已。因為她是同治帝的生母,才得以晉封為“聖母皇太后”。所以慈安太后的地位高過慈禧太后一截。諸多奏摺文書、日常行走的次序,都是慈安太后在先,慈禧太后在後。死後慈安陵神道直通咸豐帝定陵神道,而慈禧陵神道則只能通接慈安陵。此外,慈安陵修建時,初步造價亦略高於慈禧陵。),但慈安似乎根本沒有起到制衡慈禧的作用,這是為何?
很多後人直接認為這是慈安太后本人懦弱無能導致的,所以一直被慈禧欺壓,這其實不對,慈安本人是否無能先不論,慈安可一點也沒被慈禧欺壓;在之前的辛酉政變中,儘管慈安本人沒有參與規劃,但是是慈安同意了(慈安太后對肅順等人蠻橫欺壓後宮的行為也是極不贊成),政變才能得以進行的,因為她是正統皇太后,政治影響力極大,從這個角度看,她一點也不弱。
而且,慈安太后也不是沒有教訓過慈禧,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的心腹總管太監安德海出京,違背太監不許出京的祖制,山東巡撫丁寶楨上報此事,慈安太后立即下令誅殺安德海。後來在為同治皇帝選皇后的時候,慈安的意見也是壓過了慈禧的意見,此事也表明了慈安強大的宮中影響力。
安德海的話似乎說太滿了
還有這麼一件事兒,光緒六年(1880年),一次在祭祀咸豐帝的祭禮上,宮中在咸豐帝的神主牌案前設定了兩個跪墊,慈安太后見狀,心想在自己之前、丈夫咸豐帝在潛邸時,還有一位嫡福晉薩克達氏(孝德皇后),雖然薩克達氏已亡故多年,但慈安太后還是將神牌案前左側的跪墊空下,自己跪到了右側的跪墊。而這兩個跪墊本來分別是要給慈禧和慈安的,左為慈安、右為慈禧,但此時慈安太后已經跪在了右側的跪墊上,已經沒有慈禧太后的位置了,慈禧太后當場雖然感到難堪,但也只好跟著隨禮的宦官、宮女、王公大臣一同站著行禮,最多也只能稍稍站在隊伍的較前端。
可見,慈安生前,慈禧是不敢有絲毫輕慢的。
不過,就知名度而言,慈安本人確實不如慈禧,這實際和慈安的性格有關,慈安很像傳統的封建貴族女性,溫和穩重,注重德行,這實際和鋒利得慈禧正好形成互補,《清宮遺聞》中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這實際是當時清朝政壇的真實情況,慈安太后本人雖然傳統,但並不是無能,一切軍國大事還是要慈安點頭的,而且慈安一旦理事,一般都做得相當妥帖,甚至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聲音,可見慈安威信之高。
慈安太后
有慈安在,慈禧還不敢太放肆,加之下面又有恭親王為首的一批能臣,故1861年到1881年這20年,可以說是晚清時期相對最為穩定,強大的20年,也就是封建時代的最後一次中興——同治中興。
然而,很遺憾的是,公元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發病,當日戌時崩逝於鍾粹宮內,享年四十四歲。《清實錄》記載:慈安端裕康慶昭和莊敬皇太后疾大漸,上詣鍾粹宮侍奉湯藥,戌刻,慈馭升遐。”這對於清廷絕不是一個好訊息,因為從此慈禧開始獨攬大權,後來又透過“甲申易樞”這種方式清掃了恭親王一派,開始獨斷乾綱,而清廷也開始走了下坡路,即使對於慈禧本人來說,這也意味著其“黃金時代”的結束。
那慈安到底是為何突然死亡的呢?這當然有不少說法,自然,很多人把慈禧看作嫌疑人,據說咸豐死前有一道密旨:慈禧一旦有越軌之心,慈安可按祖宗之法治罪於她,慈安曾把密諭拿給慈禧看,導致慈禧的殺心……
單純這種野史可信度當然不高,因為其傳說色彩過重,且過於荒誕(慈安這麼一個老道的人,怎麼會蠢到把這種遺旨透露出去),但關於慈安死亡“非正常”的說法確實很多,正史中最可信的記載是《翁同龢日記》中 “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聖躬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的記錄,如果根據這個記錄,慈安重病達一個多月,其確實是重病而死(推測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更大,而從慈禧對慈安後事的安排上來看,慈禧很快就召集大臣前來,瞻仰慈安遺容,以極高規格辦理後事,也看不出太多的疑點,慈禧殺慈安的動機也相當牽強。但此事也不是沒有蹊蹺之處,具體還有待考證。
宏觀從整個政壇大局來說,慈安和慈禧共事這二十年確實是比較和諧的,對於慈安懦弱無能,慈禧囂張跋扈,這個印象實際是慈安去世之後,由於慈禧權力過大所導致的錯覺,事實上在1861年-1881年這20年間,慈安在清朝政壇絕對算是一個重量級人物,不存在制衡不了慈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