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小說,根源於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只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小說,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小說。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藉,本書所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精絕古城》
《鬼吹燈》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臺的搭建,並沒有什麼與主線關係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型別。所謂民間故事的型別,我感覺大概就是殭屍和黑驢蹄子那種深山老林裡的傳說。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聖山、三十六國、Murano女屍、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我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
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完全沒有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我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說到“真實”,就想起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鬼吹燈》寫的是不是真事?出現了那麼多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首先我想說《鬼吹燈》是故事,是小說,絕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回憶錄,真真假假摻合在了一處,如果要區別真實與虛構,只有具體到某一個名詞或某一段情節,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溝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點是虛構的,但作為場景的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實存在的,至今在東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遺址儲存下來,據說當年的興安嶺大火,便是由於關東軍埋藏的彈藥庫爆炸引發。
再舉一個例子:書中描寫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從事盜墓活動。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三國時期就有的,但並沒有作為傳統行業流傳下來,僅存在了幾十年,一切關於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包括在東南角點蠟燭,以及雞鳴燈滅不摸金的鐵律,都是我個人編造虛構的,不屬事實,世界上也從來不曾有過摸金符這種東西,原型也沒有,希望讀者朋友們明覽,不要被我的故事誤導了。
類似的例子在《鬼吹燈》這部書中數不勝數,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歷史背景、各種神秘動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內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全部說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迷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鬥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我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係不大。如果說到驚悚,我想驚悚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迷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將前兩卷與後面的內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敘,這就是鷓鴣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後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蹟。
《鬼吹燈》的副標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歷”,這就是說以摸金的事蹟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餘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並且確定故事的線索將圍繞著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迷窟》的作用類似於穿針引線。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敘是為了調整思路,透過民國時期的傳說,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槨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鑽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說明一下,因為每天在起點更新,為了給網路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衝鋒(搶)槍,同山谷裡蜈蚣惡(佔)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划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訊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型別全面轉向“探險”。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於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於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並沒有什麼概念,覺得怎麼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麼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訊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m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於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於能自圓其說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訊號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後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致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
下面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小說,根源於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只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小說,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小說。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藉,本書所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精絕古城》
《鬼吹燈》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臺的搭建,並沒有什麼與主線關係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型別。所謂民間故事的型別,我感覺大概就是殭屍和黑驢蹄子那種深山老林裡的傳說。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聖山、三十六國、Murano女屍、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我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
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完全沒有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我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說到“真實”,就想起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鬼吹燈》寫的是不是真事?出現了那麼多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首先我想說《鬼吹燈》是故事,是小說,絕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回憶錄,真真假假摻合在了一處,如果要區別真實與虛構,只有具體到某一個名詞或某一段情節,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溝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點是虛構的,但作為場景的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實存在的,至今在東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遺址儲存下來,據說當年的興安嶺大火,便是由於關東軍埋藏的彈藥庫爆炸引發。
再舉一個例子:書中描寫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從事盜墓活動。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三國時期就有的,但並沒有作為傳統行業流傳下來,僅存在了幾十年,一切關於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包括在東南角點蠟燭,以及雞鳴燈滅不摸金的鐵律,都是我個人編造虛構的,不屬事實,世界上也從來不曾有過摸金符這種東西,原型也沒有,希望讀者朋友們明覽,不要被我的故事誤導了。
類似的例子在《鬼吹燈》這部書中數不勝數,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歷史背景、各種神秘動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內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全部說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迷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鬥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我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係不大。如果說到驚悚,我想驚悚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迷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將前兩卷與後面的內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敘,這就是鷓鴣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後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蹟。
《鬼吹燈》的副標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歷”,這就是說以摸金的事蹟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餘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並且確定故事的線索將圍繞著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迷窟》的作用類似於穿針引線。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敘是為了調整思路,透過民國時期的傳說,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槨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鑽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說明一下,因為每天在起點更新,為了給網路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衝鋒(搶)槍,同山谷裡蜈蚣惡(佔)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划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訊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型別全面轉向“探險”。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於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於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並沒有什麼概念,覺得怎麼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麼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訊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m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於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於能自圓其說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訊號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後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致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