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風一一15
-
2 # 北周南唐
第一個問題,明朝宦官能夠掌握權力,就是因為皇帝給他們權力,明朝時期,無論宦官如何位高權重,都未能威脅皇權,無論的”立皇帝“的劉瑾,還是”九千歲“的魏忠賢,他們的覆滅,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明朝的宦官始終是皇帝的奴隸,達不到唐朝後期、東漢後期宦官的程度。
魏忠賢
原因分析,1 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後,自己要處理所有的事,他自己是勞模,還可以堅持,可是子孫後代受不了啊,後明朝設內閣,輔助皇帝處理政事,一開始也還不錯,可是明朝的皇帝並沒有老祖宗朱元璋這麼身體好,愛奉獻啊。慢慢的,又覺得儘管內閣將事情寫成折略,由皇帝披紅。可是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事,一個人披紅也累夠嗆,何況明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鬥蛐蛐的、當將軍的、做木匠的,都是多才多藝的人,天天看奏摺,怎麼發展業餘愛好?所以,太監便登上了明朝的舞臺,由太監帶皇帝披紅,然後由皇帝決定,真是好辦法。於是,太監便有了很大的權力。
2 皇帝要維護統治地位啊,雖然有錦衣衛,文武百官,但是鬼知道他們跟不跟皇帝一條心啊,但是太監就不一樣了,皇帝自小和太監朝夕相處,可以說,皇帝最信任太監,太監最明白皇帝,於是宮廷中設有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等12監。惜薪、鐘鼓、寶鈔、混堂等4司及兵仗、銀作等8局,總稱為二十四衙門,各設專職掌印太監,作為皇帝的代理人,幫皇帝做事。
於是,隨著後期皇帝不理朝政,明朝太監權力越來越大。
第二個問題,我沒有過多瞭解,因此不敢妄言
-
3 # 我在這個省
第一個問題:主要問題在朱元璋。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後撤銷了宰相這個職位。雖然設立了內閣,但是一個國家每天都有大量的奏章需要皇帝自己來批閱。朱元璋自己沒問題,有能力處理。而他的子孫們就差多了,這樣就需要有人幫皇帝來處理各地的奏章,最初只是幫忙蓋個章什麼的,因為太監都是沒什麼文化的,沒什麼影響。後來慢慢就不同了,皇帝越來越懶越不管事,太監也越來越有文化,管的事也越來越多。所以不管做什麼都要有文化。
第二個問題:首先張居正並不喜歡海瑞,第二海瑞除了清廉以外能力一般,而張居正比較注重能力的,而貪汙腐敗在萬曆一朝比較普遍,明朝的官員正規收入還是比較低的。第三,張居正自己就是個貪官。
-
4 # 沒用的貓
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很好回答的問題,只能說試著進行一下探討。
首先說第一個問題,明朝的宦官問題。究其原因,除了朱元璋強化皇權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就是宦官與皇帝之間的從屬關係。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皇帝,宦官就什麼也不是。所以他們會極力維護皇權的唯一性和威嚴性。而明朝的皇帝,除朱元璋跟朱棣之外,大多受文官集團的壓制。皇帝必須在文官集團之外,尋求一種與文官集團進行對抗的力量。而基於前朝的歷史教訓,外戚是不能夠使用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只能夠去選擇身邊的人,皇帝身邊的人只有宦官。為了與文官集團形成對抗,皇帝就必須培植宦官勢力的發展。但為什麼明朝的宦官沒能像漢兩漢時期的宦官那樣,能夠對皇帝的廢立進行控制呢?這也要感謝文官集團的存在,因為文官集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與宦官集團有相同的需要,即是對皇權的絕對依附。所以明朝的皇帝可以隨時排程這兩種勢力進行平衡,調整各方勢力的強弱,達到一個能夠為自己服務的平衡狀態。這是兩漢時期所不能夠達到的一種狀態。因為兩漢時期,沒有強大的需要依附皇權而存在的文官集團能夠與宦官集團進行對立,當時存在的能夠與宦官集團進行對立的勢力是外戚勢力。可從皇權角度而言,外系勢力是能夠威脅到皇權存在的一股勢力,換句話說外戚不完全依附皇權而存在,他可以隨時更迭皇權。這一點是文官集團所不具備的。所以兩漢時期的皇帝,又不會輕易的讓外戚介入到對宦官集團的制約過程當中,從而放縱了宦官集團做大做強,進而失控。
再說第二個問題就是張居正不用海瑞的問題。其實這本身不是個問題,因為張居正和海瑞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是完全不同的。張居正身居中樞要職時間很久,他所觀察角度是在中央看地方。而海瑞所處的位置一直是基層官員,他所看的角度是從基層看中央。由於角度不同,他們即使對於同一問題所側重的點也是完全不同,就會形成他們之間對於政治目標的差異性或對政治問題的差異解讀,無法形成統一的思想意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海瑞本身他的道學特色大於他的能力實用性。換句話說並不是說海瑞沒有能力,而是說海瑞的能力更傾向於對於道學標杆的樹立,而對於國家的掌控,特別是利用有效槓桿對國家關鍵問題的撬動,這種能力海瑞是不掌握的,所以張居正是不會在能力上縱容海瑞的。
-
5 # 在隴川
首先呢,你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現在我們先說第一個部分,明代的宦官如何掌握權力?為什麼在開國前五任皇帝的時候都沒有聽說過很有名的宦官亂政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較低下,當時的人們識字率很低,而宦官都是來自普通大眾,基本上宦官都是文盲,都不識字。你想啊,有文化,會識字的人都跑去考科舉了,誰還來當宦官做這種咱活累活,身體還少一個零部件。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明朝皇帝和臣子之間權利關係的變化。在當年明月先生所寫的《明朝那些事》,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就是皇帝和臣子的關係其實更像是拔河的兩個對手,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永樂大帝朱棣他們都是拔河健將,所以說大臣都一直依附於他們,結果到了他們的後代,一代不如一代,皇帝越來越弱,這個時候皇帝就希望身邊的人能幫助他,然後在皇宮裡信得過的能在皇帝身邊的人只有太監,所以說這個時候皇帝為了平衡自己和大臣之間權利的關係,就會把一部分權利轉讓給太監,於是就有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
其中,王振是明代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化的宦官,也是第一個因為亂政差點把明朝國運改寫的宦官。其實王振本沒有那麼大的能量,這件事追究到底還是要怪明宣宗,其實在大明王朝開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經規定宦官不得參與朝政,並在皇宮門口立下石碑。
結果到了明宣宗這一代皇帝為了平衡自己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居然教太監識字,這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舉動,其實上已經打斷了阻礙太監參政的最後一個關隘,而王振就是被招入皇宮的第一個有文化的講官,負責給伺候太子。
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死後,太子即位。當時明英宗才九歲,一切朝廷政事都只能指望王振,朝廷大權就此掌握在王振手中。
並在後來利用皇帝的信任,帶領當時京城的的主要精兵,二十萬人,只用了五天動員時間,連乾糧都沒準備好就要去和當時噠噠部落打仗,20萬朝廷精銳士兵全部聽從王振這個死太監的指揮,最後全部陣亡,大明最後關頭如果不是有于謙撐著,估計當時就會被滅國南遷,重複北宋的亡國路。
回覆列表
沒有張居正,國家機器不能正常執行;沒有海瑞,國家機器的執行一定會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所以,國家興亡就掌握皇帝的運用之中。