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64271716900

    這行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說到哪是哪吧。1、收入 一線的記者做的好的,央媒的一年各種收入加起來40W+;省級媒體記者一年30W+,地市級媒體 15~20W,不過這部分人都不會很多,都是業務精英,一個單位裡兩隻手數的出來。二線省會普通小記者月收入2500~5000不等。 從媒體類別來劃區別的話,報社現在收入福利降的很厲害,裁員裁的很兇;電視臺不死不活,廣告收入逐年減少,但人事比報社穩定一些,人才出走還沒有那麼嚴重,不至於像紙媒大崩盤的節奏;新媒體公司的整體待遇和電視臺差不多,但去新媒體公司做記者沒有記者證沒有采訪權,只能做做軟新聞。2、工作強度 個人覺得是 電視臺 > 網路媒體 > 新媒體公司 > 報社/通訊社 電視臺一般是排休或者單休,強度大,每天都要出新聞,要拍要剪,碰上嚴格一點的製片要等節目播出之後才能下班,當然我說的是日播新聞的記者,專題片的另說,並且可能要提攝像機回家值夜班怕突發新聞。 網路媒體跟新媒體坐班較多,各個單位情況不同,不一概而論。 報社跟通訊社比較閒,工作強度較小,不用打卡,上班時間自由,上班下棋練書法的大有人在,透過稿分來進行績效考核,碰上大事可以提前完成稿分任務,年底就基本歇息了。3、記者素質 國內最好的記者還是集中於新京報、財新、南周、南都、央視、鳳凰這些精英媒體之中,後起之秀如澎湃、無界、介面等等,勢頭強勁,但其實也是藉助這些精英媒體中出走的很多老班底。 省市一級媒體能做深度報道的就很少了,大事就用通稿,外派的越來越少了。一是單位普遍要求本地化、生活化的新聞,抓好本地受眾,不要求記者去做費時費力的深度報道,二是省市媒體都受當地宣傳部直接管轄,做本地的深度報道多數時候就是在打當地政府的臉,幾乎是直接封殺的態度。 國內記者最大的問題就是專業素養不高,很多網編或者小記者,半路出家的不少,正經本事沒學多少,忽悠加蒙人的路子倒是一套一套的,網路新聞標題黨氾濫,移花接木的太多,有時看了真是想打人。對於一些涉及專業領域的新聞報道,現在部分新聞人跟專家打個電話確認一下的工作都懶得做,非一手的新聞資料,交叉驗證的基本程式都不走,就不談多客觀,如何能引導輿論的良性討論了。4、新聞理想 我覺得很多說什麼新聞理想已死就是個偽命題,不管政治環境如何,不管媒介環境如何,一個新聞人作為社會人的基本是非觀不能丟吧,一個新聞人先學著把新聞報道做的嚴謹、客觀、專業,再去談新聞理想吧,什麼經驗都沒有,新聞要素還沒摸齊呢,新聞理想就死了。 再說,這就是一份工作,別把自己放的太高,放的太神聖,就跟會計要把賬目理清,醫生要把病情摸透、律師要把卷宗反覆看明白一樣,首先要做到的是專業,再談如何能對誰負責。記者確實有監督社會的責任,但並不是除了搞揭黑報道,除了揭露貪汙腐敗就不能改變社會了,有這份決心可以寫內參啊,也可以投檢舉信啊。 不如先學會做一個專業的記者,再去做你理想中的那種“社會良心”記者。等你足夠專業,你自會有很多途徑去解決問題,做一些改變。君不見喊新聞理想已死的,都是新聞實踐乾的不咋地的人,做的好的記者都在埋頭苦幹,做力所能及的事。誰也不能一篇文章就改變過期疫苗、毒奶粉的社會怪相,但你可以爭取做到像鄧飛一樣,讓貧困山區的孩子多吃幾頓免費午餐,像王克勤一樣,關注塵肺病群體,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社會關注和資源,緩解痛苦。5.職業成就 我覺得分兩方面,一方面是拿獎,中國新聞獎之類的,基本與職稱評定和崗位晉升有直接關係,碰上那種大新聞了,一篇好稿子出來,一輩子都可以靠這個吹牛逼了。另一方面我覺得是新聞產生的社會影響,當你掌握著媒介資源的時候,確確實實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中國記者的名聲雖然當今在網際網路上臭的一錢不值,但對很多飽含冤屈或者亟需幫助的小市民、農民、山民,你就是青天大老爺,你的一篇稿子,一次報道,有時就能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命運。 我有個師兄,採訪時碰見了一個父親臥床不起,小女兒十歲不到就擔起家庭重擔的困難家庭,他為他們拍攝了一組圖片專題,這組照片後來獲獎,並被國內媒體廣為轉載。他隨後透過公益組織,為這對婦女籌得了十多萬的善款,用於改善生活,這對父女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你說這算不算成就呢? 另外多說一句,傳播學上有一個重要的原理叫“沉默的螺旋”, 定義我抄過來了: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迴圈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簡而言之,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 在中國,通常在工作上做的不順心的人,會將問題都歸結於職業不好,程式設計師天天寫程式碼好累啊,醫生要讀好多年書起薪好低啊,律師司考這麼難過學法律傷不起啊,會計師工作壓力大好怕猝死啊等等。天天喊累喊苦的人更容易收穫另一個同類點贊取暖,但你見過哪個行業行業精英天天一起抱團顯擺? 總體而言,我的結論是,記者這一行的收入待遇與我剛剛提到的程式設計師、律師、醫生等等相比,略微偏低,但我覺得這是因為普通小記者並沒有太高的門檻,行業對專業知識水平的要求、知識積累的成本都要低於這些行業,所以收入比上述職業低一些我覺得也不至於太離譜。社會地位在網上很低,在鍵盤俠嘴裡一錢不值,但在生活上屬於正常,至少歸於較為體面的一類工作。 新聞記者的生活很辛苦,四處奔波,生活很難規律,但也能看見許多平常人看不見的真相,在記者眼裡,這個世界更復雜,更真實,更痛苦,也更美麗。柴靜不就曾在自傳裡動情地寫出過“我特麼愛死這個工作了”的矯情文字麼。 記者這個群體特殊就在於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話語權,透過他們的文筆,這個對於職業的調侃和抱怨會被大大放大,但作為一個新聞專業的學生,這點理性思維能力和分辨能力應當具備。 另外,我是個挺較真的人,題主說北大教授講座開篇給你們講新聞理想已死,是哪個教授,叫啥,我倒是想看看他咋這麼想不開啊 哎,得票最高的又是抖機靈耍段子的... 困了不寫了,如果看客們還有啥想聽的讚了在評論裡留言,我有空接著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面積茄子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