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杜牧的《阿房宮賦》是高中課本上的名篇,當時在學習這篇文言文的時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這篇是要背的……
1
正是受了《阿房宮賦》的影響,有多少人到現在還以為阿房宮是項羽放火燒的?
1961年,阿房宮遺址被列為第一批文保重點保護單位。
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組建了一支阿房宮考古工作隊,考古隊隊長是李毓芳。
李毓芳老師是著名的古代都城考古專家,在她的帶領下,對阿房宮遺址進行了科學的發掘工作。
發掘結果讓人傻了眼。
幾年下來,考古隊在前殿遺址及發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積達35萬平方米,竟未發現一處被大火焚燒過的痕跡。
要知道,考古隊幾乎每隔一平方米就用洛陽鏟打下5個孔,在這樣的高密度的勘探下仍未發現有焚燒的痕跡,沒有紅燒土。
考古學家採集了部分土樣帶到實驗室裡化驗,化驗結果也是一樣的,土壤中沒有焚燒過的痕跡。
這太顛覆認知了。在此之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幾乎是通識,況且,《史記·項羽本紀》中也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難道是太史公寫錯了?
其實,是我們理解錯了,“秦宮室”可不是隻有阿房宮一座,還有秦咸陽宮,項羽放火燒的“秦宮室”正是秦咸陽宮。
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陽1號、2號、3號宮殿遺址建築中發現了被大火焚燒的痕跡。
最終,李毓芳得出一個結論:項羽放火燒的是秦咸陽宮,而不是阿房宮。
2
透過對阿房宮遺址的勘探,考古隊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原來阿房宮其實是個“爛尾”工程,根本就沒建完。其工程進度還停留在建造前殿階段。
李毓芳在一次採訪中說“阿房宮沒有宮,前殿遺址只有3堵牆(東、西、北),南牆都沒來得及建。很顯然,當時建得太倉促,而且尚未完成。”
清人繪·阿房宮圖
前殿是阿房宮的核心建築,目前僅剩的是一個大大的夯土臺子。這個臺子東西長為1119米,南北寬為400米,高7-9米。這個發現也是符合《史記》中的“先做前殿阿房”。
在戰國、秦朝建造宮城的順序是由內向外的,所以是先建主殿,主殿先建完再建宮城。
其實,歷史文獻中早就有阿房宮未建成的暗示,《史記》《漢書》中有“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復起阿房,未成而亡。”
並且,由此可知“阿房宮”只是一個臨時的名字,起的相當隨意。本是打算等全部宮城建完之後在改個合適的名字,由於沒建成,這個名字也就被後世沿用了下來。
“阿”是近的意思,意指離咸陽不遠。
秦始皇曾一次就把各地的12萬領主和富商大賈遷徙至咸陽,咸陽人口激增,咸陽宮就有點不夠住了,於是秦始皇便下令在不遠處的阿房宮一直建造宮城。
3
有人質疑李隊長的結論,認為僅憑一個大土臺子是很難斷定它就是阿房宮。
考古上的事沒鐵證就什麼也定不了。但從《史記》上來看,有關秦始皇晚期、秦二世、秦王子嬰、劉邦、項羽等人的活動軌跡中並沒有提到阿房宮,從阿房宮的修建時間上來看,也是不可能完成修建的。
就拿我們現在所見的這個土臺子來說,據推斷,土臺的黃土均需要過一遍篩子,過完了篩子後還得倒在鍋裡將土炒熟,目的是將其中的草籽、螞蟻、蟲卵等殺死,其過程也是極其耗時耗力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開始在當時的上林苑修建阿房宮,結果,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就死於東巡途中。
到了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不顧李斯等眾多大臣的反對,執意重新修建阿房宮。
而此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兩年後秦朝就滅亡了。也就是說阿房宮前前後後加起來修建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5年,這麼短的時間內,以當時的人力來說是不可能建成了。
所以,《阿房宮賦》所形容的壯麗完全是虛構的。
杜牧或許也是知道其中真相的,杜牧的《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年少即位,耽於玩樂,大興宮室。杜牧寫《阿房宮賦》完全是為了以秦國滅亡的例子來警醒唐敬宗。
4
或許,曾經的阿房宮設計藍圖是瑰麗無比的,但秦朝滅亡得太快了,很多構想都沒來得及實現。“磁石門”也是其中之一。
傳說秦始皇曾在阿房宮的北門築造一座磁石門。這座磁石門“著鐵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過。羌胡以為神。”
磁石門可以說現代安檢的雛形了。但凡身上攜帶了鐵質武器,就會被磁石門察覺而“過不了安檢”。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磁石門在當時也是不可實現的。
磁石的熔點很高,以當時的冶煉水平來說是不可能成功煉製磁鐵的。因此,若真要建造一扇可以吸鐵的磁石門,那就只能以天然的磁石堆砌而成。
問題又來了,自然界的磁石原料基本上都是小塊的,這樣的小塊是很難堆砌成門的尺寸的。況且每塊磁石的磁場相互疊加,磁性相抵,最終產生的磁場的強度是很弱的。
所以,與其說建造一扇磁石門,不如讓守衛拿著磁石對來往的人進行安檢,就類似現代的機場安檢。
5
不管怎麼說,傳說中的磁石門是不可能存在了。那“金人十二”呢?是否也是不存在的?有關“十二金人”的文獻記載很豐富。
據記載,十二個金人是在公元前221年鑄成的。秦始皇收繳了天下的兵器,模仿當時的巨人模樣鑄造而成,每個金人高三丈(五丈),重千石。這十二個金人最終被立在了阿房宮的殿前。
秦時1尺等於現在的23.1釐米,1丈為2.31米,以3丈來算,一個金人可達到將近7米的高度。
秦時1石為120斤,1斤約為256克,千石即約合現在的3萬千克。
當時是怎麼鑄造出這般高度、重量的金人呢?
我們都知道目前最重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後母戊鼎”。後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量為832.84千克,後母戊鼎使用的是傳統的塊範法,十二金人會不會也是使用的這種方法呢?
但是,以當時的生產力能鑄造出如此體量的銅人來嗎?我覺得不能。不過,秦始皇時期應該是鑄造過十二個金人的,並且最終,其中的十個金人是被董卓銷燬的,被他鑄了錢,而剩下的兩尊金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杜牧的《阿房宮賦》是高中課本上的名篇,當時在學習這篇文言文的時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這篇是要背的……
1
正是受了《阿房宮賦》的影響,有多少人到現在還以為阿房宮是項羽放火燒的?
1961年,阿房宮遺址被列為第一批文保重點保護單位。
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組建了一支阿房宮考古工作隊,考古隊隊長是李毓芳。
李毓芳老師是著名的古代都城考古專家,在她的帶領下,對阿房宮遺址進行了科學的發掘工作。
發掘結果讓人傻了眼。
幾年下來,考古隊在前殿遺址及發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積達35萬平方米,竟未發現一處被大火焚燒過的痕跡。
要知道,考古隊幾乎每隔一平方米就用洛陽鏟打下5個孔,在這樣的高密度的勘探下仍未發現有焚燒的痕跡,沒有紅燒土。
考古學家採集了部分土樣帶到實驗室裡化驗,化驗結果也是一樣的,土壤中沒有焚燒過的痕跡。
這太顛覆認知了。在此之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幾乎是通識,況且,《史記·項羽本紀》中也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難道是太史公寫錯了?
其實,是我們理解錯了,“秦宮室”可不是隻有阿房宮一座,還有秦咸陽宮,項羽放火燒的“秦宮室”正是秦咸陽宮。
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陽1號、2號、3號宮殿遺址建築中發現了被大火焚燒的痕跡。
最終,李毓芳得出一個結論:項羽放火燒的是秦咸陽宮,而不是阿房宮。
2
透過對阿房宮遺址的勘探,考古隊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原來阿房宮其實是個“爛尾”工程,根本就沒建完。其工程進度還停留在建造前殿階段。
李毓芳在一次採訪中說“阿房宮沒有宮,前殿遺址只有3堵牆(東、西、北),南牆都沒來得及建。很顯然,當時建得太倉促,而且尚未完成。”
清人繪·阿房宮圖
前殿是阿房宮的核心建築,目前僅剩的是一個大大的夯土臺子。這個臺子東西長為1119米,南北寬為400米,高7-9米。這個發現也是符合《史記》中的“先做前殿阿房”。
在戰國、秦朝建造宮城的順序是由內向外的,所以是先建主殿,主殿先建完再建宮城。
其實,歷史文獻中早就有阿房宮未建成的暗示,《史記》《漢書》中有“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復起阿房,未成而亡。”
並且,由此可知“阿房宮”只是一個臨時的名字,起的相當隨意。本是打算等全部宮城建完之後在改個合適的名字,由於沒建成,這個名字也就被後世沿用了下來。
“阿”是近的意思,意指離咸陽不遠。
秦始皇曾一次就把各地的12萬領主和富商大賈遷徙至咸陽,咸陽人口激增,咸陽宮就有點不夠住了,於是秦始皇便下令在不遠處的阿房宮一直建造宮城。
3
有人質疑李隊長的結論,認為僅憑一個大土臺子是很難斷定它就是阿房宮。
考古上的事沒鐵證就什麼也定不了。但從《史記》上來看,有關秦始皇晚期、秦二世、秦王子嬰、劉邦、項羽等人的活動軌跡中並沒有提到阿房宮,從阿房宮的修建時間上來看,也是不可能完成修建的。
就拿我們現在所見的這個土臺子來說,據推斷,土臺的黃土均需要過一遍篩子,過完了篩子後還得倒在鍋裡將土炒熟,目的是將其中的草籽、螞蟻、蟲卵等殺死,其過程也是極其耗時耗力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開始在當時的上林苑修建阿房宮,結果,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就死於東巡途中。
到了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不顧李斯等眾多大臣的反對,執意重新修建阿房宮。
而此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兩年後秦朝就滅亡了。也就是說阿房宮前前後後加起來修建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5年,這麼短的時間內,以當時的人力來說是不可能建成了。
所以,《阿房宮賦》所形容的壯麗完全是虛構的。
杜牧或許也是知道其中真相的,杜牧的《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年少即位,耽於玩樂,大興宮室。杜牧寫《阿房宮賦》完全是為了以秦國滅亡的例子來警醒唐敬宗。
4
或許,曾經的阿房宮設計藍圖是瑰麗無比的,但秦朝滅亡得太快了,很多構想都沒來得及實現。“磁石門”也是其中之一。
傳說秦始皇曾在阿房宮的北門築造一座磁石門。這座磁石門“著鐵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過。羌胡以為神。”
磁石門可以說現代安檢的雛形了。但凡身上攜帶了鐵質武器,就會被磁石門察覺而“過不了安檢”。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磁石門在當時也是不可實現的。
磁石的熔點很高,以當時的冶煉水平來說是不可能成功煉製磁鐵的。因此,若真要建造一扇可以吸鐵的磁石門,那就只能以天然的磁石堆砌而成。
問題又來了,自然界的磁石原料基本上都是小塊的,這樣的小塊是很難堆砌成門的尺寸的。況且每塊磁石的磁場相互疊加,磁性相抵,最終產生的磁場的強度是很弱的。
所以,與其說建造一扇磁石門,不如讓守衛拿著磁石對來往的人進行安檢,就類似現代的機場安檢。
5
不管怎麼說,傳說中的磁石門是不可能存在了。那“金人十二”呢?是否也是不存在的?有關“十二金人”的文獻記載很豐富。
據記載,十二個金人是在公元前221年鑄成的。秦始皇收繳了天下的兵器,模仿當時的巨人模樣鑄造而成,每個金人高三丈(五丈),重千石。這十二個金人最終被立在了阿房宮的殿前。
秦時1尺等於現在的23.1釐米,1丈為2.31米,以3丈來算,一個金人可達到將近7米的高度。
秦時1石為120斤,1斤約為256克,千石即約合現在的3萬千克。
當時是怎麼鑄造出這般高度、重量的金人呢?
我們都知道目前最重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後母戊鼎”。後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量為832.84千克,後母戊鼎使用的是傳統的塊範法,十二金人會不會也是使用的這種方法呢?
但是,以當時的生產力能鑄造出如此體量的銅人來嗎?我覺得不能。不過,秦始皇時期應該是鑄造過十二個金人的,並且最終,其中的十個金人是被董卓銷燬的,被他鑄了錢,而剩下的兩尊金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